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诗三百首
1050500000041

第41章 贺铸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共城(今河南辉县市)人。祖籍越州,故他自号庆湖遗老,庆湖即镜湖。曾通判泗州、太平州。大观三年(1109),以承议郎致仕,迁居苏州,在家中校雠所藏图书。卒于常州僧舍,葬于宜兴。

他性格豪爽,尚气使酒,外表如道士剑客,为吏时却极谨细。三任钱官,十口飘然,晚年流落州郡。他以词著名,其《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颇为人传诵,有“贺梅子”之称,故其诗名为词名所掩。在南宋时,其诗已不多见,但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八中曾说贺铸“诗文皆高,不独工长短句也”。只是文章已无流传。

诗的成就,大抵如《四库总目提要》所评:“然其诗亦工致修洁,时有逸气,格虽不高,而无宋人悍犷之习。”各体之中,五七律属对工整,运用自然,他的友人程俱以贺诗五律“为集中第一”(《鉴湖遗老诗序》)。写田园风土的七言绝句,常于平淡中摹眼前之景。七言古风如《彭城三咏》等,慨当以慷,颇能表现他豪放的性格。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评贺诗七古《留别田昼》时,亦说“用笔清刚,不似填词家语”。

题诸葛谼田家壁①

晚度孔明谼,林间访老农。

行冲落叶径②,坐听隔江钟③。

后舍灯犹织④,前溪水自舂⑤。

无多游宦兴,卜隐幸相容⑥。

【注释】

① 诸葛谼(hóng),作者在题下注云:“地名诸葛亮谼,在乌江北八十里,与江南石头城相望。戊辰九月赋。”谼,大壑。② 冲,穿过。③ 隔江钟,暮钟。④ 灯犹织,还点着灯在纺织。三字利落而传神。⑤ 水自舂,利用水力舂米。白居易《寻郭道士不遇》:“云碓无人水自舂。”⑥ 卜隐,选择隐居之地。幸,期望之词。

【说明】

元祐三年(1088),赴历阳(今安徽和县)石碛戍官所途中作。当时作者经常在田间行走。颔联写自己行踪,颈联写农家夜间的活动。末两句是说自己无意在外做官,希望能够让他在此隐居。此亦文士积习,随口说说而已。

病后登快哉亭①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②。

病来把酒不知厌③,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④,草将野色入荒城⑤。

故园又负黄华约⑥,但觉秋风发上生⑦。

【注释】

① 快哉亭,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俗称拐角楼(非黄州快哉亭)。本唐薛能阳春亭故址,宋李邦直改建,苏轼知徐州时题名“快哉”。② 征尘句,形容征途之远,意谓要到征尘尽处,归程才始在望。③ 厌,通“餍”,饱足。④ 鸦带句,王昌龄《长信怨》:“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贺诗诗意与王诗无关,“带”字则是从王诗来。刹(chà),寺院。⑤ 将,带引。⑥ 故园句,意即又负故园黄华约。黄华,菊花。⑦ 发,一作“鬓”。

【说明】

元丰八年(1085),作者在徐州领宝丰监钱官(所以别人也称他“贺监”)。六、七月间患病,寓居僧寺。八月病愈,作此诗。颔、颈两联极工致,结句平弱。

和崔若拙四时田家乐词四首(选一)①

野蔓牵花过短墙②,麦秋时节并蚕忙③。

迎门老父延行客④,井汲清甘树荫凉⑤。

【注释】

① 作者题下注云:“崔字至之。庚申八月滏阳赋。”滏阳,今河北磁县。② 野蔓牵花,牵牛花生出的蔓藤。③ 麦秋时节,指夏历四月。蔡邕《月令章句》:“百谷各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并蚕,并力于蚕事。④ 老父(fǔ),老翁。延,接待。⑤ 井汲,这里指井水。汲,取水于井。

【说明】

元丰三年(1080)在滏阳都作院时作。原共四首,这一首写的是夏景。王直方《诗话》记贺铸学诗于前辈,得八句(即八诀),第一句为“平淡不流于浅俗”。此诗可为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