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谋略全书
10406900000068

第68章 决策智慧——博弈中胜(7)

李世民和房玄龄都很懂得这一博弈原理,他们君臣之间十分透明,十分信任,这样大家都可以高枕无忧,真是皆大欢喜。

唐太宗朝中有位叫刘师立的将军,深受重用。后来有人嫉妒刘师立,就编造谎言向太宗告发说,刘师立私自宣称自己“眼有赤光,身体上有非同寻常的标记,姓名又与上天所暗示的帝王的名字相同。”

在封建时代说这种话是大逆不道,有谋反的嫌疑,严厉的要株连九族。李世民听说后就把刘师立召来,亲自询问他道:“有人说你要谋反,是真的吗?”刘师立一听,吓得赶紧伏地叩头说:“臣在隋朝的时候只是一个六品小官,地位低下,从来不敢想到会有今天这样富贵,幸而遇上陛下,待我恩宠异常,我时常想起要以性命报效陛下。如今陛下大事已成,我也得以居将军这样的高位,我所得到的早已超过我所应得到的。我是一个什么人,怎么会谋反呢?”

李世民笑笑说:“我知道爱卿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才会召爱卿过来一问。这全是别人编造的谎话。”不只是没有怪罪他,反而立即赐予他60匹布帛并将他请入自己的卧室好生安慰勉励。刘师立从此更加忠于李世民,后来受命守御边疆,多次打退少数民族的侵扰。

李世民这一招很高明,打开窗户说亮话,不管刘师立有没有谋反的企图,现在这事挑明了,也就烟消云散了。

唐太宗晚年率师亲征辽东,以宰相房玄龄为留守坐镇京师长安。在走的时候太宗对房玄龄说:“朝中之事,事无大小均交给爱卿全权处理,不必向我禀报。”交待完毕后,唐太宗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辽东。

走不多久,留在长安的房玄龄接到造反密报,查问下来,竟然是指控自己谋叛。他不敢擅自处理,赶紧派人用驿车把告密人送到皇帝行营。唐太宗一听说房玄龄送来个告密的,当下就明白是什么事,于是先命令侍卫手拿着长刀左右侍立,然后询问告密者告谁,那人回说:“房玄龄。”唐太宗说果然猜的不错:有人对房玄龄掌管国政不高兴,要整倒他才这么做的。当场就把告密者腰斩,然后写了封信狠狠责备房玄龄,说他太谨慎,以后还有这类诬告的让他自己就地处理好了。有了唐太宗的话,房玄龄就放下心里的顾忌全心处理朝政。他在后方安抚百姓并不断向前线军队输送武器、粮食和其他战略装备,为最终保障战斗的胜利结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唐太宗后来叹道:“我有萧何一样的房玄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唐太宗李世民不愧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深知内部合作的重要性。作为一代君王,为了自己的皇位,他并不是不对自己的大臣设防,实际上他与刘师立、与房玄龄之间是在开展博弈,只不过这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因而他采取的博弈手段是和缓的。

唐太宗在与刘师立的那场较量中,他首先发问。这是一句非常有深意的问话。从这句问话中可以看出,唐太宗还是有些怀疑刘师立的,但是仅仅是怀疑而已,否则他不会这么客气,只是召他来询问。同时这句话还透露了另一个信息,那就是唐太宗在暗中告诫刘师立:你不管有没有谋反的野心,你都得注意点,我可不是随便就能被人蒙得过去的。最后听了刘师立一番忠心表白,李世民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反而重赏他一番并好言安慰。如此恩威并施,足以看出唐太宗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和刘师立合作的。确实,经过李世民的这次询问,刘师立也意识到合作带给他的效益比不合作高。在这场博弈中,唐太宗也明白与刘师立闹翻是不划算的,而诚实合作既可以让他免去调查刘师立忠实与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可以减少刘师立消极怠工造成的损失,最后唐太宗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在与房玄龄的博弈中,从已有的信息来看,唐太宗和房玄龄之间已经建立起了良好的诚信关系,因而他相信房玄龄不会谋反。而且房玄龄确实很诚实,他能把告自己状的人送给皇上,这已经说明他没有向李世民隐瞒信息,也就是说他是在和李世民合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当时唐太宗真的怀疑房玄龄,那么这种怀疑也是无济于事的,反而是对合作的一种破坏,而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不言而喻的。

摸钟辨盗的妙计

博弈中,我们要一方面隐藏自己的重要信息,一方面还要刺探对方的重要信息。办法之一是诱使对方上当,这需要你精心地准备一些饵料,诱其上钩。

北宋时,陈襄曾经在蒲城(今陕西城浦)担任县令。

有一天,一家珠宝店铺被盗,店铺里的珠宝被洗劫一空。县里的捕快根据线索很快就抓住了几个嫌疑犯。可是无论怎样审讯,他们就是不招认,而按照当时的规定,凡是犯人不招认的都不得定罪。眼看审讯进入了僵局,陈襄突然想起当地人特别信奉鬼神,附近有一座城隍庙,人们传言城隍庙里的大钟附有神仙,于是常去敬香求告。

陈襄顿时心生一计,告诉那些犯罪嫌疑人说:“城隍庙里有一座大钟最灵了,你们是否犯有偷窃,它能够判明。如果你们犯了罪,摸它,它就会响;如果你们没有犯罪,去摸它,它就不会响。现在我要去祷告神灵降临,然后你们去摸一下。若大钟没有响,那你们就没有罪了,可以释放回家。”

于是,陈襄先赶到庙中,命人用墨汁将那个大钟涂黑,然后遮上门窗,设香案祈祷。等到香火燃尽,庙内一片漆黑时,然后把那伙嫌疑人一个一个地放进去,让他们摸大钟。等到那伙人都出来后,逐个地检查他们的手。众人都满手通黑,只有其中一个人手上是干净的。陈襄命人把其他人都放了,把那个干净手的人带回去审问、用刑,那人终于招出了偷盗的事。

这个故事中,陈襄给盗贼抛出了一个饵料:大钟不响就可以无罪释放。或许有人会认为陈襄利用神灵来断案有太多的偶然和凑巧,其实这个诱饵如何起作用是与人们是否相信鬼神没有多大关系的,甚至可以说几乎毫无关系。因为对于盗贼来说,他可能相信真有神灵。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不敢摸大钟,因为他害怕神灵的裁判,因而最后他的手是干净的。再假设盗贼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根本就不相信什么大钟会断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有两种策略选择,要么摸大钟,要么不摸大钟。站在他的角度看,他摸不摸大钟是没有人知道的。也就是说,他不摸大钟,大钟肯定是不会响的;而他摸了大钟,他相信是不会响的,但是他自然也考虑到会不会出什么意外,例如这个大钟有什么特殊设置,稍微触动就会响,如果真出现意外,那他岂不完了,所以对于他来说,他肯定不会摸的。

至于其他人,他们也面临着摸与不摸的选择,但是很奇怪,他们都摸了。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判断他们是不够聪明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不摸才是最好的策略,而他们最后还是摸了。除了不够聪明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影响他们的选择。首先,他们没有偷盗,问心无愧,自然不会去琢磨这摸与不摸的利害关系;其次,他们可能真的相信有神灵,那么不摸可能是不敬。

总之,陈襄利用诱饵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信息。

李允则三招固雄州

打牌的人都知道,要想方设法隐藏自己的出牌意图,不使对方看透。在博弈中,一定要保守自己的秘密,否则可能导致整个博弈的失败。

北宋年间,雄州(今天河北雄县)是宋辽的边境。宋辽在澶州议和以后,北宋派李允则担任雄州刺史。到达雄州后,李允则四下巡视。到城北门外的时候,他发现正对着辽境的瓮城(城门外用于保护城门的半圆状的小城,作战时,若敌军攻破瓮城城门,军士可以在瓮城城墙上射杀攻入的敌军)低矮,不利于防守,于是他想扩建加高,但是宋辽已经议和,若公开修筑必然会遭到辽国的反对。

一天,李允则又到这里巡视,发现在瓮城中有座东岳庙,于是便命人打造了一只银香炉,派人吹吹打打地送到了东岳庙,然后又故意不加防守措施。过了几天,那只银香炉就被人给偷走了,李允则于是又大张旗鼓地访查盗贼并通知对面的辽国守官,说是要加高瓮城以防盗贼。辽国那边也没有反对。不几天,城池就加固了起来。

在两国议和之前,城北有座嘹望台,两国讲和以后,按照规定拆除了,这一来非常不利于防备辽军的突然袭击。李允则又派人将城中寺院建在城北高地上并建了比瞭望塔更高的佛塔。每日登塔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这样一来,即使有辽军来偷袭,人们也会从塔上瞭望到。

做好这些后,他又让老百姓在城外空地上种菜,每户一片菜园,菜园和菜园之间种植荆棘植物,用来隔开菜园的边界。这样辽兵如果要进攻雄州就先得跨越这道荆棘栅栏。不知不觉地,李允则就建造了一条阻挡辽军骑兵的天然屏障。

经过这三招,李允则把雄州建成了一个坚固的边防重镇。

李允则巧妙地借民用建设来掩盖军事建设的目的,这一瞒天过海的计策恐怕除了李允则自己,别人都不知道李允则真正的用意。在李允则与辽国的这场博弈中,李允则是不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的。

首先从整个态势来看,宋朝这边处于守势,而辽国骑兵彪悍,擅长突袭,其咄咄逼人的气势已经让北宋朝廷畏惧。若李允则加固城墙的意图被辽国知道了,肯定是会遭到对方的反对的。李允则知道,一旦遭到对方的反对,自己就必须停止行动,因为一是宋辽已经议和,如此举动会被视为破坏和平的行动,李允则能担当的起吗?二是朝廷大势是向辽国低头,只要辽国反对,朝廷也必然会命令自己停止行动。

最巧妙的还是李允则保守秘密的方式。他的整个行动在任何人看来完全是一种民用建设,不管是敌方,还是自己的人,都无法猜透其中隐含的军事意义,至少是看不明白。这样一来,李允则只要自己不说,秘密就可以完美地保守起来,这正是李允则的过人之处。

五、博弈中的致胜策略

博弈中,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因此,追求完美是博弈策略的头号大敌。进行策略选择的时候一般需要考虑到这样几个问题:你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你的对手是要达到什么目的?你可以做出这些行动,而这些行动会给你以及你的对手带来什么影响?你的对手会如何行动?他的行动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当你能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可以清楚地做出决策了。

郗隆优柔寡断终丧命

很多时候,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策略,而是因为我们手中的策略太多了。别无选择固然让人痛苦,但是太多选择的烦恼同样让我们痛苦,甚至更甚于前者,因而学会分析策略、敏锐地找出最优策略是决策的前提。

晋惠帝年间,齐王司马炯打算发兵讨伐篡夺皇位的赵王司马伦,于是四处联络地方势力,以求联合讨伐。当时的扬州刺史郗隆也接到了齐王发来的檄文,觉得十分为难,因为他不得不考虑自己亲属的生命安全:他的侄儿郗鉴是司马伦的属下,其子女都在洛京,司马伦如果得知他率兵帮助齐王,毫无疑问会对他们痛下毒手;但他如果对齐王的檄文无动于衷,齐王一旦得势,也会给他扣上一顶逆党的帽子加以治罪,所以他不知道该如何决策是好。

他甚至还来不及用多少时间深思熟虑,他手下那些来自中原的将士一听到齐王要讨伐司马伦的消息,大为振奋,早已跃跃欲试,按捺不住。

郗隆手下的主簿赵诱向他献上三条对策,他要么率众亲赴京师,这是上策;要么派精兵猛将相助齐王,这是中策;下策就是做出即将派兵声讨司马伦的姿态,其实按兵不动,观望局势。

郗隆手下的别驾顾彦认为赵诱所谓的下策实为上上策,劝郗隆不必插手,坐观成败。可是也有下属认为诛讨司马伦是人心所向,应该赶快发檄文,派遣精兵帮助齐王一举荡灭篡位的逆贼,如果再犹豫不决,很可能就大难临头。郗隆在这关键时刻不知道采纳哪一种建议为好,最后还是决定先按兵不动,也不发檄文,等看一看形势再说。

这一来,手下的那些竭力主张讨伐的将士以为郗隆是司马伦一派,于是纷纷私出军营,转投到宁远将军王邃的麾下,准备为齐王效力。郗隆看到自己的将士一个个地逃走,于是又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抓到的逃兵格杀勿论。命令一发布,立刻触怒了那些力主讨伐的将士。

其实,郗隆是清楚自己有哪些策略选择的,可惜的是策略太多,关系太复杂,他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好。这也足以说明,选择策略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所以博弈的决策是让人痛苦的。郗隆的手下赵诱已经给郗隆明确地分析了他所面临的各项策略。

策略一:明确表态,直接挥师北上。纵观当时的局势,司马伦是不得人心,垮台只是时日的问题,直接出兵显然会因平乱有功而收益不浅。当然这一条策略对于郗隆来说是存在瑕疵的,他需要抛弃自己的侄子的全家性命。

策略二:出兵帮助齐王。同上面的理由,这条策略也会成功的。等齐王掌握实力的时候,肯定是不会忘记郗隆的,这样郗隆就可以从齐王那里分到一杯羹了。虽然收益要比策略一收益少一点,但是付出和风险都要少一点,因而对于郗隆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这条策略也面临着策略一的问题,那就是自己侄儿全家性命将因此不保。策略三:发表檄文,装出一副要讨伐司马伦的姿态,而实际上按兵不动。这一策略避免了过于激怒司马伦,又不太得罪齐王,但是郗隆肯定是无法从这次讨伐中获得收益的。这一策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希望保全侄儿全家。

最后郗隆实际上是什么策略都没有采取。我们其实也可以把这种无策略称为第四种策略。对于郗隆来说这四种策略确实很难决断,而最可怕的是,还有另外一种因素在左右他的决策,那就是手下将士的主战情绪高涨。可惜郗隆低估了这一因素的作用,最终落个自己首先命丧黄泉。

将错就错的智慧

在博弈中,我们应该努力地找出自己的优势策略。其实选择优势策略也并不是毫无规律可循的,你首先要明白自己所处的困境和自己想达到的目标,依此逐条分析你应该如何规避掉你所面临的困境,然后再分析你要达到的目标,找到最佳的路径。

所谓优势策略,就是你的所有策略中,有一个策略相对于其他策略对你来说是最好的。也就是说,你采取这个策略,无论你的对手怎么行动,你都不用担心,你获得的收益是最稳定、最安全的。

真正进行一场博弈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地找出自己的优势策略。我们先看看秦桧在被动的局面下是如何摆脱危机的。

南宋时,宰相秦桧把持着朝政,各地官员慑于他的权势纷纷巴结孝敬。按照当时的规定,凡是有特产的地方每年都需要定时向朝廷进贡特产,而各地官员抓住这个机会,每次进贡的时候总是先送人宰相府,然后再呈送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