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人传奇故事丛书-丘吉尔
10477800000034

第34章 破灭梦幻的二战(2)

西方国家既不喜欢希特勒,也不喜欢斯大林,他们希望这两个国家兵戈相向,在争斗中两败俱伤,这也是他们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之一,但是事情并没有向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苏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互相妥协,在1939年8月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由于西方国家绥靖政策的放任,希特勒一口一个,干净利索地吃掉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且随时准备扑向下一个目标。尽管希特勒的表现令西方国家惶惶不安,但是慕尼黑协定毕竟还是能带给他们一些安慰,他们仍然希望战火能烧向苏联。

如果当时西方国家能仔细分析一下苏德的情况,他们就会知道自己的想法是注定要破产的。此时的苏联处在斯大林的铁腕掌控之下,刚刚经历了1936年至1939年的清党肃反运动,逮捕了500多万人,枪决了50多万人。领导十月革命的2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15人被处决,首届苏维埃中央政府的16名成员被处决了12人。原有的优秀指挥员几乎丧失殆尽,而新的优秀指挥员未能及时被发现和提拔,所以红军的指挥和日常训练都近似于瘫痪,红军的战斗力明显下降,这种情况使得苏联的军力不足以对抗来势汹汹的德国纳粹分子,这样斯大林不得不尽力避开与希特勒的战争。

另外,让苏联在英法和德国之间作出选择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虽然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很可怕,但英法也同样对苏联怀有敌意,更缺少联合的诚意。1939年4月15日,在斯大林的一再建议下,英国、法国、苏联三国终于在莫斯科举行了一次关于互助反侵略的谈判。会谈中,苏联向英国、法国提出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三国反侵略互助条约;由三国共同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但是,英国和法国实际上仍然没有放弃“祸水东引”的想法,因此对苏联的建议十分冷淡,这场马拉松谈判持续了将近4个月还是毫无结果。7月,英法又派出军事代表团到莫斯科希望和苏联签订军事条约。但是,英法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他们的代表不仅级别很低,而且没有决定权,英方代表团团长是一名没有全权证书的退休海军上将,法方代表团团长是一名兵团司令;并且,英法只希望苏联对英法承担义务,英法则不对苏联承担任何责任。换句话说,英法只是希望苏联为他们打一场战争。看穿了英法企图的苏联当然不会同意签订这种条约。

抛开英法的态度,仅从苏联本身的利益来考虑。在当时向德国妥协也是最有利的。怎样处理与苏联的关系,是希特勒一直慎重对待的问题。在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人甚至没有废除当时捷克政府与苏联签订的武器生产合同,仍然让捷克的军工厂为苏联生产武器。要知道这将给苏联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包括苏联急需的可以用来遏止德国坦克部队的反坦克炮。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苏德战争中这些武器将会向德国士兵射击。这种“诚意”颇能打动苏联,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德国是多么“信任”苏联。而且,德国人将自己的海军造船技术和军用飞机的技术参数无条件转让给了苏联。这样的重礼怎能不使苏联人再考虑与德国的关系呢。更何况德国人大方地将东欧“转让”给了苏联,当然德国也从苏联那儿得到了瓜分波兰的权力。这些,是苏联无法从英法那里得到的利益,就连从这些国家借道参战的资格都无法获得。连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都承认:“对比英法与德国的态度,再从苏联当时的利益角度考虑,与德国人签订和约是可以得到最大利益的。”

其实气焰嚣张的希特勒之所以愿意向苏联低头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气候的原因。苏联的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尤其是在严酷的冬天,那可以称得上是苏联的一道天然屏障。其次,苏联的国土面积十分庞大,战略纵深的保护相当好,如果想要征服这个国家,德国所要投入的兵力就得大大增加,何况当时苏联的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都对装甲部队的展开和进攻不利。另外,希特勒也对英、法、苏三国谈判深感忧虑。因为三国一旦结盟,将使德国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那么胜负就很难说了。因此。希特勒决定抓住英、法、苏三国彼此猜疑的矛盾,将他们分化。希特勒一方面暗中与英国秘密会谈,表明自己“反共”“反苏”的立场,诱使英国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另一方面,又一再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犯苏联,希望改善关系,使两国关系“安定化、正常化”。正是因为这些,德国应该将战争的矛头首先指向西方,放弃首先攻击苏联是明智的。所以为了稳住苏联,有必要签订一个对苏联有利的和约,使苏联人消除戒心。

1939年8月20日,希特勒迫不及待地向斯大林摇起了橄榄枝,他致电斯大林,要求苏联同意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赴苏会谈签约。

这一建议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此时的苏联也同样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需要这样一份保证安全的条约。苏联的危险来自日本,在远东地区,日本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国与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又在紧锣密鼓地谈判结成军事同盟。危机当前,苏联既然得不到英国和法国的合作,也就只能放弃原则自保了。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作出重大决策:同意里宾特洛甫前来莫斯科。对于斯大林的决策,丘吉尔后来说:“斯大林同希特勒做交易一举,固然足以令人齿冷,然而在当时是最高现实主义的。斯大林的首要考虑,同任何国家政府首脑考虑的一样,是他自己国家的安全。”

1939年8月2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坐飞机动身去莫斯科,他随身带着希特勒亲笔的全权证书,握有同苏联缔结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互不侵犯条约和“其他协定”的大权,也带着大批高级随员,十足地展现了合作的诚意。

8月23日中午,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时间紧迫,在大使馆匆匆吃完午饭以后,里宾特洛甫就急急忙忙赶到克里姆林宫去会见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第一次会议继续了三个小时。中间里宾特洛甫不断地与希特勒保持联络,这次会议对德国人说来进行得很顺利,或者说根本没有任何困难。苏德很快就达成了协议。事实上,里宾特洛甫认为唯一的困难是如何分赃这样一个原则性不是很强的问题,而且为了达成和约双方还可以在这一问题上作出让步。苏联要求德国人承认拉脱维亚的利包和温道两个小港“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由于拉脱维亚全境都划在划分两国势力范围的界线的苏联一面,对这个要求,希特勒没有考虑多久就同意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秘密议定书在8月23日晚上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第二次会谈的时候签字了,这个条约的签订速度实在惊人,德国人和苏联达成协议太容易了,因此在这次一直开到第二天清早一两点钟的宴会式的会议上,绝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什么严重的讨价还价上,而是用来对世界局势下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进行热烈而友好的讨论,双方还频频敬酒干杯,宾主尽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一桩大国之间带有分赃性质的秘密交易,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使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条约的签订,使英法“祸水东引”的企图完全落空,而德国则借此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可以毫无顾忌地去进攻波兰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也只是晚两年开战而已,德国国力的膨胀速度远快于苏联,推迟战争苏联未必就能讨好。总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已发出了一场战争就要揭幕的信号,一场全人类的浩劫不可避免了。

对德宣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就是给波兰下了死亡判决书,之前波兰一直充当着德国与前苏联的缓冲地带角色,这使得希特勒颇有顾忌,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希特勒没有了后顾之忧,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了。

希特勒之所以选择侵略波兰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波兰位于欧洲大陆东部,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临波罗的海,占领了波兰,德国就可以消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又可以把波兰作为将来入侵苏联的军事集结地和出发基地。波兰有丰富的煤矿,冶金、化学、机器、造船工业都相当发达,波兰的人力物力资源让希特勒垂涎不已。另外,希特勒对波兰这个国家怀有深深的恶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波兰曾经从战败的德国手中夺取了但泽地区。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曾恶狠狠地写道:一个竟然敢于割去并吞并了德国领土的波兰是不可饶恕地冒犯了德意志民族。因此,1939年4月3日希特勒就下达秘密指令,要三军做好9月1日以后任何时间进攻波兰的准备。

凡尔赛宫的镜厅,《凡尔赛和约》签订处。1939年8月31日深夜,作为一个善于制造战争借口的专家,希特勒又导演了一场“波兰人”袭击德国电台的剧幕。数十名德国囚徒化装成“波兰军人”,在纳粹党卫军指挥下,向地处德波边境的德国格雷威茨电台发起突然袭击。随即遭到事先埋伏在电台四周的党卫军的机枪扫射,一名纳粹摄影师立即对战斗现场进行了拍照。第二天德国各大报纸,全都刊登了“波兰人”入侵德国的新闻照片。于是,希特勒在9月1日一份冠冕堂皇的《告德国军队书》中说:“为了制止波兰侵犯边境的疯狂行为,我别无他策,此后只有以武力对付武力。”

9月1日拂晓4点45分,150多万德国大军突破波兰防线,分三路向华沙推进。这是一场“鹰击羔羊”的悬殊对决,天空中,突然问铺天盖地出现了1500多架德国新式飞机向波兰的军队、军火库、桥梁、铁路以及不设防的城市狂轰滥炸。几分钟之后,这些飞机就要使波兰人不分军民地第一次尝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来自空中的突然袭击。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甚至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

为了一举拿下波兰,德国在波兰共投入60个师,计160万人。德国军队装备精良,其编制内有坦克1800辆,火炮和追击炮6000门,战斗机2000架。而波兰军队可用于同德国国防军作战的约有100万人——24个步兵师,12个旅,4300门火炮,870辆坦克、超轻型坦克和装甲车,800多架陈旧的飞机。德军在军事力量和技术兵器方面显然具有压倒的优势。事实上,由于战争发生得突然,波军直至德波战争爆发也都没有完成战略集中与战略展开,只得仓促应战,能够投入战斗的部队只有20个师和12个旅。

波兰政府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战争爆发的当天,波兰总统就逃离了首都华沙,波军总司令则逢人就散布波军必败的论调。9月4日,波兰政府机关、政府机密文件和黄金储备也都撤离了华沙。只有波兰爱国者奋不顾身地冒着德国法西斯匪徒的炮火捍卫祖国的土地。走在最前列的是共产党员;有些人刚刚跑出监狱,身上还穿着囚衣,便急急忙忙地奔赴战斗第一线。但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交战双方的力量毕竟太悬殊了,更何况是仓促应战。波兰军队的无数火炮、汽车及其辎重来不及撤退,即被炸成一堆废铁。由于波军采取分兵把守、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以及装备上处于劣势,德军很快便突破了波军的一线防御。波军统帅部曾决定在西布格河、维斯瓦河及桑河一线组织拦阻;以后又曾决定调波兹南集团军和波莫瑞集团军侧击向华沙进犯的德军。但计划都以失败告终。

9月1日凌晨,伦敦和巴黎得到了德国进攻波兰,轰炸华沙、克拉科夫及其他城市的消息,英国国王签署了动员陆军、海军和空军的命令。同日,法国也签署总动员令。可是这些动员令根本无法吓住希特勒,进攻仍在继续。

身陷战火中的波兰政府再三哀求盟国立刻给予支援,英法两国同波兰订有同盟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应当立刻向波兰提供包括军援在内的一切援助。可是,张伯伦政府却仍然对与德国谈判抱有幻想,于是再次选择了逃避,逃避履行对波兰的义务,而要同德国谈判和平解决波兰问题。对于英国政府的软弱与妥协,丘吉尔愤然讲道:“华沙起义的功过暂且不论,现在的情况是,几乎赤手空拳的华沙人正在攻击德军的坦克!”著名的工党活动家休·多尔顿也在9月2日的日记中写道:“看来,绥靖政策又重新盛行,我们对波兰人的许诺遭到蓄意破坏。”

然而此时英国的政治环境已经不同了,希特勒的不断紧逼使得英国人民放弃了盲目的和平主义,他们认为已经遭到可耻失败的绥靖政策应当结束了,而英国必须履行对波兰的义务,也就是首先向法西斯德国宣战。下院的绝大多数议员也支持这种意见。只有张伯伦还在下院竭力想赢得时间,同德国人举行谈判从而避免宣战。于是,9月2日,下院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议员们要求英国履行对波兰的援助义务,放弃同法西斯德国谈判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英国政府对希特勒的放任已经够了,绥靖这条路已经走到尽头了。

1939年9月3日中午12点6分,张伯伦这位长时间沉睡在欧洲的和平幻想之下的英国首相宣布英国现在已同德国处于战争状态,并向下院发表了沉痛的演说,他说:“今天是我们大家最感到痛心的日子,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痛心。在我担任公职的一生中,我所信仰的一切,我所为之工作的一切,都已毁于一旦。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鞠躬尽瘁,使我们必须付出重大代价的事业取得胜利……我相信,我会活着看到希特勒主义归于毁灭和欧洲重新获得解放的一天。”但是,张伯伦没能看到这一天,1940年11月9日,他在伤痛与绝望中与世长辞了,而“张伯伦”这个名字也永远成为了人类历史中“绥靖政策”的代名词。

9月3日,英法被迫匆忙对德宣战。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张伯伦所推行的绥靖政策彻底破产,这场战争也为丘吉尔重返政坛打通了道路,坚决主战的丘吉尔成了英国人民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