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10386700000068

第68章 早期基督教堂风格

如果一个基督徒早上起得很早,他可以称呼自己为早起的基督徒。但是在建筑史上,早期的基督教风格,则指的是基督教诞生初期,也就是公元纪年刚刚开始的时候的建筑风格。现在,基督教堂仍然处于世界上最好的一批建筑之中,不过早期的基督教堂却只是建在地下的洞穴。

这些地下洞穴又被称为“地下墓穴”,在罗马城的地下隧道之中。基督徒在当时的罗马受到迫害,换句话说,他们因为信奉基督教而要受到惩罚。为了躲避惩罚,他们只能藏在地下墓穴里,躲在阴暗的秘密通道中。这些地洞中的一部分洞穴是专门供基督徒做礼拜用的洞穴,还有一些则专门是用来埋葬被迫害而死的基督徒的洞穴。

基督徒住的地下墓穴和煤矿矿井里差不多的脏乱。不仅如此,当时基督徒的处境还不如矿工。因为他们如果不幸被罗马士兵抓住,罗马士兵会把他们拿来喂狮子,或者被活活烧死,再或者被剁成碎片。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让你永远住在地洞里不许出来,如果出来的话就很可能被抓住,然后杀掉,你会觉得如何?刚开始你也许会觉得挺刺激、蛮好玩的,但是如果你待的时间长了,发现身边的许多亲朋好友都被抓走、被处死后,你就会知道这根本不是一个游戏,一点都不好玩。

所以,我相信你一定能想象到,当事情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罗马帝王也信奉了基督教的时候,那些住在地下墓穴里的基督徒有多开心。

罗马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帝王是君士坦丁。在君士坦丁大帝信奉基督教之后,罗马士兵不再迫害基督徒了,藏在地下墓穴里的基督徒当然就可以走出来,在阳光下光明正大地做礼拜了。基督徒发现巴西利卡会堂是最合适用来做礼拜的建筑了。你是否还记得?在前面我们就说过,古罗马人通常把法院建造成巴西利卡会堂。当把巴西利卡会堂用来做法院时,里面的陈设一般是这样的:法官背靠后墙,坐在建筑尽头的中央,他的前面是一条长廊通往前门。这条长廊两侧各有一列柱子,再往前的侧面则各有一条侧廊。右图是巴西利卡会堂的平面图,你可以想象你坐在飞机上,从空中向下看一个把屋顶拆掉的巴西利卡会堂的样子,就和这幅图一样。这幅图中的直线代表着墙壁,圆点代表柱子。而法官坐的位置在这个平面图顶部的那个半圆区域中。

拿出纸笔咱们来玩个游戏,给你家画个平面图。你可以想象把一楼以上都拆掉,然后俯视时,你就可以画出一楼的平面图了。如果你家有三层,你可以尝试把每一层的平面图都画出来哦!我小时候就喜欢给自己想象中的家画平面图。我会给想象中的家画一个大游泳池、一个健身房,还会画一个会喷出可乐的喷泉。

好了,让我们言归正传,回到我们正说的巴西利卡会堂吧。基督徒把巴西利卡会堂中法官坐的那个半圆形区域称作圣坛,牧师会在那里布道。圣坛前面有一排栏杆,这个区域被罗马人叫作“圣坛栏杆”,教堂里直到今天还一直沿用着这个叫法。当时的人们进教堂进行礼拜时,会坐在面对圣坛的长椅上,这点和今天的很多基督教教堂是一样的。教堂中间的一部分区域叫作“中厅”,它并不包括圣坛和两侧的侧廊。

巴西利卡会堂有着很高的快接近天花板的窗户。会堂的中厅部分比侧廊要高一些,所以它上方的屋顶也会更高一些。具体地说,会堂的中厅部分,天花板大概有两层楼高,而侧廊部分则只有一层楼高。很高的窗户设计在中厅部分第二层楼高的地方,被称为“天窗”。不用我说我想你也能猜出来叫天窗这个名字的原因。

如果从外面看,巴西利卡会堂不是很好看的,看起来像一个大谷仓而已。不过,当你走进它,就会发现里面都装饰得金碧辉煌。圆柱是用从旧的其他教会的建筑那里拿来的大理石修建的,十分好看。用石块和彩色玻璃拼成的各色图案贴满了各处墙壁,在光线的映照下,像珠宝一样璀璨夺目。这豪华的教堂对于终于从地下墓穴里出来的初期基督徒而言,显得尤其地富丽堂皇。

初期,最大的巴西利卡基督教堂是“没有墙的圣保罗大教堂”,从这个名字,你可能会以为这个教堂没有任何墙。但事实上,起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座教堂修建在罗马城的城墙之外,没有城墙的保护。所以,它又叫“城墙外的圣保罗教堂”。圣保罗大教堂也有中厅和侧廊,但是圣保罗大教堂的每侧都有两条侧廊,而不只是传统的每边一条。这里有一张图就是“城墙外的圣保罗大教堂”的室内图,是正对着圣坛拍摄的。

从这张图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堂的天窗。城墙外的圣保罗大教堂建于公元380年,之后的1400多年里,基督徒都在里面做礼拜。可惜的是,1823年,这座教堂被一场大火烧毁了。后来人们又照着它原来的样子重建了教堂,你如果去罗马,还是有机会去参观一下这座教堂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新认识了四个词:平面图、中厅、圣坛和天窗。如果不回头翻书的话,你现在还能写出这几个词的意思来吗?如果一个词算二十五分,你可以拿一百分吗?

平面图(建筑中)

中厅

圣坛

天窗

———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