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寓言·静思语
10483900000010

第10章 人际关系(1)

不应弄虚作假

寓言

有一只骄傲的乌鸦瞧不起自己的同伴。它到处寻找孔雀的羽毛,然后把这些羽毛插在自己乌黑的身上。

它混到了孔雀中间,立即引起了众孔雀的注意,因为它忸忸怩怩,装腔作势。孔雀们气愤极了,它们扯去乌鸦身上的假羽毛,拼命啄它,直揍得乌鸦头破血流、昏死在地。

乌鸦苏醒后,不知该如何办才好。最后它决定还是回到乌鸦王国。有一只乌鸦问它:“请告诉我,你瞧不起自己的同伴,想抬高自己,你知道不知道害羞?要是你老老实实穿着老天赐给我们的黑衣服,你会受这么大的苦和痛吗?”说完,谁也不理睬它,大伙一起高高飞走了。

地面上,孤零零地只留下那只梦想当孔雀的乌鸦。

静思语

弄虚作假在生活里很常见,比如有些做生意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有的谋求职业的,使用假文凭、假证明……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因为不能正视自己,而去极力装扮自己,欺骗别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无异于故事中浑身插满孔雀羽毛的乌鸦。

但也正如乌鸦的下场一样,弄虚作假者最后还是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故事里的假孔雀被真孔雀识破以后,遭到一顿毒打,出尽了洋相,实在是咎由自取。那些弄虚作假的人,凭一时侥幸,或许能蒙混过关,但长期如此,并养成习惯,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守旧无异于等死

寓言

在夏日枯旱的非洲大陆上,一群饥渴的鳄鱼陷身在水源快要断绝的池塘中。较强壮的鳄鱼开始追捕同类来吃。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的一幕幕正在上演。

这时,一只瘦弱勇敢的小鳄鱼却起身离开了快要干涸的水塘,迈向未知的大地。

干旱持续着,池塘中的水愈来愈浑浊、稀少,最强壮的鳄鱼已经吃掉了不少同类,剩下的鳄鱼看来是难逃被蚕食的命运。这时不见有别的鳄鱼离开。在他们看来,栖身在浑水中等待迟早被吃掉的命运,似乎总比离开去寻找完全不知在何处的水源要安全些。

池塘终于完全干涸了,惟一剩下的大鳄鱼也难耐饥渴而死去,它到死还守着它残暴的王国。

可是,那只勇敢离开的小鳄鱼,经过长途的跋涉,并没有死在半途上,而是在干旱的大地上找到了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

静思语

人生旅途又何尝不是如此。守旧无异于等死,改变观念到可以生存的地方,就有了希望。陈旧的观念如强壮的鳄鱼那么可怕,而新的观念是充满希望的田野。

不要为某种失去哭泣,为过去哀伤,对眼前的生活充满恐惧,这样不会让你走出困境,反而会分散你的精力,使你无暇充分思考,认真总结。因此,要想在困难来临时不因循守旧,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勇于抛却过去的不幸,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生活中,“未知的范围”永远大于我们“已经知道的范围”。当你说“不可能”时,只是代表在你“已知范围”内的方法已经试过但没有效而已。

要有诚信

寓言

从前,有个富翁外出散步时,丢了一只钱包,包里有1000块金币。

这钱包被一个穷人拾到了,他回家交给妻子,妻子高高兴兴地说:“送上门的东西,我干吗要拒绝。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财富。”

后来城里出现了一张告示,说谁要是捡到了装有1000块金币的钱包,并送还失主,将得到100块金币的赏金。这位穷人闻讯后,便回家和妻子商量:

“我们还是把捡来的东西送回去,这样我们还可得到100块金币的赏金,这种钱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花用。这是比偷偷摸摸地享有那不光彩的1000块金币要好得多。”他不顾妻子的反对,便按计划做了。

但谁知这个富翁竟是个吝啬鬼。他在找到了失而复得的钱后,竟不想拿出100块金币给穷人,并说:

“朋友,你可没有将所拾到的钱全部送还我呀!这里面还差400块呢,要是你能将这些钱也统统还我,我才能给你100块赏金。”

这位穷人对天发誓,说这包里确实就那么多钱,他连一分钱也没有挪用。他们吵了很久也没有结果,最后吵到国王那里,国王请了一位智慧老人对此事进行判决。

智慧老人在对双方作了一番了解之后说:“陛下,请您将这1000金币暂时收管起来。从这笔钱里请您取出100块赏给这位穷人,因为这1000块金币是他捡到的。余下的请您暂时保存起来,等待那个真正丢失1000块金币的人前来认领。因为眼下这位富人丢失的不是1000块,而是1400块。等到有谁捡到1400块金币送来,再叫这位富人前来认领吧。”国王和众百姓都对这个判决很满意。

可这时,那个富人才坦白说:“啊,陛下,请您饶恕我的罪过,我现在说实话,我丢失的确实是1000块金币。我有罪,我竟想赖掉原先许诺过的100块金币。”

就这样,智慧终于战胜了邪恶。

静思语

诚信赋予一个人公平处世的品格,使人诚实可靠,使灵魂之间不会彼此利用、相互欺骗。诚信更是我们做人的一条基本准则,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通行证。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应用诚实与正直做基础。否则,我们不仅会受到富人那样的惩罚,心灵也将永远不会安宁,更别说去享受什么自我肯定的喜悦了。

新版农夫和蛇

寓言

一辆汽车驰过,被轧伤的蛇在马路旁呻吟。

“救救我吧!”蛇恳求一个过路人。

过路人想起了中国古代寓言《农夫和蛇的故事》,摇摇头走开了。

“救救我吧!”

蛇又向另一个走过来的人求助。

微醉的农夫打量着地上受伤的蛇,一时拿不定主意。

“我的皮是制钱包的上等原料,我的胆是降火的良药,我的鞭是壮阳的保健品……”

农夫惺忪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他抱起了蛇放进自己的怀里。

像《农夫和蛇的故事》的结局一样,新农夫仍然死在毒蛇的口下。

静思语

贪婪会使你一错再错,私欲遮蔽了你的心智,你会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人应该操纵利欲,而非被利欲操纵。

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

寓言

大鸦抢到一块肉,落在大树上。

狐狸看见了,想得到那块肉,便站在树下,夸大鸦高大、漂亮,说它最适合做鸟类的王。要是它能发出声音,那就毫无疑问了。

大鸦想表明他能发出声音,便放开肉,大叫起来。

狐狸跑上去,抢到那块肉,说道:“喂,大鸦,假如你有头脑,你做鸟类的王就没问题了。”

静思语

在生活里,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在与人交往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便对对方夸大其辞,尽捡别人爱听的说。而对方如果像故事中的大鸦那样,不加思索,随意听取别人的廉价捧场,或肉麻的阿谀奉迎,那么结果就可能是受骗上当,把嘴里好端端的肉给丢了。

要做到不轻信别人的谗言,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不靠耍小聪明吃饭,要踏踏实实做事,有一分成绩就是一分,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进谗于人。

人不能不讲道义

寓言

有两个伙伴一起翻山越岭,他们约定同生死、共患难,绝不互相遗弃。

后来他们在一条小道上遇到一只大熊。一个伙伴飞快地跑向路旁的一棵小树,爬了上去。这棵树很小,另一个伙伴无法再往上爬。他一看再无其他办法,只好马上躺倒在地,屏住了呼吸,四肢一动也不动。

这只饿极了的大熊朝他俯下身子,用爪子把他翻过来转过去,舔舔他的脸,看这个人还有没有气。由于过度紧张,这个人早就吓得浑身麻木了,以至真的就像死去了一样。大熊因为是不吃死去的人的,所以从他身边转了一圈就走开了。

树上那个伙伴见熊走远了,这才从上面下来,他问那个装死的伙伴,熊贴着你耳边都说了些什么?伙伴说:“它给了我一些有益的忠告,提醒我应时时提防那些不忠实的朋友。哪怕只发现他有一点不可靠的地方,也应尽快地离开他。”说完,他毅然离开了他的伙伴,自顾自地走了。

静思语

故事中的两个伙伴同行于山中,本应同甘苦、共患难。可事到临头,一个人却不顾另一个人,抢先躲了起来,致使另一个人处于危险之中。这是一种不讲朋友道义的行为,更是对朋友之情的背叛。

那么人究竟怎样才能讲道义呢?这有赖于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会爱别人、爱社会、有正义感。有位著名理论家在一篇《论社交中的一要素》的文章中说:“说到‘爱’,力量更大了。一个能爱人家的人,莫不同样受人家爱的。惟有爱,可以联络亲人的感情,爱是生命的源泉,爱是人生的美酒,能发生热烈的爱的人,是伟大的人,能感受爱的慰藉的人是幸福的人。我们对于朋友,应尽量发挥爱力,然后才能有良好的结果。”

诚实最可贵

寓言

有个樵夫到森林里去砍一棵树,一不小心将斧子掉到了麦库尔神的河里,再也捞不上来,他非常伤心,绝望地坐在河边哭起来。

这位穷人的眼泪感动了麦库尔神,他突然出现在樵夫的面前,亲切地问道:“你为什么哭泣?”樵夫答道:“我的斧子掉进河里去了,我再也找不到它啦。”

这时麦库尔神从怀里取出一把金斧子问道:“你丢的是这把斧子吗?”这个穷人答道:“不,不是这一把。”说着麦库尔神又取出一把银斧子:“这把是你的吗?”诚实的樵夫仍然摇摇头说:“不,不是的。”最后麦库尔神拿出一把铁斧头给他看,樵夫马上喊道:“对,这把正是我的斧子。”麦库尔神见这位贫穷的樵夫如此正直诚朴,便将这三把斧子统统送给他了。

樵夫高兴地回到家,便向伙伴们讲述这件事。有一个人不敢相信,还怀疑樵夫那些斧子是偷来的。于是他也跑到河边,将自己的斧子扔进河里,还装着哭泣的样子。

麦库尔神又出现了,问他怎么回事?麦库尔神听说他也是丢了斧子,便取出一把金斧头问他:“这是你掉的那把斧子吗?”这个人便立忙说:“对,不错。”麦库尔神对这个恬不知耻的谎言非常生气,他收起了金斧子,转身便走;连这个人的铁斧子也不归还他了。

静思语

没有诚实,哪里来金斧头?诚实是为人处世的法宝。

毛泽东早期的老师杨昌济老先生说:“待人处世,一当出以至诚,然后得圣贤之正,而行之邦家无怨。”

曾有一位著名理论家早在30年代的文章里说得更清楚:“所谓社交的要素是什么呢?就是‘诚’和‘爱’。‘诚’是诚恳的意思;交友而能诚恳,把心中的事原原本本地向朋友讲,不存丝毫虚伪,不用含糊秘密手段,那么便没有人不受感动而表同情了。”

一个生意人如果不诚实,对人虚情假意,八两算一斤,假货当真货,以次充好,质次价高,那他连奸商都算不上,一个人如果与人交际,满口谎话,那说的再好也得不到友情,当然更无法取得别人的信任。

不可乱开玩笑

寓言

从前,有个小男孩在一座高山上放羊。他常常对着在附近劳动的农夫喊道:

“救命啊!救命啊!狼来了,狼来吃羊了!”

农夫们听到后,便立即放下锄头犁耙,赶快跑过来相助。可是,这个放羊娃只是寻寻开心,以此来捉弄他们。农夫们生气地回到地里去干活了。

由于这个放羊娃经常这样捉弄附近的农夫,农夫们都不再信任他了。有一天,狼真的来了,并咬死了一只肥羊。放羊娃急得拼命喊叫,可是农夫们再也没有理睬他。就这样,狼咬死了好多羊。

静思语

开玩笑得有分寸。

不适当的玩笑,会令人生厌。

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玩笑开得好,会让听者会心一笑或开怀大笑,使交谈气氛更加融洽。玩笑开得不好,则会使人生气甚至发怒,使原本紧张的局面变得更加尴尬。玩笑是人们交谈的调味品,只有适量、适地、适人,才能赢得欢笑、幽默和赞赏。

要有自己的主见

寓言

喜鹊搭了人窝。邻居们都跑来参观它的新家。

八哥说,很漂亮,不过柴草铺得太厚了点。

喜鹊忙用嘴衔掉些柴草下去。

鹦鹉说,很结实,只是用石头加固一些可能会更好。

喜鹊言听计从。

乌鸦说,很暖和,不过如果用今冬的流行色——黑色粉刷一下,效果一定不错。喜鹊点头称是。

冬天来了,喜鹊住在它的小窝里,脚底透风冷得瑟瑟发抖,寒风袭来,小石子松动脱落砸伤了它的脚,更可气的是,小孩子竟把它的窝当作了马蜂窝,用竹竿使劲地捅。喜鹊只好飞离它的窝,到别的地方去搭建新窝了。

静思语

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当然是一种好的行为,但重要的是要学会辩别这些意见的好坏。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这些意见适合不适合自己。然后再有选择的取用。否则,像喜鹊一样对别人的意见言听计从,失去主见就会被别人左右,光考虑别人就会使生活乱为一团。你要独立不被左右,就要学会思考衡量,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帮人要帮到点子上

寓言

一天,一个人在大路上行走。

忽然,附近传来“救命”的喊声。他停下脚步,四下张望,发现在大路上干涸的车轮沟里躺着一条小鱼。

他走上去问道:“小鲫鱼呀,是你喊救命吗?”

“是的。”鲫鱼回答道,“我来自东海,是龙王的臣子,不幸落到这里,快干死了。请你给我一斗或一升水,来救我活命吧。”

那人说:“好吧,我正要到吴越两国去,等我到了那里,一定引西江水来救你,可以吗?”

鲫鱼听了,勃然变色,气愤地说:“我离开水不能生存,现在你只要给我一斗或一升水,就可以救活我的命。可你却先说些不着边的话,等你从千里之外把西江水引来,我早成了鱼干了。”

静思语

人们在沙漠中口渴难耐时所期望的并非让人扔给他一袋钞票或珠宝,而是一瓢能解渴的凉水;人们在身无分文、穷困潦倒时所期望的,并非腰缠万贯,而是一次能解决有米之炊的机会。帮助别人,最重要的也许不是自己拥有什么,而是别人需要什么。

生命中最大的敌人

寓言

老虎自恃是森林之王,整天专吃野鸡野兔及些小动物。

有一天,老虎觅食时遇到了一只牛虻。“不要在我眼皮底下打扰我觅食,否则我就吃了你!”老虎生气地吼道。

“嘻嘻,只要你够得着就来吃呀。”牛虻嘲笑老虎,并且爬在老虎鼻子上吸血。老虎用爪子抓,牛虻又飞到虎背上,钻进虎皮中吸血。老虎恼怒地用钢鞭一样的尾巴驱赶牛虻,牛虻越钻越深。老虎躺在地上打滚妄图压死牛虻,牛虻立刻飞走了,不一会儿就引来了一大群牛虻,群起而攻之。没过多久,老虎便奄奄一息了。

静思语

生命中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不屑一顾的小缺点。一个物种之所以被打败是因为轻小重大的思想滋长了这些小毛病小缺点,强者理应警惕看似不疼不痒的小错误。

要发现别人的长处

寓言

百川与大海相汇,便异口同声地谴责大海:“你为什么把我们注入海里的甜水变成苦水,弄得人畜都不能饮用?”

大海摊开双手,无可奈何地说:“那好吧,你们不要把水流到海里好了,省得变成苦水又埋怨我!”

后来百川泛滥,除了把河水流入大海,别无他途时,谴责之声便悄悄消失了。

静思语

人各有长短,一个人不可能全是优点,没有缺点;也不可能全是缺点,一点优点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