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20700000037

第37章 果部(2)

【性味】味甘,性温,微毒。

【主治】覆盖麻黄,能令发汗。和葛粉,擦痱子疮,效果好。

木心

【性味】味甘、涩,性温,有小毒。

【主治】主治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面目青黄,淋露骨立。锉取木心一斛,加水淹过三寸,煮至二斗水时澄清,再煎至五升。每日晨服五合,呕吐即愈。另外煎红水服,能通经脉。

【主治】煎水洗浴,可治小儿赤丹从脚背发起。

【加工】枣树皮与等量相同的老桑树皮烧研。

【主治】每次用一合,以井水煎后,澄清,洗目。一月三次,眼昏的人会复明。但须忌荤、酒、房事。

【附方】

调和胃气:将干枣肉烘燥后,捣成末,加少许生姜末,用白开水送服。

红枣

【释名】比黑枣小些,枣皮是红色,肉也有些微红,肉质酥松,放在水中多漂在水面,味也甜美。产自北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治补脾胃,益元气,生津液,令人不饱。小儿出痘后,宜多吃。

仙枣

【释名】它的形状如大枣,长二寸,纯紫色,纹细核小,味道甘美,现已不多见。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主治补虚益气,润五脏,美容颜。

榔梅

【释名】是梅的一种。榔梅出自均州太和山。

【性味】味甘、酸,性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释名】桃树栽种五年后应当用刀割树皮,它流出脂液,就可多活数年。花有红、紫、白、千叶单瓣的区别;它的果子有红桃、碧桃、绯桃、缃桃、白桃、乌桃、金桃、银桃、胭脂桃,都是用颜色命名的。桃树很容易栽种,一般三年就结果。

【性味】味辣、酸、甜,性热,微毒。

【主治】作果脯食,益于养颜。它是补肺的果食,得肺病的人宜吃。桃吃得太多后立即洗浴,易使人患寒热病。多吃生桃,会发热膨胀,发丹石毒,以及长痈疖,有损没有益,桃被列为五果中的下品就是根据此而来的。桃与鳖同食,患心痛。服术的人忌食。

冬桃

【主治】吃了解劳热。

核仁

【性味】味苦、甘,性平,无毒。

【主治】主治淤血血闭,腹内积块,杀小虫,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硬,除卒暴出血,通月经,止心腹痛,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淤血,杀三虫。每夜嚼一枚和蜜,涂手和脸,效果良好。主治血滞,肢体游移性酸痛,肺痨病,肝疟寒热,产后血病。疗崩中,破两肋间积块,辟恶鬼邪气。

桃枭

又名桃奴。即在桃树上过冬不掉,正月采下来的桃。

【性味】味苦,性温,有小毒。

【主治】主治杀百鬼精物,五毒不祥。和酒磨后热服,可疗心绞痛,治肺气腰痛,破血,疗心痛。治吐血,将它烧存性,研成末,用米汤调用,立即见效。还治小儿虚汗,妇女妊娠出血,破腹部气块,止邪疟。可烧烟熏痔疮,烧黑后用油调,敷在小儿头上可除疮疖。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杀疰恶鬼,使人面色润泽,除水气,破尿路结石,利大小便,下三虫,消肿胀,下恶气。治心腹痛及秃疮。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研成末,敷头上的肥疮,手脚疮。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除尸虫,去疮毒。治恶气,小儿微热和突然受外界惊吓引起的面青、口涩、喘息、腹痛等症,疗伤寒,湿气,肢体游移性酸痛,治头风,通大小便,止霍乱腹痛。

茎及白皮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除腹痛,去胃中热,治心腹痛,解蛊毒,避疫疠,疗黄疸身目如金,杀各种疮毒。

桃胶

【加工】桃茂盛时,用刀割树皮,久了胶则溢出。采收下来用桑灰汤浸泡,晒干后用。如服食,应当按本方制炼,效果才妙。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主治】炼制后服,保中不饥,忍风寒,下尿道结石,破血,治中恶疰忤,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附方】

治噩梦:取二十一枚桃仁炒后去掉皮尖,临睡时,朝着东方用自己的小便送服。

治产后百病:桃仁一千二百枚,去掉皮尖和双仁的,熬捣至极细后,加一斗一升,井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煮熟。用常规方法酿酒,每天空腹时任意喝。

治大肠痞结,干粪不出,胀痛呻吟:用一两新鲜的毛桃花和二两面做馄饨煮熟,空腹吃。至正午腹鸣如雷,即可排出腹内恶物。

治面生粉刺:用等分的桃花、丹砂制成末。每次服一钱,井水送服,每日三次。二十天后小便当是呈黑色,但面色却莹白了。将三月三日收到桃花和七月七日取的鸡血,和涂在面上。二三天后剥下,则会使人面色光滑。

治疠肠痧:桃叶加水煎服。

治女人阴中生疮,如虫咬痒痛一样:将桃叶捣烂,再用布裹好放入。

治黄疸:晴天的清晨,取朝东长的,大如筷子像钗股的桃根一把,切细。用一大盏水,煎至八分,空腹服。三五天后,全身黄色自退,百天后完全恢复。

二、山果类

【释名】梨树很高,叶子光滑,二月开白色的花,梨的品种很多,有青黄红紫四种颜色。到处都有。

【加工】收藏,或削梨蒂插在萝卜上,就可以一年不烂。现在北方人每年在树上将梨包裹起来,过冬后才摘。

【性味】味甘、微酸,性寒,无毒。

【主治】主治热嗽,止渴。治咳热,中风不语,伤寒发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除贼风,止心烦气喘热狂。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

【发明】李时珍说:《别录》谈梨,只说它的害,不说它的功。古人说到病大多与风寒有关,用药都是桂、附,却不知梨有制风热、润肺凉心、消痰去火、解毒的功用。当今人们的病十有六七是痰病、火病。梨的有益之处肯定不少,但也不宜过量而食。遗憾的是,只有乳梨、鹅梨、消梨可吃,其他梨即使可以吃也不能治病。

【主治】去面黑粉滓。

【主治】捣汁服,解菌毒。治小儿疝气。煮汁服,治霍乱吐痢不止。煎服,治风。

【附方】

治消渴饮水:用香水梨,或鹅梨,或江南雪梨都可以,取它的汁加蜜水熬成后,用瓶收藏。随时可用白开水调服。

治反胃吐食,药物不下:取一个大雪梨,将十五粒丁香刺入梨内,再用湿纸包四五层,煨熟吃。

治痰火咳嗽,年久不愈:将好梨去核后捣成一碗汁,放入椒四十粒,煎沸后去滓,放黑糖一两,细细含咽即愈。又方:用一个梨,刺上五十个孔,每孔放椒一粒,用面裹好,柴灰火煨熟,待冷后去掉椒吃。又方:梨去核,加酥、蜜,裹上面烧熟,冷吃。又方:梨切成片,煎酥吃。又方:梨捣汁一升,加酥、蜜各一两,地黄汁一升,煎成后含咽。

治眼红肿痛:鹅梨一个捣汁。黄连末半两,腻粉一两,和匀后用布裹好浸入梨汁中,用此梨汁每天点眼睛。

治中风失音:喝一盏生梨捣的汁,次日再喝。

棠梨

【释名】树比梨树小,叶边都有锯齿。二月开白花,霜后可吃。棠梨树与梨嫁接最好。有甜、酸,红、白两种。李时珍说:棠梨,是一种野梨,处处山林都有。

【加工】它的叶味微苦,嫩时烘熟,用水淘净后,可加油、盐调食,或蒸晒后当茶。它的花也可烘熟吃,或晒干磨面做烧饼充饥。

【性味】味酸、甘,性寒、涩,无毒。

【主治】烧来吃,止滑痢。

枝叶

【主治】主治霍乱吐泻不止,转筋腹痛。将一把枝叶同二两木瓜煎汁,细呷。

鹿梨

【释名】又名山梨。

【加工】李时珍说:山梨,即野梨,到处都有。像杏那么大,可以吃。树叶像茶叶,根像小拇指那样细。当地人采八月的梨皮治疮。

【性味】味酸,性寒、涩,无毒。

【主治】煨来吃治痢疾。

根皮

【主治】煎汁治疮疥。

海红

【释名】又名海棠梨,二月开红花,果子到八月才熟。它的形状如梨,和樱桃一般大小,味道酸甜,到八九月可吃。

【性味】味酸、甘,性平,无毒。

【主治】能治泻痢。

木瓜

【释名】树木的形状像柰。春末开花,深红色。果子大的像西瓜,小的像拳头,皮黄色。木瓜很多,但宣城出产的最佳。

【性味】味酸,性温,无毒。

【主治】主治肌肤麻木,关节肿痛,脚气,霍乱大吐,转筋不止。治脚气剧痒难忍,用嫩木瓜一个,去籽煎服。另外作饮料喝,可以治愈呕逆,心膈痰唾,消食,止水痢后口渴不止。止水肿冷热痢,心腹痛。

【发明】俗话说梨有百损而一益,木瓜有百益而一损。所以古诗说,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浆。

木瓜核

【主治】主治霍乱烦躁气急,每次嚼七粒,温水咽下。

枝、叶、皮、根

【性味】味酸,性温、涩,无毒。

【主治】煮水喝,都止霍乱吐下转筋,疗脚气:枝作拐杖,利筋脉。根叶煮水洗足胫,可以防止脚软跌倒。木材作桶洗脚,很益人。

【主治】主治面黑粉刺。

【附方】

治霍乱转筋:用木瓜一两,酒一升,煎服,不饮酒的人,用煎服。再用布浸水裹脚。

治脐下绞痛:用木瓜三片,桑叶七片,大枣三枚,水三升,至半升,一次服下即愈。

治翻花痔:木瓜研成末,用鳝鱼身上的粘涂调后,贴在痔并用纸护住。

山楂

【释名】因它的味道像楂子,所以也叫楂。

【加工】李时珍说:山楂树很高,叶有五尖,丫间有刺。三月开五瓣小白花。果实有红、黄二种,像花红果,小的如指头,到九月熟后,将熟山楂去掉皮和核、和糖蜜一起捣,做成山楂糕。

【性味】味酸,性冷,无毒。

【主治】能消食积,补脾,治小肠疝气,发小儿疮疹,健胃,通结气。治妇女产后枕痛,恶露不尽,可煎水加砂糖服,立即见效。

【发明】李时珍的邻家有一小儿,因积食而黄肿,腹胀如鼓。偶然到羊丸树下,将羊丸吃了个饱。回去后大吐痰水,病也就好了。羊丸与山楂是同类,它的功效也相同,博识的人不可不知。

【主治】核吞下,化食磨积,治睾丸肿硬,坠胀麻木和妇女小腹肿大。

赤瓜木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主治水痢和头风身痒。

【主治】消积,治反胃。

茎叶

【主治】煮水,洗漆疮。

楂子

【释名】和木瓜是一类,味道酸涩,比木瓜色微黄,蒂、核都粗,核中的籽小而圆。楂子又名木桃。

【性味】味酸,性平、涩,无毒。

【主治】主治断痢,去恶心反酸,止酒痰黄水。煮水喝,治霍乱转筋,功效与木瓜相近。但经常吃则伤气,损齿和筋。

金橘

【释名】它的树像橘,不太高大。五月开白花,到秋冬果黄就成熟了,大的一寸多,小的如指头,长形而皮厚,肌理细莹,生时是深绿色,熟后则是金黄色。它的味酸甜,而且芳香可爱,糖造、蜜煎都很好吃。又名金柑。

【性味】味酸、甜,性温,无毒。

【主治】主治下气快膈,止渴解醉酒,辟臭。皮的效果更好。

【释名】是南方果,它的树与橘没有区别,只是刺少些,柑皮比橘皮稍厚、颜色稍黄,纹理稍粗且味不苦。柑不好保存,容易腐烂。柑树比橘树怕冰雪。这些是柑、橘的区别。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主治】利肠胃热毒,解丹石,止暴渴,利小便。

【性味】味辣、甘,性寒,无毒。

【主治】主治下气调中。皮去白后焙研成末,加盐做汤喝,可解酒毒及酒渴。

山柑皮

【主治】主治咽喉肿痛,有效。

【主治】做涂脸药。

【主治】主治耳内流水或成脓血,取嫩叶尖七个,加几滴水,杵取汁滴入耳孔中即愈。

【附方】

治妇女难产:柑瓤阴干,烧灰存性,研末,温酒送服二钱。

【释名】柚是柑类中最大的,黄得早而不好收藏;橙是橘类中最大的,熟得晚能存放很久。它们都有大小二种。橙树的枝很高,叶不太像橘树叶,也有刺。产于南方,果实像柚而香,也有一种味很臭。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

【主治】行风气,疗颈淋巴结核和甲状腺肿大,杀鱼蟹毒。洗去酸水,切碎和盐煎后贮食,止恶心,去胃中浮风恶气。吃多了会伤肝气,发虚热。与肉一起吃,会使人头眩恶心。

橙皮

【性味】味苦、辛,性温,无毒。

【主治】做酱、醋很香美,食后可散肠胃恶气,消食下气,去胃中浮风气。和盐贮食,止恶心,解酒病。加糖做的橙丁,甜美,而能消痰下气,利膈宽中,解酒。

【主治】浸湿研后,夜夜涂可治面斑粉刺。

【附方】

香橙汤:宽中下气,消酒。用橙皮二斤切成片,生姜五两切焙擂烂,加烤过的甘草末一两,檀木半两,和后做成小饼,用加盐的肥肠送下。

治闪挫腰痛难忍:橙核三钱炒研后,用酒送服,即愈。

杨梅

【释名】二月开花结果,果子的形状像楮实子。五月才成熟,有红、白、紫三种颜色,红的比白的好,紫的又比红的好,因为它肉多核小。

【加工】盐藏、蜜渍、糖收都很好。

【性味】味酸、甜,性温,无毒。

【主治】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烧成灰服,断下痢。盐藏而食,去痰止呕吐,消食下酒。常含一枚咽汁,利五脏下气。干后制成屑,喝酒煎服,止吐酒。

核仁

【主治】主治脚气。李时珍说:据王性之《拷录》载,稽杨梅为天下之冠,童贯苦于脚气,听说杨梅仁可以治,郡守王嶷便送了五十石,童贯用后便好了。取仁法:用柿漆拌核而晒,核会自己裂开。

树皮及根

【主治】煎汤,洗恶疮疥。煎水,漱牙痛。口服,解砒霜毒。烧成灰调油,涂烫伤烧伤。

【附方】

治中砒毒,心腹绞痛,欲吐不吐,面青肢冷:用杨梅树皮煎汤二三碗,喝下即愈。

核桃

【释名】现在陕、洛一带很多。核桃树大,叶厚而枝叶茂盛,三月开像栗花一样的花,结果到八九月成熟,形状像青桃。果实有壳,秋冬成熟时采摘。又名羌桃。

【加工】熟时用水泡烂皮肉,取果核。

【性味】味甘,性平、温,无毒。

【主治】吃了使人健壮,润肌,黑须发。多吃利小便,去五痔。将捣碎的桃核肉和胡粉放入毛孔中,会长出黑毛。核桃烧灰存性和松脂研,可敷颈淋巴结核溃烂。另外吃核桃使人开胃,通润血脉,骨肉细腻。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痛,发痘疮,制铜毒。同破故纸蜜丸服,补下焦。治损伤、尿道结石。吃酸导致牙酥的人,细嚼胡桃便可解。小儿痧疹后不能吃,必须忌半年,不然则会滑肠,痢不止。多食动痰饮,令人恶心、吐水、吐食物。还会动风,脱人眉。同酒吃得过多,会使人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