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诗三百首
1050500000140

第140章 苏轼 (2)

君看岸边苍石上, 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 多言譊譊师所呵。

【注释】

① 百步洪,地名,在今江苏铜山县,即吕梁。泗水所经,洪有峭石急流,凡百余步,故名。② 王定国,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大名莘县(现属山东)人,与苏轼友善,曾因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贬宾州。苏轼曾撰有《王定国诗集序》。彭城,即徐州。③ 棹(zhào),摇船的用具,这里是划的意思。颜长道,颜复,字长道,彭城人。盼、英、卿,三人都是歌伎,所以第二首有“轻舟弄水买一笑”语。④ 圣女山,在铜山,下临泗水。⑤ 羽衣,指道服。⑥ 黄楼,徐州城东门大楼,苏轼知徐州时增筑,因粉以黄土而得名。⑦ 参寥,僧人,号道潜,本姓何,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市)人,能诗。时从余杭来徐州探访苏轼。师,对僧人的尊称。⑧ 曩,昔日。⑨ 遗(wèi),赠。⑩ 舒尧文,舒焕,字尧文,桐庐人,当时任徐州教授。他的《和苏子瞻观百步洪原韵》有“先生何人堪并席,李郭相逢上舟日”语。云,句末助词,无义。

斗落,陡落。斗,通“陡”。 水师,船工。绝叫,狂叫。凫雁,野鸭。 骏马句,“注坡”本宋人军中用语,指军士从斜坡上疾驰而下,《宋史·岳飞传》曾记岳云乘马而练习注坡之术。此处即首句长洪斗落之意。《王直方诗话》云:“有人云:‘千丈坡岂注马处?’及还朝,其人云:‘惟善走马,方能注坡。’闻者以为注坡。”意思是恰好为东坡此句作注解。 离柱,与断弦为互文。柱,指琴瑟之柱。 但见,只见。 水伯,河伯。《庄子·秋水》篇: 河伯见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不辨牛马,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乘化,随顺自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日夜逝,本指流水。《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里泛指像流水一样逝去的世间万物。 坐觉句,《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 有僧问(从盛禅师)如何是觌面事?师曰:“新罗国去也。”意谓一念之间已逾新罗国。与序中“追怀”两句相应。新罗,朝鲜古国名。 岂信句,《晋书·索靖传》:“(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 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原谓世变日亟,国将残破。这里是说反正大家也只是在醉梦里争夺着,又何必认真计较荆棘铜驼的劫数。 觉来两句,意谓等到清醒时,便觉顷刻之间万事已消失在千劫之中,唯有此水仍然不舍昼夜,从容而流。委蛇,从容自得貌。 古来句,比喻前人留下来的陈迹。 心无所住,佛家语。《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是不拘执于外物之意。 如吾何,意即奈何我不得。 譊(náo)譊,多言貌。呵(hē),斥责。

【说明】

元丰元年(1078)在徐州作。

此诗连用比喻,有的一句两比,都是形容小舟在急流中的疾驶,曲尽险中得乐之致。一波数折,却又气脉紧密,不见牵掣之迹,前人多加好评,赵翼《瓯北诗话》卷五所谓“笔力所到,自成创格”。

苏轼爱庄子,爱李白,爱与僧人游。读了这首诗,使人想起庄子的写秋水,李白的写瀑布。“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凭他们一支笔,就为我们写出了千变万化的水,性格化的水。

原诗共二首,此为第一首,即是送参寥的,但亦到后半首才转入针对参寥语,如纪昀所说:“诗须如此,用意方不浮泛。”

送杨杰

无为子尝奉使①,登泰山绝顶,鸡一鸣见日出。又尝以事过华山,重九日饮酒莲华峰上②。今乃奉诏与高丽僧统游钱塘③,皆以王事而从方外之乐④,善哉,未曾有也。作是诗以送之。

天门夜上宾出日⑤,万里红波半天赤。

归来平地看跳丸,一点黄金铸秋橘⑥。

太华峰头作重九⑦,天风吹滟黄花酒⑧。

浩歌驰下腰带鞓⑨,醉舞崩崖一挥手⑩。

神游八极万缘虚,下视蚊雷隐污渠。

大千一息八十返,笑厉东海骑鲸鱼。

三韩王子西求法,凿齿弥天两勍敌。

过江风急浪如山,寄语舟人好看客。

【注释】

① 无为子,杨杰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当时以朝奉郎陪伴义天至两浙、淮南等处,地方官皆以使臣礼节相待,故曰“奉使”。② 莲华峰,华山的中峰。③ 高丽僧统,当时的高丽国君文宗仁孝王第四子,出家名义天,元丰八年(1085)曾至中国询礼。后至汴京,苏轼以礼部郎中接伴之。④ 方外,世外,指僧道等出家人。⑤ 天门,泰山上有东、南、西三天门。宾,引导。《尚书·尧典》:“寅宾出日。”⑥ 归来两句,葛洪《抱朴子·微旨》状日月合一云:“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橘。”这里是说,起先只看到红光半天,回到平地,才看到一个金色的、完整的太阳。⑦ 太华,即西岳华山,因其西有少华山,故名。重九,阴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节。⑧ 滟,波动。黄花酒,犹言菊花酒,旧时重阳节饮之。⑨ 腰带鞓,华山地名。

陆游《感旧》诗:“翠华峰头腰带鞓。”⑩ 崩崖,犹言危崖,应腰带鞓。 八极,八方极远地方。 蚊雷,形容污渠中蚊多,鸣声如雷。 大千,大千世界的简称,指广大无边的世界。一息,呼吸之间。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厉,涉深水。东海,指钱塘江。 三韩,汉代朝鲜南部分为马韩、辰韩、弁韩三国。后亦作为朝鲜的代称。西求法,指从朝鲜到中国求佛法。 凿齿句,晋僧人道安有辩才,至荆州与习凿齿初相见。道安曰:“弥天释道安。”凿齿曰:“四海习凿齿。”时人以为佳对。这里比喻义天与杨杰。 好看客,语出《唐摭言·矛盾》条: 令狐楚镇维扬,张祜与他喝酒,楚因视祜改酒令曰:“上水船,风又急,帆下人,须好立。”祜应声答曰:“上水船,船底破,好看客,莫倚柁。”看,看待。此诗因作于苏轼与杨杰在淮上相遇,轼作诗送行,所以末句这样说。

【说明】

作于元丰八年九月,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市)遇杨杰时。

前八句最精彩,醉舞、崩崖、挥手,以豪笔写身处险境中的兴奋神态,历历在目。结句则如纪昀说的“波峭”。贺裳《载酒园诗话》云:“坡诗常有全篇不佳,一二语奇绝者,形容泰山日出,一点黄金铸秋橘,可谓刻画精工。”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①

江上愁心千叠山, 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 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 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 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②,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渡乔木外③,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④?点缀毫末分清妍。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 径欲往买二顷田⑤。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⑥,东坡先生留五年⑦。

春风摇江天漠漠⑧,暮云卷雨山娟娟⑨。

丹枫翻鸦伴水宿⑩,长松落雪惊昼眠。

桃花流水在人世, 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 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君此画三叹息, 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注释】

① 题下苏轼自注:“王晋卿画。”王诜,字晋卿,太原人,英宗女蜀国长公主之夫,封驸马都尉,曾任利州防御使。山水画学宋初李成。王定国,注见《百步洪》。嶂,指屏形的山峰。② 麓,山脚。③ 乔木,枝干高大的树木。④ 使君,指王诜,诜与苏轼亦是好友。韩愈《石鼓歌》:“公从何处得纸本?豪发尽备无差讹。”这里是说,王诜这样精彩的画图,又从哪里得到底本,故王诜和诗有“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语。⑤ 径,直,特地。二顷田,《史记·苏秦列传》:“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⑥ 樊口,在今湖北鄂城(旧武昌县)西北。⑦ 留五年,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二月到黄州,七年四月改迁汝州,首尾共五个年头。⑧ 漠漠,阴云密布貌。

⑨ 娟娟,秀美貌。⑩ 伴水宿,指人宿江边,非指鸦。 桃花二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典。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以为苏轼此论盖辨证唐人以桃源为神仙,如王维、刘禹锡、韩愈所作的《桃源行》。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于王维《桃源行》加案语云:“宋人所载苏子瞻之说不尽可信。说诗不当如此。桃花源本渊明寓言,《容斋三笔》(卷十)之说最是。后人各就所见,或以为仙,或以为避秦人乱,皆无不可,纷纷致辩,转无味矣。”高见甚是。 虽有句,指《桃花源记》中说的武陵太守曾遣人随渔人而往,“遂迷不复得路”句意。这里是说,苏轼自己身在尘世,虽有路亦无缘能去。 山中句,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意。山中故人则并非实指,亦是重申欲去不能之意。

【说明】

当为元祐三年(1088)冬作。从苏诗的“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与王诜和诗的“几年漂泊汉江上”看,画的背景应是汉江。

自首句至渔舟句是写画中景色,接着以旧时行踪反衬汉江的幽绝。春风四句,实写一年四季皆可流连,难怪“东坡先生留五年”了。

全诗虚实交错,脚下尘土结合胸中丘壑,故能神清气足。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卷四云:“竟是为画作记,然摹写之神妙,恐作记反不能如韵语之曲尽而有情也。”

续丽人行①

李仲谋家有周昉画背面欠伸内人②,极精。戏作此诗。

深宫无人春日长,沉香亭北百花香③。

美人睡起薄梳洗④, 燕舞莺啼空断肠⑤。

画工欲画无穷意,背立东风初破睡⑥。

若教回首却嫣然,阳城下蔡俱风靡⑦。

杜陵饥客眼长寒⑧, 蹇驴破帽随金鞍⑨。

隔花临水时一见,只许腰肢背后看⑩。

心醉归来茅屋底,方信人间有西子。

君不见孟光举案与眉齐,何曾背面伤春啼?

【注释】

① 行,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② 李仲谋,不详。周昉,唐代画家,字景玄,一字仲朗,长安人,以画道佛像和写真知名,流传到宋代的多是丰肥的贵妇画像。欠伸,指睡醒后打呵欠、伸懒腰。内人,宫女。③ 沉香亭,在唐兴庆宫内,玄宗用进贡的沉香木所建,并与杨贵妃在亭前共赏牡丹。④ 薄梳洗,犹言淡妆。白居易《和梦游春一百韵》:“风流薄梳洗。”⑤ 燕舞句,指美人伤春。⑥ 初破睡,刚睡醒。⑦ 阳城句,阳城、下蔡都是楚国城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邻女“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犹言倾国倾城。⑧ 杜陵饥客,指杜甫。杜甫曾在杜陵(在长安东南)住过,生前常过穷苦生活,幼子曾经被饿死,故云。

寒,辛酸的意思。⑨ 蹇(jiǎn)驴,泛指瘦弱的驴子。蹇,跛脚。杜甫《逼仄行》:“东家蹇驴许借我。”⑩ 隔花两句,杜甫《丽人行》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及“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语。这里是说像杜甫那样的杜陵饥客,他的长寒之眼,只能从背面偶见美人的姿态。因是“戏作”,故亦含戏谑之意。 西子,西施,指画中美人。这两句也因“戏作”之故,所以随意发挥,并不符合杜诗原意。 君不见两句,东汉文士梁鸿,家贫,为人舂米回家后,妻孟光向他进食,必“举案齐眉”。后世遂以这故事比喻夫妻和睦相爱。案,有脚的托盘。这两句是慨叹宫中美人只能过着伸懒腰的伤春生活,怎能和梁鸿、孟光的夫妻恩爱相比。

【说明】

周昉画中的人物只是背面欠伸的宫人,画面上或许有沉香亭。作者看到后,就触动了诗思,于是从沉香亭想到杨贵妃的出游,又由此想到杜甫的《丽人行》,因系游戏笔墨,姑称之为“续”。末两句则化谐为庄,意存讽喻,即以睡起梳洗始而以背面伤春作结。

荔枝叹

十里一置飞尘埃①,五里一堠兵火催②。

颠坑仆谷相枕藉③,知是荔枝龙眼来④。

飞车跨山鹘横海⑤,风枝露叶如新采⑥。

宫中美人一破颜⑦,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⑧,天宝岁贡取之涪⑨。

至今欲食林甫肉⑩,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