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人文世界——区域传统文化(五)
10484000000006

第6章 孔子的科学精神与李约瑟难题(1)

刘梅兰 袁宏禹

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思想史分册的导言部分开宗明义地说道:“我们将从儒家开始,以示尊崇,因为它在后来一直支配着整个中国的思想,虽然它对于科学的贡献几乎全是消极的。”笔者认为李博士的这句话很值得商榷。在笔者看来,儒家思想虽然是以人文思想见长,然而其中却蕴涵着科学精神,否则中国就不会出现科学。这从李约瑟博士的质疑中可以窥斑知豹。1954年,李约瑟学者首次提出这样的疑问:在第一至第十五世纪,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可是,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论?中国没有科学,那么就不会有李约瑟学者的质疑。一英国学者梅森(Stephen F Mason)在谈到科学的起源时指出:“科学主要有两个根源。首先是技术传统,它将实际经验与技能一代代传下来,使之不断发展。其次是精神传统,它把人类的理想和思想传下来并发扬光大。”而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中的科学精神随处可见,并且其科学精神还绵延到后来的儒家。

目前,默顿的科学规范论在界定科学精神特质方面比较权威。笔者在此文中以默顿的规范论为参照系来探究孔子及其后来的儒家科学精神特质。

一、默顿的科学规范论

默顿在《科学界的规范结构》中阐述道:“约束科学家的有感情色彩的价值观和规范的综合体。这些规范以规定、禁止、偏好和许可的方式表达。”“四种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态度,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

(一)默顿的科学的精神特质

1.普遍主义

普遍主义直接表现在下述准则中,即关于真相的断言,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即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无论是把一些主张划归在科学之列,还是排斥在科学之外,并不依赖于提出这些主张的个人或社会属性;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也都与此无关。“普遍主义规范的另一种表现是,要求在各种职业上对有才能的人开放。……科学的精神特质与更大的社会的精神特质不一致”。

2.公有性

财产公有制的非专门的和扩展意义上的“公有性”,是科学的精神特质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意即,一有科学发现就应当公开发表,使之尽快进入科学交流系统,自己不能随意使用和处置它们。

3.无私利性

无私利既不等同于利他主义,也不是利己主义感兴趣的行动。对无私利性的要求在科学的公众性和可检验性中有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这种环境有助于科学家的正直。简而言之,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知识。

4.有组织的怀疑精神

有组织地怀疑与科学的精神特质的其他要素都有不同的关联。它既是方法论的要求,也是制度性的要求。按照经验和逻辑的标准把判断暂时悬置和对信念进行公正的审视,业已周期性地使科学陷与其他制度的冲突之中了。意即,科学家时刻得保持怀疑精神与批判态度,并且不崇拜权威,即使常常陷于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冲突之中也在所不辞。

(二)默顿的科学精神特质与清教的精神特质的相似性

默顿从“历史上清教徒的最好的代表人物”理查德?巴克斯特(Baxter)所著的《基督教指南》一书中,发现了关于清教精神特质的主要因素的经典性表述,后来他把它概括为七点:“(1)对功利主义不加掩饰的强调;(2)对世俗的兴趣;(3)相信对世界本质的科学理解表明了自然的伟大创作者上帝的荣耀;(4)挑战各种形式的权威的权利乃至责任;(5)强烈的反传统主义倾向;(6)彻底的经验主义;(7)崇尚理性”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斯托勒认为,默顿提出的普遍主义等四个规范与十七世纪新教伦理有着明显的相似性。这正如默顿所言:“科学体现了一些行为模式,它们投合清教徒的口味。首先就在于它拥有两种受到高度赏识的价值:功利主义和经验论。”

“可能正是在这一点上,清教主义和科学最为气味相投,因为在清教伦理中居十分显著位置的理性论和经验论的结合,也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实质”。

默顿对科学精神的界定及其与清教的科学精神特质的相似性,这些都在启发笔者探索孔子及其后来的儒家思想中所蕴涵的科学精神特质。

二、孔子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特质

(一)孔子善疑及一切依理性为依归

孔子的怀疑精神及其重视理性的思想通过他的话语投射出来。辟如“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的善疑及重视理性的精神也得到李约瑟博士的认可与赞赏。李约瑟博士在思想史分册中说了这么一句话:“……孔子本人也时常告诫人们不要妄作判断;他说,要存疑,而在沿用旧籍时应遵循良好的旧范例,宁可阙疑,也不要杜撰不实之辞。”就是提倡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依理智为依归。而孔子的善疑与重视理性,甚至还相当功利的思想都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所界定的科学精神特质的范畴之内。

(二)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众所周知,孔子是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至今还像璀璨珍珠般在闪烁,是因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包含科学精神特质。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即对任何人都可能有所教诲,没有种类的限制。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思想方面没有富贵贫贱区分,把教育大门向各行各业的人开放,有广罗天下人才之情怀。这与当时阶级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的格调格格不入。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与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提倡的“普遍主义”内涵相似。默顿“普遍主义规范的另一种表现是,要求在各种职业上对有才能的人开放。……科学的精神特质与更大的社会的精神特质不一致”。

(三)孔子的“鬼神观”闪烁着科学精神的光芒

李约瑟博士认为孔子对待鬼神的观点是重理性的,并且认为孔子重理性的思想不利于科学的发展。然而,美国科学社会学者默顿在他的科学规范论中所界定的科学精神特质就包含重视经验与理性的方法。这从默顿评价清教精神的话语中可窥一斑知全豹。“在默顿看来,这些体现在清教精神特质中的价值观念与科学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特别是清教强调经验和理性是行动和信仰的基础,更是与科学精神之核心(求实和尚理,笔者注)相吻合”。笔者在此具体分析体现孔子鬼神观的具体事件。

第一件事是: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二件事是: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第三件事是:季路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④孔子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总之,子不语怪、力、乱、神。

对于是否存在鬼神,孔子从其经验出发——没见过鬼,如何认同他人的观点?然而,在当时整个社会弥漫着鬼神论,孔子若直接说没有鬼神,那么他的话如同拿鹅卵石击打大海,会被吞没得无影无踪。

孔子聪明之处在于不直接回答有与没有,而是婉转地引导人们重视现实生活中德性的培养,要注重对活着的人好,要关注现实生活。因为纵然到了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还不能真正认识是否存在鬼神。唯物主义观点是否认有鬼神存在的,而灵魂论者认为,灵魂是相当于精气之类的物质,意即存在鬼神。

目前,科学家声称宇宙中看得见的东西只占5%,而宇宙中还有70%是暗能量,25%是暗物质。为何会存在暗能量、暗物质?暗能量、暗物质又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到底暗能量、暗物质中是否含有鬼神?到科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无法弄清楚,更何况在孔子那个时代。

孔子引导他的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对活着的人好,是很现实的、很仁道的,虽然有其功利性的一面,但是又很合情合理。这也正体现了孔子的科学精神。美国科学社会学者默顿认为“当科学尚未获得社会自主性的时候,对功利的强调可以作为对科学的一种支持”。更何况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高度不发达,人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而当时的大多数人们却浪费食物去祭祀鬼神。人们去祭祀鬼神时,他们总要煮上许多道菜摆在坟墓或路边以榫鬼神。这些祭祀鬼神的食物摆在坟墓上或放在路边后,不再取回来吃,这是何等的浪费!然而,当时的人们几乎都沉溺在敬拜与侍奉鬼神之中,在不知不觉中浪费食物。

当周边的人都对鬼神狂热崇拜之际,孔子敢于唱对台戏,这体现出孔子不盲从、不畏强暴、不屈不挠、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孔子用以上简短的话语表达了他的鬼神观及彰显了他的经验论与重视理性的精神,而这些都是默顿科学精神特质的内涵。默顿界定的科学精神特质中“普遍主义”直接表现在下述准则中,即关于真相的断言,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即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

三、孔子的科学精神绵延到后来的儒家

孔子的科学精神绵延到后来的荀子、董仲舒、张载、朱熹、王阳明等人。以默顿所规范的科学精神特质做参照物,这些儒家的思想都蕴涵在默顿所阐述的“普遍主义”中,特别是与默顿所阐述的这句话很相符。那就是“普遍主义直接表现在下述准则中,即关于真相的断言,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即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他们的行为具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普遍的怀疑精神”。

(一)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荀子既重视天道,又强调人为,他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光辉命题。他的自然观具体体现为“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以及“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之中。

荀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被认为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论》)。荀子指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天论》)“常道”、“常数”都是指自然界固有的法则、规律性。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这一命题,就是提倡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他在《天论》一书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其意思就是:自然界是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的,它不因人世间统治的好坏而发生变化;相反,人们只有遵偱自然规律,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就要遭殃。遵循自然界规律办事有其存在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这具有默顿所规范的科学精神特质。

(二)董仲舒用阴阳观点解释世界是科学的

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前179—前104)所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从此以后儒学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据显赫的地位,董仲舒的思想也因此影响深远。董仲舒写道:“阴与阳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左或右……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晋初刘智简单明了地指出,“阴阳相承,彼隆此衰”。这是对“一休一伏”和阴阳波动的最好解说。董仲舒思想中的阴阳观点对后人影响很大,董仲舒的阴阳观彰显着他的科学精神特质。

(三)张载的气化论

张载明确地把“凡有皆象,凡象皆气”(《易说》下)的唯物论与“动必有机,动非自外”(《正蒙?参两》)的辩证法结合起来,得出了“知虚空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的结论。

张载的“气化论”具体表述为:虚和物、无和有、事实上是统一的,统一于气,无形的“虚”和有形的“物”都是气的存在形态;“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张载并且指出这种变化的动因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

张载的“气化论”与康德的“星云假说”,以及与“宇宙大爆炸论”有相似之处。其相似之处在于——都是气的变化而形成物质,变化的原因都是来自内部。而张载做出这种猜测却比康德的“星云假说”早七百多年。不言而喻,张载的“气化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张载的“气化论”也正体现了张载思想中蕴涵着科学精神特质。

(四)朱熹的“格物穷理”的认识论

李约瑟博士称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胡道静先生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董光璧称朱熹是“一位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朱熹的科学思想已得到世人的认可,笔者在这里就其“格物穷理”来分析其所蕴涵的科学精神。

朱熹通过三个命题来呈现其“格物穷理”的认识论。一是“心包万理,万理具于一心”(《语类》卷九);二是“穷理”通过“格物”;三是“力行”首在“致知”。朱熹的理分为“性理”和“分理”,性理指事物内部所禀得的天理,分理指具体事物的规律、本质。“穷理”就是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天理,而途径是“格物”。所谓格物就是接近事物并加以考察与观察,甚至是去身体力行之,从而达到“致知”之目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论透析出朱熹思想中蕴涵着科学精神特质。

(五)王阳明的天道观

王阳明是很重视自然知识、重视天道的。他的天道观乃至自然物候变化的论述包含“元”、“会”、“运”、“世”、“年”、“月”、“气”、“候”、“日”、“时”。他曾说:“古之君臣,必谨修其政令,以奉若夫天道;致察乎气运,以警惕夫人为。故至治之世,天无疾风盲雨之愆,而地无昆虫草木之孽。”(《气候图序》)王阳明的天道观与对自然物侯变化的论述透析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科学精神特质,这种精神特质只是鲜为人知罢了。

四、对李约瑟难题的反思

(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

李约瑟在不同的时间中在不同的书本中所提的问题有所不同。1954年,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序言中,首次提出这样的疑问:在第一至第十五世纪,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可是,中国的科学为什么持续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样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亦即经得起全世界的考验,并得到合理的普遍赞扬的伽利略(Galileo)、哈维(Harvey)、维萨留斯(Vesalius)、格斯纳(Gesner)、牛顿(New ton)”的传统——这种传统注定会成为统一的世界大家庭的理论基础——是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而不是在中国或亚洲其他任何地方发展起来呢?”这些问题就是“李约瑟难题”。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恩?博尔丁首先明确提出“李约瑟难题”这一说法。经过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雷斯蒂沃的归纳和科学史家等人的质疑,“李约瑟难题”才不胫而走,不久就传入中国并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国内外学者对李约瑟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