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王朝2
10434900000021

第21章 迁都北京

北京,现在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而它的重要地位则是明成祖给予的。

迁都的矛盾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都是从北方起家的,朱元璋却是一个例外。他最初在南京称王,从这里开始逐渐收服了整个中国。

所以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就把他发迹的地方南京定为都城。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把南京作为京城是不太适合的,因为蒙古的残余势力退出中原后仍旧保留了很强大的实力,而且就在北方边境上虎视眈眈,随时都准备卷土重来。

南京却太靠南,与北方边界相隔千里,一旦有战事发生,住在这里的皇帝无论是想获知战场的情况还是发布命令都不可能及时传达,战争时期贻误了战机就会造成战争的失败。

所以朱元璋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是很矛盾的,总是拿不定主意。

最初他把南京定为临时都城,比较靠北的开封定为陪都,他总是在这两个城市之间不停奔走。后来他又想把他的老家凤阳建成都城,可是不久又放弃了。他还想把都城迁到西安去。这样反反复复的折腾了好多年,直到他的皇位已坐了十几年的时候,他才最终下定了决心,正式确定南京为都城。

选定北京

燕王朱棣夺得了皇位以后,就完全没有这种种考虑。他直接下令开始修建北京城,建成之后就马上迁都到那里。至于他要把北京定为都城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北京是他还在当王子的时候的封地,从他18岁被封到这里作了燕王,许多年来他都一直住在这里,这里的一切他都熟知,这里已经成为他的根。况且,朱棣的皇位是从自己的侄儿手中夺过来的,南京正是建文帝从小生长的地方,朱棣却正好相反,他的一切权力的基础都来源于北方,对南京的一切他都十分陌生,所以他不只是不喜欢南京,而且更需要一个能够保证他的权力固若金汤的都城,北京当然是他的首选。

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南京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好,它位于长江下游,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在经济方面比任何地方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它处在平原地区,远离北方和西部边陲,朱棣认为那里太容易受到攻击,而没有任何可以借以屏障的东西。再有就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的原因,北京的地理位置优于其他一切地方,它既可以成为对付北方敌对势力入侵的堡垒,同时也可以作为皇帝在北方进行扩张性活动的最佳根据地。综合了以上种种理由,永乐皇帝几乎是没有任何疑惑的就作了迁都的决定。

正式迁都

但是,“迁都”说起来只是再简单不过的两个字,实际上要改造北京城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元代的一些城墙和宫殿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城市的总体格局却一定要改。初登帝位的永乐皇帝心中正充满着雄心壮志,当然要建没一个能够匹配他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的都城。所以一切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必须满足皇帝的要求。

与南京城正好相反,北京作为一个政治性或军事性的城市当然是上上之选,但它却从来不是一个好的经济基地,北京并没有足够的物质资料来供应如此浩大的工程,必须依靠从东南各省用船只运送大量粮食和其他物资供应。这种运输的工作是日后国家的命脉,当然不能交给一般人去负责,所以军队也必须改革,担负起这个重责大任。政府的机构也需要作出变动。南京是开国皇帝选定的都城,当然也不能废弃,原有的一切机构设置都要保留,北京则需要重新建立起一套与之相同的政府班子,北京附近地区也要因为都城的变更而随着作出变动。凡此种种,都是复杂而困难的工作,迁都无疑对明王朝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从永乐皇帝登基的公元1402年开始,北京新都的建设已经开始了。一直到公元1417年,大部分的宫殿才算竣工完成。以后陆陆续续的又有工程完工。公元1420年10月28日,北京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的主要都城,而南京则降为留都。随后的三个月中,政府机构也被彻底改组。

新的都城有了,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都城,当然不能只有政府机构而没有多少居民。早在公元1404年,永乐皇帝就下命令迁当时以经商而富甲天下的山西九个府的一万户到北京居住,以求增加未来都城地区的人口数量,并且还可以同时带动经济的繁荣。永乐皇帝还时常减免京畿地区的赋税,设法使当地的人民富裕起来。对建设新都来说最重要其实并不是城市的建设,而是同时进行的大运河的修复工作。没有大运河这条生命补给线,要把北京建成都城无疑是纸上谈兵。北京城的建设速度其实在开始几年进度很慢。一直到公元1415年大运河主体工程完成以后,物资的运送顿时快了很多,从盛产粮食的长江下游运送粮食到北方更加迅速了。从这时起,新都的经济状况才有了极大的好转,工程建设的速度也快了起来,城市的主体工程在两三年中迅速的完成了。这让永乐皇帝十分高兴,重奖了当时负责建设的官员。

从公元1420年到公元1441年是北京作为主要首都的一个过渡阶段。公元1441年以后,作为留都的南京大大丧失了它的政治重要性,大批的宫殿和宗庙从此都被废弃。

虽然它的主要政府机构设置和行政职能都保持不变,但都只限于象征性的意义了。从此时起,北京已经成为国家实际行政中惟一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