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大愿说净土法门(上册)
10383900000043

第43章 回归生命的故乡第十三讲(4)

法幢佛。幢有高显之义,佛陀所说的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就高超于同居土的世间法。六度万行就高超于方便土的二乘法。第一义谛就高超于实报庄严土的菩萨法。佛建立种种的法幢故名法幢佛。

持法佛。是佛善于持大小、偏圆、顿渐、秘密、不定、权实等等一切的诸法,能随众生的根机而为演说,使一切众生都能信受奉行,得到真实利益。

合起来下方世界六尊佛是代表了教化大行,前面的北方世界不是代表化他吗?这里就进一步教化大行,普度众生。师子佛比喻如狮子吼,作大云雷音,使一切众生闻佛妙法得解脱。名闻佛是名称普闻于十方。名光佛是教导众生的名声犹如日光遍照一切。

达摩佛,达摩就是表示法,就是轨生物解,作规范。佛教里的规范是什么?四依四不依:

第一是依法不依人,要以经典作为依据。

第二是依义不依语。

第三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直接教我们成佛的是了义,《佛说阿弥陀经》是了义中的最上了义,方便中的第一方便,所以信愿持名法门就符合这个标准,是了义教。

第四是依智不依识。要依真实智慧,要依不生不灭心,要依佛陀的圣言量。不要依第六意识的分别心,不要感情用事,不要用生灭心,这样叫依智不依识。

法幢佛是建大法幢。幢,高显,就是作标准,就是为众生作择法眼。我们择法的智慧应该就是选择这个信愿念佛。

持法佛就是保持佛法。能持一切佛法,然后自他依教而修证。这是讲下方世界六尊佛代表教化大行。

接下来是上方世界佛:

(戊)六上方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这是指上方世界佛。上方世界是最后,所以它就表示圆满,说了十尊佛名来作为代表。

“此界非非想天之上,复有上界风轮金轮及三界等,重重无尽也。”

这又是描述说在娑婆世界的上方还有无量的佛世界,无尽的世界有无尽的诸佛。

梵音佛。梵就是净、清净。佛陀说法音声清净无有染著,不着我相、法相、不着非法相,一切无染著,名为梵音佛。

宿王佛。宿指星宿。月为星宿之中的王,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是比喻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三乘的圣众,声闻、缘觉、菩萨无量无边,不如佛这样智光普耀,犹如月亮为众星宿之中的王一样,佛陀在三乘圣众之中也是如王。名为宿王佛。

香上佛。是佛陀具足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以为一切香中之上,名之为香上佛。

香光佛。是这尊佛因地也是修持念佛法门,成就了香光庄严。正如大势至圆通章上所说:“若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是则名曰香光庄严。”所以此佛是由宿世念佛成佛。

大焰肩佛。也是一样,权实二智。

杂色宝华严身佛。讲佛陀因中广修六度万行的因花,所以是杂色宝华,来庄严,庄严佛果地的万德庄严的妙觉佛果位,所以安立此名,以此六度的因花来庄严法身。

娑罗树王佛。娑罗树就是坚固树,树很高大,岁寒不凋,名为坚固。比喻佛已彻证坚固法身理体,高超九界以独尊,为法中之王。

宝华德佛。勤修六度万行的因花来庄严一乘的果德,因行可贵,所以名为宝华;果得亦尊,所以称之为佛宝,合称宝华德佛。

见一切义佛。世出世间诸法之义无尽。佛陀成就了一切种智,所以具足五眼,都能悉知悉见,“真知无所不知,真见无所不见”所以名为见一切义佛。

如须弥山佛。须弥山以四宝而成就须弥峰,高出众山之表。同样,佛陀以常、乐、我、净四德来圆证妙法身,独居十界之尊,故称须弥山佛。

这是讲上方世界的十尊佛号,也是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上方世界是教导我们出十佛名来表示觉行圆满,一生成佛,尤其是信愿持名,一生成佛,能毕竟觉行圆满。

接下来就是问答:

“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答:此亦非善问。假使赞阿閦佛国,汝又疑偏东方,展转戏论。”

这是讲有些人说:“十方世界都有很多净土,为什么你单单赞西方极乐世界呢?”这种问难非善问。就是说这个问难是戏论一样,假如我不赞西方极乐世界,赞东方阿閦鞞佛世界,你又要问为什么要赞东方呢?我说南方,你又要说为什么要赞南方?我说北方,你说为什么要赞北方?一直辗转,好像开玩笑一样,浪费时间。

[戏论]没有真理,没有意义。

接下来是再问:

“何不遍缘法界?答:有三义。令初机易标心故,阿弥本愿胜故,佛与此土众生偏有缘故。盖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缘之所在,恩德弘深,种种教启,能令欢喜信入,能令触动宿种,能令魔障难遮,能令体性开发。”

这是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另外有人问:那为什么不能遍缘整个法界呢?我能否普遍地用我的心去缘虑这整个法界呢?因为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的心所现的。这里就从三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是从事相上来说三重意思,最后又从理体上来说。先看事相上的三重意思:

第一是令初机之人,闻赞此经,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正报庄严,愿生极乐净土,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心信、心愿、心念,容易标心(收摄我们的心),至心一处,系念一处。

第二是因为阿弥陀佛因中四十八弘愿,庄严极乐净土,本愿力最为殊胜,超胜于十方佛,所以随愿所成的极乐世界也是胜妙庄严,得到诸佛同赞。

第三是因为阿弥陀佛与此土最有缘。底下就是进一步地来解释:

[盖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诸佛度化众生,众生接受佛的教化,有一些佛要教化众生很难,有一些教化众生就很容易;有一些众生是浅根,要闻法不容易,听不入耳;有一些众生是深根,一闻就欢喜,信受奉行等等种种的差别。如果佛与众生缘分浅就难以教化,如果与众生的缘分深,就容易教化。因为佛有三不能:无缘不能度。

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十万人,佛陀在那边住了几十年,还有三万多人,佛的名字都没有听过,这是无缘之人。阿弥陀佛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缘分很深,所以易化易度。

缘之所在,恩德弘深。阿弥陀佛与我们的缘分在因中的四十八愿。前面讲的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那五种不可思议,就是众生修行有三个难关。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早就看到我们这些障碍,能用最善巧的方法帮助我们度过这个难关,一生成佛。能成就众生离苦得乐,这种恩德是最深,胜过诸佛,所以名之为愿胜,愿力最殊胜。说法之恩,让我们得解脱之恩是最大,让我们一生成佛,这种恩德是无与伦比的殊胜。

种种教启。此经是信愿持名,以信愿持名三种资粮,这圆顿之教,就可以得开启。信愿持名就是圆中之圆教,顿悟之中的顿悟教,所以诸佛赞叹,众生信受奉行,能成就四悉檀的利益,容易标心,容易至心一处。

接下来讲四悉檀。佛说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能令发欢喜信入,这就是得欢喜益,就是世界悉檀。能令触动宿世善根种子,起欣求极乐之心,这就是为人悉檀,得生善益。欣喜念佛,能令一心执持,以正念断除妄念,魔障诸难,得以遮遣,修行的困难通通都能够破除,这是对治悉檀,得到破恶益。能令从事持,入理持,法身体性,豁然开发,就是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缘之所在,阿弥陀佛为什么跟我们此土的众生。跟十方佛世界的众生都缘分特别地深?因为他的愿力最殊胜,最圆满,所以说缘之所在,恩德弘深。就是愿力殊胜。种种教启,就是标心,就是说信愿持名来让圆顿之教得以开启,让众生一生成佛的教法得以开启,就能得到四悉檀的利益。

能令欢喜信入是世界悉檀;能令触动宿种是为人悉檀;能令魔障难遮是对治悉檀;能令体性开发是第一义悉檀。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要解》也是非常透彻的。

“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

十方诸佛,都是从法身而垂现出报身与化身来教化利益无量众生,可见法身是应化之根本,应化身所现起的本体。

[固结缘种]就是诸佛应化,都固结众生之缘,令未种善根者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增长善根,已增长者得成熟,已成熟者得解脱,能不断佛种,绍隆三宝。

[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诸佛都是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世出世都是不可思议的,世是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同居土,他得往生还是见思惑、尘沙惑一丝毫还没有破,只是伏住了,所以都还是凡夫。但你又不可以说他是凡夫,因为他已经超越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所以说是凡夫,是二乘,是菩萨,是佛。非凡夫,非二乘,非菩萨,非佛。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出世就是上三土,也是更加不可思议。都是圆证三不退,一生补处的菩萨甚多,这是千经万论所无,此经独有,所以说:尊隆于教乘。诸佛异口同音赞叹为称赞不可思议,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就是举扬于诸佛海会,所以说[举扬于海会]。

[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沁入就好像水一样,释迦牟尼佛和六方诸佛的法水流入娑婆苦海众生的心中来,令众生能信受奉行,信愿持名,流入诸佛的萨婆若海,能圆成佛道,能信愿持名,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由事持而达理持,就是慈契于寂光。能由事持而达理持,就能契入到常寂光,契入到三德秘藏,能开显自性的三德宝藏:法身德、解脱德、般若德。所以说能契入到真理,契入到第一义谛,名之为慈契于寂光。

[所以万德钦承]所以诸佛万德之慈尊,都能钦承妙旨,赞叹宣扬。万德具足的诸佛都能钦承这个法门的妙处来赞叹本经,赞叹信愿持名的法门不可思议。

[群灵拱极]可作两种解释:一、群灵,指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菩萨、阿罗汉,无量无边,他们都拱卫阿弥陀佛,跟随阿弥陀佛修行,都随阿弥陀佛到十方佛世界去接引众生,往生极乐,犹如众星拱月一样。

大本《无量寿经》上说:“佛告弥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菩萨生彼,一一已曾供养无央数佛。如弥勒者,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九十亿。第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众”。故曰:群灵拱极。

在会集本是菩萨往生第四十二:“佛告弥勒,于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种德本,当生彼国。”后面又说:“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从远照佛刹,有十八俱胝那由他菩萨摩诃萨,生彼国土。东北方宝藏佛刹,有九十亿不退菩萨,当生彼国。”由此可知,群灵拱极就是无量的圣贤来围绕着阿弥陀佛。还一种解释,是指十方无量菩萨都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所以叫做群灵拱极。

“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

这一段是继续回答上面的问题,前面的问题是从事上说了三个方面,这是从理上来回答,为什么要专念极乐世界,不去遍缘法界,这里面这段理就告诉我们,只要缘极乐世界,就是遍缘法界,因为佛种从缘起。

[当知]就是我们要知道遍缘之理,是[佛种从缘起]。佛种是佛性的种子,是众生本自具足的正因佛性,也就是一真法界。但她难以开显,要依靠缘因佛性、了因佛性才能开显。如果没有了因佛性慧心的解悟,没有缘因佛性善心的修持,则正因佛性的理心,终归埋没,不得发起,所以名为佛种从缘起。

所以我们要相信净土法门的深妙,你要懂得这句是佛种从缘起,你就懂得了。为什么?人人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过这是正因佛性。但是要有妙的缘,阿弥陀佛跟众生的缘特别独特,特别殊胜,缘在于他因地四十八愿胜。了因佛性的殊胜在哪里?在于信愿持名,迅速地开智慧。了因佛性是慧心,缘因佛性是善心,正因佛性是理心,理体之心。

[缘即法界]当知缘了二因心,即是全体法界,因为三因佛性都是不出一心。西方依正庄严,也不出一心。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所以说一念一切念。念一尊阿弥陀佛,就是念一切诸佛。极乐世界是法界藏土,所以说一生一切生。生极乐世界即是生十方佛世界,生极乐世界一国土就是生一切诸佛国土。

所以说一香一花,一声一色,乃至于受忏授记,摩顶垂首,阿弥陀佛衣覆我体,让我业障消除,手为我摩顶加持,让我罪业消灭,智慧增长,都一一无非全体法界,一一都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所以互变互融,事事无碍。

所以说念佛增上缘因,得生净土。念阿弥陀佛,然后仗承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作为殊胜的增上缘,就能得生净土,这就是法界缘起。专念阿弥陀佛就是遍缘法界。故知为何偏赞西方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就是最巧妙的方法。遍缘法界,普念十方三世一切佛。

底下还有更深入的解释,下午再共同学习,愿法界众生同生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