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10386700000083

第83章 英国文艺复兴风格

你有没有自行车呢?在我小的时候,每一个小男孩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当时,我们常常骑车一起去打棒球。一天下午,有个小男孩来晚了。但是他一来就扰乱了棒球比赛,因为大家一见到他就马上停止了比赛。真正的原因是这个小男孩不小心把自行车弄丢了,他就在一辆小推车前拴了一只山羊,然后坐在小推车上,赶着山羊就过来了。突然之间,其他小男孩全都想要一只山羊,尽管山羊根本不适合赶路的时候用。

不过这种物以稀为贵的新鲜感不仅出现在这里,在接近四百年前的英国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当时一个建筑师名叫伊尼戈·琼斯,他去意大利学习建筑的时候看见了很多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他还学习并研究了古罗马的建筑。等伊尼戈·琼斯回到英国之后,他就着手开始设计文艺复兴式建筑了。当时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对于英国人来说非常新鲜,人人都想有一栋文艺复兴式建筑。这就像那只山羊对我们那群小男孩的冲击一样,突然之间每个男孩都想有一只山羊。

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直到很晚才传到英国,就像那个赶着山羊来参加棒球赛的小男孩也迟到了一样。但是,当它一旦到达,造成的冲击力可是非同凡响。

很快,文艺复兴式的风格就用在了为国王修建的王宫上,这座大型的宫殿名叫“怀特霍尔宫”。不过,这整个设计中后来唯一修建的部分只有宴会厅。宴会厅是由伊尼戈·琼斯设计的,这也是他所设计的建筑中最有名的一件作品。怀特霍尔宫的宴会厅后来也成为非常著名的建筑,它看起来有点像凡尔赛宫庭院里的小特里亚农宫。怀特霍尔宫的宴会厅也是英国第一座基于古罗马和意大利设计风格修建的建筑。

你还记得在本篇第二十一章让人头晕的一段吗?就是当中出现了许多“内部”“外部”的那一段。怀特霍尔宫的宴会厅就是那种“建筑的外部并不代表了建筑内部结构”的最佳范例。这是因为怀特霍尔宫宴会厅从外部来看,像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但事实上,它的内部只有一层楼,只是在墙的四周有露台的大房间。

尽管怀特霍尔宫宴会厅的内部和外部并不一致,但一致的是整座建筑的内部和外部都非常漂亮。你看看上面的那幅图片,临街那一面的罗马柱式和粗放雕琢的石艺风格,是不是有很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风格呢?尽管怀特霍尔宫的宴会厅在后来的许多年中都被用来做礼拜堂,而且最后又被改成了博物馆,但是“宴会厅”这个名字却一直沿用至今。

在伊尼戈·琼斯之后,英国又出现了另一位著名的建筑师,而他根本不是建筑师——至少最开始他不是学建筑出身,他就是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他本来是一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大学教授。

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是因为一场大火,才变成了著名的建筑师。1666年,一场大火发生在伦敦,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火灾之一。那时,伦敦突然有一栋大楼起火,并很快蔓延到了周边建筑,而丝毫没有要减灭的意思,人们也无法控制火势。很快,伦敦城内的大片建筑都被烧毁了。《伦敦大桥垮下来》这首歌放在1666年还是很应景的。因为伦敦大桥也被烧毁了。不只是伦敦大桥,还有数以万计的建筑都在这次火灾中化为灰烬。这其中也包括了超过五十座的教堂。这些教堂中,最大的一座便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圣保罗大教堂。灾难过后,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被委以重任——对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其他许多座教堂重新设计建造。

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认为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一种差劲的建筑风格,他对其很不喜欢。而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喜欢的是文艺复兴式建筑,因此,他在重新设计圣保罗大教堂时,将其设计成了文艺复兴式风格的教堂。

旧的圣保罗大教堂与所有其他哥特式大教堂一样,也是十字形的建筑。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就在十字交叉的中厅上方,修建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圆拱顶,并且在圆拱顶上安放了一盏石制的顶灯。这个圆拱顶事实上有三层:最外面一层是真正从建筑外面可以看见的拱顶;最里面一层是衔接顶灯的天花板;而中间还有一层,这是一个砖砌的夹层,专门用来支撑石制顶灯的重量。

两排廊柱排列在圣保罗大教堂的外部,跟怀特霍尔宫的宴会厅一样,也是上下排列。也正是有了这两排廊柱,使得圣保罗大教堂与罗马的圣彼得教堂的一排高大廊柱相比更胜一筹。因为圣保罗大教堂主建筑的比例被这两排廊柱更好地衬托出来,使大教堂看起来也更加漂亮。

可惜,圣保罗大教堂在修建时出了些疏漏,墙壁的建筑材料偷工减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体面临倒塌的危险,而整座建筑也随之变得非常危险。圣保罗大教堂近一百年前,圣保罗大教堂关闭了一段时间,请来工匠加固地基以及巩固建筑的支撑结构。目前,圣保罗大教堂已经重新对公众开放,而且也已经足够坚固,不会倒塌了。

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去世后就埋葬在圣保罗大教堂里。他的墓碑上刻有一行拉丁文,拉丁文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看我的纪念碑,就往自己的四周看看吧”。圣保罗大教堂的确是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的纪念碑,不仅如此,它也是伦敦最著名的地标性建筑,还是英国最大的教堂。

在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设计的其他五十多座教堂中,没有哪两座是相似的。这些教堂中有一些因为其外部设计而闻名,还有许多则由于其内部的精美而著称,更多的教堂则是因为拥有了造型优美的尖塔而备受瞩目。实际上,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最出名的地方,也正是他设计的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尖塔。人们对他设计的尖塔非常喜爱,甚至在欧洲殖民的美洲土地上,他们的教堂也都建有类似的尖塔。

今天,文艺复兴式建筑的规则和设计方法被很多书专门介绍,许多建筑也正是按照这些书中的规则和方法设计并修建起来的。在这些介绍建筑设计的书籍中,安德烈亚·帕拉第奥的关于建筑的书被译成了英文,许多英国和美国的建筑师都广泛运用着这本书中的建筑设计理论。

在英国,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占据了主流很多年,在克里斯多佛·雷恩爵士去世之后仍然不衰。直到后来,在英国乔治一世、二世和三世的统治期间,英国的文艺复兴式建筑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被后人称为“乔治式建筑风格”。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多说了,待讲到美国建筑时,再给你具体讲讲乔治式建筑风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