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懂点趣味色彩学九型人格心理说明书
1043400000064

第64章 影响心理健康的多重症结 (1)

人心浮躁,问题很多——也许你常能听到周围朋友类似这样的抱怨。你疲了,你累了,不是因为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心累”。“心累”成了你最近最常说起的一个词语。为什么会“心累”?是什么影响了你曾经坚挺强大的内心?下面的种种或许正是令你长期感到头疼的现象,在看完内容后,或许你能为自己开一份完美的心理处方。

女人为什么喜欢唠叨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有趣的调查显示,在男人讨厌女人做的事情当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啰唆唠叨”,远高于排名第二的“不爱打扮”。另一项与之有关的研究发现,女人一天说的话可以是男人的两倍,这么看来,女人的确爱唠叨。

一个中年女子找到心理医生,诉说自己因唠叨而给家庭带来的种种问题。她说她喜欢用一种教训人的口气对别人讲话,而且没完没了。有一次看到丈夫吃晚饭在沙发上抠脚,自己就没完没了的责骂他,这件事过去了很久,但是前几天,这个中年女子又翻出了这件事,这让丈夫很难受,晚上没和她睡在一起,而是睡在了沙发上。

就在昨天,这位女子在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又提起了前几年丈夫外遇的事情,整个吃饭过程就像一个被压迫妇女的诉苦大会。女子在饭桌上越说越伤心,最后痛哭流涕。她的女儿一听妈妈又翻出了多年前的旧账,就说:“妈,你烦不烦啊,成天啰里啰唆的,累不累啊!”,说完,饭也不吃,起身出了家门。

中年女子很困惑,她问心理医生:自己是不是心理出了问题。

像中年女子这样的困惑在很多相似的女性身上都存在着。或许从主观上她们也很讨厌自己的唠叨,但总是不能管住没完没了的嘴。有时兴致一来,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能拿出重新讲一番,甚至给予新的命题、新的审视。对丈夫,对子女,女人更加喜欢唠叨。这当然跟心理因素有关,不过还请广大女性放心,这并不是什么可怕的心理疾病,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感宣泄方式,非常有益于女性的身心健康。

一项针对5700名24岁以上女性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年轻妇女经常在她们的丈夫和好友面前唠叨,以此来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这些女性的身体都比较健康。与此相反,约有1/3的女性采用了别的方式,如酗酒、吸烟及用安眠药来宣泄不良情绪,结果她们都不同程度地患有神经衰弱、月经失调、高血压等疾病。可见唠叨是女人一种主动宣泄的健康方式。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人们普遍认为,爱唠叨的女性脾气秉性肯定很暴躁,但是研究发现,爱唠叨的女性血液中血清素、乙酰胆碱的含量远远高于不爱唠叨的女性,她们性格温柔、待人和气,不易发脾气,也较少发生身心疾病。因为通过唠叨,紧张、不满的情绪会降低40%,有效降低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的释放。

面对女人的唠叨,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倾听。有时候还能在她的唠叨中知道她最近心情不好的原因,知道她最近想做什么。或者期待你为她做什么。如果你不愿意听,可以采取点策略,比如提出陪她散步、下棋,甚至是帮她做饭,哪怕是择择菜也好。

男人有泪不轻弹是种心理疾病

“我最近很烦,工作压力大,家庭一团糟,很多事情憋在心里,怎么也掏不出去,说实在的,真想痛哭一场。”一个而立之年的男子对他的朋友这样说道。

“那就哭吧,我陪你一起哭。”朋友笑着说,“其实最近我心里也不好受,今天和你喝酒也是想倾诉一下。你知道吗,我离婚了,就在前几天,我的宝贝女儿查出患了癌症。”

男子一愣,急忙问道:“可你看上去是那么坚强,虽然脸色不太好,可你说话的时候还面带微笑。你也我这个老朋友面前还这么能装啊。”

“不是装。”朋友摇摇头,“是男人的本分,男人应该顶天立地,无所畏惧,就算遇到再大的劫难,也要咬着牙挺过去,怎么能动不动就流眼泪,说自己脆弱呢?要知道我们的爱人,我们的亲人可都依靠着我们坚强的臂膀啊。”

“那你刚才还说陪我一起哭?”

朋友苦苦一笑,说:“那也是安慰你的话,男人要是遇上什么事就掉眼泪,还像个大老爷们吗?来来,喝酒、喝酒,酒消万古愁,这才是男人该做的。”

刘德华的《男人哭吧不是罪》曾经红遍大江南北,引起了众多强悍男子的内心共鸣,他们借着这首歌宣泄着内心的苦闷与无助,但事实上,真正能放开自己,大哭一场的男人依旧少之又少。其原因正像故事中的朋友说的那样:男人要是遇上什么事就掉眼泪,还像个大老爷们吗?照传统观念来看,男人是阳刚、坚强、隐忍的;是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即便有了巨大的打击,也只能默默忍受,在角落里细舔伤口,而不是痛哭流泪到天明。

然而,如果你在乎自己的生命,能更长久地陪伴在亲人身边,那么“有泪尽情流”是你最为畅快的选择之一。因为哭泣对健康非常有益。人在悲伤时,内分泌系统会分泌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而这些物质可以借助于泪液排出体外。这时如果你强压悲痛,忍着不哭,那么毒性物质就会滞留在体内,对健康产生影响。心理学家也持相应的观点,他们认为哭泣能使人恢复平衡,使神经系统的紧张消除。达到心理平衡的作用。

不过凡事都要有个度,哭泣也不例外,哭泣时间保持在15分钟之内是最为恰当的,否则会很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人的胃肠机能对情绪反应极为敏感,忧愁悲伤或哭泣时间过长,胃的运动会减慢、胃液分泌减少、酸度下降,会影响食欲,甚至引起各种胃部疾病。

通常说来,女性一般都比男性长寿,这其实跟女性喜欢哭泣有关。假如你是位男性,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该哭的时候就尽情地哭吧。

青少年为何沉迷网络

广州的雷先生也最近为一件事伤透了脑筋,只要接到儿子学校打来的电话,他的笑神经立刻就会退缩,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没有血色的脸。学校打电话给雷先生无非是一件事——你儿子又逃学了。而逃学的原因雷先生心知肚明:那个混蛋小子,除了去网吧上网,还能去干什么!自从两个礼拜前儿子迷恋上网络以后,这类电话隔三差五就会打到家里来。他曾采取过极端措施:卖掉家中电脑,不给儿子零花钱,但儿子只老实了几天,没多久又恢复了原形。他说上网的钱都是向同学借的。儿子的口头禅是“我快崩溃了。”,雷先生觉得再这么发展下去,自己离崩溃也为时不远了。

据广州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广州的中小学生当中,约有10%的人每天上网超过3小时,有33%的人因沉迷网络而导致成绩明显下降,而在北京的一项类似的调查中,人们发现,约有34.8%的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患上了“网络成瘾症”。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呢?

其实,这与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少“自我认同”有关。 自我认同就是回答我是谁,我的价值是什么,我将来要做什么。当青少年接触并进入网络世界时,他们是带着获得“自我认同”的任务,在自我探索、尝试不同行为的同时积极寻求他人对自己观点、态度的认同。在2007年针对学生上网原因所作的一项调查中,“寻找自我,满足成就感”是普遍的回答。

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是不是经常用命令指导的语气对孩子说话?不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或一味贬斥为幼稚?而你满足孩子需求的方式更多的是以物质为主,而没有精神方面的奖励?在中国式的家庭和教育中,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孩子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很难发展出独立处事的能力。正因为这样,这也加剧了青少年在网络上寻求“自我认同”的趋势。希望在网络世界里得到理解和支持。

虽然青少年迷恋网络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寻求“自我认同”的必然,但是身为家长,依然还是为自己的孩子担心: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影响视力、影响全面发展,最后考不上好的大学,进而找不到好的工作。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从以下三点入手可能会比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1. 经常与孩子进行心理的交流,避免亲子关系的恶化。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保护他们的自尊。

2. 学校要注意给予学生多元化的评价。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3. 鼓励孩子发展现实的同伴关系,在现实生活里为孩子多创造一些可控制的机会,如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课外的社会活动等,让他们进行健康的自我探索和尝试,顺利地完成青少年阶段“自我认同”发展任务。

反复洗手背后的心理障碍

请在看过本节题目一秒钟后回答以下问题:

关门离家走一段路后,是否还会回去确认一下门锁了没有?即便心中清楚门肯定是锁好了。

当与人发生争执分歧时,是否去砸东西?明明知道这样做不对,却控制不了自己。

每次洗手至少三遍以上,而且只要有空挡,还会再去洗手,虽然你知道洗过一遍后手已经很干净了。

深呼吸——好了,现在公布答案,不管你是全回答是,还是只对其中一个问题回答是,都说明你已经患上了一类心理疾病,那就是强迫症。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感到很惊讶: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啊。是的,强迫症是在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也就是说你明明想控制这类行为,然而还是无法抵制行为的发生。

除了本节开头提到的那些强迫症的表现形式外,这一心理障碍还有如下症状:

1.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

2.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

3.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4.强迫计数:不可控制地数台阶、电线杆,做一定次数的某个动作,否则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