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首在一个“正”字,而且要能够做到“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高位的人能够正己,那么他的下属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伦理榜样的民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可以说是脍炙人口。
律己足以服人,身先足以率人
经典语录
李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解读
据《论语》记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向孔子请教什么叫政事?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政”这个字,就是端正、正直,你自己率先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
他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为官者如果能够端正自身,那么,对于执行自己的权利,开展自己的工作又有什么困难?如果不能端正自身,又如何去端正他人?自身端正,不必发号施令,政令也能实行;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无人听从。
显然在孔子看来,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能正其身就能正其民。做官的应该以其自身的修养和道德的力量去感召百姓。
活学活用
宋人李邦献说过:“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也就是说,不看重财富,就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可以获得别人的信服;以宽阔的胸襟去接纳别人,就会得到人心;事事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就可以率领众人去获得成功。领导只有首先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德治也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官员是民众的带头人、引路人,必须成为大众的道德榜样。当榜样就不能让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停留在与老百姓同一水平上。官有官德,民有民德,“官德”应当高于“民德”。官应该比民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德治中发挥道德示范作用。如果官员自己贪图安逸,却要民众艰苦奋斗;自己以权谋私,却要民众克己奉公,那么显然就不可能端正社会风气,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局面。
孔子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首在一个“正”字,而且要能够做到“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高位的人能够正己,那么他的下属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伦理榜样的民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古有“二十四孝”,今有雷锋、任长霞等,每一个时代都有被宣传歌颂的榜样。从历史事实上看,伦理榜样在社会群体中确实起过重要的作用;从价值层面上看,树立榜样也确有必要,因为榜样的行为与精神是时代的精华、未来的方向。因此,“榜样的伦理是无穷的”这句话无疑具有一定的真理性,所以要不断发现榜样,树立榜样。
“正人”是“使人正”的意思,“正”是说遵守规范,有正气、讲正义。但是,现实生活中,偏偏有人己不“正”而却要去“正”人。
古时的汉光帝刘秀的儿子因犯大错,被手下公正严法处死。此时,刘秀气愤得几乎要杀死该人,但最后却封其人为“刺奸将”,让其公正严明的执法,使众人不敢逾规。自己的儿子犯了错都不饶命,何况他人乎?人人皆惧,不敢有非分之想。
有些人,自己知识浅薄,还笑别人愚昧无知;自己对父母不管不问,还说别人大逆不道;自己利欲熏心,还嫌别人见利忘义;自己不注意社会公德,还怪别人没素质;捐款时,自己捐得不多,却嫌别人自私小气;劳动时,自己偷奸耍滑,还嫌别人好逸恶劳;见到不平事时,自己不挺身而出,还说别人胆小怕事。这些人,总对别人身上的毛病万般挑剔、百般指责,对自己身上的缺点却毫无知觉视而不见;对别人的不良品行大谈特谈,对自己的不良习惯却闭口免谈;对别人“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却放任自流。总觉得别人身上劣迹斑斑,自己身上尽善尽美,大有一副“看见别人黑,看不到自己黑”的态势。他们身上缺少的就是“先己后人”精神,即“正人先正己”。
欲正人先正己,首先应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起。遇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承受的痛苦不要强加于人,而要以批评别人的态度批评自己,以原谅自己的态度宽待他人。
智慧金言
“责人易,律己难”,这是许多人的通病,因此看社会、看他人处处不顺眼。当对别人的不良言行深恶痛绝时,应先看一下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缺点,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味要求别人不如先反思自己。如果人人都能先“正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那和谐社会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讲原则,不做“好好先生”
经典语录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
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解读
乡愿就是老好人,善于迎合一般人口味,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见风使舵,与世沉浮,得心应手;在社会上玩得转,吃得开。孔子认为这种人玩世不恭,于世之外,警醒世人不要受乡原“似德非德”的其骗。
活学活用
要说“好好先生”这种贼,在我们身边可多的是。他们拿原则做交易,拿工作当儿戏,圆滑世故,处处吃香,样样有望。你说他是贼,但偷的是道德而不是金钱,警察无法管,法庭不能上,所以根本就没有人能管他。
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用他那如椽巨笔,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位不慕世间功名利禄,甘愿终老林下,行吟泽畔,胸怀满腹经纶,绝世才华,善于识人却又吝语一言的一代名隐司马徽那飘逸洒脱,与世无争的艺术形象。历史上的司马徽与小说中的司马徽虽然有所差别,却也相去不远。他的确是一位饱学、志洁的隐人贤士。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他自幼饱读经史,才高学广,且有君子之风。因有感于东汉末年的“党锢之祸”,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因而从不妄加评议人物。如果有人询问他对别人有什么看法,他总是说:“好!好!”,仅此而已。于是人们就送他个外号叫“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通常都是讲面子不讲人格,讲人情不讲原则。他们认为“碰着硬茬麻烦多,坚持原则是非多,拉拉扯扯朋友多,平平稳稳好处多。”这类“好好先生”所奉行的做人原则和处世哲学就是“好好主义”。
“好好先生”是广泛存在于中国这块地域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偶尔还隐藏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好好先生不但耽误了自己,还坑害了他人。他是成功的拦路虎,虽然他不凶神恶煞,但却是十足的笑面虎,使我们飘飘然,渐渐丧失进取心,最终一事无成,走向失败。因此,我们要走向成功,还必须不信好好先生,不做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没有自己的主张,头脑似乎拴在了上司腰带上。上司说好,他们就说好;上司说不好,他们就忙着寻找不好的理由,最后牵强附会,说上司的考虑实在英明。这样的人,一贯唯唯诺诺,没有创造性思维,无论做任何事,都不会成功。他们的一生,只不过是一些上司的附属品,而庸庸碌碌一辈子。上司兴,他们则兴;上司一倒,他们就见风使舵,另觅新主了。
好好先生不但自己一生远离成功,也使自己的主子逐渐飘飘然,而偏离成功的航向,最终滑向失败的深渊。因为:上司做出的任何决定,好好先生一概只会说个好,不敢面对真理,一切唯上。他们这样做,就使得上司决策失误、骄傲自满、头昏脑热。上司之所以能够失败,正是由于有好好先生们在其后长期推波助澜的结果。
好好先生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唯上是从,缺乏主见,吹嘘拍马,得过且过。问他意见,回答就是一个“好”。可这样的人,就是玩得转,吃得开。最后,中国十亿人,七成变“好好”了。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决断权都交给了三成的头头脑脑们。自己除了张口说个“好”,万事皆有主了,从而只会盲从,懒于动脑,成了奴才,淹没了千万精英。而头头脑脑们却借机利用这点为所欲为,因为他们身边只有好,没人敢言不好的。最终导致全体国人的不幸,导致国家的不幸。成功也就这样一次次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了。
唐朝有个文学家叫苏味道,他处世一向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竟然官居相位。他还时常向同僚们传授他的经验,他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如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因此,苏味道历来受到人们的讽刺。
因此,做人要“不变随缘”,但是随缘并非随波逐流,所以做人也要懂得“随缘不变”,也就是要有不变的原则。
智慧金言
好人主义,就是没有原则,不分善恶,有意以“好”去讨他人欢喜,不敢得罪人。奉行“好人主义”的人,就要公心少一点,私心多一点;正气少一点,俗气多一点;原则少一点,圆滑多一点。这种人在工作上只做“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不管什么事,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好人主义”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好人主义”的盛行,会使邪气急速蔓延,正气得不到伸张!
为政以诚,取信于人
经典语录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从政?孔子说:“粮食足,军备足,民众也就信任我们了。”子贡说:“实在不得已要去掉一项的话,在这三项中先去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实在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的话,在这两项中先去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就免不了死亡,民众对政府没有信任,就只有垮台。”
解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最好的领导,老百姓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次一等的领导,人们亲近、赞美他;再次一等的领导者,人们敬畏他;最差的领导,人们轻视、侮辱他。领导的诚信不足,下面的人们自然不相信他。领导者谨慎而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自然圆满而成功,老百姓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活学活用
为政者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二字。人无信不立,假如在老百姓面前失去信任,也就等于失去民心。自古凡是治理天下成功的人都知道这一道理。
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使当时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称霸诸侯的强国,为秦国日后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在刚刚推行变法改革的时候并不顺利。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并不容易在一时之间就改变,同时人们对国家也不信任,害怕这又是当官的搞新名堂来搜刮百姓。所以,改革的进度推行得很慢。商鞅作为变法的总负责人,很是着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一天,他在咸阳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人们纷纷围过来看个究竟。商鞅对围观的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10两。”围观的人纷纷议论。“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给10两银子,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天下哪有这样好的事情。”还有的人说:“说不定是当官的圈套,搬完了木头,又不给钱,这种事情见多了。”人们不住地交头接耳,就是不肯前来搬木头。商鞅见没有人行动,于是说:“你们是不是嫌少啊,这样,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我给50两银子。”围观的人顿时炸开了锅。“50两,那么多啊,长这么大都没有见过那么多银子。够我们花一辈子的了。”围观的人议论道。也有的人按捺不住了,想去试试。于是马上有人拉住他说:“别犯傻了,看看再说,说不定是假的,天上怎么会掉馅饼啊。”于是,蠢蠢欲动的人也就缩回来了,继续观望。
这时,有个年轻人路过这里,也挤到前面看热闹,他愣头愣脑的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便问旁边的人,这是在干什么,旁人告诉他:“把那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50两。”小伙子听说有50两银子,不禁动了心,50两银子够自己盖多少房子,买多少地啊。他不住地盘算着50两银子能给他带来多少东西,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是50两银子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他走到商鞅面前问:“你说的可是真的?”商鞅回答:“当然,你把它搬到北门,我就给你50两银子。”话一说完,小伙子就扛起木头,大步向北门走去。围观的人也是好奇地跟随着,还有的说:“傻小子,别搬,上当了。”小伙子顾不了那么多,心想:就算白搬也没什么,反正我有的是力气。不一会,北门到了,小伙子放下木头,商鞅立刻命人端上赏金给小伙子,小伙子拿了钱,高高兴兴地走了。围观的人都后悔得要命,早知如此,自己搬该多好啊。
秦王听说了这件事,就问商鞅:“搬一根木头竟然给了50两赏金,是不是太多了?”商鞅回答说:“大王要实行改革,必须先得到百姓的信任。只有百姓信任,改革才能取得成功。现在百姓已经知道大王是守信的,新法才可能推行啊。”
《大学》中有这样的话:“国君一家仁爱,一国人受到感化,也就会仁爱;国君一家礼让,一国人受到感化,也就会礼让;国君一家贪暴,一国人受到影响,纷纷作乱……国君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依从的。”所以,治理天下的人,要让老百姓诚信,自己首先必须做到诚信,如果失信于民,就根本不可能有人为自己做事。
诸葛亮有一次与司马懿交锋,双方僵持数天,司马懿死守阵地,不肯向蜀军发动进攻。诸葛亮为安全起见,派大将姜维、马岱把守险要关口,以防魏军突袭。
这天,长史杨仪到帐中禀报诸葛亮说:“丞相上次规定士兵一百天一换班,今已到期,不知是否……”诸葛亮说:“当然,依规定行事,交班。”众士兵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军营。忽然探子报魏军已杀到城下,蜀兵一时慌乱起来。杨仪说:“魏军来势凶猛,丞相是否把要换班的4万军兵留下,以退敌急用。”诸葛亮摆手说:“不可。我们行军打仗,以信为本,让那些换班的士兵离开营房吧。”众士兵闻言感动不已,纷纷大喊:“丞相如此爱护我们,我们无以报答丞相,绝不离开丞相一步。”蜀兵人人振奋,群情激昂,奋勇杀敌,魏军一路溃散,败下阵来。
诸葛亮向来恪守原则,士兵换班的日期来到,即毫不犹豫地交班,就是司马懿来攻城也不违反原则。以信为本,诚信待人,这就是诸葛亮能够战胜司马懿的原因。
智慧金言
得民心者得天下,为官者要使老百姓诚服,首先必须取信于民。
以德化人,润物无声
经典语录
子曰:“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去引导百姓,使用礼制来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解读
熟读孔子著作的人都知道,“道”,是导,有治理、引导的意思。在这里,“政”是法制禁令,是治理天下的工具。“齐”,指的是约束。“且格”,就是达到了为政的目的。孔子说,用法制禁令来治理天下,用刑罚对老百姓进行约束,老百姓虽然可以避免犯错误,但从内心里不明白引起耻辱的道理,因为法制禁令是治表的。而用制度品节及用推行德化教育来治理天下,则能使老百姓知耻而向善,自觉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他的这个思想,与老子“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讲法,是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