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的日益深入人心和广泛应用,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相伴而来的奇怪现象也屡屡出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这些网络现象是什么?它又怎样影响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往下看,你肯定能找到答案!
大学生网络同居折射了什么
家住成都的李女士本想趁假期带已上大学的女儿到处走走,可她说什么也不肯,并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电脑。通过几天的观察,李女士发现女儿在进行网上同居。女儿对母亲说:“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同学都在网上玩,又没什么危害,不是真的同居。”面对女儿的若无其事,李女士却非常担心:“这么迷恋上网不但耽误学业,而且万一要是对方存心不良,孩子如果把握不住和对方出轨了什么的,你让我们当大人的怎么受得了。”
李女士说的网上“同居”是最近几年在大学生当中流行开来的所谓“网婚”。 “网婚”就是男女双方在网上“发喜帖”、“办喜宴”、“拜天地”、“闹洞房”,在网上“结婚安家”,“操持家务”,“挣钱养家”,“过小日子”,甚至“生儿育女”。与现实当中的婚姻几乎一样,唯一有区别的一个是真实的,而网婚则是虚拟的。
这位大学女生的母亲是有道理的,这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长久地沉浸在“网上同居”当中,很容易导致性格的偏执和人格的扭曲。而这种网络同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处于从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阶段,极易发生情绪偏差,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青春危机症”。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社交面狭窄
正因为与外界交往有限,加之大学生活相对清闲,大学生便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网络上,通过“网婚”这一形势来满足自己的沟通欲望。这种情绪下,大学生遇事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也会导致睡眠质量差,身体多病免疫力差。
● 理想追求失落。
社会的急剧变化,各种价值观念充斥着人们的大脑,这些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很难分清哪些是自己应该坚持的,而那些是应该被抛弃的,由此,原先的理想也逐渐淡漠,头脑空虚,心灵寂寞,便向网络世界寻求充实。
● 人格教育的缺失。
学校教育更注重教学,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育人,尤其是对大学生,他们虽然已是成人,但内心其实还是孩子。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自习,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培养。在这样的缺失中,大学生的生活过度自由,导致无所事事,直接后果,就是在虚拟环境中寻找寄托。
成人为何也会迷恋网络游戏
2004年,我国网络游戏的玩家达到了2600万人;
2007年,我国网络游戏的玩家达到了6180万人;
2008年,我国网络游戏的玩家达到了8780万人。
当你看到这组数字后,可能会冒出这么一句话:这么多的网络游戏玩家,未成年人占得比例一定很高吧。很遗憾,你的说法不正确。一项调查表明,占网络游戏玩家大多数的是成年人,尤其以22岁至27岁为最多。正因如此,如果你听说有人因为玩网络游戏而冷落了自己的爱人时,也就无需惊讶了。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成年人怎么还喜欢玩网络游戏?难道是他们没有长大吗?其实这与成年人的焦虑释放有关。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社会对于成年人都有着极高的期待和要求。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支柱。他们被赋予了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重任。如果他们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他们的社会评价就会降低,社会存在价值就会发生偏移。正因如此,成年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其中尤以焦虑为最严重疾患。
焦虑是指一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内心不安或恐惧,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焦虑分为状态性焦虑和特质性焦虑两种类型:状态性焦虑是指由某一种情境而引起的焦虑,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特质性焦虑主要是因为个体的人格特点与众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与众不同。
奥地利心理学家彪勒认为,游戏是获得心理愉悦的手段。作为“游戏”组成部分的网络游戏同样有这样的效用。通过玩网络游戏,成年人能够释放焦虑和补偿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由此获得精神的愉悦。尤其是动作游戏和枪战游戏,能够使愉悦感表现的更加明显。
相对于网络游戏对未成年儿童的负面影响,对于成年人来说,网络游戏更加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一种正常的排遣焦虑的手段。
网络搜索带来消极心理暗示
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有头痛脑热,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医院,而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脑,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如果只是小病还好,如果搜索结果五花八门,不是这个绝症,就是那个癌,你就会茶饭不思,忧心忡忡,觉得自己时日无多。继而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整天昏昏沉沉,无精打采。晓娟就有过这种经历。
有一年的冬天,晓娟发现自己的左手发颤,拿不住东西。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得了肌无力,想到这里,晓娟有些害怕,不禁一身冷汗。为了确认,通过网络搜索,她把有关“肌无力”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了解得越清楚,她越害怕。在网络搜索以后,她突然觉得,自己不仅是手没有力气,而且浑身上下哪儿都没有力气了。她立刻来到了一家著名医院,挂了一个专科门诊。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医生告诉晓娟,她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晓娟还是不放心,医生想了想对她说:“我建议你去神经内科看一看。”于是晓娟在神经内科又检查了一遍,医生告诉她除了有一点神经衰弱,其他都很正常。
但是晓娟明明觉得自己的手没有力气,这怎么可能是神经衰落呢?神经内科医生说:“要是你不放心,去做个颈部椎管狭窄的检查吧。”。“颈部椎管狭窄”?晓娟从没听过这个名词,回到家,她马上上网查看有关“颈部椎管狭窄”的内容。网上说“颈部椎管狭窄”严重的要做手术,但术后可能瘫痪。第二天,晓娟急忙跑到医院做了检查,但检查结果依旧是“未见异常”。
这也正常,那也正常,但是手颤的症状明明存在,左手明明没有力气,怎么会“未见异常”呢?在一番心理挣扎之后,晓娟决定不再去做检查,任其发展。她对自己说:也许我本身就没有什么大病,只不过被网上的信息吓怕了。
没过多久,晓娟手颤的症状竟然自动消失了。后来她想到可能是自己的办公桌临窗,受风造成的。第二年的冬天,晓娟比往年多穿了一件小薄棉袄,防患于未然。她手颤无力的病状一直没有再出现。
晓娟受网络搜索结果的影响,一次又一次去医院检查,越是“未见异常”越是胆战心惊,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这一心理过程是“负面暗示效应”的典型表现。它是指人们接受外界或他人消极、低落的情绪观点和态度判断而产生的不良的心理特点。
负面暗示的积累会造成难以扭转的悲观情绪,这种悲观情绪所体现出的个体感受往往是不真实的。因为个体往往并没有真正面临生存危机,是情绪失控致使其对所受到的负面刺激缺乏合理的认知,主观上夸大该刺激的强度。就像晓娟一下,检查结果证明她并没有病症,但她总是认为自己有病。
网络搜索给我们提供了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但是网上的信息庞大而无序,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不能成为一种定论,毕竟“隔行如隔山”。
针对这一心理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消除负面暗示效应对我们的影响:
第一:堵住源头,对自身以及他人都要有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认识,尽量避免没有根据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