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乱世皇后:狼烟起胭脂灭
1058100000102

第102章

“皇上!”侍卫们都看着面色严肃的燕陌,征询他的意见。

“这里离都太近,先回前锋营罢!”燕陌缓缓站起身,目光依然定在渐远的白马上。

侍卫们纷纷上马,面朝归途。立在原处的燕陌怀着皇陵被毁的恨意,望过最后一眼,翻上马背,飘然而去。从此,他与胭脂就陌路了罢。明明曾近在咫尺,近在一伸手就能够得着的距离,却远如凌空弯月,飘在天涯。

夏夜,清风、繁星、明月……一切如此美好。只是从此,他再也找不到望她的方向。

雾都,大殿里外明灯高悬。

自从奚桓被送回宫后,大殿就一直忙碌不堪。所有人齐聚一堂,面有忧色。

“将军,临团主,刺杀圣上的人手下留情,剑伤未伤及圣上肺腑,但这一路上,圣上失血过多,所以还在昏迷状态,依下官看,应无性命之忧。”匆匆走出内寝的御医冲祝融、临昭道,声音算不得大,却也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

正半躺在外殿躺椅上接受侍女包扎的胭脂听得御医的话,像吃了颗定心丸,精神一下子有所放松。

“闲杂人等都下去罢!”临昭朝外殿摆摆手,闲杂人等都退外,殿内只余下祝融、景妃、凌峰等少数几个人。

“臣见过月妃娘娘,娘娘的伤……”忙停帝王之伤,祝融率先想到的便是胭脂,上前一步关切地道,眼里所流露出的尽是钦佩之情。若非亲眼所见,他断然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柔弱的女子竟是那日勇入敌营的侍卫。

祝融兼管雾都军务,又是景妃亲兄长,这番问候未必是单纯的问候。胭脂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和颜悦色地道:“将军客气了,本宫并无碍。倒是圣上……”

“圣上的伤,只怕是要养上好一段时日。娘娘安心养伤吧,别太挂心。”临昭道。

“还请娘娘恕臣眼拙,竟将您视作普通士兵,还让您屈尊做臣下的侍卫,臣万分不安。”祝融歉意十足地道。

“将军哪儿的话,是本宫胡闹才是,给将军添了不少麻烦。”胭脂寒喧着,眼色转向景妃。

见胭脂目光扫过来,景妃的注意力登时从内殿移至胭脂身上,心头火焰直往上冒:“妹妹福大命大,姐姐在这儿恭喜了。”

“不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么,承姐姐吉言。妹妹到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以后定当注意言行,常伴圣上左右。”景妃的心里在想什么,胭脂比谁都清楚,碍着众人面子,也不驳她面,只说道理,即不张扬也不卑微。

“臣等听说娘娘在敌营受尽折磨,深感不安。眼下娘娘平安归来,臣等便可专心对付敌军。”军师禹浩上前道。

胭脂点了点头,忽地想起雾烈皇陵大火,“凌峰,皇陵大火是怎么回事?”

她这么一提,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凌峰身上。

“臣按计划带人提前赶去皇陵迎接圣上及娘娘,刚到北面山坡时,皇陵就已经起火,顺着风势一直朝北山上烧,空气里全是桐油的味道。”

“你没注意到是什么人干的吗?”临昭补充道。在胭脂没问之前,他还以为是凌峰动的手。

“臣查看过,找不到任何可疑之处。”凌峰摇头。

“这不是好兆头。”胭脂沉吟着道:“等天一亮,雾都内的城民知道,定会传得绘声绘影,而敌军方面势必以此大做文章。”

禹浩也想到了这一层:“皇陵大火一事还不算,昨日祝将军率军出城,可说获全胜,将敌军前锋骑兵营打得溃不成军。两事相计,燕陌吃了大亏,几万大军日内必定压境。雾都之战迫在眉睫。”

“将军破了敌军前锋营?”临昭问向祝融。

祝融倒没半点喜色,只说:“这是圣上临行前下旨让臣出兵,速战速决。圣上说雾都之战迟早要打,亦早不亦迟。”

“这么说,返回途中所见的小拨敌阵前锋骑兵是朝其大营搬救兵,正好与我们碰上。”临昭道,神色也是转而不安:“圣上的伤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养好的。依我之见,是否应该将圣上及两位娘娘先行送至赤奴城比较妥当?”

禹浩赞同地点头,祝融、景妃、凌峰亦不反对。只有胭脂认为不妥,摆手说不。“长途跋涉极可能加重圣上的伤情,再者所有军士都知道圣上此番前来一线是为督军,鼓舞士气,若被军士们知晓圣上第一个回撤,该作何感想?其三,两军实力相当,只要我军坚守,敌军想要破城并非易事。即使万一战局不利,需要回撤,那也不是现在,至少需要等待圣上伤势有所好转。”

“现在开始,臣将会竭尽全力固守雾都,保证圣上及娘娘安全。”祝融深知肩上担子有多重,拱手向胭脂及景妃分别作礼,“臣这就下去与军师再商对策。”

“臣亦先退下。娘娘好生养伤。”禹浩跟在祝融身后离殿。

“景妃姐姐,您也跟着折腾了这么久,趁天还没亮,回殿歇息一阵罢。圣上的情况自有御医及侍女照料,您别过于担心,自己身子骨要紧,可别像我一样,弄得人不人鬼不鬼。”也是累得不成样子,胭脂没有心情再抬杠,话说得客气之极。

景妃当然知道这是胭脂在赶人,奈何帝王伤重,自然不能在此闹场,以免落人口舌,慢悠悠地晃至内殿又坐了一会儿才带着侍女走了,临走前还冲胭脂说了句:“妹妹好生养伤,圣上可还指望着你回宫常伴身边呢!”

景妃一走,临昭让凌峰出殿重新布置岗哨以确保皇宫安全。

没了其它人,胭脂开始朝临昭问话,语气极为礼遇:“临昭,多亏了你。否则我与圣上怕是回不来了。”

“保护圣上及娘娘安全是臣的职责,只是……”

“只是什么?”

虽然有些犹豫,临昭还是说了实话:“娘娘知道圣上可以为了您而赴汤蹈火。为了圣上的安全,臣恳请娘娘以后做事三思而后行。”

“好,我答应你,会时刻铭记这句话。”胭脂回得爽快,呼吸喘得很厉害。

“娘娘,您还伤着,臣这就退下,不打扰您歇息。”其实他不懂,为什么圣上会如此厚爱胭脂。

“你等等,我还有话要问你!”胭脂叫住准备离开的临昭。

临昭有些不好的预感:“娘娘想问什么?”

“我想问你,我是谁?为什么会有人叫我胭脂?为什么我会武功?还有,我与桓是否很多年前就认识?桓为什么说十年前我就应该是他的妻子?受伤在雾烈营时,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是关于很多年前的一场战争,我还很小……有个英武非凡的少年从雾烈兵手下救了我的命,好像是桓!”这些问题临昭一定都知情,此时不问,更待何时?

这个节骨眼儿上,胭脂问这些问题,临昭大感意外,心知不好答也答不好,只得推脱:“娘娘,请原谅臣并不太清楚。”

“据我所知,你呆在圣上身边已十余载,与圣上最为亲近,怎可能不知?”胭脂强打着精神道。她不是那种可以随便被人搪塞过去的人,只要她想知道的事情,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寻找真相。

“臣已吩咐侍女为您收拾了一处殿堂,一路颠簸辛苦,娘娘还是早些歇息为好。若是娘娘不介意,臣这就送您去寝殿。”在圣上未对胭脂言明真相前,临昭是万万不敢乱说半句的。

“娘娘,圣上醒了。”内殿侍女前来报道。

“临昭,即使你今日不说,日后我也必定知晓。”胭脂不看临昭,指挥侍女扶她进内殿。

临昭松了口气,跟在后面入殿。

侧身躺在榻上,奚桓脸色很不好,只睁着眼看蹒跚步入的胭脂,又见临昭进殿,心略为一宽,小声道:“总算回了雾都。”

“圣上,您刚醒,别多说话。雾都一切安好。祝将军出城攻敌,已歼灭敌军骑兵营。只是臣下接您和娘娘回程时,雾烈皇陵火光冲天,估计已经全烧光了。”临昭三言两语将所有事情简述一遍:“军师和祝将军已经前往军帐商议克敌对策。圣上放心。”

奚桓听罢,不多作声,双眼看向胭脂,满是温柔。

“桓,我很好。倒是你被我连累了,还有咱们的孩子……”胭脂悔不当初。

奚桓继位以来,后宫佳丽无数,至今没有子嗣,绝不是因为后宫娘娘们不能生,而是因为奚桓不想随便让一个女人生育他的后代。临昭身为近臣,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胭脂的话让他小小地震惊了一回,联想前些日子军帐中的一幕,便不难知道景妃打的是什么主意。

奚桓挪动手拍向胭脂手背,安慰之意发自内心,又以眼神示意侍女们扶胭脂躺到他身边,然后饮下一碗汤药,双双沉入梦乡。

目睹一切的临昭反而心事重重,愁眉深锁。自古帝王太过深情皆不是什么好事,他倒宁愿桓帝回到从前的性格。这雾都,天一亮就又该满城风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