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91600000038

第38章 势在必争(4)

第三,孙权为了进一步获得淮、泗集团和江东大族的支持,还实行世袭领兵制和给客制。简单地说,领兵制度就是将领对自己的士兵可以世代领有。如陆抗从父亲陆逊那里继承了统帅其数干部曲的权力,陆抗死后,他的数万部曲又由其五个儿子分领。给客制就是把大批佃客分赐给军队将领。例如,孙权赐给吕蒙“寻阳屯田六百户,官属三十人”。又如陈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在会稽新安县”。关于孙吴的领兵制和给客制,着名史学家唐长孺先生写过一篇专门研究的论文《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文中说:“孙氏建立了宗族间分配利益的领兵与复客制度,这种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分封制度。孙氏统治集团以若干大族与将领为代表拥有世袭的军队,占有巨大数字的田客与土地,有的还享有食邑与委任食邑长官的权力;这样就构成南方大族的经济基础及其政治特权。”

投桃报李。孙吴政权对南北士族中出类拔萃者所给予的种种恩赏和实惠,自然得到了回报。考察《三国志·吴书》,除孙氏宗室以外,立有专传的共五十九人,其中北方籍二十五人,南方籍三十四人,可见孙吴政权是得到南北大地主阶级的拥护的。孙权手下,“异人辐辏,猛士如林”,这是孙吴统治集团内部团结的时期,是孙吴政治稳定的时期。

我们再来看看蜀国的情况。

刘备进入成都后,法正曾对诸葛亮说:“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法正在这里,提出一个“客主”概念。刘备是被刘璋请人益州,后来反客为主的。刘备占领益州前,刘璋及其旧属是益州的主人,刘备占领益州,反客为主,但由于刘璋属下大部分人的加人,刘备集团的主客区分依然存在。为了使两部分人团结协调起来,刘备、诸葛亮做了许多工作。在《互相关联的三步棋》一节中,我们曾讲过诸葛亮在马超、刘巴、董和等人的问题上所做的努力,除此三人外,还有两件事可以说明刘备集团为协调客主关系所做的努力。

第一件事是启用许靖。许靖字文休,是汝南平舆(治今河南平舆西北)人。许靖与堂弟许劭“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因而很多人都希望通过他的品评,来提高自己的身价,可见汉末许靖在北方士人中影响之大。董卓之乱后,许靖避乱于扬州,依附会稽太守王朗。孙策进兵江东,许靖又逃到交州,后又应刘璋之招进入益州,被任为巴郡、广汉太守等职。荆州大学者宋忠听说许靖到了益州,写信给蜀郡太守王商说:“文休倜傥瑰玮,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可见许靖在当时的声望之高。建安十九年,刘备围困成都,当时许靖任蜀郡太守,曾谋划出城投降,由于机密泄露,谋划未遂。刘璋因为危亡在即,也宽容了他。刘备占领益州后,因为许靖对主不忠,不想任用他。法正对刘备说:“当然,许靖是那种获得虚名而没有实际才德的人。但是,主公现在刚开始创建大业,不可能挨家挨户地去向天下人说明为什么不启用许靖。而许靖的虚名,早已在各地传播,如果对他不礼貌优待,天下的人会因此认为主公不尊重贤才。所以,您应当对他表示敬重,这就像从前燕昭王善待郭隗而得天下贤人的心一样啊。”刘备认为法正说得很有道理,便让许靖任左将军长史、太傅、司徒等职,诸葛亮等人也“皆为之拜”。许靖不但是名士,又早入益州依附刘璋,显然属于法正所说的“主”的范围。重用许靖,就能在刘璋旧部中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件事是刘备娶吴氏为妻。吴氏是吴壹的妹妹。吴壹是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东南)人,其父与刘焉有旧交,因此,在刘焉入蜀时,吴氏举家跟随。后来,吴壹的妹妹嫁给了刘焉的儿子刘瑁为妻。不料刘瑁早逝,吴氏长期寡居。刘备进入益州后,孙夫人离开他返回东吴,群下多劝刘备聘娶吴氏。刘备娶寡居的吴氏,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家室问题,更对协调新占益州后的“客主”关系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对这件事,刘备的心情是复杂的,从政治角度看,刘备显然愿意成就这门亲事,但从礼法角度,刘备又对这门亲事心存顾虑。吴氏是刘焉的儿媳,自己与刘焉又是同宗,娶宗族中的寡妻,别人将会怎么说呢?

法正看出了刘备的心思,便对他说:“主公知道春秋时的子圉吧?”“是晋文公的侄子子圉吗?”刘备问道。“正是他。”法正说:“他在秦国作人质时娶秦国女人为妻。后来他自己回到晋国,秦国又把他的妻子嫁给晋文公。晋文公与子圉是叔侄,尚且娶了他的妻子,您与刘瑁的关系,近得过晋文公与子圉吗?”一番话说得刘备消除了顾虑,便娶了吴氏为夫人。对于这件事,晋代史学家习凿齿颇有看法,他说:

夫婚姻,人伦之始,王化之本,匹夫犹不可以无礼,而况人君乎?晋文废礼行权,以济其业,故子犯曰“有求于人,必先从之,将夺其国,何有于妻”,非无故而违礼教者也。今先主无权事之逼,而引前失以为譬,非导其君以尧、舜之道者。先主从之,过矣。

习凿齿显然忽视了刘备与吴氏婚姻的政治因素,当时刘备为益州新主人,与以前的旧主人搞好关系,协调一致,是关系到刘备集团能否在益州立足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联系到吴氏在益州的根基,不难看出刘备与吴氏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协调“客主”关系的政治目的的,怎能说是“无权事之逼呢?”

由于刘备集团的种种努力,蜀汉政权的政治面貌也有一番新气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竟劝。

诸葛亮又以“严刑峻法”打击“专权自恣”的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使得刘备集团不仅能初步取得益州士人和外来势力的拥护,而且在政治上也是朝气蓬勃的。

但是,蜀国毕竟立国不久,从刘备取益州算起,到伐吴只有八年;从取汉中算起也只有三年多,与东吴三世三十多年的历史相比,显然相差甚远。由于蜀汉立国短暂,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来不及彻底解决,有些问题甚至还没有开始解决,比如“南中”的少数民族问题等。这样,蜀汉政权的统治根基不如孙吴稳固。

再看经济方面。

孙权曾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这句话反映了孙权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建安八年,陆逊二十一岁时出任孙权海昌县(治今浙江海宁西南)屯田都尉,可见在孙权统治初期,吴国就已有民屯。孙吴前期,颇能注意人民的疾苦。孙策时,“军士奉令,不敢掳略,鸡犬、菜茹,一无所犯”。鲁肃“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建安二十四年大疫,孙权下令尽免荆州百姓租税。这些作法都是有利于生产发展的。

孙吴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手工业也有很大进展。冶铁方面,吴国在有铁的郡县都设置冶令或冶丞,管理冶铁生产。《太平御览》卷四一五引《纪闻》讲了这样一个传说:孙吴宣城郡青阳县(治今安徽青阳)有梅根冶所。那里有个孝女李娥庙,其周围林木秀茂,周围十里,土人不敢樵采,敬而事之。据说李娥的父亲在孙权时为铁官,为吴国铸造兵器。有一次,炉里的铁水怎么也流不出来,“时吴方草创,法令至严,诸耗折官物十万即坐斩,倍又没人其家”,而李娥父所损耗的远远超过这个数量。十五岁的李娥十分痛心,一头扎进炉中。只见铁水沸涌溢出炉口,只有李娥的鞋浮出,而其身却已溶化。铁水流成沟渠,“泉注二十里,人于江水,其所收金几亿万斤,沟渠中铁至今仍存。故吴俗每冶铜铁,必先为娥立祠,享而祈福”。这个传说,反映出宣城一带不仅有冶炼场,还形成了自己的行业神,可见冶铁业之发达。宣城以外,都城建邺、武昌等地也有冶铁场所的记载。孙吴的造船业也很发达,据史书记载,孙权“于武昌新装大船,名为长安,试泛之钓台圻”。孙权之所以命名这艘大船为“长安”,可能与另一艘破败的大船有关。孙权曾在武昌造过一艘名为“大舡”的大船,能容战士三千人。孙权曾与群臣一起在江中试乘此船,“值风起,至樊口十里余便败,故名其处为败舶湾也”。吴国能在武昌一地接连造出容纳三千人的大船,可见其造船业的水平。此外,孙吴的制瓷业、制盐业、纺织业也见于史书记载。

蜀汉方面,刘备、诸葛亮等人也对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刘备占领益州后,有的人提出把成都城中的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不同意这样做,他说:“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他认为“益州人民,初罹兵革”,需要休养生息,应将田宅及荒地归还百姓,让他们“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赵云的主张立即得到了刘备的支持和采纳。诸葛亮也主张:“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富国安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蜀国的赋调是较轻的。诸葛亮出祁山北伐,“祁山万户,出租五百石供军”。万户出租五百石,每户出租五升,这在当时三国中是较轻的。这还是蜀国后期的情况,在蜀国初建草创时,百姓的赋税负担更不会重。

除注重农业生产外,刘备初占益州时,还采用其他一些措施恢复经济。当时刘备的财政紧张,军用不足,便采用刘巴建议,“铸直百钱,平抑物价,令吏为官市”,“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在手工业方面,刘备集团也设置了专门负责机构。如制盐业,刘备取益州之后,“置盐府较尉,较盐铁之利”。盐府,即专门管理盐业生产和销售的机构,司盐校尉即盐府的长官。刘备曾以刘璋的旧部王连任司盐校尉。王连是盐府长官中颇有成绩者,他任职以后,“利人甚多,有裨国用,于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杜祺、刘干等,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真是国财、人才双丰收。再如冶铁业,刘备取益州后,还设置了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蜀郡成都人张裔曾任此职。在益州各地,有许多冶铁场所。据陶弘景《刀剑录》记载:“蜀主刘备,章武元年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铁剑,各长三尺六寸。一备自佩,一与太子,一与梁王理,一与鲁王永,一与诸葛亮,二与张飞、关羽,一与赵云。”可见金牛山是蜀汉初期重要的冶铁场所之一。

以上是吴、蜀两国在经济方面各自进行的努力。就主观努力而言,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发展生产的措施,似难分出优劣。但是,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效,总是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的,都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就经济上的客观条件而言,吴国要优于蜀国。吴、蜀夷陵之战前,吴国据有扬、荆、交三州。特别是荆、扬二二州,湖河纵横,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从东汉以来,南方落后的社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口增长很快,扬州从三百二十多万增加到四百三十多万,荆州从三百五十多万增加到六百二十多万。再加上东汉末年的战乱主要在北方,对江南的破坏较小,而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更促进了南方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鲁肃说:“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周瑜说:“(江东六郡)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荆州也:是“沃野万里,士民殷富”,“以田以渔,徐粟红腐,年谷丰夥。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攘窃之民”。这些说法都反映了荆扬地区的富庶。而刘备所据有的益州,虽有“天府之国”之称,但比起荆、扬来只是一州之富,而且这一州之富在当时也仅限于巴、蜀地区,“南中”还未开发,刘备虽在那里设床降都督,但那里的少数民族并未臣服。汉中虽然富庶,但曹操降服张鲁后就迁汉中数万户居民充实长安及三辅。与刘备争汉中失利后,为防止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曹操又令张既到武都,“徙氐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这两次徙民,对汉中具有破坏性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恢复。因此,就经济实力说,吴国方面也具有优势。

吴、蜀两国的军事比较,我们在下一节将要详谈,这里只谈一个问题。兵和武器是战争的两个基本“硬件”,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在古代社会,在冷兵器时代,兵的众寡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政权军事实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兵和民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密切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兵来自于民,民众的数量制约着兵众的数量。小池塘里长不出吞舟大鲸,因为它的水量是有限的;小国家里不会有百万雄兵,因为它的民众是有限的。在封建割据时代,在封建兼并战争中,小国寡民常常不是万乘大国的对手,道理就在这里。第二,不仅军队的绝对数量受民众数量的制约,军队的相对数量也受民众数量的影响。兵是靠民养活的,所以,兵和民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超过这个比例,就会使百姓负担加重,民怨沸腾,矛盾激化。

人口的多寡关系到军力的强弱。吴、蜀两国的人口状况如何呢?

《晋书·地理志序》载:“刘备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男女人口九十万。”章武元年(221)即刘备建汉东征孙吴当年,这是史籍上夷陵之战前关于蜀国人口的明确记载。

吴国当年人口史无明文,距离夷陵之战时间最近的记载是孙权赤乌五年(242),《晋书·地理志序》记吴有户约五十二万,男女人口约二百三十万。夷陵之战前后,正是孙吴强盛时期,户数和人口数不会少于赤乌五年。

二百三十万比九十万,优势的天平向孙吴一方倾斜。

最后看看两国的外交。

有论者说,孙权的灵活的外交政策,显示了他一流的外交水平。这的确是中肯之论。自从孙权决心武力夺回荆州之时起,就准备着应付刘备的大规模反攻。他一方面进行军事方面的准备,另一方面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本来,孙权是与刘备联合抗曹操的盟友,但当他乘机夺回荆州时,却给曹操上书“乞以讨羽自效”。取得荆州后,孙权立即派校尉梁寓向曹操进贡,并送还被俘魏将朱光等人,甚至向曹操上书称臣,劝其代汉。黄初元年(220)七月,孙权又遣使向即将代汉的曹丕进贡。黄初二年八月,他又向魏卑辞奉章,俯首称臣,并送还魏降将于禁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