总有人看着别人事业有所成而羡慕不已,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并积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凭着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现实是公平的。“天道酬勤。”通过学习不断历练自己的人必然会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
经典语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懂得了吗?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啊。”
解读
我国先哲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愿意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认为那样做会让别人轻视自己,使自己很没面子,结果却适得其反。
活学活用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苏格拉底以最通俗的语言表达了进一步开阔视野的强烈愿望。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请教,在别人面前仍然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太无知”、太虚伪了。人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人们都是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否则,我们若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那只能是被后人贻笑大方,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其实,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
有一位学问高深的老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语汇丰富,记忆过人,而且还经常去各地旅行,可以称得上见多识广。然而,人们从来没听到他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假称通晓,他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建议去查阅有关资料,以作思考。老教授的这种诚实,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不善于同他人交往,也不受人喜欢,而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则显示的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这就是他竭力倡导的态度,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教益。
凡是聪明的人,都有勇气承认“没有人知道一切事情”这个事实。他们面对不了解的事情能够坦然地说自己不知道,随后就去寻找他们所欠缺的知识。承认自己不知道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是一种动力,促使他们积极采取行动,进一步了解情况,求得更多的知识。
正因为人的心理通常是隐恶扬善的,所以人们会想尽办法来掩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宣扬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有时候,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和无知,人们喜欢摆出一副不懂装懂的姿态,殊不知这样反倒给人一种浅薄的感觉。
有一次,一位外国人去旁听一位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教授的演讲。课上他提出他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此时,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提出了他的看法,并问这位教授假如用另一种方法来做,实验结果将会怎样?所有的听众全都看着这位教授,等着看他如何回答这个他根本就不可能做过的实验。结果,这位教授却不慌不忙,直截了当地说:“我没做过这个实验,我不知道。”
当教授说完“我不知道”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同样的情况假如发生在另一位教授身上,情形恐怕就会完全不同。他一定会绞尽脑汁,说出“我想结果是……”的话来。
一般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弱点的心理,因此很难开口说“不知道”。殊不知,有时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可以增加人们对你的信任和亲近。因为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会给人留下非常诚实的印象,并且敢于当众说不知道,其勇气足以让人佩服。这样,对你所说的其他观点,人们会认为一定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对你也就会更加信任。
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学问上的精通是相对的,认知上的缺陷是绝对的。世上没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尽管人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聪明而不自以为是,并且善于向别人请教的,才能成才。敢于承认有些事情、道理“不知道”,正是求得“知道”的基础;“不知道”的强说“知道”,自作聪明,欺人自欺,最终只会贻笑大方。
不要不懂装懂,所以孔子才告诉子由“懂了就是懂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智慧金言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人们时常讽刺那种只会说“Yes”的“假洋鬼子”,这是不懂装懂的典型形象。而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假洋鬼子”到处都是,充斥于各行各业。如果只是读书求知,这种“假洋鬼子”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亡党亡国。所以,我们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遗患无穷。
三人行,必有我师
经典语录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解读
对中国人来说,这句话再也熟悉不过了。朱熹有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卷四)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活学活用
孔子偕同子夏出游,子夏看见其他师兄弟不在身边,便想了解一下孔子对其他弟子的评价。他问孔子:“颜回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想了想答道:“颜回这个人喜好仁义,乐善好施,安于贫困。这些方面他比我强。”
子夏又问:“子贡这个人怎么样呢?”
孔子说:“端木赐(子贡的姓名)这个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每次的论辩中总是雄辩地驳倒每个人,他的口才比我强。”
子夏又问:“子路为人怎么样。”
孔子说:“仲由(子路的姓名)这个人行侠仗义,英勇无比,不畏强暴。这些方面他比我强。”
子夏又问:“子张为人怎样?”
孔子说:“颛孙师(子张的姓名)这个人遇事冷静,不苟言笑,老实稳重,这些方面他比我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看你自己能不能去发现!要看你自己会不会自省!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乎是一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哲言,语出于《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古今训诂诸家多译作: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要学习他的长处、优点;至于他的缺点,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加以改正。”
孔子在此告诫人们: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他人的长处是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有效捷径。
《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年仅7岁的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
孔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一天,他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个孩子用泥土围了一座城,坐在里面玩耍。“你看见马车过来为什么不躲开呀?”孔子问孩子。
“自古到今,只有车子躲开城,哪有城躲车子的道理?”
孔子愣了一下,走下马车,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项橐。”
“你的嘴很厉害,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车没有轮子……”
“您老人家听着——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
孔子一连提了十几个问题,都难不住孩子。
“现在轮到我来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
“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
“不对!鱼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也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于鸣叫,它们的脖子长吗……”
孔子佩服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好拱手连声说:“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圣人也有难倒的时候,何况我们呢?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处处都有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不仅可以是学校里正在给我们传授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老师,也可以是朝夕相处的家人;可以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是几年寒窗的同学,甚至还可以是素不相识仅有一面之缘的人们。只要他们身上有你欣赏的、需要的优点,你就可以向他们学习。韩昌黎曾云:“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李元悌所著的《诸葛亮传》里,也生动地讲述了老师无处不在的道理。
诸葛亮年轻时曾在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隆中定居,结草为庐,开山为田,开始了他躬耕陇亩、博览群书、游学访友的生活。
春风化雨,万物更新。转眼之间,麦浪翻滚,诸葛亮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他叫全家做好明日开镰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太阳还没出来,诸葛亮兄弟二人已把麦子放倒了一大片。当火辣辣的太阳冒出来时,诸葛均已是满身大汗,禁不住道:“好热的天啊!二哥,还是歇会再割吧!”
诸葛亮边割边道:“小弟,你我还是一鼓作气,趁今日天气好割完了再歇吧!”
这时,一个老农夫挑着一担斗笠从躬耕的田边经过,不由好奇地望着这两个年轻人,忍不住叫道:“喂——割麦的小哥,开镰也不看天气,今天哪能割麦!”
诸葛亮听老农夫这么一嚷,抬起头看了看天,然后不解地问道:“老伯,您老怎么啦,这天气不是很好吗?!”
老农一听,把这哥俩好生打量了一番,这才说:“今天就是不能割!”
兄弟俩相互看了看,问道:“为什么?”
老农夫拍了拍脑袋:“看样子你们是读书人。但是农家都知道今天不能割麦,我也说不出为什么,反正这是农家的规定。今天有雨,信不信由你。”
诸葛亮望望霞光万道的天空,说这位老伯可是想雨想迷了心窍,大白天说梦话。
老农夫听了很生气,干脆把斗笠担子一放,找个石头坐下来,冲着诸葛亮说:“好,就冲你这句话,老汉我今天就坐在这看你们的好戏,看是我老汉大白天说梦话,还是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诸葛亮哈哈地笑了起来,转身继续割麦。老农夫见状,反而坐不住了,走进躬耕田,动手帮他们将割倒的麦子捆起来。就在地里的麦子快割完时,山冲里起了风。老汉忙跑到诸葛亮身边,焦急地说道:“冲内有风,冲外狂风。小伙计,你别再跟我赌气了,眼看你一年的血汗就要白流!快跟我把捆好的麦子搬到高处去堆起来!”说罢,抱起捆好的麦子就往高处跑。
诸葛亮看着老农夫那紧张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
这时风紧了,霎时,乌云滚滚而来,一道闪电划过,雷声四起,接着瓢泼大雨倾空而下。诸葛亮还没反应过来,大雨已把他淋了个透。不一会儿,山洪冲了下来,把他二人割倒而老农夫还没来得及捆绑的麦子冲了个一干二净。他目瞪口呆地站在田里,羞愧得无地自容。他想起了孔子关于“吾不如老农”、“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导。他省悟了,忙来到老农夫面前,长揖施礼道:“请老伯教我!”
老农夫叹口气道:“这只不过是我们这里传下来的千年农谚中的一句,‘早上放霞,等水浇茶’,是说一定有大雨。‘晚上放霞,干死蛤蟆’,就必定是百灵百验断定明天是好天气的方法。”
诸葛亮听罢惊异地说:“天哪,没想到农谚还有这么大的学问!老伯,弟子就拜您为师了!”
从此,诸葛亮便经常向这位老农夫求教学习,老农夫还把他带到懂得农谚更多的农夫那里学习。不久诸葛亮就记了一大本农谚,这又逐渐打开了他研究天文地理的通路。如果没有这些知识,诸葛亮日后在赤壁大战中,怎敢“草船借箭”,又怎能巧妙地瞒过周瑜,借来神奇的东风火烧战船,最后平安地回到刘备身边呢?
智慧金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对于优秀的人,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很多也很耀眼,向他们学习你会受益匪浅。对于更多的平凡的人,他们身上也至少会有几处值得学习的地方,这些地方是你自己缺乏或者并不具有的,向他们学习就是弥补这些不足方面的最好机会。
千万不要忘记爱默生曾说过的话:“凡是我所遇见的人,都有比我优秀之处。在这个方面,我正好可以向他学习。”
贵于实践,学以致用
经典语录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年学习下来,还没有得到官职和封禄,是难得的事。”
解读
谷,谷物,古时是用粮食作为官员的俸禄,没有得到封禄,也就是没有得到官职之义。孔子提倡儒家学者积极用世,不能藏而不用。只有在社会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才能退而求其次。孔子弟子三千,大多来自社会的中、下层,如颜回、原宪、冉雍等,都出身低微,但都进入士的阶层。
活学活用
总有人看着别人事业有所成而羡慕不已,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并积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凭着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现实是公平的。“天道酬勤。”通过学习不断历练自己的人必然会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比尔·盖茨就曾经说过:“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变成今天的现实,但是光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你必须动手去做才能实现你的理想。天下没有免费午餐。”
曾经有一位想办企业的青年请教比尔·盖茨:“我想创办一家自己的公司,可是我又害怕失败,您能不能告诉我您有什么绝妙的方法,让我的公司能够迅速脱颖而出?”比尔·盖茨回答说:“要想脱颖而出,成为大赢家,你必须找到大公司所忽视的、能更新换代的项目全力一搏,但是代价是昂贵的,你必须常常要通宵达旦地工作。”
在微软,根本就看不到偷懒的人,到晚上八九点钟,很多公司都已经下班了,而微软公司的人却还很多,也都还很繁忙。销售人员白天去拜访客户,晚上要回到公司赶紧写报告,还有一些部门要开会、做总结等。这些都是自觉进行的,从来没有哪一个部门领导要求员工加过班。
而比尔·盖茨本人就是一个“工作狂”。他工作的方式是“日夜操劳,夜以继日。”他正是凭着这种精神,才击败了那么多强劲的对手。很多时候他为了设计一种软件,从早干到晚,一周工作7天。有时干得很晚了,就在办公室的地板上蜷着睡一宿,第二天差点把来上班的员工绊倒。
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学有所成,希望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从而受到重视。但实际上他们往往只是默默无闻地在做一些小事,过着平庸的生活。反躬自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得很好,是不是已经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