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10386700000081

第81章 商 标

你应该听说过防火的建筑,但是你听说过能防火的动物吗?据说有一种长得和蜥蜴很像的动物,一直被认为具有防火的能力,它的名字叫沙拉曼达。16世纪的人们曾经认为,即使把沙拉曼达放进火里烤也没什么关系,火越大、温度越高,它不但不怕还越开心。因此16世纪的人们曾经把防火的石棉布称为“沙拉曼达皮”。

在16世纪,有一位名叫弗朗索瓦一世的法国统治者,他的象征性标志便是一条沙拉曼达。大写的F是他的另一个标志,这两个标志就像是他的两个商标,在弗朗索瓦一世统治期间修建的所有建筑,都被打上了他的商标。弗朗索瓦一世是一个强势的君主,在自己的喜好方面愿意花很多钱,而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花钱购买最好的画家、金匠、雕塑家、建筑师的作品。许多意大利的画家、金匠和雕刻家都来到法国为他工作,但为他工作的建筑师大多还是法国人。

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相比,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不大一样。大多数的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外形仍然是哥特式风格,线条也是哥特式风格——经典的垂直于地面的直上直下的线条。但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风格却不同,你还记得吗?它们的线条主要是水平的。造成这种差异是因为,法国文艺复兴式风格只是对哥特式风格一点一点地逐步改变,而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却不是缓慢地变化,而是突然背离了哥特式风格。

在意大利,许多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建筑都是教堂;而在法国,哥特式风格的精美教堂已经有很多了,所以在法国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大部分都是宫殿和城堡。法国人称呼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为“Chateaux”,翻译过来就是法式城堡,我们也常常跟随法国人这样称呼它们。

在法国的卢瓦尔河河畔修建了许多法式城堡,这条河的河谷也因此被称为“法式城堡之乡”。

城堡之乡的卢瓦尔有一座著名的城堡,叫卢瓦尔城堡,直到现今还依然屹立着。卢瓦尔城堡一些部分是在文艺复兴式风格波及法国之前就修建的,因此还是哥特式的风格。但是一些区块中的建筑则是由弗朗索瓦一世按照文艺复兴式风格修建的,这一部分也被称为“弗朗索瓦一世之翼”。在这个建筑的外墙上建有一个著名的旋转楼梯,它被嵌建在敞口的、有点像防火梯的塔楼之中。这个旋转楼梯与整座建筑的其他部分一样,也是由石块和大理石砌成的。塔楼的阶梯目光所及,到处都刻着弗朗索瓦一世的象征性标志:沙拉曼达和大写的字母F。这里的沙拉曼达是皇室的专有图案,它们的头部戴有皇冠,周围隐约有许多舞动的小火苗。弗朗索瓦一世的这些“商标”你可以在图上找到,而除了这张图上你所看到的,这些“商标”在建筑的各个地方都可看到。

注意一下你就会发现,这座建筑还是很有哥特式建筑的特征,比如阶梯和屋顶上都砌有哥特式典型的外凸的滴水嘴。

如果你沿着卢瓦尔城堡的阶梯往下走,而另外一个人同时在往上走,那么你俩肯定会在台阶中间相遇,你肯定会说“这是当然的啦”。不过,在法国有一座楼梯,同时往下和往上走的两个人永远不会在楼梯上相遇,听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但事实却真的是这样。这座“上下楼互不相遇”的楼梯,就位于法国著名的大城堡——香波尔城堡的主塔里。

如果你也是喜欢读骑士与公主故事的小朋友,那么当你看到香波尔城堡的时候,一定也会和这些小朋友一样,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这是一座非常庞大的城堡,对外的部分有加固的城墙,四周曾经还有护城河的环绕。香波尔城堡有坚固的塔楼,陡峭的屋顶,高高的烟囱和厚重的砖墙。由于塔楼和烟囱都高耸直立、伸向天际,整个建筑相比于文艺复兴式,倒更具有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上下楼互不相遇”的楼梯位于香波尔城堡最高的塔楼内。之所以“上下楼互不相遇”,是因为它是由两座楼梯组成的。这两座楼梯其中的一座比另一座高,也就是说它们不在一个平面上,但是一起螺旋向上延伸。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内部也有供人们攀登的楼梯,尽管它是与香波尔城堡的石阶梯材质不同的铁阶梯,但也是以同样方式修建。

每当弗朗索瓦一世想暂时离开城市的喧嚣,换一个生活环境时,他就会前往香波尔城堡。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住在枫丹白露宫。枫丹白露宫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其漂亮的花园、庭院露台、美丽的湖泊,以及富丽堂皇的内部装饰。不过枫丹白露宫的外部建筑比不上香波尔城堡和卢瓦尔城堡那么有趣,因此就不详细介绍它了,让我们抓紧时间认识弗朗索瓦一世的另外一座宫殿罗浮宫吧!下面就直接跳到著名的巴黎罗浮宫。

“不过,”你肯定会打断我,“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罗浮宫是一座艺术博物馆啊?”是的,现在的罗浮宫的确是一座艺术博物馆,而且它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但是它并不是为了用作博物馆而建的,而是法国王室修建来作为自己的宫殿用的。

罗浮宫非常非常大,一个画廊就有四百米那么长,你就是光走路穿过去就要花掉好几个小时。当然,这么大的罗浮宫也不是一次性就建好的,弗朗索瓦一世修建了其中的一部分,后来的国王又加建了建筑的其他部分,它直到19世纪才全部完工。也正由于它的修建跨度长,涵盖了法国文艺复兴的早中晚各个时期的风格,罗浮宫也就成为研究整个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最佳范例。

也因为罗浮宫太大了,所以一张照片根本不能展示出它的样貌。在一张照片里,你都只能看到罗浮宫的一个角落、一个部分,然而罗浮宫的每个角落、各个区域又是风格迥异的,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应该亲自去一趟巴黎,亲眼看看罗浮宫的风采,那样的话每个角落都可以被你尽收眼底了。

在参与罗浮宫修建的众多建筑师中,有两位是非常重要的,他俩的名字分别叫皮埃尔·莱斯科、克洛德·佩罗。

皮埃尔·莱斯科是弗朗索瓦一世时期的建筑师,而克洛德·佩罗参与罗浮宫设计的时间要比皮埃尔·莱斯科晚一个世纪。罗浮宫东部面门的长排科林斯对柱便是克洛德·佩罗最著名的设计了。有趣的是,克洛德·佩罗其实是国王的御医,完全不是建筑师,但是不得不承认他设计的罗浮宫东部面门确实十分漂亮。

罗浮宫自建成,一直都被用作王室的宫殿,这一用途延续到法国革命爆发。在那次革命中,法国国王被斩首,罗浮宫也变成了国家艺术博物馆,直到现在。

弗朗索瓦一世非常爱炫耀,喜欢大兴土木、挥霍无度,但即使如此,他在法国统治者中还不算最奢侈的。在他之后的一位法国国王更加挥霍无度,这位国王就是路易十四。路易十四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宫殿而只是为了炫富,比如,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在那之后的法国国王也都不断地增建凡尔赛宫,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法国最终成为共和国。目前,这座华丽的宫殿属于法国政府,并由政府来维护。

凡尔赛宫内部有着非常精美的布置,使得原本就十分豪华的宫殿显得更加金碧辉煌。但是如果只看建筑结构,凡尔赛宫本身为非常单调的长方形,就是在不断重复,没什么特色。在凡尔赛宫内,最有名的参观点是镜厅。镜厅非常宽敞,四周的墙面镶满了镜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议就是在凡尔赛宫的镜厅签署的。

在凡尔赛宫庭院内,离主建筑不远的地方,有一座比凡尔赛宫小得多的建筑,名叫小特里亚农宫。这座建筑由路易十五修建,后来成为玛丽·安托瓦内特最喜爱的居所,这个玛丽·安托瓦内特就是在法国革命中被砍头的王后。

说到法国革命,时间就将我们带进了19世纪。19世纪法国修建的建筑中,有一些后来也变得很有名,其中一座闻名的建筑就是荣军院。这是一座被法国人奉为神圣之地的建筑,因为荣军院教堂底下有拿破仑的陵墓。在荣军院里,你还可以看到专属于拿破仑的标志——大写的字母N。

法国先贤祠的拱顶与希腊众神庙的拱顶很相像,只不过先贤祠的拱顶下面有一圈细细长长的圆柱。法国先贤祠曾经作为教堂使用,同时也是纪念巴黎守护神——圣女日南斐法的神社。先贤祠里面有许多著名的壁画,主要描述的场景是圣女日南斐法的生平。

法国,尤其是巴黎,还有许许多多漂亮的建筑。我真希望我能给你都介绍一遍。但是我相信现在这一章里提到的建筑名字已经把你的大脑都塞满了,而且法文的名称也不好记,如果你现在不回头看,已经记不得我刚才介绍过的那些著名建筑的话,你就知道为什么我没有再提玛德琳教堂、凯旋门、橘园、埃菲尔铁塔等更多的名胜了。

什么!我已经都介绍过了?好吧,就算我都说了吧。嗯,不管怎么样,我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这一章就到此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