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令
礼是人际交往,或者沟通人与神的仪式,因此辞令必不可少。孔子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四个科目教授弟子,言语即辞令。古礼中的辞令,一种有规定的格式,《礼记·少仪》中记载的许多礼仪场合的辞令都是如此,如第一次去见仰慕的君子,到达门口时要说“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意思是说,希望自己的名字能通闻于传命者。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表示不敢直接通姓名于君子,含有自谦和敬重君子的意思。如果逢公卿之丧,前往助丧,要说“听役于司徒”,意思是听命于丧家的派遣,无论轻重,不敢推辞。国君要出访,如果臣下将奉献金玉货贝之类的财物,以充国君路途之用,应该说“致马资于有司”,意思是所献之物微薄,聊充车马之资而己,所以只能致送于随行的有司。如果馈赠的对象与自己的地位相当,也应该自谦,要说“赠从者”,意思也是说,不过是聊补左右从行者之用的薄资而已。以上都是古代通行的礼貌用语,不会使用就是失礼的表现。
此外,《仪礼·士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仪节,以及父母、庶母送女,都有规定的辞令。《仪礼·士相见礼》主客双方的问答之语,也有固定的格式。祭天地之神及飨祭祖先时,祝者的致辞也有统一的文字,致祭者只需更换其中的主语即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辞令简洁明快,温文尔雅,经过制礼者的反复斟酌,行礼时直接套用即可。需要指出的是,礼仪场合对于称谓有特殊的规定,《仪礼·觐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可见天子称呼伯父、叔父、伯舅、叔舅都有特定的含义。《礼记·曲礼下》说:“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是畿内诸侯的夫人对天子、自己的丈夫、别国诸侯的自称都不相同。各种称谓不得混同使用。《礼记·曲礼下》说:“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夫人”与“孺人”不能混用。今天,每每有人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妻子时称“夫人”,这是自大的表现,为知礼者所耻笑。
礼容
礼容,即行礼者的体态、容貌等,为行礼时所不可或缺。礼义所重,在于诚敬。既是出于诚敬,则无论冠婚、丧祭、射飨、觐聘,行礼者的体态、容色、声音、气息,都必须与之相应,所以《礼记·杂记下》说:“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在乡学、宗庙、朝廷等不同场合时的礼容,如趋朝时: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恰恰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公门是国君治朝之门,相当高大,而孔子曲身而入,似乎不能容身(“鞠躬如也,如不容”)。进门时一定要走门的右侧,而不走门中,因为那是国君出入的地方;也不踩门限(“阈”),那样是不恭敬的表现。门、屏之间,是国君伫立的位置,即使国君不在,经过时也必定正色,快步而行,不敢放肆。将要升堂时,两手抠衣使下摆离地一尺左右(“摄齐”),惟恐因踩着后跌倒而失容。接近国君时,再次曲身,气容严肃,如同屏住呼吸一般。出去时,走下一级台阶才舒气解颜(“逞颜色”),气色和悦。下完台阶,快步向前,如同鸟翔一样。回到上堂之前站立的位置,犹存“踧踖”(cuji,恭敬)之貌。可见孔子十分看重礼容,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或愉悦,或敬谨,或勃如,或变色,都随仪节、场景的变化而转换。
行礼是为了表达内心情感,如果仅有仪节而没有礼容,则礼义无从体现,称“仪”犹可,称“礼”则断然不可。礼书中有关礼容的记载很多,如《礼记·祭义》云:孝子将祭祀,必有齐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宝,以治百事。及祭之日,颜色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其立卑静以正,如将弗见然。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
又如《礼记》的《少仪》、《玉藻》中有“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等。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也提到“宾客之礼,必有夫齐齐之颂(容);祭祀之礼,必有夫齐齐之敬;居丧,必有夫恋恋之哀”。《礼记·玉藻》还记载了君子见尊者时的礼容(括号内为郑注):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谦悫貌也),足容重(举欲迟也),手容恭(高且正也),目容端(不睇视也),口容止(不妄动也),声容静(不哕欬也),头容直(不倾顾也),气容肃(似不息也),立容德(如有予也),色容庄(勃如战色),坐如尸(尸居神位,敬慎也)详及于头、手、足、目、口、声、气、色等,几乎遍于全身。贾谊的《新书》说“容有四起”,把礼容分为朝廷之容、祭祀之容、军旅之容、丧纪之容等四类。其中《容经》篇有立容、坐容、行容、趋容、跘旋之容、跪容、拜容、伏容等,科条细密,己成专门之学。
西汉时,礼容的传授,有专门的职官系统。据《汉书·儒林传》,汉初,高堂生传《仪礼》,而“鲁徐生善为颂”。“颂”,就是容貌。孝文帝时,徐生以擅长礼容而升为礼官大夫。徐生的孙子徐襄“资性善为颂”亦以颂为大夫,至广陵内史。徐生的另一位孙子徐延以及徐氏弟子公户满意、桓生、单次后来都当过为礼官大夫,“诸言《礼》为容者由徐氏”。颜师古注引苏林曰《汉旧仪》有二郎为此颂貌威仪事。有徐氏,徐氏后有张氏,天下郡国有容史,皆诣鲁学之。可知西汉因善“颂”而官至礼官大夫的,就有徐生及其孙徐延和几位弟子。在地方郡国,则有“容史”之官与朝廷的礼官大夫相对应。郡国的容史,都要诣鲁专门学习礼容,方可取得为官的资格,其内容之繁富和规范之严格不难想见。汉代传《仪礼》,同时传“颂”,原因很简单,在作为礼经的《仪礼》中,几乎没有关于颂的记述,传经时若无人示范,则学者无从知晓,仪节再全,而无容貌声气与之相配,则礼义顿失。
儒家认为,尽管礼容是内心德行的外化,有德行者,容貌必然与之相称。但礼容并不总是被动地从属于德行,它也可以反作用于德行。容貌不庄敬,就会伤于德。《礼记·祭义》说:“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因此,保持合于礼的容貌,有利于保有或养成内心的德行。礼容之美,来自对“仁”的体认与逐步接近,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达到内心之美与容色之美的高度和谐。
等差是古代礼仪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是礼与俗的主要区别之一。不同等级的人,行不同等级的礼,如郊天、大雩为天子之礼,诸侯、大夫不得僭越。彼此的礼数有严格的等差。等级越高,礼数越高。
《礼记·礼器》说,礼通常是由礼器的大小、多少、繁简等等来表示礼数的高低的,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礼有以多为贵者”,宗庙之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行礼时盛食用的豆,天子二十六,诸公十六,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上古没有椅子,席地而坐,坐席的多少也有区别,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翣;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翣;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翣。二是“礼有以高为贵者”,如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器物的数量越多、器物越大、行礼的时间越长。三是“礼有以大为贵者”,宫室、器皿、丘封等,都以大为贵,棺椁也以厚为贵。四是“礼有以文为贵者”,愈尊者,文饰愈复杂,如祭冕服,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乐舞中,舞者以八人为一列,称为一“佾,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乐器的数量也有等差,《周礼·春官·小胥》:“凡县(悬)钟磬,半为堵,全为肆。”根据郑玄的解释,十六枚钟或磬悬挂在同一个“簴”(钟架)上,称为“一堵”,钟一堵、磬一堵,称为“一肆”。乐器的陈设,天子四肆,即室内的四面墙各一肆,称为“宫悬”;诸侯去其南面一肆,只有三肆,称为“轩悬”;大夫又去其北面一肆,只有东、西两肆,称为“判悬”;士则只有东方一肆,称为“特悬”。但礼数的高低,并非都以大而复杂为标准,也有几种相反的情况。
一是“礼有以小为贵者”,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爵的容量为一升,散为五升,所以前贵后贱。觯的容量为三升,角为四升,所以前尊后卑。二是“礼有以素为贵者”,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大圭是天子祭祀时插在绅带之间的玉器,或称为珽,不加雕琢。大羹是煮肉汁,不加盐菜,不致五味。大路,或作大辂,是殷代祭天用的木车,几乎不加装饰,上面铺的是蒲席(越席)。三是“礼有以少为贵者”,如天子祭天,天神至尊无二,所以天子祭天用“特牲”,即一头牛。诸侯奉侍天子,犹如天子事天,故天子巡视到诸侯境内时,诸侯也以一牛为膳进献之。食礼有劝食,天子仅一食即告饱,诸侯再食,大夫三食,原因是尊者常以德为饱,不以食味为重,诸侯、大夫之德递降,所以食数也随之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