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诗三百首
1050500000206

第206章 谢翱

谢翱(1249—1295),字皋羽,自号晞发子,长溪(今福建霞浦县南)人。曾试咸淳进士未中。临安沦陷,文天祥以右丞相、枢密使开府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市),他倾家资、率乡兵往从,遂署谘议参军。后别去,隐匿民间。元僧杨琏真迦掘发宋室诸帝陵墓,他与唐珏、林景熙共同收掩骸骨,并作《冬青树引别玉潜》。又于浙中结文社曰“汐社”。汐是晚潮,取其“期晚而信”之意。卒于杭州,友人从其遗志,葬之于桐庐白云原。

他对文天祥极为敬佩,天祥就义后,曾设其神主于严陵钓台而哭祭之,并作《西台恸哭记》。因作于宋亡后,文中常用隐语。他诗集中的悼念天祥之作,亦用《哭知己》、《西台哭所思》等为题,可见当时禁忌之严。

他始终是一个布衣,却以峭拔苍凉之笔,振响于晚宋诗坛。人品诗品两两相称。《四库总目提要》称为“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语颇中肯。《宋诗钞》说是“古诗颉颃昌谷,近体则卓炼沉着,非长吉所及也”。亦得其要领。

鸿门宴①

天云属地汗流宇②,杯影龙蛇分汉楚③。

楚人起舞本为楚,中有楚人为汉舞④。

鹈淬光雌不语⑤,楚国孤臣泣俘虏⑥。

他年疽背怒发此⑦,芒砀云归作风雨⑧。

君看楚舞如楚何,楚舞未终闻楚歌⑨。

【注释】

① 鸿门,古地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为项羽驻兵并与刘邦会宴处,故又称项王营。② 天云句,形容宴会时的紧张气氛。属(zhǔ),连接,接近。③ 龙蛇,龙指汉方刘邦,蛇指楚方项羽。④ 楚人两句,鸿门宴中,项羽的谋士范增,教项庄(项羽的从弟)借舞剑为名暗中刺杀刘邦,这是楚人为楚方利害而舞。项伯(项羽的叔父)知道项庄的用意,随即拔剑起舞,以身子掩护刘邦,使项庄无从下手,这却是楚人为汉方安危而舞。当是指南宋灭亡前,某些为元人效力的宋室臣僚的背叛行径。⑤ 鹈,野凫,其膏可用来涂刀剑以防锈。这里借指刀剑。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镌错碧罂鹈膏,铓锷已莹虚秋涛。”淬(cuì),通“焠”,原指把铸件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硬,这里的淬光,指露出锋利的刀刃。

雌不语,范增几次以眼色向项羽示意,并举所佩玉玦要项羽下决心杀掉刘邦,项羽却“默然不应”。雌,柔弱无决断,这是兼由鹈而连类用之。⑥ 楚国句,项王不用范增策,刘邦得以从间道回营,范增得知,叹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孤臣,《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⑦ 他年句,项羽后来中了刘邦的反间计,疑心范增有二心,范增愤而离去,途中疽发背死。疽(jū),毒疮。⑧ 芒砀(dàng),芒山和砀山,在安徽砀山县东南,二山相距八里。刘邦亡命时,曾隐匿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和人去寻求他,常能找到。刘邦怪而问之,吕后说:“季(刘邦)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这里是说,刘邦逃过了鸿门的灾祸,从此逐渐创建了帝业。⑨ 楚舞句,意谓鸿门之宴后没多久,项羽就被汉军围于垓下,处于四面楚歌的绝境中了。

【说明】

这是谢翱的名篇,诗中的“中有楚人为汉舞”及“楚国孤臣泣俘虏”句,皆有借古喻今的针对性。诗作于宋亡之后,事却指宋亡之前。全诗一气贯注,笔笔紧凑,无浮文赘语,结句尤沉痛。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云:“谢翱《晞发集》诗皆精致奇峭,有唐人风,未可例于宋视之也。予尤爱其《鸿门宴》一篇。(中略)此诗虽使李贺复生,亦当心服。李贺集中亦有鸿门宴一篇(按,题为《公莫舞歌》),不及此远甚,可谓青出于蓝矣。元杨廉夫乐府力追李贺,亦有此篇,愈不及翱矣。”按,李贺此诗确不及谢诗,但谢翱的《后琼花引》、《秋风海上曲》、《古钗叹》等实仿效李贺。

友人自杭回建寄别三首(选一)①

水到衢城尽②,梅花上岭生③。

不如寄明月,步步送君行④。

【注释】

① 建,指建州,南宋改为建宁府,治所在今福建建瓯市。本题第一首有云:“闽浙若同水,扁舟送到门。”② 水,指钱塘江。衢城,指衢州(今属浙江)。③ 梅花句,岭指仙霞岭,在江山南,素为浙闽陆地交通要道。又,刘宋时陆凯至长安赠范晔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句当用此典。④ 不如两句,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说明】

作者和友人一同来到杭州,他自己亦是福建人,却不能同去,无可相赠,只好寄希望于明月。

过杭州故宫二首(选一)

紫云楼阁宴流霞①,今日凄凉佛子家②。

残照下山花雾散③,万年枝上挂袈裟④。

【注释】

① 紫云楼阁,泛指南宋未亡时宫中高耸的楼阁。紫云,旧说是象征祥瑞的云气。流霞,仙酒名,这里泛指美酒。② 佛子家,佛寺。佛子,僧人。③ 花雾散,沈约《会圃临春风》:“落花纷似雾。”④ 万年枝,即冬青树。袈裟,僧衣。刘禹锡《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三衣(僧衣)曾拂万年枝。”

【说明】

此为南宋亡后,作者到杭州有感于故宫楼阁沦为佛寺而作。陈衍《宋诗精华录》评云:“末句殆指杨琏真迦等,非指瀛国公。”(指宋恭宗赵于降元后出家事)似可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