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自我与沟通(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0479800000018

第18章 人格,做人的魅力所在(5)

刘表把祢衡转送给黄祖,是因为他知道黄祖性情暴躁,其用意显然也是借刀杀人。祢衡初到江夏,黄祖对他也很优待,也让他做秘书,负责文件起草。祢衡开头颇为卖力,工作干得相当不错,凡经他起草的文稿,“轻重疏密,各得体宜”,不仅写得十分得体,而且许多话是黄祖想说而说不出的,因而甚得黄祖爱赏。有一次,黄祖看了祢衡起草的文件材料,拉着他的手说:“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祢衡和黄祖的长子、章陵太守黄射是要好的朋友,祢衡只要稍微收敛一下锋芒,稍微克制一下过强的个性,对周围的人稍微礼貌些,黄祖虽然是个急性子,但总不会无缘无故乱杀人吧?然而让人扼腕的是:有一次黄祖在战船上设宴会,祢衡的老毛病又犯了,竟当着众宾客的面,尽说些刻薄无礼的话!黄祖呵斥他,他还骂黄祖这个“死老头,你少啰嗦!”当着这么多的人面,黄祖哪能忍下这口气,于是命人把祢衡拖走,吩咐将他狠狠地杖打一顿。祢衡还是怒骂不已,黄祖于是下令把他杀掉。黄祖手下的人对祢衡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得到命令,黄祖的主簿便立时把他杀了。时为建安元年,祢衡仅二十六岁。

祢衡的死使人感到惋惜,却不让人觉得意外。他太傲慢了,而且正如颜之推所说的,是一种“诞傲”,即不合情理、荒唐的傲慢。他要是能自重一些,有一点自知之明和容人之量,在态度上肯让人,在言辞上肯饶人,就不会死得这么早。特别是作为一个秘书,祢衡对领导既不尊重,对同事又不礼貌,如此恃才傲物,看不起任何人,这样的性格脾气怎么与人友好共事?祢衡是生于乱世,才遭遇了不幸;就是生在和平年代,像他这样的性子,即使没有杀身之祸,但要在社会上立足也是很难的。一个秘书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不能与大家友好共事,本事哪怕再大,也是做不好工作的。骄傲使人失败,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这样说,当然不是要为旧时代的军阀们开脱什么责任,而是对秘书人员的一点忠告。

人都有性子,而且各人性子不同。作为秘书,当然不能患软骨病,一天到晚看别人脸色行事,生就一副见风使舵、奴颜婢膝的样子,但也不能目中无人、心高气傲、出言不逊、狂傲无礼。人不可无骨气,但绝不能有傲气,这是祢衡留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

做事切忌太急促

我们都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急于求成,效果一定不会太好。一个人鉴定的意志,健康的身心,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形成的,都必须向钢铁一样反复磨砺修炼才行。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还是脚踏实地为好。

中国著名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天天都必须到地里去劳动。太阳当空的时候,宋国人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浑身的衣衫被汗浸得透湿,但他却不得不顶着烈日躬着身子插秧。下大雨的时候,也没有地方可躲避,宋国人只好冒着雨在田间犁地,雨打得他抬不起头来,和着汗一起往下淌。

就这样日复一日,每当劳动了一天,宋国人回到家以后,便累得一动也不想动,连话也懒得说一句。宋国人觉得真是辛苦极了。更令他心烦的是,他天天拿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庄稼,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长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庄稼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妻子大吃一惊,她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庄稼已经全都死了。

这一寓言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世间万物,凡事都要讲究个客观规律。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任何事都不能违反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必须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尽管出于好意,结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毕竟是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人为地违背它,终将会受到其应有的惩罚!因此我们做事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王羲之是晋代的一位大书法家,他从小就爱练字。王羲之早在1600年前被人们誉为“书圣”,他家屋后的绍兴市西街戒珠寺内有个墨池,传说就是当年王羲之洗笔的地方。

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缓缓高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口低而深的长方形的池子,叫做王羲之墨池。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父亲告诉他,如果能把水池里的水洗黑,他的字就会有长进的。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看熟了就练着写,从此以后,一练完字,王羲之就跑到水池边去洗毛笔和砚台,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他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水池里的水一天天变黑了,王羲之的字也写得越发好看了,最后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可是他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努力地练习。后来,王羲之成了大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本领是靠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练就而成的,绝非一朝一夕的事。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因此,后世常常以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自己,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唯有如此,才能渐臻佳境。

有许多人为了完成一个目标会努力风斗,甚至牺牲了自己的许多时间,消耗了许多精力,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努力奋斗是对的,但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

俄国著名哲学家马斯托夫在高中的时候成绩十分优异,但他在别人看来并不是十分用功,而那些整天挑灯夜读的学生成绩还不如他。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并不喜欢那种拼命读书的学习方式,如果太用功每天晚上看书看到12点就得不到充足的睡眠,这样结果反而不好。而我自己只不过是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和复习,及时完成作业,不去挤时间而是充分利用时间。”许多人往往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很用功了,成绩却没有进步。在这时千万不要失落,凡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只要你努力了,你的回报只是或早或晚的事,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努力,发奋,用功是提倡的,但是一定要掌握一个度和一些方法,不要急于求成。有志向的人并不会在乎眼前的小利益,也不着急想要快速的获得成功,他们只会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步。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而所谓的急于求成是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