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10386700000042

第42章 半身肖像和浮雕

你的爸爸、妈妈,或者老师,有没有告诉过你不要说“bust”这个词呢?举个例子,当你想说某人长胖了,可能就会说他“bust”了。但这样使用是不正确的。你父母和老师说得对,在这里你应该说“burst”而不是 “bust”(英语的“bust”是半身像、胸像的意思,而“burst”才是发胖的意思——译者注)。

现在我要告诉你“bust”这个词的正确用法,学会了以后你爸爸妈妈和老师就不会再批评你,而且还会很高兴地看到你使用了正确的词。在不标准的英语里,“bust”和“burst”两词经常混用,都可以表示“膨胀、炸开”的意思。但是在标准的英语中,“bust”是指一种雕像,这种雕像只雕刻了人的上面部分身体而没有下半身,雕刻的部分只有头和脖子,还有的雕刻了肩膀和胸部。如果某座“bust”——半身像——雕刻得和一个人非常像,像到什么程度呢?看到的人忍不住就会说“为什么这个雕像和布朗先生这么像呢”;或者“它和爱丽丝·琼斯长得完全一样啊”;也可能直接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托米·史密斯嘛”!那么这类“bust”就叫作“半身肖像”。

古埃及人曾经制作过大量漂亮的半身肖像,但做半身肖像做得最出色的还要数古罗马人。古罗马人的半身肖像做得十分逼真,跟今天你走在大街上看见的真人差不多。古希腊的雕塑家在进行人物雕刻的时候都雕刻了“希腊鼻”,尽管实际上大多数希腊人的鼻子并不像“希腊鼻”。古罗马人就没有类似的偏好,他们喜欢把半身肖像做得跟真人一模一样。如果一个人长了一个鹰钩鼻子而且有双下巴,那么他的半身肖像也会被刻成鹰钩鼻和双下巴的样子。同样,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他的半身肖像也会被雕刻成愁苦的样子。

当时所有古罗马人家庭,只要能够付得起钱的就会给每个家庭成员制作一座半身肖像。这些半身肖像会代代相传,所以一个古老的家族基本上都会有数量可观的祖先半身肖像陈列在家里。如果家族中有人过世,这些先祖的肖像也会出现在送葬的队伍中。当你见到这种场面时可能会惊奇地发现,那些孙子们和他们手上捧着的爷爷的半身肖像,是多么相像啊!

每个罗马帝王都有数以千计的半身肖像,被派送到罗马帝国各重要城市。这里有一张尤利乌斯·恺撒的半身肖像图。他长得是否像哪位你认识的人呢?现在,你会用“bust”这个词了吧。

除了半身肖像之外,古罗马人并不太擅长雕刻圆雕像。因此,当古罗马人征服了古希腊时,他们把所有能找到的著名古希腊雕像都运回了罗马城。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许多古希腊的雕塑家也都带回了罗马城,并让这些雕塑家在罗马城做雕塑。所以许多古罗马雕像都不是原创的,而是仿制著名的古希腊雕像。不过对我们而言,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因为许多著名的古希腊雕像都已无法找到了,如果没有挖掘出这些古罗马人的仿制品,我们大概永远也无法知道这些雕像的样子了。你还记得米隆的雕塑作品《掷铁饼的人》吗?米隆的这一原作其实早已失传了,但是一些罗马人制作的仿制品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件作品的风貌。

在制作圆雕方面,尽管古罗马人不如古希腊人,但他们的浅浮雕却做得十分出色,而且还留下了许多非常著名的浅浮雕作品。比如,几乎所有的男孩子都喜欢古罗马图拉真大帝征战场面的浮雕,就是古罗马人浅浮雕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浮雕表现了古罗马士兵的各种军事活动,比如行军、露营、战斗、攻城略地、捕获囚犯以及缴获战利品等。这些图拉真大帝征战的浮雕雕刻在一根大理石柱上,长条状的雕刻图案一圈一圈地环绕在柱身上,像盘旋的螺纹一般沿着柱子缠绕着,从底部直到顶部。这根柱子现在依然矗立在罗马,我们把它叫作“图拉真柱”。

另外一个古罗马的著名浮雕作品,雕刻在奥古斯都的和平祭坛上。这个祭坛是由古罗马参议院于公元前13年下令建成的,当时奥古斯都大帝成功镇压了古罗马帝国的西部叛乱,成功凯旋。

以后如果有人问你:“古罗马人最擅长什么雕塑?”你可以直接告诉他:“浮雕和半身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