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91600000036

第36章 势在必争(2)

诸葛亮认为,像费诗这种不识时宜的僵化思想,不仅迂腐,而且对政治斗争有害,如果不严肃处理,便会使反对曹贼、兴复汉室的大业受到损害。所以,诸葛亮坚决地给费诗以降职处分,把他由州前部司马降为部永昌从事。也许有人会说,何以见得贬费诗之职的决定是诸葛亮而不是刘备作出的呢?陈寿在评论这件事时说:“以先主之广济,诸葛之准绳,诗吐直言,犹用陵迟,况庸后乎哉!”从这段话中,贬费诗似乎是刘备、诸葛亮两人的主张,但此时刘备对称帝的态度是犹豫的、暧昧的,而诸葛亮的态度则:是坚定的、明朗的。很明显,费诗的“忤指”,主要是忤了诸葛亮之旨。

处理完费诗的问题,诸葛亮又找到刘备,对他说:“想当初,光武帝刘秀还未称帝时,他手下大将吴汉、耿弁等人都劝他即皇帝之位,但刘秀多次推辞。后来,大将耿纯对刘秀说:‘天下的英雄对您仰慕企盼,追随于您,就是希望您成就帝业后跟您享受富贵,如果您不听从他们的建议登位,他们就会离开您去另投新主,不再追随您了。’光武帝觉得耿纯的话讲得很深刻,便接受了众人的推举,登上帝位。”说到这里,诸葛亮口锋一转,继续说道:“如今,曹丕已经取代了汉帝,天下无主,而您是汉室后裔,续汉而起,登上帝位,是完全正当的。再说,士大夫们长期追随于您,艰辛劳苦也不畏惧,就是想建功立业,享受富贵。如果您不称帝,一些人也会像耿纯所说的那样,离您而去,另投新主。”

诸葛亮这一番话,利用历史的经验,指出刘备称帝对于团结众人、完成大业的重要性。刘备恍然大悟,才决定接受群臣的拥立。

公元221年四月初六,成都武担山之南,一个隆重的登极仪式在这里举行。刘备在百官的陪同下,走上神坛,接受了皇帝的玺绶。坛下,山呼万岁之声,伴随着燃烧玉器、绢帛、牺牲而冒出的滚滚浓烟冲上天际。

从此,刘备便由汉中王变成了蜀汉皇帝。三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年号:章武。

诸葛亮被任为蜀汉丞相。

蜀汉王朝的建立,是与曹魏斗争的需要,是刘备、诸葛亮实现复兴汉室的需要,是诸葛亮一系列艰苦努力的结果。

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开朝皇帝,诸葛亮是蜀汉政权的开国丞相。

中国封建皇帝登位,大多都要行燔瘗之礼。

把祭品放到木柴堆上燃烧,使烟气升上天空,就是燔礼;把祭品埋入土中,就是瘗礼。燔瘗之礼,是人祭告天地神祗的一种仪式,但实质上是要昭告天下,让世间的人知道。当刘备行完燔瘗之礼后,蜀汉建国的消息就被天下人知道了。

刘备称帝以后,第一件大事该做什么?这是当时许多人都关心、猜测的问题。

魏文帝曹丕把众臣召集起来,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刘备称帝以后,还会出兵攻打孙吴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蜀不过是个弹丸小国,名将只有关羽。荆州之失,关羽身死军灭,蜀国一片忧惧,绝无再次对吴用兵之理。侍中刘晔却与众不同,他认为蜀国一定要出兵攻打吴国,理由是:“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无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

事实的发展证实了曹魏大部分臣子的猜测是错误的。

但是,假如我们不知道以后的事实,我们在思考刘备是否应该伐吴这个问题上,可能也会同意曹魏群臣的意见。因为刘备伐吴,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吴而不利于蜀的条件。

孙吴新得荆州,据有荆、扬、交三州,地广兵众。

孙吴全歼荆州关羽军队,得胜之兵,士气正盛,斗志正旺。

孙吴向曹魏称臣,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迁都武昌(治今湖北鄂州),孙权亲自坐镇荆州,显然作出尽全力保卫荆州的架式。

孙吴人才济济,文武满朝。都尉赵咨出使曹魏,魏文帝问他:“像你这样的人吴国有多少?”赵咨答:“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这虽是外交辞令,但却反映了吴国不乏人才的事实。

蜀汉方面则不然。

荆州关羽军的失败,不仅使刘备失去了一名匹敌万人的勇将和数万军队,而且也失去了跨有荆、益的大好局面,只剩下益州一地了。

荆州的丢失,又引起了孟达叛变、汉水复塞等连锁反应。关羽攻不下襄樊,又得知江陵失守,急忙丢下襄樊,回军援救,他不但自己回军,还招呼刘封、孟达等人同往。刘封、孟达对收复荆州已经失去信心,又担心离开房陵、上庸、西城,会使三地得而复失,因此没有出兵援助关羽。刘封、孟达的行为,并不是违背刘备调度的大罪,所以刘备对他们只是心中不满,并未对他们采取惩治措施。但孟达深知关羽与刘备的关系,当他知道关羽兵败身死后,总担心刘备会怪罪自己。恰在这时,身为副军将军的刘封又与孟达起了矛盾,二人忿争不和,刘封甚至将孟达的仪仗鼓吹夺走。孟达既怨刘备委屈了自己,又恨刘封欺凌自己,一气之下,便投降了曹操。临走之前,孟达还给刘备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

伏惟殿下将建伊、吕之业,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创,假势吴、楚,是以有为之士深睹归趋。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于君乎!今王朝已兴,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自愧也。臣闻范蠡识微,浮于五湖;咎犯谢罪,逡巡于河上。夫际会之间,请命亡身,何则?欲洁去就之分也。况臣卑鄙,无元功巨勋,自系于时,窃慕前贤,早思远耻。昔申生至孝见疑于亲,子胥至忠见诛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其书,未尝不慷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以伤绝。何者?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伏想殿下圣恩感悟,愍臣之心,悼臣之举。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知而为之,敢谓非罪!臣每闻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臣过奉教于君子,愿君王勉之也。

孟达这封信,充满了委屈、怨恨之情。他认为自己是为帮助刘备完成大业而委质追随的,而刘封这样的元功巨勋之人却这样逼凌自己。荆州失败,关羽地失人亡,自己却保住了房陵、上庸。立有这样的大功,不但没有受奖赏,反而被怨恨,因而感到委屈。因此,他要“请命乞身,自放于外”了。

孟达将自己“自放”于曹魏一边,魏文帝曹丕任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其为平阳亭侯。魏文帝又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让孟达兼任新城太守,并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等与孟达一起袭击刘封。西城太守申仪本为魏将,见魏兵已临城下,便背叛蜀汉。刘封经不住内外夹击,弃城退回汉中。至此,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复为曹魏所有,刘备集团打通的汉水复又阻塞。

荆州失败后,刘备集团不但接连失地,而且也接连失人。

以奇画策算着称的智囊人物法正,在刘备汉中称王的第二年就去逝了,时年四十五岁。法正是个为刘备集团立下大功的人,刘备入川,他起了劝说推动的作用;夺取汉中,他是第一线的军师。在攻打汉中时,有一次战斗非常激烈,按当时情况,刘备应暂时撤退。但当时刘备正在火头上,说什么也不退,谁也劝说不了。当时敌方矢下如雨,十分危险。法正见状,便站到了刘备的前面。急得刘备叫着法正的字说:“孝直避箭。”法正却说:“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刘备立刻明白了,法正是用这种方法提醒自己所处的险境,批评自己冒险蛮干,于是就说:“孝直,吾与汝俱去!”说完,便与法正一同撤下来。一想到这些,刘备对法正的死去感到更加伤心,一连哭了好几天。

五虎将之一的黄忠也与法正同一年去逝。黄忠自刘备取荆州南三郡时便开始加入刘备集团,又同刘备一起进入四川。在攻打刘璋的时候,黄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夺取汉中之役,黄忠劝率士卒,在定军山力斩曹军大将夏侯渊。刘备汉中称王后,任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与关羽等地位相当。刘备料定关羽不肯与黄忠同列,专门派费诗去说服关羽。关羽果然不服,费诗便说:“自古建立帝王大业的人,在用人方面是不拘一格的。古时萧何、曹参与高祖刘邦乃布衣之交,而陈平、韩信归附刘邦是后来的事。但后来排列官位次序时,却以韩信为先,萧、曹二人也无怨言。如今,黄忠因定军山立功,被主公提拔,但在主公内心情义的天平上,黄忠怎能和您相比!况且主公与您,犹如一体,同休等戚,祸福与共,您不该过分计较官号高低、俸禄多少。我只是个使者,如果您实在不愿意,我也只好返回复命,但恐怕您将来会后悔啊!”关羽听了这番话才表示接受。费诗此行,是刘备所派;费诗之言,为刘备之意。他并不因关羽不高兴而改变对黄忠的提拔,可见黄忠对刘备也很重要。黄忠的去世,也是刘备集团的一大损失。

就在刘备准备起兵伐吴的时候,又传来了张飞被部下暗杀的消息。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曹魏的谋臣程昱等人都说张飞、关羽二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张飞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因此,刘备常告诫张飞说:“你使用刑罚杀戮过分,还天天鞭打勇健的随从,却让他们在左右服侍,这可是取祸之道啊!”但张飞仍不改正。后来,张飞的部下张达、范强二人果然杀了张飞,拿了他的首级投奔孙权去了。张飞的死,又使刘备的五虎将减了一员。

除了地盘缩小、兵损将亡之外,还有两个因素削弱着刘备伐吴的力量。

一个因素是内部对于伐吴意见有分歧。在刘备集团内部,很早就存在着与“隆中对”意见有所不同的另一派主张。早在建安十六年(221),庞统就对刘备说:“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法正也主张凭借益州以成大事,他对刘备说:“资益州之殷富,凭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庞统、法正等人在替刘备规划总方针时,从不提及荆州,庞统甚至连荆州在经济上的地位也加以否定。他们的主张是“蚕食雍、凉”,占领关中,出潼关以争天下。庞统、法正在刘备欲大举伐吴时虽已故去,但他们的主张并没有消声匿迹,赵云就主张不要东征孙吴。他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益州学士秦宓也劝刘备说,此时征吴,“天时必无其利”。群臣意见不一,就很难做到群策群力,即使勉强跟随伐吴,也很难一心对敌。所以,刘备征吴,并没有让赵云参加,而是把他留在江州(治今重庆市)。刘备的五虎将,赵云是仍然活着的两人中的一个,却被留在后方,未能参加伐吴。

另一个因素是刘备受到外交政策的牵制。刘备一向是以反曹兴汉为纲领的,这就决定了他在对付孙吴的同时,还要拿出一部分兵力去防备曹魏。范文澜先生曾指出:“刘备取得益州以后,荆州成为孙权用全力来攻,刘备不能用全力来守的局面。”这是说的荆州未失守时的情况。荆州丢失后,孙吴倾全力防守,蜀汉能不能倾全力来攻呢?同样不能。为了占领雍、凉,确保将来以此地进兵关中,刘备任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把他放在西北。刘备这样安排,就是因为马超“信着北土,威武并昭”,让他在这里“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五虎上将在世者,赵云留在江州,马超因对付曹魏而远在西北,竟没有一人随军伐吴。还有一名战将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早年随刘备人蜀,数有战功。刘备取汉中后,超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魏延向刘备表示:“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样一名战将,为了防备曹魏进攻,也被留在了汉中。

荆州丢失,损兵折将,猛将辞世,智臣归天,意见不一,力量分散,这些都对刘备东征伐吴极其不利。然而,这些不利并没有使刘备放弃东征。蜀汉章武元年(221)七月,即登上帝位三个月后,刘备便率军沿江而下,讨伐东吴。

是什么原因使刘备这样不顾利害,毅然决然率兵东下呢?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认为是刘备欲为关羽报仇,是忿而伐吴。

当时人魏国的刘晔说,刘备东征,是为关羽死而兴兵报仇。

南宋学者陈亮说:“(关)羽既就戮,(刘)备不胜忿,遂大举以求复其仇;而不知魏者国家之深仇,非特一关羽之比,吴者一家之私忿,犹有唇齿之援也。”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刘备“即位三月,急举伐吴之师,……而急修关羽之怨,淫兵以逞,岂祖宗百世之仇,不敌一将之私忿乎”?

现代也有这样的看法:“刘备对于诸葛亮的联吴外交,始终不大重视”,“当荆州失守,关羽被害之后,他忿而伐吴”。

上述看法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恩若兄弟。在稠人广座之中,关羽能在刘备旁侍立终日,他随刘备周旋,“不避艰险”。对于关羽的死,刘备不为之动情是不可能的。

但说刘备为一将之私忿,动数万大兵,是一个凭意气用事的人,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且不说后人,就是当时的人,对他才略的评价也是相当高的。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耳。本初(指袁绍)之徒,不足数也。”

魏国程昱说:“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

贾诩说:“刘备有雄才。”

刘晔说:“刘备,人杰也。”

吴国鲁肃说:“刘备天下枭雄。”

蜀国刘巴说:“(刘)备,雄人也。”

英雄、雄才、人杰、枭雄等评价,说明刘备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像伐吴这样的大事,如果没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仅凭一股怒气是不可能轻易决定的。更何况刘备伐吴时,已是一个六十二岁的政治家,说他一怒而率兵东征,未必可信。再有,刘备大举伐吴时,离关羽丧败已有一年半了,因此不能说是忿兵。

那么,促使刘备大举伐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重温一下诸葛亮的“隆中对”: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最为重要的一段话。其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了要达到恢复汉室、实现统一的最终政治目的,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夺取荆、益二州为根据地,改革内政,外结孙吴,积蓄经济和军事实力;第二步待时机到来,一路从荆州向洛阳,一路从汉中出潼关,以钳形攻势争夺中原。可以说,这是刘备集团进行政治、军事斗争的指导思想,是刘备集团根本的战略方针。

荆州的丢失,使刘备集团这个根本战略方针的进一步贯彻遇到了空前的阻力。很显然,钳形攻势的一只钳臂被折断了,如果要继续贯彻“隆中对”两路夹攻中原的战略方针,就必须夺回荆州,重新恢复这只被折断的钳臂,否则,就只有改变原来的战略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