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膑兵书
10671600000024

第24章 十问(2)

公元前643年,鲁国因和莒、卫两国结盟,几次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宋国因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击败,襄公受伤而死,不甘心对楚国屈服,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实力日增,也就转而投靠晋国。楚国为了保持其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借以制止晋国的向南扩展。晋国也正好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这样,晋楚两国的军事交锋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等多国军队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援。于是文公和群臣商量是否出兵及如何救宋。大夫先轸力劝晋文公出兵救宋,他认为,救宋既能够“取威定霸”,又报答了以前晋文公流亡到宋国时,宋君赠送车马的恩惠。但是宋国不靠近晋国,劳师远征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而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也恐怕难以取胜。晋国的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晋文公先攻曹、卫两国,那时楚国必定移兵相救,那样,宋国的危险便可解除。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尽管如此,晋国感到真正的敌人是楚,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晋国按照大国的标准,扩充了军队,任命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军队的将领。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晋文公于公元前632年1月,将军队集中在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公侮辱过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现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部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3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文公当初流亡路过楚国时,楚成王招待他非常周到,不仅留他住了几个月,最后还派人护送他到秦国。)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泰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一部分。楚国同曹、卫本是结盟的,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将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且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上当中计,拒绝了秦、齐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楚成王看到齐、秦与晋联合,形势不利,就令楚军从前线撤退到楚地申,以防秦军出武关袭击它的后方。同时命令戍守谷邑的大夫申叔迅速撤离齐国,命令尹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子玉对楚成王回避晋军很不满意,他对成王说:“你过去对晋侯那么好,他明明知道曹、卫是楚的盟国,与楚的关系密切,而故意去攻打它,这是看不起你。”楚成王说:“晋侯在外流亡了19年,遭到很多困难,而最后终于能够回国取得君位,他尝尽艰难,充分了解民情,这是上帝给他的机会,我们是打不赢他的。”但是子玉却骄傲自负,听不进楚成王的劝告,仍要求楚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并请求增加兵力。楚成王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不肯给他多增加兵力,只派了少量兵力去增援他。于是,子玉以元帅身份向陈、蔡、许、郑四路诸侯发出命令,相约共同起兵。他的儿子也带了600家兵相随。子玉自率中军,以陈、蔡二路兵将为右军,许、郑二路兵将为左军风驰雨骤,直向晋军扑去。

子玉逼近晋军后,为了寻求决战的借口,派使者宛春故意向晋军提出了一个“休战”的条件:晋军必须撤出曹、卫,让曹、卫复国,楚军则解除对宋都的围困,从宋国撤军。晋军元帅先轸提出一个将计就计的对策,以曹、卫与楚国绝交为前提,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同时,扣押楚国的使者,以激怒子玉来战。晋文公采纳他的计策。子玉得知曹、卫叛己,使者又被扣,便恼羞成怒,倚仗着楚国的优势兵力,贸然带兵扑向晋军,寻求决战。

晋文公见楚军来势凶猛,就命令晋军后撤,以避开它的锋芒。有些将领不理解文公的意图,问文公:“没有交手,为什么就后退呢?”文公说:“我以前在楚的时候曾对楚王说过,如果晋楚万一发生了战争,我一定退避三舍。我是遵守诺言的。”实际上,晋军“避退三舍”(90里)后,退到了卫国的城濮,这里距离晋国比较近,后勤补给、供应方便,又便于齐、秦、宋各国军队会合;在客观上“避退三舍”也能起到麻痹楚军、争取舆论同情、诱敌深入、激发晋军士气等多重作用,将晋军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为夺取决战奠定了基础。

晋军退到城濮停了下来。这时,齐、秦、宋各国的军队也陆续到达城濮和晋军会师。晋文公检阅了军队,认为可以与楚军决战,这时,楚军追了90里也到达城濮,选择了有利的地形扎下营,随后就派使者向晋文公挑战。晋文公很有礼貌地派了晋使回复子玉说;“晋侯只因不敢忘记楚王的恩惠,所以退避到这里。既然这样仍得不到大夫(指子玉)的谅解。那也只好决战一场了。”于是双方约定了开战的时间。

公元前632年4月4日,晋楚两军决战开始。晋军针对楚军中军强大,左右翼军薄弱的部署特点,和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发起了有针对性的攻击。晋下军佐将胥臣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出其不意地首先向楚军突然而奇异的进攻,楚军见了惊慌失措,弃阵逃跑,楚右翼就这样迅速崩溃了。

晋军同时也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楚左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在指挥车上故意竖起两面镶有彩带的大旗,非常醒目,远远就可望见。狐毛和许、郑联军一接触,就故意败下阵来。在逃跑时,在车的后面施了很多树枝,树枝刮起的尘土,遮天蔽日,给在高处观阵的子玉造成了错觉,以为晋军溃不成军了,于是急令左翼部队奋勇追杀。晋中军元帅先轸见楚军已被诱惑,便指挥中军横击楚军,晋上军主将狐毛回军夹击楚左军。楚左军退路被切断,陷人重围,被歼。子玉见左右翼军都已失败,急忙下令收兵,才保住中军,退出战场。城濮之战最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

李世民是一位很有军事谋略的君王,当年他起兵征伐高丽时,在辽东半岛,唐军连胜数仗,锐不可挡。高丽派出高延寿、高惠真领兵15万,前去支援。这时,太宗李世民对众将分析敌情说:“高延寿领兵前来,把几座城连起来作为堡垒,储足粮草,凭险据守,同时派兵抢夺我军牛马,围困我军,这是他们的上策;如不实行上策,而把安市城内的兵士和百姓全部迁走,乘黑夜全军退走,仍然不失为中策;如果他们自不量力,要和我军一比高下,这便是下策了。我想他一定采用下策。你们等着瞧吧,高延寿必定被我活捉!”太宗话还没说完,己有探马来报,高延寿领兵前来,离城只有40里了。李世民高兴地说道:“我早就想到他会这么做,但还担心他在中途停留,不肯早来与其决战,现在要设法引诱他快点来,才好歼灭他。”便召来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命其带领1000名突厥骑兵,前去诱敌,只准败,不准胜。

阿史那社尔领兵前去,走了30余里便与敌军相遇。敌军见唐军人数不多,于是,阿史那社尔上前与其交战,打了几个回合,便假装败战而逃。高延寿很高兴,笑着对高惠真说道:“我听说唐军锐不可挡,今一见哪知竟是这般没用,真是名不副实!”便毫无顾忌地催促大军快速前进,直到安市城东南8里,依山布阵。太宗正带领数百人马,在高处了望,很远就看见高丽兵来了,便回到大营,派李世勣率领步兵和骑兵1.5万人,与西岭布兵列阵。命令长孙无忌领精兵1万人,在山北面经狭谷,从后面袭击敌军。而太宗自己则带领步兵和骑兵4000人,悄悄登上北山,并和几支军队约定:一听见鼓声,各军一齐出击,和敌军进行“背水一战”。太宗领兵到达北山,望见李世勣在西岭列好阵,和敌军准备交战,两军都迫不及待,战争一触即发。忽然看见敌军阵后尘沙飞扬,太宗料想是长孙无忌己经深入到敌后,这时,太宗命令随从击鼓吹号,把唐军的旗帜高高举起。众唐军一见信号,一起大声呐喊,杀向敌阵。高延寿和高惠真起初还自恃兵多势旺,不慌不忙,打算分兵抵敌。突然有一员身穿白袍的唐将,大叫一声,勇猛地与敌军进行英勇博斗。

众唐军将士紧跟白袍将军,杀入敌阵,高丽兵顿时乱成一团,纷纷溃散,谁还去听高延寿、高惠真指挥。高丽15万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被杀死2万余人。高丽军队收拾残兵想要固守,又被围攻,并被唐军破坏桥梁,断了退路。高丽军队无奈之下,只好投降了唐朝。那位白袍将军便是被传为神人的薛仁贵。太宗亲自召见,大加嘉勉赏赐。这也是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就高丽军而言,放弃险要阵地盲目决战,这是弃长就短,这是愚者的行为。临阵又骄傲轻敌,上了敌人的当,被唐军三路攻击,再加上临战慌乱,没有了战斗力,必然会导致他的失败,而唐太宗知己知彼,诱敌成功,分三路攻击,出敌不意,给予突然痛击,再加上薛仁贵神勇,众唐军将士勇猛,所以一击全胜。高丽统兵将领犯了兵家大忌,而唐太宗用兵巧妙,其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以上“城濮之战”、“李世民安市破高丽”都是巧妙运用阵法和战术成功的战例。当然,对晋军、李世民来说是成功,而对楚军、高延寿来说则是失败。两个战例中涉及到的战术原理,使用方法,许多领兵将领都知道,但运用起来却大不一样,这大概就是杰出的军事家与愚者的区别吧!杰出的军事家能够审时度势,不但善于调整和使用自己的军队,而且能够诱使敌军陷入自己设下的圈。而愚笨的人则只知己不知彼,刚愎自用,所以军情发展总是出乎他们意外,而又不能临敌应变,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高延寿只知自己兵多,不知唐军将勇势强,轻易就上了诱敌计。

从这两个战例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孙膑述说的战术原理和运用方法,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在实战中,灵活运用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