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兄妹、姐弟、姐妹、兄弟的关系也应相同。在兄妹、姐弟之间如有适当的付出,也不应指望有多少回报。因为这是属于骨肉亲情唯一的体现。姐妹其实同于兄弟,但在姐妹间事实上多半产生非常复杂性和戏剧性的情况:不知民间传统意识关系还是世俗关心、文化智慧低下与愚昧思想的关系。社会上有关姐妹的亲情关系是个复杂的话题。事实证明姐妹们一般嫁给夫家后,建立新家庭后首先对夫家都应为创造美好将来而努力。继之对子女的指望、扶养的付出,同时又受到丈夫的指导性主动性影响,行为理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姐妹们逐渐疏远感情,有时不经意间产生摩擦。这些不和谐原因大多是由交往中的一系列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是因人情来往、经济交往的原因,如“受礼和送礼”;“人情”过于频繁,从中也产生了诸如:“贫、富”,“大量与小气”的问题而互相责怪;其中多半贫穷的姐妹怕富裕的姐妹瞧不起而产生自卑心理,慢慢疏远关系。另外,稍富裕的姐妹看稍困难的姐妹如今在做人的方面怎么越来越不得体,有时在谈心交流方面也不踊跃,也不能如小时候无话不谈了;甚至有时帮忙也不领情,还在背后说坏话、在父母面前投诉;稍富裕的姐妹小气和怕人家惹到他家的麻烦等故意冷淡疏远。这些事例非常普遍性。这也是姐妹“情商”低下的现象。
但这往往不能单怪一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俗语说:“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女婿半子”,但毕竟是另一家姓的人。在经济、地位、修养、文化、性格、能力、世界观、人缘等都不同。故要做到未出嫁时那样和谐亲密是有困难的。他们往往会因贫富悬殊、地位差别而产生嫉妒、羡慕对方,也会产生自卑、失落的情绪。所以逐渐走不挂交,造成了各人一家子,成了“乡俚”。
造成形同陌路,成了“乡俚”的根本原因,甚至反目成仇的祸根,是因为当一个人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寻求自己的亲人的帮助。在父母年老的情况下,首先就是兄弟姐妹。但是,作为兄弟姐妹,你有条件非但没有帮忙,可能还说出一些不通情理伤害人的话语,怎么不会产生怨恨呢。在我们看来这分明是理性薄弱,人生观、世界观看不透,弄不清,为人处世不通情达理,也只能用愚昧无知来形容。世界上数十亿的芸芸众生中,只有周围一些的直系血亲,兄弟姐妹如好不了,何谈与他人友谊,哪来亲密善交可谈?其实,爱兄弟姐妹,不就是爱你自己嘛。
虽然有时因子女引起,也有因利益冲突产生纠纷的,也有因一时疏忽不经意间造成的亲情伤害,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情绪,全盘考虑。首先要认识清楚,世上只有兄弟姐妹,亲如骨肉,是否稍吃点亏,方可在伦理上、仁德上、亲情上、感情上不会加深创伤。本来在社会人群中礼让也是善举,更何况是自己兄弟姐妹呢?确如兄弟姐妹做的事有错,但事后他(她)内心可能也正在悔过自己的不是。或有朝一日在不同方式和时间地点来表示过错补偿。虽然口头上是不好意思道明,但内心已经有意改正了。
人生活在社会上,有好几个层次的人际关系,如亲人、朋友、族亲、姻亲、邻居等。互相帮助或单方支持,一般只有真正至爱的兄弟姐妹,才能毫无条件。因为血浓于水,因为情同手足,因为同胞骨肉,兄弟姐妹的互相帮助大多是不图回报的。
“兄弟如手足,万里同芬芳”。只有兄弟姐妹才是亲情才有真情。其他的友情、乡情、同学之情,不否定,但比起兄弟姐妹都是次要的。为此,兄弟姐妹们需要各自以身作则,大度包容,有情有义,相亲相爱,方能其乐融融,才能生活美好。
妯娌关系的现实挑战
妯娌,是指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弟兄的妻子之间,就是妯娌,所以妯娌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弟兄关系的一个延伸。如果弟兄之间关系很好,相信妯娌的关系也很不错;反之,如果弟兄之间有矛盾,那么妯娌之间恐怕也很难相处。我们中国人很讲究脸面,也很重视人际关系。
妯娌关系如何相处?俗话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除了难处理的婆媳关系外,处理好妯娌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影响的不止是妯娌之间,还有家庭。
有人说:“亲兄弟,仇妯娌”。这话并不正确,但确实说明在家庭关系中,最紧张最难处的恐怕就要数妯娌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必然要反映到兄弟关系和家庭关系中来。因此,帮助妯娌之间建立融洽关系,合情合理地解决好她们之间的矛盾,会有助于处理好兄弟关系和整个家庭关系。那么,为什么妯娌关系是容易紧张最难相处呢?
1.互不了解,互有猜疑
由于妯娌之间不像兄弟姐妹那样从小生活在一起,感情基础不像兄弟姊妹那样深厚,互相之间的脾气、爱好、特长也不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了解,容易抱有戒心,产生猜疑。加之她们主持家务多,互相接触多,容易暴露放不到桌面上的思想,从而发生矛盾,产生摩擦。
2.自私心理重,遇事爱计较
有人一当上媳妇,一迈进婆家的大门,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维持和发展这个大家庭,而是想如何早一点分家另过。她们常想:反正要分家,不能当傻瓜。于是,兄弟妯娌之间斤斤计较,公用东西不多办,食用东西不多买,能抠就抠,能拿就拿,光想占“大家”的便宜。有的妯娌唯恐自己吃亏、受气,处处事事都想占上风、一点都不肯让步。经常你嫌她干得少,她嫌你出钱不多;你说婆婆偏心眼,她说公公心眼偏;你骂她孩子缺教养,她骂你孩子缺根弦。一桩小事,就能唠唠叨叨没个完。甚至指桑骂槐,顶嘴吵架。互相之间矛盾套矛盾,变成了死疙瘩,最后确实无法生活在一起,只好分家。
要想改变上述妯娌之间的紧张状态,必须注意下列两点:
其一,帮助妯娌之间建立深厚感情,恰当地解决好她们之间的矛盾。这就要当兄弟的多做工作,教育自己的爱人开阔胸怀,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正确对待妯娌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比如,父母年老时,帮助儿媳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和带养孩子,很难做到半斤八两一样平,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只顾自己,只算自己的小账,就去说三道四挑矛盾。又如,做父母的往往会对生活困难的儿媳帮助多一点,就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善良心肠,不要眼红,不要比平。此外,在兄弟分家时,对分配家产、供养父母及其他各种关系的处理,都要教育自己的爱人发扬风格,乐于吃亏。这样,妯娌之间的矛盾自然会减少,情感自然会融洽。
其二,妯娌之间要将心比心互相体谅,要与人为善,多为对方着想。妯娌之间,贵在谦让。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妯娌之间的自尊心则更强。如果都想讨便宜占上风,那就会出现针尖对麦芒的局面,必然会把关系搞僵。如果都能体谅谦让一些,事情就好办了。比如,家里的重活脏活要抢着干,遇到好事尽量让给对方。有了好吃的东西,不妨让对方多吃点,有了好衣料,宁肯自己不要也让给对方做,戏票、电影票少了,那就让对方去看,公婆为对方买啥给啥,不打听、不妒嫉,公婆为对方看孩子、送钱,不多嘴、不计较,等等。这不是软弱,而恰恰说明自己的风格高尚。俗话说、“人心换人心”,“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样做,事情就好办了。特别是遇到爱计较的妯娌,如果一方主动热情相帮,双方关系也会逐渐得到改善的。我们听说有这样一对妯娌,原先相互之间有隔阂,特别是弟媳的意见很大,连兄嫂家的门坎都不跨。后来。弟媳生小孩的时候,兄嫂主动热情地去探望弟媳,帮助弟媳,亲自送到卫生院去,细心照料护理,还给弟媳送来好吃的,为胖侄子做了新衣服。弟媳感动了,原来的意见无形消失了。以后,她们成了一对远近称道的好妯娌,兄弟间的关系也随之更加亲密。
妯娌们从不同的家庭走进了一个家庭,她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都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距很大。但这不能成为彼此不好相处的理由。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小集体,大家都应该齐心协力维护这个小集体,一个心眼和睦过日子,把这个家建设成为友好温暖的小集体。这就需要妯娌们顾大局,讲风格,少猜疑,少计较,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做到是妯娌,又是姐妹,又是同志,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即使需要分家,也应该和和气气地分开,亲亲热热常来往。
和睦家庭靠祖孙
人们常说:“隔代亲,辈辈亲”。的确,祖父母、外祖父母很少有不疼爱自己的小孙孙(这里说的小孙孙包括孙子、孙女、外孙子和外孙女)的。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过养育子女的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祖辈照看孙辈,确有许多优点:一是有利于解除孩子父母的后顾之忧。二是可以大大减少幼儿养育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育和身体健康。三是有利于老人消除晚年的孤独、寂寞,为晚年生活增添乐趣。
但隔代抚育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因为祖辈比较溺爱孙辈,把孙子孙女视为掌上明珠。娇纵和一味顺从,容易使孩子在心理和精神的发展上出现偏异,导致童化心理的延长。另外因祖辈慈祥和蔼同孩子朝夕相处,不像父母那样严格要求孩子,因而不少孩子同父母的感情往往不如祖辈,甚至产生隔阂,带来新的家庭问题。还有,因为祖辈和孙辈隔了一代,在年龄、性格、爱好、知识兴趣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加之祖辈因为历史原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少文化或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对孩子正确的引导上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行为上的偏差,会形成教育的“脱代”。
鉴于“隔代抚育”的利弊,应该怎样处理祖孙关系呢?
首先,做祖父祖母者要认清,孙辈不是自己感情赖以寄托的私有物,而自己也不是第三代的保护人。为了使孩子们健康成长,在三代同堂的家庭中,应以第二代人为核心。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中年夫妇,有既要尊重老年父母、又要负起教养一代的责任,把子女推给祖父母是不对的,祖父母争夺孙辈也是不对的。其次,祖辈应当与父辈一致地对待孙辈,不要放纵,不要娇惯,使孩子们察觉不到父母和祖父母之间的情感差距,会有助于他们情绪的成熟与稳定。当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冲突时,祖父母主要起协调缓和作用?要维护第二代的尊严,树立父母威信,在第三代心中树立起祖父母既慈祥而又有原则的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瑞士的作家马娅·格贝尔·赫斯写过一本书叫《外公与我》,书的主要内容是:
小男孩约纳斯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这也让他成了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他敏感、懦弱、害怕孤独,更害怕黑暗……由于要在周末时单独和外公一起住,约纳斯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外公是一个不苟言笑、脾气倔强的人,最重要的是外公一直说他是个胆小鬼,而且宣称要在几天时间里把他变成勇敢的男孩。但在与外公相处的过程中,约纳斯逐渐意识到,在外公心里他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在外公的帮助下他逐渐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最终成为了能给外公带来幸福的人。
在教育下一代方面,爷爷和奶奶以及外公和外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有一颗祥和而包容的心,并用这颗心真心地爱着孩子。而且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第一次当爸妈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当今社会,隔代教育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形态,就中国来说,全国有70%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相关专家还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换言之,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
但是,老人大多都喜欢孩子,所以对自己的孙子难免会溺爱,甚至是有求必应。这就需要孩子的父母运用一定的智慧,跟上一辈进行必要的沟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原则,以保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教育。
当然,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不可取代的。年轻人工作繁重,把孩子交给上一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绝对不能减少对孩子的关心,也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关心和疼爱。
家庭最主流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当中能否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都是独生子女,不好管教,这是父母最头疼的问题。在建立亲子关系的时候,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系太亲密了,恐怕产生溺爱,关系疏远了,又恐孩子抱怨。真是难为做父母的不知如何是好。在这一阶段里,子女应该怎样做,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可以通过请教心理专家和查阅心理学书籍获得好的经验和建议。
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再经其后的儿童期、青年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