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空中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10573600000022

第22章 航天飞机的发明与应用

人类到大气层以外去开发宇宙,已成了当代最辉煌的现实。但到目前为止,环绕地球的飞行器(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都是依靠火箭发射上去的,这很不方便。因此,能不能设计一种飞行器,使它在升空阶段起火箭作用,环绕地球运行时起宇宙飞船的作用,下降(回收)阶段又起航空飞机的作用呢?能!这就是美国科学探险家们于1981年研制成的“航天飞机”。

人们习惯于把大气层以内的飞行叫“航空”;大气层以外,环绕地球的飞行叫“航天”。航天飞机,顾名思义,是专供大气层以外、环绕地球飞行的飞行器。

航天飞机由一个轨道飞行器、一个外贮箱和两个助推器组成。起飞时,两个助推器的火箭发动机和轨道飞行器的3台主发动机,同时点火,垂直发射,总重2000多吨的航天飞机,在近3000吨的巨大推力下,像一般宇宙火箭那样,带着轰然巨响,吐着长长的火舌,向蓝天窜去!两分钟后,航天飞机升到45千米的高度,助推器完成任务,与轨道飞行器分离,空壳子由降落伞护送,溅落到海面上进行回收,以便下次飞行使用。轨道飞行器靠外贮箱提供的燃料,继续向上空飞行。约8分钟后,外贮箱的燃料耗尽后,由反向力将它推入大气层烧毁。轨道飞行器继续由两台主发动机提供推力,5分钟后即可进入绕地球运行的最后轨道。目前,航天飞机可把几十至几百吨重的负荷送到280千米以上的高空轨道上去。

这时航天飞机依靠惯性飞行,机上人员便开始宇宙作业。在灵巧的机械手的协助下,将装载的货物“释放”到宇宙轨道上去,或将轨道上需带回的东西“抓”到货舱内。这项工作只需1~4名普通专家,并不需专门的宇航员。

完成宇宙作业后,航天飞机利用发动机反向推进,重新进入大气层,像飞机那样操纵飞行舵,滑翔降落到地面上。经过两个星期的地勤维修,就可以与助推器、外贮箱重新组装,进行下次宇宙飞行了。它着陆时速为每小时350千米。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由美国研制成功,称为“哥伦比亚”号。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进行了6次飞行,携带2~4名宇航员,在200~400千米的5种轨道上,分别飞行了2~7天,全面试验了航天飞机的技术特点和使用性能。

如今,美国先后研制成功了5架航天飞机,即“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者”号、“亚特兰蒂斯”号、“奋进”号。其中,“挑战者”号于1986年1月的第二次飞行时,升空数秒钟后爆炸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悲惨事件,其他航天飞机仍在使用中。这些航天飞机承担了发射各种卫星、对卫星进行维修和重新定位、太空行走、发射哈勃望远镜以及进行其他科学实验任务,截止现在,已进行了100多次飞行,参加宇宙航行的宇航员已达130多人。今后,航天飞机最有前途的一项工作是:担任未来大型空间站工业体系和居民生活体系的建设与运输任务。采用航天飞机往返运输,已经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