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医女太绝情:稳婆
1059400000216

第216章

那些人眼中的目光,惊惧更甚。因为,他们心底突然记起一件要命的事。他们突然记起了那满天的冰雨,还有那仿佛要烧尽天地间万物的炽热烈焰。

他们也终于记起,他们来骏律的初衷。

他们是到骏律来拜见神使,祈祷神使怜悯,祈求大神庇佑的。

终于,那个让他们做梦都惊悚不已的声音凭空在心底响起。

“你们就是如此来拜见神使的?你们奉给神使的礼物,居然是弯刀和肆意的侮辱?”

这声音,让那些刚刚还庆幸躲过死亡的人,惊恐万分。

猛地记起那焚身之苦,他们已经不止是惊恐战栗了。有些人浑身瘫软,手臂连握住缰绳的力气也没有了,竟然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这些契单人,可是从牙牙学语之时,就被父辈抱到马背上长大的呀!

“既然你们没有拜见神使的诚心,那么,就不要勉强了。回去吧!”另一个童稚的声音响起,还坐在马背上的人,终于也坚持不住了。他们纷纷从马背上滚落下来,颤抖的如筛糠一般的身子,匍匐在地,叩头如捣蒜,嘴里不住地哀求着:“我们不知道神使大人驾临,罪该万死,求神使饶命!求神使饶命啊!”

开始,卫慧还能听出他们说的什么,最后,只听得几百各人乱哄哄嚷成一片,只有“神使饶命!神使饶命!”一声声,听得清楚!

望着这些凶残嗜血,完全可以与土匪马贼相比的草原狼,卫慧的心里一时有些迷茫。

在她的心中,人性本善。只要生活富足,人与人之间就可以和睦相处。

但是,见到今日这些人,卫慧心中认知彻底的崩塌了。

她自认并没有招惹到这些人,也与他们无冤无仇。他们却热衷于杀戮和抢掠的快意,忘记了一切善意和良知。

难道,对付这些人,只能用历史上对待未开化民族的办法--杀戮,彻底地赶尽杀绝么?

陷入思绪纠缠的卫慧,没有说话,烈自然也不会开口。

那些人在哀告了半晌之后,渐渐地止住了哀求和叩首。他们心里都极度恐惧,既希望能够得到神使的饶恕,又感到神使不可能饶恕他们。就这样,他们终于意识到了神使的沉默。他们开始有人揣测神使的想法,于是,偷偷地抬头看向那被四色霞光围绕的白色身影,期望在她的脸上可以分辨出一丝情绪。

就在这窒息的沉默中,一阵马蹄声传来。

转瞬,凌木措带领着一个百人小队,打着火把找了过来。

在场的卫慧、烈,还对面跪伏着的一干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这群人的到来。

浓烈的血腥气和惨烈的场面,让凌木措一干人,惊恐变色。

但当他们看清双方的形势,众人放下了心中的惊恐,却转瞬转为惊诧万分。

经过探子一事,他们已经都知道这个初来的男人功夫了得。但是,不论他再怎么神勇,凭借一人之力,竟然能杀了数十人,而且让几百人跪地求饶……

这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了。

但是,这个念头也只是片刻。因为,他们也看到了卫慧身上升腾的四色光芒。

来人只是略略愣了片刻,就在凌木措的带领之下,飞身下马。

凌木措走到卫慧近前,躬身道:“神使大人,属下护卫不周,请神使大人责罚!”

卫慧目光有些茫然地转回头,看到凌木措朴实的面庞上的愧疚之情,卫慧突然从心里彻悟了。

人性之恶善,本是共存。

有的人能够压制住心中的恶,那么他的性格就表现的朴实,诚实,善良……

有的人没能压制自心中的恶,甚至纵容这种恶膨胀,那么,他也就变成了禽兽。杀戮,掠夺……战火硝烟,人类浩劫……

卫慧没有回答凌木措,她虽然彻悟了,却从心里感到一种疲惫。她挥挥手,身上的光芒也倏然消失。

她没有再做停留,转身离去之时,吩咐一句:“这些人……放他们回去吧!若是再生邪念,焚身之痛,随时会降临其身!”

最后一句话,卫慧并没有可以加大声音,却用内力送到那些人的耳边。那些匍匐在地的人,都感到这句话,就如震雷一般,在耳边炸响。震颤了他们的心神!

凌木措此时虽然不知道这场单方面的杀戮究竟因何而起,但也知道,定然是这些人做了什么,着实触怒了神使。不然,依照神使慈悲的性子,她是绝对不会亲自动手的。即使那名灰衣人动手,她也会出手阻拦吧。

那群人匍匐在地,心里只是回响着那个淡然却威严的声音。

焚身之痛!焚身啊!

许久,他们才有人敢抬起头来。看到空旷的草原上,只剩下他们眼前的那些完全冰冷了的尸体,满心惊悚之下,终于有一个人强撑着颤抖双腿站了起来,目光在那堆尸体上略停了片刻,转身翻上马背,向着某一个未知的方向,狂奔而去。

一人带头,剩下的人,顿时好像找到了方向,纷纷上马,哄然而散。

夜色已经笼罩了大地。

草原似乎又恢复了以往的宁明。只有那几十具冰冷的尸体,暴露在冰凉的月光之下,等待着野狗或者秃鹫的光临。

跋涉了半个月,行军千里,几乎贯穿了整个契单草原。莫呼尔三部的兵士们,出发时,满心期望可以攻打下骏律可汗的牙帐,抢掠无数财宝,牛羊和女人。那时他们可以说群情激昂,兽血沸腾。骑在马上飞驰的他们,仿佛真个天地间,都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们的铁蹄和弯刀。只要铁蹄踏过,万物皆为他们所有,弯刀挥下,没有任何一个部族可以与之抗衡。

但是,行军不过半程,他们就遇到了那只火红的大鸟。就因为莫呼尔和鲁克沁可汗妄想俘获射杀,触怒了神鸟,招致了神鸟的烈焰焚身。

没有了可汗的莫呼尔、鲁克沁两部,宛如没有了头马的马群,茫茫然不知所以。最后,还是巴伦台可汗他信,见机俯首,那神鸟方才饶恕了二十万草原人的性命。

随即他信就代替了先前莫呼尔可汗戈伊的位置,整合三部人马。却没有返回三部的族地,反而继续向南行进,进驻骏律边缘。

三部的营地,无数座帐篷绵延十数里,就像盛开在草原上的野花,看不到边。契单人扎营,不管是驻地还是行营,都不像大楚的军营一般,架设围栏,瞭望塔等物。契单人的帐篷、兵器,都是自备。几个人乃至十几个亲近的人聚集在一起,住在一个帐篷之中。

由于路上的遭遇,此时整个大营中听不到草原汉子豪爽的笑声和悠扬的长调。他们大都未能从那场劫难中摆脱出来。除了很少一部分人结队外出狩猎外,绝大多数人扎下营,就一头扎进毡帐里,埋头大睡起来。

虽然来到了目的地骏律,但是他们不是来打仗的,自然不需要太过警惕。更何况,一连行进了半月有余,他们的心身也早就疲惫不堪了。

营地正中,一座雪白的大帐中,此时仍旧灯火通明。

他信坐在帐中的首位之上,帐中却没有太多的人,偌大的帐篷里,只有两个男人站在他信的下手。

“呼特海,你说说吧,究竟有什么事儿?”他信脸色有些憔悴,两只眼睛里,都布满了红血丝。此时,他望着下手站立的那个二十来岁的男人,眉头紧皱。

这个两个男人,分别是莫呼尔和鲁克沁部暂时的领头人。其中这个呼特海是莫呼尔部原可汗戈伊的弟弟。当时遭遇火凤之时,恰逢呼特海在队伍后边押后,竟幸运地逃过一劫。否则,凭借他自称契单第一神射手的高超箭技,那日射杀神鸟遭焚的人,定然少不了他一个。

呼特海本身才华并不低于戈伊,他精骑射,善谋略,通晓百业诸事。在莫呼尔部族中的威望很高。戈伊一死,他自然是可汗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但由于行军在外,莫呼尔部的三名长老,两名留守,这才不能通过决议,正式接任汗位,只得暂时挑起事务,待率队转回,得到三位长老的承认,呼特海才能正式继任莫呼尔部的可汗。

但呼特海并不满足这样上位,他也对他信趁此获得三部统领之位不满。故而,他提议,三部不返家园,反而来骏律,不为别的,只为参见神使。

其实,呼特海心里还有一层打算。由于他当时位于二十万大军之后,对前边发生的一切并不太清楚,故而,他的心里,总觉得有些怀疑。难道说,那个火鸟是他信不下的局?只为了杀死自己的戈伊和萨赫?神使究竟是不是真有其人?

所以,在他的坚持下,以向神使大人请罪为名,三部来到骏律。这样,骏律若是没有什么神使,他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一举攻占,若是真有,也要摸清那名神使的底细。

听到他信询问,呼特海点头道:“他信汗,方才有三百多名族人外出狩猎,却不想被一名自称神使的女子劫杀。死亡四十六人。余部除了回来报信的两人外,全都逃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