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乱世皇后:狼烟起胭脂灭
1058100000106

第106章

“你身子也不好,还劳心这个……快歇着罢!”奚桓心疼地道。

是的,她的确身子骨很差。但,她更明白,奚桓比自己更糟糕,雾都一战,失守得莫名其妙:“桓,这些日子,我总感觉很不安,咱们回都城吧!”

“不安?”若说起不安,奚桓心里何尝安稳过?那夜夜战火纷飞的日子,他没有一/夜能入睡,只是白天昏沉着睡个圄囵觉,强撑着不倒下。敌军伤亡明明比我方大,明明已经拼到了最后关头,只要再坚持几天,雾烈最后的军事能力便应声而垮……偏偏这个时候,雾都失守了!蹊跷,太过蹊跷了!

“我总觉得对凌峰的处决过快了!”胭脂道。

“娘娘,您不了解凌峰。他是个死士,决不可能为我方所用。”临昭扣门而入,朝奚桓报道:“圣上,都城信报,景妃娘娘已经平安抵达苍都。”

奚桓颔首示意知道了,又说:“月儿,你继续说下去。”

“就算如庄元帅所说,他助敌军攻入丽城,但这不一定就表示他是雾烈奸细,也许他代表着某一方不为我们所知的势力呢?”胭脂怀疑地道:“再者,雾烈皇陵大火也是烧得莫名其妙!据传燕陌为忠孝之人,就算他想打胜仗,也不至于要将自己的祖宗皇陵都烧掉吧?再说了,雾烈城民平日也有大小BAO动,但哪一次的声势都远不及雾烈失守那天来得强大,竟然连守卫的士兵都不怕,明显是有人预先安排。这几日,我曾几次问询经过当日一役的士兵,士兵们说这些民众中有的不似平民,似乎懂得武功套路!”

到赤奴这许多天,奚桓也反复琢磨过这个问题,可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所以然。“祝融的确是对我提过,但这也并不排除敌军早已安插人手在雾烈城内。”

临昭不得不佩服胭脂的敏睿,顺着路数分析下去:“圣上,臣认为娘娘说得对,不似燕陌安排。您想想看,连连夜战,敌军折损人数与日俱增,倘若有内应,何不早早利用?却非要等到双方势力都大大削弱的最后关头?”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有人想趁我方与敌军势力削弱后,渔翁得利!”胭脂脸色凝重地道。从前在宫里,她是不去想这些问题的。雾都失守后,她见奚桓为战事担忧身心疲惫,总想为他分担一些,便时不时请教军师一些军务事宜,进而了解不少四国概况。

作为帝王,奚桓之精明让无数人所折服,若如她所言……那么,四国战局明着是两国征战,暗里却并非如此!“临昭,这些日子,影子们有无回报什么消息!”

所谓影子即指暗派其它国家的间谍杀手。苍隐数代帝王,均有不同批次地派往过。有的影子甚至已经形成家族式潜伏,源源不断地向苍隐提供各国的最新动向。只有历代刺杀团主才有资格掌控这些影子的踪迹及资料,所有影子回报的消息都通过刺杀团主直接汇报向苍隐帝王。早在奚桓决定朝雾烈开战前,影子们就已提前将雾烈军队情况汇报于苍隐。于是,得到准确情报的苍隐大军,在刺杀团无数杀手成功进行暗杀的辅助之下,迅速占领雾烈大部分城池,取得空前胜利。

“圣上,您不会怀疑影子们……”因为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临昭的声音都变了。

是的,如果这个庞大的情报网已出现漏洞,或者已被他国所利用……那么,这样的后果……将不再是雾都失守这么简单!假如事情真像推算的一样,那么下一个目标,赤奴城……紧接着,不仅仅是雾烈,更会是苍隐……两个经历过激烈对战而国力大大削弱的国家,如何是这暗中之敌的对手?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是他疏忽了,是他过于自信。突然间,奚桓感觉自己的太阳穴抽痛得特别厉害,赶紧用双手摁住,沉重地道:“临昭,去传禹浩、祝融前来议事!”

“桓,你的脸色很不好。”胭脂自然看得出奚桓神色不太对劲。“我这就去唤御医。”

“不,陪着我,哪儿也别去!”他捉住了她的手,紧紧地,仿佛希望从她的手上吸取些力量。“临昭,你快去!”

“是!”临昭眉宇间尽担忧,三步并作两步走了出去。

“月儿,扶我到榻上去!”奚桓一手撑住书案,一手攥住胭脂,勉强地站起来,歪歪斜斜地走向床榻,好不容易坐在榻端,额上已全是冷凉的虚汗。

他已撑到了极限,若再这么劳心下去,怕不是好兆头!胭脂揪着心,慌忙取了丝巾替他拭汗,“桓,回都城吧!”

“不急,把这事查清楚后再决定不迟。”他笑了笑,算是安慰她:“我缓一缓就没事了。”

“可是……唉……”胭脂想再辩驳,却知道辩不过他,只能作罢,垫了只软枕在他身后,将半薄荷羹端了来,亲自侍候他喝下去。

一碗粥喝下去,临昭已临着禹浩、祝融进了门,拜见后即闭门而商。

“雾都失利很是蹊跷!”奚桓一语道破众人心中所想:“四国中两国参战,虽时有收到墨绚、禇旭两国使者的劝战信,但他们的态度平静得让人生疑。对于这一点,你们有什么看法?”

对于帝王之论,禹浩也曾思量,却不曾过于深入:“开战以前,论军事实力,我苍隐当数第一。”

“可战后呢?”胭脂挑眉问道:“例如现在。”

禹浩精锐目光扫向胭脂,心下大异。不是传言她是贵族之后么?这几日多次与他探讨四国国情已是让他很奇怪,眼下这句问话虽简单却正中要害……不可小觑!

祝融此刻心中亦有如禹浩般想同的想法,也是看向胭脂。临昭保持静默,因为他知晓胭脂背景,即便她已不记得自己曾经是谁,但多年养成的细密思维习惯依然根深蒂固,一到关键时刻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月儿说得没错,现在的情况是,墨绚国、褚旭国两国的哪一国实力都大大超越我苍隐!”奚桓成功地转移几人的思想重点。在许多事都没有查清之前,不能让他们知道月儿的身份。

“圣上的意思是,他们暗中已有所动作?”这些年,光顾着埋头打仗、守城,祝融对其它国的关注的确是不多。话说到这份儿上,他也意会到了些什么。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一百多来年,表面上看,四国平稳相处。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停止过一统四国的想法。”这一点,在奚桓还是太子时,就已经常听父皇说起。“他们同我们一样,只是在等待时机。”

“圣上,臣是罪人哪!”禹浩听到这儿,起身便跪:“若当初臣听您所言,不坚持对廊、沧二城施行仁政,用武力将雾烈最后两座城夺过来,就不会有今日战局,也许脚下这片土地早就是一片晴天了。”

“禹爱卿快起来说话。你的想法原本没有错。征服一个国家,以武力取之是下下之策,要想长久,必然需要战略上的统治,那就得是济仁天下方可稳住局势。”对于禹浩的做法,奚桓最初的确是不赞同,却也不曾反对。当时,雾烈连最后一个帝王都已身亡,甚至连皇根儿都快没有了,谁也不曾料敌军余党竟然如此顽固,召回一个燕陌竟让整个雾烈局势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奚桓眼角余光转向安坐身侧的胭脂。

另一边,临昭转了转眼珠,也顺着帝王眼光看向胭脂,猜中了奚桓心思。如果不是胭脂,燕陌未必能回国。他不回国,雾烈没了皇权希望,自然便会归顺苍隐。

两人默契的眼神,引得禹浩与祝融再次注目于胭脂。

四个人的眼神都传达着别的意思!胭脂顿时感觉如芒在背:“你们……你们看着我干嘛?军师大人,你快起来呀……”

禹浩起身重新坐回座位。“谢娘娘恩典!”

身为景妃亲兄长,祝融从胭脂重归雾都那天起,就一直在暗中观察胭脂。作为臣子,不该干涉帝王后宫事务,但他曾不止一次景妃说过关于胭脂进宫的说法,又及这许多日来,胭脂所表现出来的对战事的各种见解看法,越来越让他觉得胭脂身上迷雾重重。圣上对她的宠信程度,大大地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然而,她是什么人?来自哪里?会不会不单是妃嫔那么简单?

见祝融一直望着胭脂,临昭用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军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祝融赶紧赔笑:“臣是在思过。雾都失守,臣是有过错的。”

奚桓很明白祝融是自谦,守城之过并不在他。他能率众坚守整整二十三个夜晚,已是忠心可嘉。“你已尽力,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归根结底,丽城、雾都战败并非将领过错,也非我军不精良,而是事出有因。”胭脂唱和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