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0480600000012

第12章 友谊中的挑战(1)

友谊的抉择

《威尼斯商人》是著名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其中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友情及其影响贯穿整个剧本。对剧情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两个男主人公之间的友情既成就了巴萨尼奥与鲍西亚的爱情,同时也毁了他们的爱情;既伤害了安东尼奥又拯救了安东尼奥。该不该要友情成了读该剧后,人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要友情:没有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之间的友情,巴萨尼奥这个没落贵族的子弟,就无法过体面的生活,因为他除了借钱生活外,他一无所有。因为他与安东尼奥关系甚好,靠安东尼奥接济,才有了贵族式的生活。就是要追女孩鲍西亚也要到安东尼奥处借钱。拿不出现金的安东尼奥宁愿用自己胸前的“一磅肉”作抵押,向高利贷商夏洛克借三千金币,使巴萨尼奥有资本迎娶了富家小姐鲍西亚。由友情引发的精神上和财力上的支持,对于巴萨尼奥的生活幸福,爱情成功是至关重。当然,如果没有安东尼奥与巴萨尼奥的深情友谊,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亚也不会费工夫,托关系,装扮成法官走进威尼斯,智斗高利贷商夏洛克,使因违约将要被夏洛克处罚的安东尼奥得到了拯救。

不要友情: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之间的友情对他们二人有帮助,但也就是他们之间的友情害了安东尼奥,毁掉了巴萨尼奥和鲍西亚的美满爱情。安东尼奥在资产都在海上拿不出现金的情况下,自己天天郁闷,忧愁的情况下,巴萨尼奥因为追求富家女鲍西亚而需要三千金币,来找安东尼奥借钱。出于友情,安东尼奥明知风险极大的情况下,答应了夏洛克的要求他以自己胸前一磅肉作抵押的要求。向高利贷商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正是这个风险借贷,在安东尼奥的商船遇到风险而破产,不能按时还贷的情况下,夏洛克要求照约处罚。安东尼奥有了生命之忧。如果不是出于友情之累,不借这个高利贷,安东尼奥就没有生命之忧。“一磅肉”的官司发生后,鲍西亚装扮成一个年轻法官,走进威尼斯的法庭,用智慧斗败了夏洛克,拯救了安东尼奥。没有认出鲍西亚的巴萨尼奥,对这个年轻法官无以为报,他提议要“法官”可以从安东尼奥和自己身上选一件物件作为纪念。法官鲍西亚选定了巴萨尼奥手指上的指环。这个指环是鲍西亚给巴萨尼奥的结婚信物。当时,鲍西亚让巴萨尼奥发过誓,不能把指环送给任何人。否则,就会失去她的心。巴萨尼奥当面拒绝了“法官”的要求,做对了这件事。可是,此后安东尼奥劝说巴萨尼奥把那个指环送给那个“法官”,经不住好朋友劝说的巴萨尼奥,最终把那个指环送给了那个“法官”。自从他从手指上取下指环的那一刻起,他的爱情,他的婚姻,他的幸福统统失去了真实性。是友情害了他。朋友的请求很难拒绝。没有友情,就不会受害。

要,不要友情是个问题?怎么解决它又是决定着每个人幸福的大问题?如何在经济发达的社会里处理好友情又是一个现实问题?现在,社会上有两种现象并存:一是宾馆酒店里的吃喝风盛行。那是吃饭喝酒吗?不,那是吃喝友情,培养友情,人们渴望友情。二是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宁要宠物不要人,这些人拒绝友情,把精神寄托到宠物上。

嫉妒会失去友谊

嫉妒心理是过分羡慕别人比自己好,过度追求攀比。嫉妒心理不仅持久而且还会转化成仇恨心理。往往妒忌别人的人们都会苦于自己的嫉妒心理煎熬,那是一种空虚和羡慕的火灾心中熊熊燃烧。人们的需求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在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并且稳固,这种需要是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在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基础上逐步质的飞跃。这是一步从自知到知人的跨越。任何人都希望得到这种成就感,这是自信的来源。没有人能够放弃自我实现的需要去送出一份属于自己利益的礼物,换句话说就是任何人做事都有目的,没有人傻到那种放弃自身利益去忘记精神生活中的提升自我的需要(利益让人徘徊在道德与不道德之间)。嫉妒心理的体现可以让自己充分清楚自己的动力来源是否正派,然而这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通常让人们失去自我,失去道德,失去动力而自暴自弃(四大失败心理之一)。

经过嫉妒心理的煎熬,人们会懂得心理的奥秘中有一种很难抛弃的糟粕心理——攀比心理。攀比存在的很坦然,因为谁都会需要拿出攀比心理去懂得自知,但是攀比具有两面性,有度。攀比与嫉妒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心理。所以攀比容易激发嫉妒心理,让不良心理暗示重新占据正常心理。嫉妒有些可怕,害怕在对于它的调节和克服需要单纯的个性。但是,单纯的个性可以培养,通过行为去收获习惯,从习惯去培养个性。因此,克服嫉妒心理需要思想和行为指导思想习惯改变来改正,从而变得单纯。指导思想的改变需要正派思想的熏陶和正确的引导。

嫉妒心理的克服从以上的分析中来看,需要改变个性和行为习惯甚至思想习惯。在羡慕别人的千钧一发时刻来引导他的行为习惯,通过行为习惯来改正自己的思想习惯,在通过改正思想习惯来重新思考行为习惯。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嫉妒心理。年龄层次的区别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是幼儿相对来讲很好开导,改正相对来讲容易。

嫉妒心理的克服没有具体措施,因为适合个人的具体措施需要自己制定并做到。攀比性嫉妒心理可以通过正当手段来调节。找出自己的优势,缺点,从而以长补短。任何人都有缺点,改正不难。让自己的优势得到发扬,让自己的短处得到补足,因为消磨意志力需要不断增强意志力和毅力。

嫉妒心理和自卑心理联合很危险。人往往由于自卑放弃自己的前程,嫉妒心理若此时占据整个心灵,则很容易伤害到别人,甚至轻浮背叛朋友。嫉妒心理的煎熬过程不仅需要自省,更需要付出行动努力。让自己的求知欲充满整个心灵,让思想杂念被抛到九霄云外!

广交朋友少树敌

西奥多·罗斯福在入主白宫期间曾坦率地说过,如果他的决策有75%是正确的话,就已达到了他的最高期望值了。

如果20世纪的这位最著名人物对自己的最高要求尚且如此,那么普通人又该如何呢?假如你能确定所做的事情只有55%正确,你便足以去华尔街找份差事,一天赚上一百万美元了。可是,假如你不能确定自己具有55%的正确率,那你凭什么要去告诉别人说他有错呢?

你以一个眼神、一种语调或是一种姿势告诉别人他有错,这与你施展辩术说他有错是一码事——如果你告诉别人说他有错,那你还能指望他赞同你吗?绝不可能!因为你对他的智慧、判断力、自豪感和自尊心来了个当头一棒。这只会迫使对方想方设法回击你,对你想使他去改变原有的观念毫无益处。然后,你尽可以搬出柏拉图或康德的一整套逻辑对他们口若悬河,可是你难以改变对方的观点,因为你伤透了他的感情。

永远别说出这样的开场白“:我要向你证明什么或者什么。”这可不好,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精明些,我会对你指点一二,让你改变主意。”这是一种挑衅行径,它会激起敌对情绪,使听者在你开始谈到正题之前,就想与你来一番唇枪舌剑。即便是在最为亲切友好的气氛中,想去改变别人的观念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为什么要让问题更加棘手呢?为什么要为难自己?假如你想去证明什么,不要让人知晓。要做得精明、巧妙,让人觉察不出你的举动。亚历山大·波普对此曾有过简明扼要的论述:人必须去受教育,但你别摆出一副为人师的架势,对他不懂的事情,要当作被他遗忘的事情去告诉他。

三百多年以前,伽利略就曾说过:“你不可能向别人传授什么知识,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去领悟知识。”正如切斯菲尔德勋爵对他儿子所说的:“比别人更聪明点,如果你能行的话;但是切不可这样告诉别人。”苏格拉底在雅典对他的信徒重复再三:“我唯一知晓的,即是我一无所知。”那么,我不能指望自己比苏格拉底更为聪明,所以,我已经不再对别人说三道四了。而且,我发现这大有益处。如果某人断言你的看法是错误的——虽然你明白他说的不对——你这样开口不是更好点吗:“嗯,现在,你瞧,我的想法与你不同,但或许是我搞错了,我时常出错。如果我错了,我便会改正。我们可以查查原因。”

这段话是很神奇的,实在是很神奇:“或许是我搞错了,我时常出错,我们可以查查原因。”天南海北,没有谁会反对你说出这番话来:“或许是我搞错了,我们可以查查原因。”我们培训班里的学员就采用这种方法去与客户打交道,哈罗德·莱因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蒙大拿州比林斯的道奇汽车经销商。他说,因为汽车行业的竞争过于激烈,他以前经常以生硬无情的态度来对待客户的抱怨。结果导致发怒,错失了生意,总是闷闷不乐。

他对全班学员说道:当我意识到这种做法没有一点好处时,我就尝试新的做法。我会说一些诸如此类的话“,我们的经销商已经犯了不少这样的差错,因此我时常感到很是羞愧。我们或许在你的这件事上出了点差错,请你说说详细情况。”

这样说话能有效消除敌意,待顾客发泄了一通后,在解决问题时,他一般会通情达理得多。其实,有不少顾客对我们这种善解人意的态度非常感谢,甚至有两位顾客将朋友领来购买新车。在这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我们需要更多的这样的顾客,而且我深信尊重每一位顾客的意见,并且礼貌谦和地对待他们,会有助于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你承认自己或许错了,你便永远不会惹上麻烦,这样会令所有的争吵停止,激励对方像你一样正直、坦诚、心胸开阔,这会使他有勇气承认,他或许也错了。

假如你确切知道那人有错,便不顾情面地对他指明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埃斯先生是纽约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曾经在美国最高法院为一桩颇为重要的案件做出辩护。这起官司不仅牵涉到一笔巨额款项,还涉及一个关键的法律问题。在辩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埃斯先生说道:“海事法中规定诉讼时效是六年,不是吗?”

埃斯先生一愣,盯着这位法官大人一会儿,然后生硬地说道:“阁下,海事法中没有规定诉讼时效。”埃斯先生后来在我的培训班上讲述这个经历时说道:

这时法庭上一下子鸦雀无声,室内的温度似乎降到了冰点。我没说错,那位法官……他说错了。我就这么对他说了。但这么做会使他变得和善些吗?一点没有。我仍然坚信法律是站在我这一边的,而且我感到,我的这次辩护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精彩。可是,我未能令法官信服。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我向一位学识渊博的著名人物指出了错误。

很少有人会按逻辑行事。我们大多数人都心存偏见,处理问题时往往带有成见,伴随着嫉妒、猜忌、恐惧、戒心、傲慢等不良心理因素。而且,大多数公民并不愿去改变他们对信仰、发型、追捧的电影明星的固有观念。所以,如果你经常去对别人说他有错,就请你每天早餐之前读读以下这段话。这段话引自詹姆士·哈维·罗宾逊所著的《思想的来源》:

有时,我们发觉自己要改变想法并不太劳神费力。可是,如果别人说我们有错,我们会视之为横加指责而心生怨恨,产生抵触情绪。我们对自己信仰的成因漠不关心,但无论谁要剥夺我们的这种信仰,我们便会意识到自己对它充满了一种异常的狂热。很显然,并非是这种信仰对我们极为珍贵,而是我们的自尊受到了威胁……这个小小字眼“我的”,堪称人生百态中最重要的东西。对“我的”进行算计恰好就是智慧的开端。同样可以断定,诸如“我的”主餐、“我的”狗、“我的”住宅,或者“我的”父亲、“我的”祖国、“我的”上帝,都是“我的”同样重要的东西。假如有人指出我的手表走得不准,或者说我们的汽车破旧不堪,我们定会心生怨气。不仅如此,假如有人指出我们对火星运河、柳醇的医学价值或萨贡一世的年代有点概念不清,某个单词的发音也欠准确,我们也会怨恨难消。我们一直都相信,我们所习惯于接受的东西都是正确无比的,因而对我们的观点表示出质疑必定会招致我们的怨气,使得我们千方百计地去为其辩解。到头来,我们所谓的论证差不多成了固执己见的争辩。

卡尔·罗杰斯,这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他的著作《成人》中论述道:我已经发现,善解人意是极其宝贵的。你也许会感到奇怪,我居然会这么认为。让自己去理解他人,有必要吗?我想是的。对于我们听说的大部分话,我们的最初反应往往是评价或是判断,很少去理解它。当有人表达出某种情感、态度或是信仰时,我们喜欢立即去感到“这是正确的”,或者“那是愚蠢的”,“这有点不对劲”,“这真是无理”,“这是不对的”,“这不太好”。我们让自己真正去领会别人说话的用意,这种情形是极为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