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10491600000053

第53章 励精图治(9)

通过鲍勋的命运,可见曹丕的政治品格。在曹丕当政时期,政治空气沉闷,臣下绝少直言。有一次,曹丕迁徙冀州的十万户士家充实京畿。当时连年蝗灾,百姓大饥,群臣都认为徙军户之举不可行,而曹丕却坚持要迁徙。侍中辛毗与朝臣求见曹丕。曹丕知道他们欲劝谏,“作色以见之”,群臣见状,“皆莫敢言”。这样,曹丕怎能像诸葛亮那样集思广益呢?

后来的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石英,采谷城之文石,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铸作黄龙、凤凰奇伟之兽,饰金墉、陵云台、陵霄阙。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掘土以率之”。

宫殿修好,曹叡又金屋藏娇,“广采众女,充盈后宫”。史载曹叡“起太极诸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建翔凤于其上;又于芳林园中起陂池,楫棹越歌;又于列殿之北,立八坊,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贵人、夫人以上,转南附焉,秩石拟百官之数。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伎歌者,各有千数”。

大兴土木,广采美女之外,曹叡还广占良田。他在洛阳周围圈了大批土地作为鹿苑,不许任何人猎取。鹿苑的面积有多大?据《三国志·魏书·高柔传》记载,宜阳典农刘龟因射兔犯了猎禁被治罪,荥阳周围的农田被麇鹿践踏而农民不敢禁止。宜阳在洛阳西南,荥阳在洛阳东,可见以洛阳为中心,东至荥阳,西到宜阳,都是皇家鹿苑。据高柔估计,皇家鹿苑禁地“广轮且千余里”,里面有虎约六百只,狼约五百只,狐狸约一万只。仅被虎、狼、狐吃掉的鹿,每年就约十二万头。可见皇家鹿苑面积之广。曹魏的禁猎法令极严,“杀禁地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能觉告者厚加赏赐”。如此大面积的鹿苑禁地,如此严厉的禁令,给附近的百姓带来了极大危害。高柔指出:“中间以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民虽障防,力不能御。至如荥阳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

曹叡的一系列弊政,使当时出现了“民稀耕少,浮食者多”,“民穷于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的现象。

曹操、曹丕、曹叡三世,是曹魏政权政治上上升的时期,但由于他们治理上的缺陷和不足,国家出现的问题也不少。

曹操末年,建安二十二年(217),“疫疠大起,时人雕伤”,第二年,曹操自己也承认:“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于外,垦田损少。”就在这一年,南阳郡山民由于“苦徭役”而举行起义,“吏民共反”。

曹丕在位时期,因农民造反屡起,黄初五年(224),“初命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当时“上下相弊以文法,百姓无所措其手足”,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曹叡时,青龙年间(233-237),大修宫殿,“赐与无度,帑藏空竭”,“百姓失农时”,“民不堪役”。由于“法令滋章,犯者弥多;刑罚愈众,而奸不可止”,曹椒再次重申“谋反”罪在不赦。可见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我们再看看孙吴。

孙权是三国时期有作为的君主。他十八岁时便继承了父兄统一江东的事业,团结了一大批从北方南下的文武功臣和江东的人才,对外联刘抗曹,对内经营江东,开发南方,使孙吴政治、经济、军事都有很大发展,成为与魏、蜀鼎立的三国之一。

孙权四十八岁时称帝,七十一岁病殁,这段时间可视为其统治的后期。

孙权中后期逐渐骄矜,政治上专断横暴。他对于臣下的劝谏,往往置若罔闻,对于那些敢于犯颜之谏的人,也常常加以排斥。陈郡人郑泉,被孙权任为郎中,他常常当着众人对孙权进行劝谏,孙权问他:“你喜欢当众面谏,有时竟不顾君臣之礼,难道就不怕触怒我吗?”郑泉回答:“我听说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现在朝廷上下都无所忌讳,这实在是因为您的宽宏大量,所以我不怕触犯您。”在一次宴会上,孙权故意吓唬郑泉,借口冒犯了他,命令左右将郑泉推出,交给有关部门迅速治罪。当他看到郑泉被推出时还连连回头,就哈哈大笑说:“你说不怕触怒我,为什么此时还连连回头看我呢?”从孙权的得意形态中,可见他是喜欢臣下怕他的。孙吴老臣虞翻,对孙权多次谏争,使得孙权很不高兴。有一次宴饮,孙权与张昭说起神仙之事。虞翻因喝醉了酒,指着张昭说:“他们都是死人,却谈神仙之事,世间怎么会有神仙呢!”孙权本来就不喜欢虞翻,对他积怒非一,便借着这件事,将他流放到交州。虞翻最后死在那里。

普通人塞听拒谏,受损失的只是他自己。一个执政者如果不能集思广益,就会使臣下的一些很好的建议不能被实施,而他自己的错误决策不能得到纠正。孙权的刚愎自用便导致了这样的后果。

黄龙二年(230),孙权派军去征夷州(今台湾)和珠崖(今广东琼山东南)。陆逊上疏劝说道:“现在天下未统一,正是需要民力以实现大业的时候。而远征夷州和珠崖,只能损伤民力,得不到什么好处。如今战争不止,干戈不息,百姓陷入贫寒之境。我认为应该养育士民,宽其租赋,这样才可使众和民勇,统一天下。”但孙权却听不进去,仍派甲士万人征夷州,结果是“得不补失”。

嘉禾元年(232)十月,割据辽东的公孙渊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向孙权称臣。孙权得意忘形,第二年三月,宿舒、孙综返回时,孙权要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携带金银珍宝越海册封公孙渊。老臣张昭极力反对,举朝大臣也都劝谏,说公孙渊反复无常,不可相信,只需派少数人护送宿舒、孙综回去就行了。孙权不听,果然,公孙渊将张弥、许晏等人杀害,随行者只剩六十多人借道高丽从海上逃回。对此,裴松之评论说:“愎谏违众”,“非惟暗塞,实为无道”。

由于孙权不惜民力,在他统治的后期,孙吴百姓赋役繁重,生活日益恶化。孙权的儿子孙登临死时上疏就指出:“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他希望孙权能够“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就连孙权自己也承认:“顷者以来,民多征役,岁又水旱,年谷有损,而吏或不良,侵夺民时,以致饥困。”这种情况势必激起百姓起来反抗。嘉禾三年,庐陵民李桓、罗厉等人起义。嘉禾五年,鄱阳民彭旦起兵反抗。嘉禾六年,鄱阳民不堪政府兵役,在吴遽领导下起义,豫章、庐陵二郡百姓纷纷响应。这说明,孙权晚年孙吴国内阶级矛盾在日益激化。

孙权晚年,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也日益尖锐。

孙权有七个儿子,长子孙登被立为太子。但孙登没有即帝位就死了,他的弟弟孙虑也早在嘉禾元年死去,孙权只得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孙权虽立孙和,却又十分宠爱第四子孙霸,封他为鲁王。孙霸恃宠与孙和对立,谋夺太子之位,朝中大臣也因此分成两派。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尚书丁密等人支持太子孙和,而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中书令孙弘以及全寄、杨竺等党附鲁王孙霸。孙和的生母王夫人与全公主有矛盾,一次孙权有病,派太子孙和往庙中求神医病。孙和妃的叔父张休家离庙不远,因此,孙和顺便到张休家去看望了一下。不料全公主早已派人在孙和后面暗地监视,当她知道孙和去了张休家,急忙跑到孙权面前,说太子未去庙中求神,而是去了妃子家。她还告诉孙权,不但太子不关心皇上的龙体,就连他妈妈王夫人听说皇上有病,也不但不忧,反而高兴。孙权闻此大怒,渐渐地产生了废太子之意。

孙和日益失宠,鲁王孙霸乘机加紧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活动。孙霸的党羽杨竺见孙权,盛赞孙霸有文武才干,应该立为太子,于是孙权答应改立孙霸为太子。不料床下有耳,二人的谈话恰巧被一个伏在床下的侍者全部听到,并把一切告诉了太子孙和。孙和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正好陆逊的族侄陆胤要去武昌,来向孙和辞行。孙和没在家里召见他,而是换上便服悄悄来到陆胤车中。在车中,孙和把这个消息告诉陆胤,请他帮忙转告陆逊。正在武昌的陆逊闻听此讯,立即连上了三四道奏折,说:“太子是正统,应有盘石之固,不能轻易变动。鲁王是藩臣,与太子应有差别,只有这样,上下才能相安无事。”并要求回京面见孙权。孙权见秘密已经公开,干脆下令废掉了太子孙和,并流放了孙和的亲信顾谭、顾承、姚信,诛杀了太子师傅吾粲,陆逊也忧愤致死。不久,由于谮毁的真相大白,孙霸也被赐死,其党羽全寄、吴安、孙奇等人全被诛杀。

孙霸、孙和的太子之争以双方的毁灭而告结束,但它给孙吴的政治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朝中的派别并未消弥,一些大臣因这个事件被牵连进去,使吴国的政治力量受到削弱。由于太子被废,鲁王赐死,孙权不得不选少子孙亮为继承人。孙亮即位时,年仅十岁。孙权临死时,见孙亮年幼,便召集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太常滕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等“属以后事”。但孙弘一向与诸葛恪不和,孙权刚死,孙弘就想矫诏杀死诸葛恪。诸葛恪联合孙峻,先下手除掉孙弘,掌握了朝中大权。以后,孙峻又利用诸葛恪伐魏兵败之机将他杀死,自己辅政。孙峻辅政,孙吴政治更加腐败,史载孙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又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孙峻死后,其族弟孙琳接替了他。孙琳“负贵倨傲,多行无礼”,不久便废掉孙亮,另立孙休。孙琳重权在握,“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权倾人主,自吴国朝臣未尝有也”。皇帝孙休自然不能忍受,永安元年(258)年底,利用腊会之机将孙琳杀死。

从孙权统治后期起直至吴亡,孙吴的政治一步步走向腐朽没落,始终处在动荡不安之中。赤乌三年(240)四月,孙权“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这显然是吴国后期阶级矛盾激化的反映。

与魏、吴两国相比,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最高统治者不像曹丕、孙权那样刚愎拒谏,一意孤行;不像曹叡那样大兴土木,挥霍无度;不像魏吴两国那样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相反,却是政治稳定,能者尽职,吏风清廉,社会安宁。

蜀汉君臣之间无猜忌。

君臣无猜是蜀汉的政治传统。早在刘备时,就对诸葛亮绝对信任,白帝托孤成为君臣信任的千古美谈。刘备死后,诸葛亮受遗诏辅政,集政权、军权于一身,“事无巨细,亮皆专之”。功高震主,权重招祸,这几乎是封建政坛上普遍的现象。而蜀汉却显得有些特殊,后主刘禅对诸葛亮非但不猜忌,反而对诸葛亮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逝世后,后主刘禅很伤心,李邈上疏说:“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李邈举了两个历史上的例子,说诸葛亮死了比活着好。一个是西汉宣帝诛杀霍禹之事。李邈认为,霍禹未必想造反,而宣帝也不是喜欢杀人,霍禹被杀,实在是他权力太大的缘故。另一个是春秋时申无宇的一句话:“五大不在边。”所谓五大,指五种权力很大的人,这种人长期在外统兵,就会威胁朝廷。李邈认为,诸葛亮也属于“五大”那种人。刘禅听了非常生气,便把李邈杀掉了。

刘禅不猜忌诸葛亮,固然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但这种信任的建立,也是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忠贞不二的结果。

诸葛亮不但用自己的忠诚取得了刘禅的信任,他所举荐的人同样没有受到刘禅的猜忌。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临行时向刘禅上了一封语重心长、情理并重的奏表,这就是着名的《前出师表》。在表中,他告诫刘禅要自尊自律,要使忠谏言路畅通,要刑赏平明,要亲贤臣,远小人。诸葛亮在表中还举荐了“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让他们主管宫中之事。又举荐了“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统领营中之事。后主刘禅听了没有呢?史籍记载,刘禅在位时,想采择美女以充后宫,董允知道后,认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如今嫔妃人数已经够了,不宜再增加,始终不同意。这说明刘禅的言路并未堵塞。刘禅逐渐长大,宠爱宦官黄皓。而黄皓也善于逢迎献媚,会花言巧语,也使尽全身解数想取悦于刘禅。董允知道后,常常上匡后主,下斥黄皓。在董允监督下,黄皓畏惧,“不敢为非”。董允在世时,黄皓的官位最高也不过黄门丞。这说明刘禅才虽平庸,而却非昏暗之主,他是“近贤臣,远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