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随意改行
10399200000006

第6章 成功者的黄金法则(5)

对于一个优秀者来说,经常遭遇失败并不是稀罕事,优秀不等于成功。成功是一种行动,一种态度,一种改变。如果一个优秀者缺少必要的行动力、没有执着的态度、不善于改变现状,那他只能成为口头上的优秀者,却是行动中的矮子、工作与生活中的失败者。

一般来说,作为优秀者,没能成功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

1.把暂时的失败当做永久的失败

如果你现在很失败,你唯一可以不失败的,就是你的执着。如果你把失败看做是暂时的挫折,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成功就会在你眼前。几乎每一位成功者的成功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老福特在他的汽车王国建立过程中几经破产;现在已经与可口可乐公司齐名的百事可乐公司在其初创时期经过了近40年的磨难……他们在身处困境时,肯定也对自己产生过怀疑,但是他们最终战胜了自己,坚持了下来,从而获得了成功。试想,如果这些优秀的人当初一棒子把自己打死,相信,他们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成功者不惧怕失败,但他们重视失败,因为能够从中得到以其他方式所无法给予的宝贵教训和启示。这有助于他们认清自己和所面临的形势,及时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一步步迈向成功。

2.选定奋斗目标,付出更大努力

要根据自己的特征选定有效正确的目标,并为这些目标付出应有的汗水和努力。

没有一个人在各个领域都是出类拔萃的全才,每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所谓优秀者,只能是某一方面的优秀者;所谓天才,也只能是某个领域内的天才。这就要求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选择从事自己相对最有特长的最有望成功的领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可能先他人而获得成功。试想,鲁迅当初若在医学领域内潜心发展,即使他加倍的努力,也不会拥有像在思想界、文学界那样的成就;比尔·盖茨如果当初专攻法律,那么他最多只能成为一名大律师,而不会成为引领世界软件业的巨人。所以,假如你被公认是一位出众的优秀者,但是却没有成功,你有必要静下来反省一下你所制定的奋斗目标是否适合于你的特长。如果不是,你就应立即转变。如果反省后,你发现你的特长与你的目标是相符的,你还要看看自己是否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了必要的努力和汗水,这一点是经常被一些失败的优秀者所忽视的。因为优秀者往往会因为自己优秀而无意识地认为自己无须花费与他人同样的气力就能获得比他人更多的成果。这对于学生时期的学习成绩来说可能是对的,但是对于你所奋斗的事业来说却是不成立的,除非你是这个领域的奇才。既然你现在仍未成功,那么你肯定就不是这个领域的奇才了,因而你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

3.孤芳自赏,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一个人的能力和才智是有限的。在生产、生活高度社会化的今天,个人的成功仅靠自己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的,因为它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和协助。而许多的“优秀者”往往因为自己优秀而很容易养成一种居高临下、目中无人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很容易让人觉得讨厌而被孤立的。一旦因自己的无能而伤害了别人,别说得到别人的协助,他不为你设置各种障碍就很不错了。如果你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失败者,你必须要改变;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除非你不想成功。在当代职场,执着早已不再是单枪匹马闯天下,而需要一种团队合作意识,一种大局观,一种借势发展、壮大自己的能力。

4.不善于内省

犯错并不可耻,每一个人都会犯错,可耻的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知改进。你应该时常分析,自己做错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当你可以仔细研究出这个原因的时候,可以学到很多。你必须找出在自己的事业与人生中,最大的错误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一个错误。如果你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就能够有效改善你的现状,并且极大地提升成功的几率。不管你有多么优秀,你一样需要问你自己,自己优秀的最大原因是什么,自己没有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记取此次的经验并加以重复运用。很多人只能集中精神一两天,或者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两年,而成功者却能一辈子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这即是成功者与一般人的差别。成功者的注意力集中,专注于一件事的态度跟别人不一样,对目标的信心、决心、毅力和坚持到底的执着精神和别人不一样。研究成功者,你会发现他们都有这样一个特质——他们都善于分析自己做对的事情,以及做错的事情,并且会不断地改善做人做事的方法与技巧。如果你能找出自己最大的障碍,限制性的步骤,以及犯过的最大错误,并推导出原因,加以改善,那么,成功就会近在咫尺。

5.思维敏锐,善于及时地抓住机会

香港的实业巨头,在全球经营有40多个公司的何瑞斯说:“我成功的秘诀是我能抓住时来运转时的机遇和认清好运转坏时脱身缺一不可。许许多多天赋比你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终日辛勤工作,却最终一生穷困潦倒。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够主动地创造机遇,不善于及时地抓住机会。”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机会是自己努力造成的,任何人都有机会,只是有些人不善于创造机会罢了!”

执着不是想象,而是行动,并且是不失时机的行动。行动才是第一要素!任何时候,你都不能等待事情下一步会如何发展,而要学会让它按你的意愿发展,全力控制你可以控制的变数,这样你将改变局面,赢得先机。所以,当你看到某一机会,并已经准备好了去接受这一挑战时,你其实已经创造了自己的幸运。

总之,假如你确信自己是一个具备成功潜质的优秀者,并且希望获得成功,那么你不要为眼前的失败而气馁,你需要的只有执着与行动——看一看自己的目标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为这一目标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自己是否是个受合作者喜欢的人,自己是否能创造并抓住机遇。这些因素中有哪些你存在不足,尽快给以转变和改进。相信,只要你这样做了,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你的工作与事业也会因此发生改变。

不要走下坡路

真正的荣耀只能依靠个人奋斗争取,没有任何一种成绩的取得是不经过个人努力的。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

在美国耶鲁大学300周年校庆之际,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的行政总裁、世界第四富豪艾里森应邀参加典礼。艾里森当着耶鲁大学校长、教师、校友、毕业生的面,说出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他说:“所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的师生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其实你们全都是失败者,因为你们以在有过比尔·盖茨等优秀学生的大学里念书为荣,但比尔·盖茨却并不以在哈佛读过书为荣。”

这番话令全场听众目瞪口呆。但他还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接着数落那些所谓优秀的人:“众多最优秀的人才非但不以哈佛、耶鲁为荣,而且常常坚决地舍弃那种荣耀。世界第一富比尔·盖茨,中途从哈佛退学;世界第二富保罗·艾伦,根本就没上过大学:世界第四富,就是我艾里森,被耶鲁大学开除;世界第八富戴尔,只读过一年大学;微软总裁斯蒂夫·鲍尔默在财富榜上大概排在10名开外,他与比尔·盖茨是同学,为什么成就差一些呢?因为他是在读了一年研究生后才恋恋不舍地退学的……”

艾里森接着“安慰”那些自尊心受到一点伤害的耶鲁毕业生,他说:“不过在座的各位也不要太难过,你们还是很有希望的,你们的希望就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终于赢得了为我们这些人——退学者、未读大学者、被开除者打工的机会。”

也许艾里森的话有些偏激,但并非全无道理。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我们自己,经常会有一种强烈的“身份荣耀感”。我们以出生于一个良好的家庭为荣,以进入一所名牌大学读书为荣,以有机会在国际大公司工作为荣。不能说这种荣耀感是不正当的,但如果过分迷恋这种仅仅是因为身份带给你的荣耀,那么人生的境界就不可能太高,事业的格局就不可能太大。当我们陶醉于自己的所谓“成功”时,我们已经被真正的成功者看成了失败者。

因为我们在不经意间开始走上了一条下坡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说:“词典里最重要的3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将要在这3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想要成功,就必须像巴斯德一样,充满积极进取的态度。有一种人身上会散发一股自然的活力,那是生命的隐性元素,更是我们无法预料的生命潜能。而开启它的唯一方法,就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业务部有个叫贝尔·艾伦的人,他一心想成为公司的王牌推销员。为此,他总是能够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每一天。有一年冬天,在刺骨的寒风里,艾伦正在威斯康辛市区里沿街拜访,但是,一天下来也没有约见一位客户。他心情非常烦闷,晚上回到家后,用餐时什么东西也吃不下,手里乱翻看着当天的报纸。忽然间,他被一种意念激发了——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于是,他仔细地重温其中的要诀,接着他告诉自己:“明天我一定要试一试!”

第二天,他到公司向其他同事报告昨天的情况。当他报告时,其他有着同样失败经历的人都垂头丧气,只有艾伦精神饱满地说明昨日的进度。最后艾伦做了这么一个结语:“放心好了,今天我还要再去拜访昨天那些客户,今天的业绩我一定会超越你们!”结果,艾伦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他又来到昨天到过的那个地区,再度拜访了每一位客户,结果,他只用一周时间就签下了30多份新的意外保险单。

积极向上的态度,让贝尔·艾伦为自己创造了辉煌的纪录,更让他重新燃起自信心。这是许多成功者从受挫中学得的重要技巧,他们常说:“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拥有积极的心态,才能看准机会点。”每一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一个习惯于走下坡路的人,会让自己不断产生一种向下的惯性,许多时候这种惯性被舒服的生活、轻松的工作掩盖了,最终他们除了平庸,就是遗憾、失意与没落。而选择走上坡路的人,也许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工作是枯燥的,但是,他们却能先苦后甜,享受成功人生。

不断磨炼自己

如果你细细地数一下,耐心地揣摩揣摩,在你身边的成功者,没有一个不是与逆境作斗争走过来的;在你身边的正在为成功奋斗的人当中,没有一个不正在与逆境作着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你身边的所有的庸人无不是从逆境中败下阵来的。

所以,失败与挫折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成熟,使他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败要败得其所,没有意义的失败,或者不知为什么失败的人例外。汤姆·罗宾斯说:“发展,失败,但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败而不馁,要失败得有特点,平庸的失败和平常的成功一样是无法忍受的。”

被日本人推崇为经营之神的着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历过卧病在床、发不出薪资的窘境。他在《路是无限宽广》一书中回忆这段日子时说道:“只要我们本身具有开拓前途的热忱,从心灵深处拜各种事物为老师,虚心去学习的话,前途依旧是无可限量的。”因此,从失败中奋起,不断赢得胜利,是所有伟大成就的必由之路。每一个想成功的人,首先必须准备为生活而奋斗,为此,要正确面对可能遭遇的失败。

应该有这样一种认识,在前进的道路上,失败不仅难以避免,而且它是取得任何伟大成功所必须接受的磨炼,这就是炼狱的折磨,没有经过炼狱,你就不可能成为精英。爱默生说:“我们向前走去,形势十分严峻,艰难困苦消耗着我们的生命,我们相信这是命运的铁律要求我们做的,从没想到要换一种生存方式来拯救我们的生命。这时,一本书,一尊雕塑,或仅仅是一个在耳边响起的声音,对我们的神经突然有所触动,刹那间,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意志。要是没有新的决心,我们就不能有任何的干劲,就不会有巨大的付诸行动的力量。”

着名作家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对伟大的文学家。他们一生所经历的苦难,也是常人所无法忍受的。在创作长篇小说《围城》时,他们生活拮据,为了节省家里的开销,辞退了保姆。钱钟书于1942年开始创作,至1946年完稿。他在该书的《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这里有杨绛的功劳。两年中,她几乎放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全身心地为了钱钟书的小说。佣人走了,为了节约开支,她亲自下厨,往往被烟熏得泪流满面,但却毫不后悔……

一个人,要确定前进的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在前进的路上,不被问题与困难吓倒,不被失败所击退,勇往直前,永不放弃。这样,他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因为成功需要磨炼,就如同一粒种子,它在什么地方生根、发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生长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经受得住各种气候与自然条件的磨炼。

有一位年轻人,在大学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经商头脑,经常在学校做一些小生意,养活自己不说,还可以赚到读书的学费。当时他的一位老师大胆地预言,这位年轻人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后来毕业多年,这位年轻人都没有什么作为,但是,先前一些不被看好的学生倒慢慢地有了一点建树。

此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别人才听说了他的情况:大学毕业以后,他被一家大型企业录用,做了一名办公室文员,整天很舒服,很少像其他人一样整天忙里忙外。后来,赶上企业改制,他被列入“停薪留职”名单,这才如梦初醒,开始规划自己的事业。他先后开过服装店、烧烤店等,但都赔得血本无归不说,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后来不得不到一家小公司打工度日。

这位年轻人的失败说明了一点,失败不是一种坏习惯、一种资质与能力的低下,而是意味着他没有竭尽全力,没有经过职场环境与各种磨难的阻抗训练。所以,一个人在成功之前,在人生的哪个阶段错过了这门课,就要在哪个阶段补回来,否则,他根本没有办法前进。

意志决定命运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跌倒中学会走路的,即使长大成人,这样的生命方式也不会改变,我们仍然得“从跌倒中学会走路”。每一个困难与挫折,都只是生活中必然的跌跤动作,我们不必太过惊慌或难过,只要心里牢牢记得小时候那种不怕跌倒的勇敢精神,鼓励自己站起来,然后继续前进,或许下一步,我们就能踏着沉稳的步伐,朝着人生的新目标前进。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旦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然后执着地走下去,迟早能够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