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膑兵书
10671600000027

第27章 客主人分

【原文】

兵有客之分,有主人之分。客之分众,主人之分少。客倍主人半,然可敌也。负……定者也。客者,后定者也,主人安地抚势以胥。夫客犯隘逾险而至,夫犯隘……退敢刎颈,进不敢拒敌,其故何也?势不便,地不利也。势便地利则民自……自退。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

带甲数十万,民有余粮弗得食也,有余……居兵多而用兵少也,居者有余而用者不足。

带甲数十万,千千而出,千千而之……万万以遗我。所谓善战者,善翦断之,如会捝者也。能分人之兵,能按人之兵,则锱【铢】而有余。不能分人之兵,不能按人之兵,则数倍而不足。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富者胜乎?则量粟而战耳。兵利甲坚者胜乎?则胜易知矣。故富未居安也,贫未居危也;众未居胜也,少【未居败也】。以决胜败安危者,道也。敌人众,能使之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者不得相……以为固,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士有勇力不得以卫其将,则胜有道矣。

故明主、知道之将必先,可有功于未战之前,故不失;可有之功于已战之后,故兵出而有功,入而不伤,则明于兵者也。

五百一十四……焉。为人客则先人作……兵曰:主人逆客于境……客好事则……使劳,三军之士可使毕失其志,则胜可得而据也。是以按左抶右,右败而左弗能救;按右抶左,左败而右弗能救。是以兵坐而不起,避而不用,近者少而不足用,远者疏而不能……

【注释】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客,指战争中攻入他人境内的一方。主人,指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分,份量,比例。

敌:匹敌。意谓主人兵力只有客方的一半,然而可以与之匹敌。《汉书·陈汤传》:“又兵法曰:客倍而主人半,然后敌。”

此句残缺,原文疑当作:“主人者,先定者也。”先定,指先作好部署。

意谓凭据良好地形,利用有利形势,严阵以待。

锱【铢】:据《淮南子·兵略》:“故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锱铢有余;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简文“锱”字残存“金”旁,“铢”字全缺,今据《淮南子》补。锱、铢都是古代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比喻份量极重。

算:古代计数用的算筹。意谓如果人多既能取得胜利,那只要数数算筹就可以决定胜负了。

意谓如果财富雄厚就能取得胜利,那只要量一量粮食的多少就可以决定胜负了。

意谓如果武器装备精良就能取得胜利,那么胜负也就太容易知道了。

“以为固”上约缺八字,据《善者》篇的类似文字,以上两句可补足为,“受敌者不得相知,沟深垒高不得以为固。”受敌:受攻击。

“之”字疑是衍文。

抶:击。按左抶右,意谓牵制敌人之左翼,而攻击其右翼。

【译文】

在作战当中有客军和主军之分。进攻的一方为客军,兵力必须比对方多,而处于守势的为主军,兵力较少。当客军兵力是主军兵力的一倍,主军兵力只有客军一半时,可以交战。客军当然是在主军之后进入阵地的。主军则已占据有利地形,严阵以待客军了。而客军要攻破关隘,越过险阻,才能到达交战地点。进攻关隘……后退就等于自杀,不敢前进抗拒敌军,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形势不利,地形不好。当形势有利,地形有利时,士兵自然会……通常所说的善于用兵的人,会让形势和地利有助于自己。

有10万大军,哪怕百姓有余粮也不可能保证供给,养兵时觉得多,而用兵时却觉得少,养兵有余而用兵时兵力又不够。

10万大军,成千成千地出征,善于用兵作战的将领,必定善于分割截断敌军,就像……而会解脱的人一样。能分散敌军兵力,善于抑制敌军兵力的将领,哪怕自己的兵力非常少,他用起来也会觉得有富余,而不会分散敌军兵力,不能抑制敌军兵力的将领,即使自己的兵力数倍于敌军,他仍然觉得不够用。兵多就能取胜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用抽签算算双方的兵力就可知战争的结果了。富足就能取胜吗?那么量量双方的粮食就可以知道战争的结果了。兵器锐利,铠甲坚固就能取胜吗?那么胜负就很容易预先知道了。所以说,国家富足,不一定就安全,国家贫穷,不一定就有危险;兵多不一定就能取胜,兵少也不一定就会失败。决定胜败与安危的关键在于掌握用兵的规律。敌军兵多,可以使敌军分散而不能相互救援,使敌军……虽然铠甲坚固,兵器锐利,却不能发挥威力,军兵勇敢却不能保卫他们的将领,这样就懂得了作战的规律了。

所以说,英明的君王和懂得用兵规律的将领必定事先……交战之前就有把握取胜,这样的君王和将领就能万无一失;而在交战之中能取胜,出兵之后能建功立业,退兵之时不受损伤的将领,这才是善于用兵的人。

(中间三行散简文字残缺,无法译出)……使敌军疲劳,就可以使敌军全军将士完全丧失斗志,那么,就有战胜敌军的把握了。所以钳制敌军左翼而攻击敌军右翼,就是要使其右翼失败时,左翼不能救援;钳制敌军右翼而攻击其左翼的战法,也是要使得敌军左翼失败时右翼不能相救。这样作战,就是要使得敌军只能动弹不得,避而不战,只敢远避而不敢交锋,造成敌军近处兵力少,不够用,远处的被分散了不能支援……

【心得】

似乎从标题上看,文章在讲述防御与进攻,但其重点却放在了统兵将领的指挥艺术。从主,客两军的态势又讲到善于利用地形地利;从主、客两军的力量比较,讲到将帅要具有分散敌军兵力、抑制敌军将领等指挥素质,最终进入本文的中心意图——用兵的规律。孙膑用3个设问的方式:兵多就能取胜吗?富足就能取胜吗?兵器锐利、铠甲坚固就能取胜吗?接着又用三个一目了然地回答,说明真正的强大决定胜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懂得用兵规律,有足够信心的将领,才是真正会用兵的将领;而在战事开始后有所准备和防御的将领,也只能算刚入门的将领。

公元208年(献帝建安13年),曹操率军87万,水陆并进,计伐东吴。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向刘备建议:联合东吴,使南北相持,我军将可从中得利。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献计,当即派他去东吴进行游说。诸葛亮奉命来到江东,几次用计,多番曲折,先是“舌战群儒”,促使孙权与周瑜下定决心与曹军抗争。然而,在这过程中,由于诸葛亮屡屡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与才能,遭到东吴都督周瑜的嫉恨,周瑜决心设计除掉诸葛亮,为东吴根除后患,草船借箭就是因周瑜蓄意谋害他而由诸葛亮导演出的精彩一幕。它生动地说明诸葛亮用兵具有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的特点和才能。

却说这一天,周瑜在大营中邀请诸葛亮与众将官一道议事。大家坐定后,周瑜对诸葛亮说:近日即将与曹军会战,水上交锋,先生以为应该用何种武器为先?诸葛亮说:大江之上,两军交锋,应以弓箭为先。周瑜说:先生所言,正与我意相合。只是现在军中箭技甚缺,能否请先生监造10万枝箭,以作应敌之需;这是公事所在,还望先生不要推辞哩!诸葛亮明知这是周瑜设计陷害,但他却心中有数,便回答说:都督委派之事,我岂敢推辞,只是不知10万枝箭,何时即需备齐呢?周瑜说:10日之内备齐如何?诸葛亮说:曹操大军,即将到来,若等10日,恐怕误了人事哩!周瑜听了有些纳闷,心想:我限10日,正要难为于他。他却反说10天时间太长,这是何意?便问诸葛亮道:那么,依先生之见,那应是几天完成才好呢?诸葛亮说:只需3天,便可向您缴纳10万枝箭,以应急需。周瑜听了更是暗暗吃惊,说道:这可是军中无戏言呀!诸葛亮说:我岂敢戏弄您大都督呀!您如不信,我愿立下军令状,3日之内缴不出10万枝箭,甘愿按军令受罚!周瑜听了诸葛亮的话,以为这下诸葛亮是中了自己的计了,大喜过望,当即命令军政司拿来纸笔让诸葛亮签下军令状,并假惺惺地对诸葛亮说:待您完成这件大事,我定当重谢,摆酒为先生庆功!诸葛亮说:今日造箭已经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吧,到第3天您来取箭就是了,说罢便告辞而去。诸葛亮走后,当时任周瑜军中赞军校尉的鲁肃吃惊地对周瑜说:诸葛亮莫不是有诈吧,3天怎能造成10万枝箭呢?周瑜说:管他的,是他自己送死,又不是我逼迫他。今日他当众立下令状,这下便插翅也难逃了!我还要吩咐工匠故意拖延时间,所需要的器材也迟迟不给他备齐,看他如何是好!您与诸葛亮交情甚好,不妨到他那里去探听一下虚实,看他到底怎样造箭。

说罢,鲁肃便来到了诸葛亮住处,诸葛亮一见鲁肃来到,故意装作为难起来,对鲁肃说:子敬(鲁肃的号)呀,您可得救救我哩!3日之内如何能造成10万枝箭啊!鲁肃说:这全是先生自取其祸,教我怎能相救哩!诸葛亮说:事到如此,别的事我也不求您了,只求一件事,借给我20艘船,每艘船配军士30人,船上一律用青布作成幔帐,各扎稻草千余来,分布于幔帐两边,这样,我包管3天后缴纳10万枝箭就是了。只是我的这个要求,请您务必不能告诉都督,不然的话,他又会坏我大事。对于诸葛亮这点微不足道的要求,鲁肃满口答应了,回到周瑜那里真的没有提诸葛亮借船的事,只说孔明根本用不着什么造箭的器材和工匠,一切他自有道理。周瑜听了鲁肃的回报感到十分奇怪,但又想不出怪在哪里,便说:那好吧,看他3天内怎样拿10万枝箭来见我!

却说鲁肃按诸葛亮的要求私自拨出20艘船,每船30人,以及布幔、稻草束等一一备齐,只等诸葛亮调用。却不料第一天并不见诸葛亮的动静,第二天也还是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天时,诸葛亮才秘密邀请鲁肃来到船中。鲁肃问道:您叫我到船上来是为什么呀?诸葛亮说:特地请您来一同去取箭哩!鲁肃感到奇怪,问道:到哪里去取箭呀?诸葛亮笑着说:这您就不需多问了,等船开到前面您自然会明白的。说罢,命令士卒用长长的绳索把20艘船连在一起,朝着北岸魏营的方向开去。这天晚上,大雾迷漫,长江之上,更是迎面不辩人影。诸葛亮只是催促船队加速前进,到五更天时,已经靠近曹军水寨了。这时,诸葛亮吩咐军士把船倒过来,头朝西,尾朝东,一线儿摆开,就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得不行,说道:先生,你这样大吹大擂,假若曹操听到了,出兵来攻,如何是好?诸葛亮笑着说:不碍事,我料他曹操见到大雾迷漫,不辨虚实,必不敢出兵,我们只管喝酒取乐,等天亮雾散,便回营去。

且说曹操营中,听得江上擂鼓呐喊,水军首领毛瑜、于禁慌忙报告曹操。曹操听到报告,下令道:江上重雾,吴军忽至,必有埋伏,切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5000人前去以乱箭射之。说着又派人叫张辽、徐晃也各带陆军弓弩手3000人前往江边助射。这样水陆两军弓弩手合计共约万余人,一齐向江中放起箭来。一霎时,箭如聚雨。过了一阵,诸葛亮又教军士把船再换个方向,头朝东,尾朝西,并且更逼近水寨受箭,一面还继续擂鼓呐喊。就这样,一直闹到日出雾散,诸葛亮才下令向江东返航。这时,20艘船上的稻草束上已排满了箭,等到曹操发觉派兵来追赶时,诸葛亮的船已经走了20多里,任你怎样也追不上了。

在返航的路上,诸葛亮对鲁肃说:我叫士兵大略地算计了一下,每艘船约莫受箭5000~6000千枝,不费我们半分之力,已经得了10万余枝箭,明日用它来射曹军,这岂不是很划算吗?鲁肃听了这话佩服得五体投地,问道:“先生真是神人呀,您怎么会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回答道:“为将者用兵打仗,如果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那岂不是一个庸才?用那样的人带兵是注定要误事的。我在3日前便已算定今日必有大雾,所以才敢在周瑜面前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哩。”说着说着,船已到岸,周瑜正派500军士在江边等候搬箭,计数的结果竟10万有余,周瑜想害死诸葛亮的阴谋又没有得逞。

据《战国策·赵策》记载:春秋末期,智伯联合韩、魏两国,攻打赵国。赵襄子和张孟淡商量防御的方法,张孟淡回答说:“董阏于乃是先王赵简子的才臣,和尹锋一起治理晋阳时,一直因善政被人赞美,其遗风仍留传至今。

先王曾说过,如果国家有难,不可离开晋阳太远。依我看,还是坚守晋阳为好。”于是赵襄于便转移到晋阳,到了晋阳城才发现,不但城廓崩坏,仓库没有存粮,府库没有金钱,兵器库没有武器,就连四周的村落,也没有任何防御设施。他于是对张孟淡说道:“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叫我如何御敌呢?”张孟淡说:“圣人之治,储藏财物于民间,而不在库府;致力于教化人民,而不注重营造城郭。这样民则无不心服。因此,如今可下令要人民保留3年的生活必需品,而多余的金钱和粮食都必须交出,让那些年轻的人修筑城池,人民是会服从命令的。”赵襄子下令之后,第2天人民就送来了无法估量的粮食、金钱及兵器,5天后,城郭修理完毕,一切防备用具也都重新整治。

赵襄子又说:“可是没有箭,该怎么办呢?”张孟淡说:“董子宫屋舍的旁边,种有大树,现在已经长到一丈高,可以砍下来用了。”赵襄子立即将其砍下,制成箭样,但有了箭杆而没有箭头,又该怎么办呢?张孟淡又说:“董子宫屋舍的柱子,是炼铜打造成的,你尽管使用就是了。”赵襄子马上用柱子上的铜,制造所需的箭头。不久,智伯的军队来攻,赵襄子出战迎敌,最终将智伯杀死,消灭了他率领的军队。可见有备无患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从,“草船借箭”一事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正是孙膑所推崇的“有功于未战之前”的智慧者,在一些关键作战问题上,他善于把握,都能做出神妙的部署,因而事事主动,稳操胜券。相比之下,周瑜在政治和军事大局上不识大体,心胸狭窄;在具体用兵上又不精通天文地理,以至为欠东风而一筹莫展。曹操则既不能把握形势,在大冬天用兵征南,犯了许多兵家大忌,注定要失败;在具体用兵上刚愎自用,不晓当地气象的特殊规律,其失败是必然的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