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穿越千年小蛮妻
10428300000011

第11章 打听身份

婆婆笑了,道,“想谈点什么?”

小七刚才进了屋子,此时正出来,看着婆婆道,“婆婆的琴艺不错,是否想过把这个手艺传下去?”

老人笑了,道,“我兰花这点手艺,还想得瑟徒弟?”说完自己哈哈大笑。大家已经听得清楚,这个婆婆的名字叫做兰花,刚才自己已经点出来了。

小七继续说道,“婆婆,你还别说,我们啊还都相中了你的手艺,决定啊把您老人家请到陶府里去每天为我们弹奏。”

小七在这里是真是假,半开玩笑的说着。

婆婆转过脸,看着小七道,“我的价格可是挺高的啊?”

小七也呵呵的笑着,道,“只要您去,这价格是不成问题的。”

婆婆笑了,道,“就以你们,正好我兰花啊。老来无去处。”

几个人呵呵的笑着,回到屋子告诉陶富贵的时候,陶富贵很开心,这么轻松的就帮着六姨太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次陶富贵病了,虽是请到了兰花婆婆作为自己家的琴师,但是还是不能驱除他当年的内疚,也许是积怨太深了。自己都无处去申诉,今日被人家这么赤裸裸的说出来。陶富贵感到自己要喷鼻血了。

因为是在去的路上,陶富贵既然一病,就不可能再去幽寂城了,但是因为几家重要的商家必须取货的,所以非得取货不可。既然陶富贵不能去,就由张三和李四带着一群人往幽寂城。

陶富贵正好和兰花婆婆一起回陶府,由小七护送。别的人护送小七也是不放心的,别看着婆婆老朽枯木的样子,能弹出那样的琴音就是一般的小伙子都不可能发出来的。

想必是有武功护体的。所以大家不放心她和老爷一起回去,由小七护送。

即使是如此,张三也没有放下心来,到了幽寂城以后,办完了自己的事情,不停的打听那个婆婆的事情。

虽说这个幽寂城人很多,但是城并不大。即使是整个善缘村的老百姓都迁移过来了,其实也没有多么的大。

房舍比较的集中,也比较的密集。自是转起来也比较的方便。张三步行了一段路一直在这里的街上转着,这里人群比较的密集,张三一直想找个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人以谈话的形式问一下婆婆的事情。可是一直没有机会。

又步行了一段距离,发现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那里斗蛐蛐,便好奇的走了过去,道,“小伙子好。”

小伙子正无事,此时抬头看了一眼张三,看他衣衫华丽,打扮的整洁,倒也不是个干粗活的人,于是道,“不知这位老哥可有事?”

张三笑了,道,“这位小哥,在下只是想向你打听一点事情?”

小伙子乐了,道,“老哥请讲。”

张三道,“我昨晚路过善缘林的时候,忽而听到了琴声,不知是怎么回事啊?”

小伙子乐了,道,“你说这个啊?我来告诉你,昨天的时候啊可能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婆婆在那里弹琴。”

“婆婆弹琴?”张三装作不知道一样,吃惊的问着。

“是的,我们这里有个婆婆晚上总爱在树林里弹琴。这是我们这个幽寂城里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小伙子不以为然的道,“你若是住习惯了你会知道的。”

“她为什么在那里弹琴啊?”张三问了出来。

“这个……”小伙子刚想回答,有人在远处喊他,他便快速的跑了过去。张三没有问完的话只能憋回去,再次的往前走。

后来见到一个老人在墙角无声的摆着棋子,张三了,觉着此时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快速的走了过去。

“老人家好。”张三道,说完这些话的时候并快速的蹲了下去。

老人抬起头,看了一眼张三,无声的笑着,似是很乐意张三来到他的面前,人就是这样年轻的时候拼命赚钱,拼命的逃离人群。老了的时候特别的渴望有人好自己搭讪,就像儿时的孩子特别的希望有人逗逗一样。这大概就是人们说得回归本元吧。

张三摸了摸老爷地上摆的石子道,“老伯?我想向你打听一点事情?”

老人核桃皮般的脸像菊花一样舒展开来,看着张三道,“年轻人,你就说吧。”

张三笑笑,道,“昨晚在下路过善缘林的时候,听见里面传来了琴声,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哦,你说这件事情啊?”老伯乐了,开心的说道,“这是兰花婆婆在练琴。”

张三似是纳闷,问道,“不知道这个兰花婆婆为何到那个地方去练琴呢?”

“其实也很简单,在村子里的时候弹起来总是扰民,所以干脆到林子里去,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老人极平常的语气,看来是已经习惯了。

张三并没有离开,只是接着问道,“老伯,兰花婆婆在幽寂城弹了一辈子了吗?”

老伯似是有些回忆,道,“这个倒是没有注意,不过以前也偶尔会见到她。”

“那她具体的弹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张三继续问着。

以婆婆的功力应该是从小就会弹琴了,绝不是现在才练习出来的,之所以张三会这样的问,只是想知道是否和四年前的那件事有关,为什么深更半夜会在是林中、会在坟地的不远处弹琴。

即使是离得远,在坟地其实也是可以听见的,那次他们在墓地没有听见,是因为人多声音杂,以至于出了墓地才刚刚听见。

老伯眯了一下眼睛,像是在记忆力搜索一些什么事情,道,“其实事情也是很偶然的,只是自寨子里的人全部的被杀了以后,整个善缘村子里的人为了悼念他们,开了一个送别会,当时有人觉着应该弹奏一曲。”

张三不说话,只是仔细的听着,这样的话,婆婆弹琴就是合情合理的。

老人继续道,“婆婆就上去弹奏了一曲,自此以后就有人开始注意她,觉着她的琴弹得不错,在城里的一些悲伤的事情上都会请她弹奏一曲,倒是婆婆从不拒绝,所以,无论她去哪里弹琴,大家都不再说什么。”

“哦。”张三听到这里,似是明白了几分,但是也不能肯定,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总是怦怦的跳着,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

为什么这个婆婆也和那个寨子里的被杀的人扯上了联系?

怀疑只是怀疑,张三在这个寨子里打听老太太的时候,还想起来一件事情,那就是陶府的小姐,当初就是他从善缘村的废墟里救了她。可是奇怪的是,他陪着老爷来这里多次,竟然没有发现有丢失孩子的。

于是在老伯说完兰英婆婆的事情以后,张三忽而问道,“老伯,在下还有一件事情不明白。”

老伯看了看张三,慢慢的说道,“没事的,有事你就说话,我反正闲着无聊。”

张三看了看他此时悠闲的状态,笑了,道,“请问老伯,可否听说这里四年前有丢失孩子的事情?”

老伯脸上瞬间的兴奋,忽而又转回了正常,道,“这个问题还真的没有听说?谁的孩子谁自己喂着,还有丢失的事情?”

张三不去理会老伯的话,只是继续的问着,“老伯,再想想看,是不是有,您忘了?”

老伯笑了,瓷菊花般的脸再次的绽开,道,“这不是小狗小猫的事情,是一个孩子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忘记或者是不听说呢?这么大的事,就是方圆十里八里的要是真的是谁家丢了孩子,一定会嚷嚷个不行的,谁还有藏着掖着啊。”

张三听听,觉着有理,道,“老伯记得啊,如果再听说谁家丢了孩子,可以到前面的善缘客栈留个纸条啊。”

老伯只是咧着嘴笑,他觉着张三在看玩笑,而且玩笑如此的幼稚。如果真是孩子丢了直接送给失主不久得了,干嘛还去留个纸条,但是看着张三严肃的样子。老伯又不可当作儿戏,所以也只是淡淡的笑着。

张三此时从怀中拿出几个银钱,道,“老伯,这个先给你,你记得有这件事情就可以,不需要刻意的去打听啊。”

老伯看着手中的几个银钱,在朝阳中闪着光,想去拿又觉着不好意思,毕竟没有做什么,不拿看着张三又是真心实意的。

张三像是看出了老人的心意一样,直接的塞到了老人的怀里,道,“老伯,想着这事就可以。”

说完,张三站起来,对着老伯摆了摆手,离开了这个地方,老人拿着那几个钱,看着张三的背影,直到张三消失了,才转身回家。

张三回到客栈的时候,李四一群人正在等待着他。张三只是简单的说去转了转,其他的什么也没说。他不想说出他怀疑莎莎和兰花婆婆的事情,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是不好解释的。

陶富贵已经和兰花婆婆小七他们回到了陶府。当时六姨太屋里几个丫环正在外面摘花,看见老爷带着一个婆婆来了,丫环飞速的往六姨太房里跑。边跑边喊着,“奶奶,老爷回来了。”

六姨太正在陪着莎莎练习拨弄琴谱,看着丫环慌慌张张的跑来,忽而道,“大白天的,跑什么,老爷回来就回来,有什么惊讶的。老爷又不是第一次出门了。”

丫环匆忙说道,“奶奶,不是的,是老爷的身边多了一个人。”

“女人?”六姨太忽而看着丫环,杏眼圆睁站起来问着,“女人?!”

丫环知道自己的奶奶误会了,怕是再改也来不及了,只得道,“老女人!”

“咳!老女人啊?老女人你慌张什么?”六姨太扑的一声坐下来,刚才自己的心提到嗓子眼了,这个丫环竟是哄人玩,“下次再这样说话掌嘴。”

“奴婢知错了。”丫环赶快的去解释着。

这个小丫环叫做春桃,新来的,是有熟人带进来的,知道是六姨太脾气好,也知道六姨太最得老爷的宠幸。所以这个丫环很是卖力,所有关于六姨太说过的话她都会记得。

就是上次老爷临走的时候说起的那句找师傅的事,其实几乎每次走的时候六姨太都会说上一句的,但是都没有带回来。这次也是一样的,只是当着自己说着玩了。

没有想到老爷真的会带来。这是后话,六姨太忘了,但是新来的丫环春桃却是一直记着得,天天盼着老爷来,只要老爷来她就去看着老爷身边的人,只要是一看见她就回来告诉自己的奶奶。

今天也是一样的,早有一个仆人过来报信了,谁是老爷马上就到了,几个姨太太不清楚,丫环仆人倒是忙了起来。

所以就有了刚才丫环春桃被训的事。

一般的丫环被训之后,会乖乖的退出去,离开是非之地。但是此时的丫环没有,还是站在那里不走。六姨太很好奇,看着一个丫环领着莎莎走远了,问道,“你叫春桃是吧?”

春桃回过身子乖乖的点了个头,道,“是,奶奶。”

“你为什么还不出去呢?”六姨太此时已经不火了,刚才被轻轻的吓了一跳,此时已经好多了。

春桃再次的回答道,“奶奶是否忘记了,老爷临走的时候奶奶曾经嘱咐他带回一个琴师的事情?”

六姨太一怔道,“没有忘记,怎么了?”

春桃立即说道,“奴婢看见老爷的身边多了个婆婆,以为是老爷带回的琴师,所以特来告诉奶奶。”

“婆婆?婆婆?你刚才说是个婆婆?哈哈哈。”六姨太说完这句话以后在这里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后合。

春桃被笑的莫名其妙,不知道哪里错了,只是偷偷地瞥眼看一眼六姨太,露出恐惧的眼色。

六姨太似是看出了她的意思,道,“你不用害怕的。不过你也是好心,你看看我才多么年轻啊,我都弹不了了,她一个婆婆如何弹出好的一手的琴出来啊?”

春桃听到这里不再吭声,那么就是自己搞错了,可是老人带一个陌生的婆婆来干什么呢?春桃想到这里又不能问,只是站着不动。

六姨太看着春桃仍然站在那里不动,忽而也觉着自己不好意思起来。她也纳闷啊,既然不是琴师,那么老爷带一个婆婆回来干嘛呢?

她刚才对着春桃说的话也是正确的,她是了解琴的。弹出一般的琴声,无所谓气力的,但是要想弹出超凡的琴艺,必须有气力和心力。这是她要求的,不然根本教不了她的女儿。

要是随便的找个琴师还不简单,随便的花点银子就可以的,可是她不想这样做,她要对得起女儿,就需要好好的找个师傅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