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医女太绝情:稳婆
1059400000234

第234章

郑凌寰和手下的大臣幕僚,虽说被蓦然间冒出来的民间太子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也很快稳定下心神,并一致地认为,眼下那民间出身的郑允浩已经被立为太子,随州睿王必定同样心怀不满,故而,此次济州和随州双方同样来势汹汹的出兵,背后的心思却各有不同。太子是为自己打江山,自然全力以赴,而同样受命出兵的睿王却不一定愿意看到太子的道路一帆风顺。

基于这种认定,陈留王郑凌寰与大臣们也商议确定了相应的对应方案。面对南北几乎势均力敌的两方评判大军,郑凌寰将主要的兵力调集到齐水河畔,至于北邙山也不能大意,就派遣了陈国有名的宿将赵轩辰镇守抵御随州兵马。

开战之后双方的反应,似乎也验证了陈国的判定。齐水河畔,楚齐的兵马渡水而战,北邙山那边的随州兵马,却一直驻扎在北邙山北麓,按兵不动。

但,楚齐兵马渡河之后却没有立刻发动攻击,反而异常地驻扎下来,按兵不动。

两军对峙十几日,只有小部接触,楚军也多是应付作战。这样的情况,让陈兵上至郑凌寰下至普通士兵,都极其费解。

但是,对方不主动攻击,作为守方,****也不敢冒然出关攻击。只好压着心中焦躁,寻找对方的破绽,从而力求一击得手,最好能够一击之后,能把济州的兵马打退打残才好。

这一日,郑凌寰再次亲率部众,来到关隘城墙之上,凭借城墙的高度,探查对方的营地。

正看着对方整齐规矩的军营暗叹楚齐用兵谨慎,难以寻隙之时,就听得有亲兵从城下赶来回报:“回王上,北门处有一男一女,自称王上在契单的故人,要求进关。”

“哦?”还未来得及从战局中收回思绪的郑凌寰微微一愣,旋即心脏狠狠地一颤,转身询问道:“你可看清,来人只有两人?那名女子可曾提及自己的名字?”

当初郑凌寰亲自去往契单寻求解药,虽然主要为了挽救檀城百姓的困苦,也不乏收买人心的作秀嫌疑,但他另外的收获,就是顺路侦察了契单各部落的情况,同时,他对自己看到的契单各部宁静的状态感到满意。当他要面临几乎大楚倾国之力的平叛征剿大军时,可不希望自己的背后还有契单人狼骑的威胁。

只是,让他感到极其突兀地是,他在骏律时再次三番地邀请,卫慧都果断拒绝,却又为何又在他与楚军对上的时候来到此处?

还好,他自信自己安排在西路的大军不会这么快地放任契单大军赶到此地,更相信如果契单人的狼骑有什么动作,他如今也不会因卫慧二人的突然而至感到突兀。

亲兵本来对那自称王上故友的狂妄男女不以为意,却没想到王上居然这么欣喜,竟然还特意地询问女子的姓名,不觉在心里暗暗猜测,那女子与王上究竟是什么关系,一边急切地搜寻了一遍自己的记忆之后,只好惭然地回道:“回,回王上,属下亲眼看得明白,确实只有两骑两人……那名女子并未报上自己姓名……”

亲兵一边说着,一边暗暗注意到王上一脸的表情变化,赶忙措词补充道:“那女子虽说来自契单,却穿着大楚的服饰。并且,她似乎还带着一个孩子……”

“哦,好,好,好。”郑凌寰闻言连续说了三个好字,脸上的神情也为之一松,甚至浮起一个难得的欢喜的笑容。亲兵也不明白,对方是说他回答的好,还是别的,只知道自己这一次跑腿定然跑对了,也就躬身侍立,静候吩咐。

哪想到郑凌寰根本没有做出什么吩咐,甚至来不及安排什么,匆匆从城墙走下,翻身上马,直奔****驻扎的零陵关北门而去。

郑凌寰的心腹大臣中,有人从亲兵的描述中已经猜到来人的身份,自然为自家主子欢喜,也有些并不清楚郑凌寰去契单的经历,故而也与那名亲兵一样,猜测着来人的身份。

以郑凌寰为首的一行数人,打马疾驰赶到北门之时,那边的守门兵士早已经接了通知,见到主上亲自赶来迎接,都在心里暗暗庆幸,先前没有多嘴多舌地说什么得罪那名‘贵客’的话,不然,等对方到了主上身边,一番枕边风吹下来,他们这些小兵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及至在郑凌寰吩咐下,开启了城门,郑凌寰亲自上前将卫慧几人迎进城中,那些暗自猜测的人,又换了一番心思。

看自家主上这般小心翼翼地模样,难道说,对方带着一个孩子的女人,主上还没追到手不成?

卫慧当然不知道,自己无意之间成了陈留王的绯闻女友,她见郑凌寰亲自出城相迎,也不多礼,只是简单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大大方方地跟在郑凌寰身边进了零陵关。

两人并辔而行,郑凌寰正欲为卫慧帮檀城民众解毒致谢,就听得卫慧平静道:“我此次前来,并非投奔陈王。”

“哦?”郑凌寰心中一阵失望,同时也终于记起,身边的这个女子与那太子郑允浩之间的关系,并且,她在济州之时,可是与威远大将军楚齐也过往甚密。难道,她是从此经过,去往济州兵营助阵?

郑凌寰满心地欢喜,瞬间冷却,但长期以来的习惯,却让他脸上的微笑保持不变。同时,心里快速地做出应对措施。既然,卫慧首先到的不是济州兵营,他郑凌寰就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争取将这名怀有医术超绝的女子留在自己这边。更何况,这名女子如今已绝非一名普通的医者那么简单,她在契单草原,可是凌驾于大可汗呼延灼之上的神使大人。若能取得她的支持,那大楚对陈国的征讨,则再无胜算。

“卫先生这是说哪里话来,在檀城危及之际,卫先生不计前嫌,出手相救,已让陈国上下无不感念卫先生的活命之恩。卫先生如今到了零陵关,就是陈国百姓和郑某的幸事。”说到这里,郑凌寰豪爽地挥手笑笑,“卫先生一路赶来,想必也劳累了。先不谈其他的,郑某已为卫先生准备了下榻之处,还请卫先生莫嫌阵前条件粗鄙,先休息一下,再做打算吧。”

卫慧当然也听出了郑凌寰的言外之意,但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反正已经到了两军阵前,对于双方的战事随时可以有所动作,她倒也不必着急了,索性也就由着郑凌寰安排。

当日,郑凌寰并没有再来打扰卫慧的休息,只是派了数名干练的丫头小侍,将卫慧几人的衣食住行无不打理得舒适至极。

泡了个舒服地热水澡,又好好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卫慧就精神饱满地走出了自己的居所。在院子里伺候的丫头小厮,并没有阻拦,只是在卫慧离开之后,迅速地禀报给郑凌寰。

零陵关建于山谷之间,为战略要冲,却并无多少居民。故而卫慧一路走来,除了兵营和列队行进的士兵,几乎也没看到什么其他的民居商铺。

卫慧倒也不觉得乏味,只是牵着霁朗的小手,缓缓地漫步于零陵关唯一的大街之上。

表面上平静如水的她,看着零陵关内浓郁的战争气氛,却在暗暗琢磨着,自己究竟如何做,才能平息这场战争,以免她眼前看到的这一列列洋溢着蓬勃生气的年轻生命,不至于无辜牺牲。

行走间,两名郑凌寰身边的亲卫上前见礼,直说自己主上派遣他们来,给卫慧带路。并说,只要卫慧想去哪里尽管吩咐,他们都会为她引路。

卫慧微笑着感谢了,也不绕弯子,径直要求上零陵关的南城墙一望。

两名亲卫不做丝毫犹豫,很快将卫慧带上了南城门。

零陵关的南城门建在两道山崖之间,高耸巍峨,险峻坚固。卫慧登上城门,向着城外望去,看着那一条波光粼粼的齐水河以及齐水河畔的逶迤不绝的兵营,心里暗暗感叹。若是楚齐想要从这里攻进陈国,只怕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方能实现。这大概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真正含义。

正感慨间,就听得城外“呜呜,呜呜……呜呜……”一阵号角声响,两军对垒之间并不算宽阔的旷野中,突然出现了两只小型的骑兵。

很快,卫慧就从两队骑兵的服饰和身边陈兵的表情上看出来,那两队骑兵,是楚陈两军的小部斥候再次遭遇。

遥遥地看过去,陈国斥候小队并不想恋战,一队二十几骑,一边远远地对身后急追上来的楚军放箭,一边打马向着零陵关疾奔。

而多日对峙,也让远路而来的楚军憋着一肚子火,无处发泄,此时遇到小部的****斥候,他们也自然不想将他们放回去。

一方拼命想要脱离战场,另一方则不顾箭矢如蝗,紧追不舍。也不知是因为楚军斥候疲惫应战,还是他们求战的意愿不浓,从开始,他们的士气就落了下风,再被楚军如附骨之蛆一般,追逐不舍,****的斥候小队更是焦躁恐惧,反而渐渐被身后的楚军缩短了双方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