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敌之术,需要给敌方可乘之机,在给其准备梯子时,既不能使他猜疑,还要能让他清楚地看到梯子。只要他爬上了梯子,就不怕他不进己方事先设置的圈套。
北宋初年西夏军队长期骚扰宋朝边疆。有一年西夏军队又来侵犯,渭州知州曹玮领兵出战,击败敌人。看到西夏兵一路逃走,曹玮命令士兵赶着敌人丢下的牛羊,抬着敌人丢下的辎重慢慢地往回走。西夏军队在逃亡几十里后,忽得探马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290~307年在位。
饵;面对好大喜功的对手,以伪装示弱为鱼饵;面对贪图名利的对手,以权势为鱼饵……因人而异,投其所好。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之后,立司马遁为太子。司马遁是司马衷登基之前跟宫中一个叫谢玫的才人所生。所谓母因子贵,司马遁被奉为太子,他的母亲便从才人升为淑媛(嫔妃的称号)。皇后贾南担心自己没留下子嗣,以后太子逐渐掌势后,自己的地位会有所动摇,便在余党的蛊惑下,决定采用上屋抽梯之计废掉太子。
一日,贾后以皇帝身体不适为由,召太子入宫。
太子入宫并未见到父皇,却被引进一间侧室,宫女端着三壶酒和一大盘枣走了进来,说这乃皇上所赐,要太子就着枣把酒喝完。太子说:“陛下的赏赐我不敢推辞,只是我平时喝不了三壶酒,现在空着肚子更喝不了这么多!”宫女按照贾后的原话斥责道:“太子真是不敬不孝!皇上赐酒,难道你怕其中有毒不成?”太子没办法,只得把三壶酒全部喝下,搞得自己头晕不已。这时宫女拿出一份文稿对太子说:“皇上有令,让太子把这份文稿抄上一遍。”太子喝得醉醺醺的,早已分不清这是什么,抄的时候把字句也写得丢三落四,将文稿抄完后他倒头便睡,根本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
第二天,晋惠帝临朝,那篇由太子抄写的文稿被送了上来,只见上面写着:“陛下该自寻短见,你自己苟且偷生,我早晚把你解决。皇后贪恋荣华富贵,她也不该活了,所以我会亲手了结她……”晋惠帝见如此大逆不道的文章竟是出自太子之手,一时不知所措,便与众臣商议如何处置太子。
贾后的余党董猛进谏:“太子犯上,理应处死。”晋惠帝看着自己的孩子变成罪人,最终动了恻隐之心,废太子为庶人,免其一死。
无辜的太子被囚禁在金塘城,其母亲谢玫更是惨遭贾后的毒手。
诱敌之术,需要给敌方可乘之机,在给其准备梯子时,既不能使他猜疑,还要能让他清楚地看到梯子。只要他爬上了梯子,就不怕他不进己方事先设置的圈套。
北宋初年西夏军队长期骚扰宋朝边疆。有一年西夏军队又来侵犯,渭州知州曹玮领兵出战,击败敌人。看到西夏兵一路逃走,曹玮命令士兵赶着敌人丢下的牛羊,抬着敌人丢下的辎重慢慢地往回走。西夏军队在逃亡几十里后,忽得探马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字正度,河内温县人,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公元290~307年在位。
回报曹玮令将士捡拾其资财之事,西夏将领认为曹玮如此贪财,军队行动必然缓慢,便决定掉头回去袭击宋兵。
曹玮听闻西夏军队卷土重来丝毫不在意,仍命部队慢步前行。将领看到曹玮的表现紧张地说:“不如将牛羊和辎重扔下,带着这些累赘,军队行动太缓慢了。”曹玮对部下的建议不理不睬,直到大军走到地势高的地方,才命令军队休息,等待敌人到来。
当西夏大队靠近宋军时,曹玮找人传话给他们说:“你们大老远又跑回来一定很累,我不想胜之不武,所以先让你们休息休息,然后再战。”西夏将士当时身疲力乏,听闻敌方如此体贴非常高兴,都坐下来休息。过了好久,双方才击鼓交战,结果曹玮的军队毫不费力地就把西夏将士打得狼狈逃窜。
这次的胜利让宋军士兵有点百思不得其解,非常好奇将军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曹玮笑笑道:“命令大家赶牛羊抬辎重,让队伍涣散不堪,目的是为了诱骗敌人,把他们再引回来。敌人回来袭击我们,往返差不多走了一百里地。倘若即刻开战,敌军虽然疲惫但士气尚存,战局胜负很难预料,敌军可能越战越勇。我建议让敌军休息是因为人剧烈运动后一旦坐下来休息,身体就会很疲惫,腿脚肿痛,精神松懈,没有了战斗力。这就是我军能够打败西夏人的原因。”“上屋抽梯”是连环计里的一招,抽梯之后,可以再使一招“关门捉贼”,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回报曹玮令将士捡拾其资财之事,西夏将领认为曹玮如此贪财,军队行动必然缓慢,便决定掉头回去袭击宋兵。
曹玮听闻西夏军队卷土重来丝毫不在意,仍命部队慢步前行。将领看到曹玮的表现紧张地说:“不如将牛羊和辎重扔下,带着这些累赘,军队行动太缓慢了。”曹玮对部下的建议不理不睬,直到大军走到地势高的地方,才命令军队休息,等待敌人到来。
当西夏大队靠近宋军时,曹玮找人传话给他们说:“你们大老远又跑回来一定很累,我不想胜之不武,所以先让你们休息休息,然后再战。”西夏将士当时身疲力乏,听闻敌方如此体贴非常高兴,都坐下来休息。过了好久,双方才击鼓交战,结果曹玮的军队毫不费力地就把西夏将士打得狼狈逃窜。
这次的胜利让宋军士兵有点百思不得其解,非常好奇将军究竟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曹玮笑笑道:“命令大家赶牛羊抬辎重,让队伍涣散不堪,目的是为了诱骗敌人,把他们再引回来。敌人回来袭击我们,往返差不多走了一百里地。倘若即刻开战,敌军虽然疲惫但士气尚存,战局胜负很难预料,敌军可能越战越勇。我建议让敌军休息是因为人剧烈运动后一旦坐下来休息,身体就会很疲惫,腿脚肿痛,精神松懈,没有了战斗力。这就是我军能够打败西夏人的原因。”“上屋抽梯”是连环计里的一招,抽梯之后,可以再使一招“关门捉贼”,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十六计
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题 解“树上开花”指的是虚张声势,无中生有,树上本没有花,却把五颜六色的假花粘在树上,显得这棵树生机勃勃。而在军事上,树上开花的做法是指借用他人的声势来壮大自己的军威,让敌人感觉害怕。此计中,“树”是主要的,是被借来虚张声势的,所以必须是比较强大的。而“花”则是搭配,所以力量弱小的一方就是“花”。“花”要善于伪装,达到以强隐弱的目的。
使用这一计一般都是自身力量弱小,需要借助别人帮助或者制造假象,让对方觉得自己强大。而且,作为势力弱小的一方,要懂得客观分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势利导,让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如同《孙子兵法》上面写的:“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经典再现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古文译读借助他人的局面布置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小,但是气势颇大。在高空飞翔的鸿雁,全凭其丰满的羽翼助成气势。
前沿诠释“树上开花”,即依靠战略合作伙伴的实力,来壮大自己声势,然后以连环计续之。两军对垒,双方实力强弱最为重要,这是决定胜败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才是用计。如实力雄厚,配合计谋消灭敌人便势如破竹。当然在实力相差悬殊时,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就成了明智之举。
蒙古地处明与后金之间,东边与后金接壤,南边与明相连。它的向背直接影响到后金和明两方力量的消长,因此明与后金都竭力争取蒙古的配合。林丹汗曾写信对努尔哈赤大加斥责,言语中带着蔑视,更挑衅要对其进行军事威胁,不允许后金攻打广宁城。努尔哈赤大怒,立刻复书坚决回应了林丹汗的挑衅,指出林丹汗所统树上开花: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题 解“树上开花”指的是虚张声势,无中生有,树上本没有花,却把五颜六色的假花粘在树上,显得这棵树生机勃勃。而在军事上,树上开花的做法是指借用他人的声势来壮大自己的军威,让敌人感觉害怕。此计中,“树”是主要的,是被借来虚张声势的,所以必须是比较强大的。而“花”则是搭配,所以力量弱小的一方就是“花”。“花”要善于伪装,达到以强隐弱的目的。
使用这一计一般都是自身力量弱小,需要借助别人帮助或者制造假象,让对方觉得自己强大。而且,作为势力弱小的一方,要懂得客观分析,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势利导,让事情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如同《孙子兵法》上面写的:“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经典再现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古文译读借助他人的局面布置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小,但是气势颇大。在高空飞翔的鸿雁,全凭其丰满的羽翼助成气势。
前沿诠释“树上开花”,即依靠战略合作伙伴的实力,来壮大自己声势,然后以连环计续之。两军对垒,双方实力强弱最为重要,这是决定胜败的重要条件之一,其次才是用计。如实力雄厚,配合计谋消灭敌人便势如破竹。当然在实力相差悬殊时,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就成了明智之举。
蒙古地处明与后金之间,东边与后金接壤,南边与明相连。它的向背直接影响到后金和明两方力量的消长,因此明与后金都竭力争取蒙古的配合。林丹汗曾写信对努尔哈赤大加斥责,言语中带着蔑视,更挑衅要对其进行军事威胁,不允许后金攻打广宁城。努尔哈赤大怒,立刻复书坚决回应了林丹汗的挑衅,指出林丹汗所统兵力,后金从未惧怕。从这时起,后金与蒙古之间的矛盾便加剧了,一直延续到皇太极即位。皇太极即位以后马上采取了相应措施,沿用努尔哈赤对蒙古各部联姻结盟的政策,将打击的矛头主要指向林丹汗。
天聪元年正月,皇太极听说林丹汗准备兴兵攻打喀尔喀诸部,便立刻抓住这个紧要关头,借机拉拢、雪中送炭,将各个部落对林丹汗的仇恨激发出来,向奈曼部衮出斯、巴图鲁等部要求建立友好关系。皇太极这次致书在与蒙古各部落友好结交的同时,也深刻地揭露林丹汗的丑恶行径,效果奇好。随着形势的逐渐发展,蒙古诸部归顺后金的人越来越多,就连林丹汗属下的重要人物最后也都陆续投奔皇太极。林丹汗越发孤立,而蒙古其他各部为反抗林丹汗的暴力统治逐渐走向了联合。
皇太极龙颜大悦,因为自己几乎没有插手,林丹汗便已经吃了败仗。
在此种局势下,林丹汗派人给明廷一连送去了十几封信,但是都石沉大海,连一点回应都没有,最后林丹汗只得放弃依靠明廷。他明白这只是相互利用的一种谋略罢了,明廷当时与他交好,无非是怕他跟满军联合对他们不利。自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后,矛头便指向了他,清军以及蒙古各部都想把他一举消灭。现在他们的实力一天天地壮大,明廷躲他们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为了自己来冒这样的风险呢?想到这里,林丹汗心里沉稳了些,再说以自己现在的实力,也不一定就会失败,只要跟他们奋力一拼,还是有胜利的希望的。
天聪二年二月,察哈尔部与蒙古其他各部大战一场,却以失败告终。不过蒙古各部的实力也受到很大的损失,继续对察哈尔作战的话也感到力量不足。于是他们写信给皇太极,推举他为所有联盟的盟主,希望他出兵援助,一鼓作气消灭林丹汗。
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收到这封信,皇太极实在是太高兴了。他赶忙在殿中跟诸大臣商议,最终同意联合出兵,共讨林丹汗。
皇太极感慨道:“这件事早就憋在我心中许久了。主要牵涉三个方面,一是明廷方面,二是蒙古各部,三便是林丹汗所部。以当前来说这三方势力都不得轻视。
蒙古各部这种以部族联盟方式集合的力量极其不稳定,稍有差池就会分崩离析,对皇太极(1592—1643),满洲爱新觉罗氏,1626年,继位后改年号为天聪,史称“天聪汗”,1636年,于盛京即皇帝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三十六计 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现在对我们威胁最大的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而我们的当
务之急就是把林丹汗消灭。之所以没有马上率兵攻打,是因为不了解他们的虚实。
毕竟林丹汗战绩显赫,旗下也可谓是虎狼之师,贸然出兵攻打他实在是莽夫之举。
不过这次蒙古各部万众齐心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林丹汗此次必败无疑!”天聪二年九月,皇太极决定亲征察哈尔部林丹汗,他以盟主的身份发布了一条召集令。召集令里言道:“蒙古科尔沁部众贝勒、喀喇沁部落塔布囊等,敖汉、奈曼及喀尔喀部落众贝勒,各自率领所部,在初九之日,务必赶到辽阳,一齐讨伐林丹汗。”召集令一发布出去,蒙古各部首领就纷纷率兵赶赴辽阳。二十日黎明时分,皇太极率满蒙联合大军赶赴察尔哈、席伯图、英汤图等地进攻林丹汗所占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