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生活指南
10725500000040

第40章 家庭与日常起居(7)

这不是要“勒紧裤带”,该花不花,做“苦行僧”;而是在充分地合理消费的前提下,更好地提高消费效益,少花和不花冤枉钱。对一个家庭来说,需要购置的东西很多,市场上那些高档的、精巧的、惹人喜爱的东西也很多,但是不能什么都买。即使经济力量具备,也要考虑买哪种牌子、哪种式样的商品性能最好,价格和性能、质量相比最合算,它在家庭中使用价值大不大,在什么时机购买最为适宜,等等。特别是购买一件价格很贵的高档商品时更要慎重,不要花了钱买“后悔药”吃。

消费习惯要不断发展

消费习惯要适应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生产发展了,社会生活方式在改变,那么家庭的消费习惯也要改变。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进行,我国人民的生活节奏在加快,因此家庭生活中的消费应当注意“变”的趋势,尽量避免在过时或即将过时的消费品上花钱而造成浪费。

选择好精神消费

精神消费,例如书籍、电影、戏剧、球赛、音乐会、美术展览等,都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内容。享受这些精神产品,除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意义外,还必须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量力而行。在这方面,可以妥善地运用替代的方法,例如好书、常用书当然要买,至于一般的书向图书馆借阅就可以了;又如看足球赛,如果不是最精彩的,没有必要购票亲临赛场,只要看看电视转播就行了。

买东西怎样下决心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想买一样东西,但是又很犹豫。究竟是买还是不买,这就叫消费的决策。那么决策的根据是什么呢?

一般说来,进行消费的决策,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考虑“可得效用”和“实际效用”

人们为什么要买一样东西?是因为它有用。但是,某件物品的“可得效用”(它本身所能发挥的最大效用)秘“实际效用”(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能发挥它多大效用)是有差距的。例如一部电子计算器,有五种功能,但实际只需要它发挥两种功能,那么“可得效用”与“实际效用”之比为五比二,买它就不合算,所以就可以考虑买一个结构简单些、价格便宜些的。再如,从家到工作单位的路不远,那么就可以买自行车代步,而不必买摩托车,因为距离不远,摩托车的功能是难以充分发挥的。

考虑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耗费

有些物品买它的时候花钱(一次性投资)较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的耗费(日常耗费)较少;买另一种物品则相反。例如买锅,买高压锅要一百多元,一次性投资较多,但在使用过程中省时间、省煤气;如果买铝锅,只要几十元钱,一次性投资较少,但在使用过程中与高压锅相比,要费时间,费煤气。因此,如果经济开支不紧张,从长远考虑,还是以买高压锅为好。

考虑购物中的“相关性”

所谓购物中的“相关性”,就是说,买了这个,还得配那个。例如,买了录音机,就不能不买磁带;买了自行车,就不能不装车锁,还要买件雨披;做了一套西装,必须配上硬领衬衫、领带、皮鞋等等。这种“相关性”会影响到消费决策,如果买了这件东西还要买其他相关的几件东西,那么就不仅要考虑买这件东西的支出,而且要考虑总支出了。同时,这种“相关性”还影响到商品的选择,例如买沙发,与此“相关”的就是要不要做沙发套?如果准备做沙发套,那么可买呢绒面料的沙发,如果不准备做沙发套,还是以买人造革面料的沙发为好。

考虑物品的“可替代性”

人们在家庭生活中总是要购买或寻求一些物品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但是,能满足这种需要的有许多物品,有时就选择了物品甲来替代物品乙。为什么要以此替代被呢?这主要是从效用和价格两个因素考虑的。这里有许多不同的情况:一是物品甲和物品乙的效用相同或差不多,但价格甲比乙便宜,所以可替代乙,如一套较好的毛涤西服可替代全毛西服。二是物品甲和物品乙价格差不多,但是效用甲大于乙,人们就会以前者代替后者,如以两用包来替代单用包。三是物品甲的价格一倍于物品乙,但其耐用程度两倍、三倍于物品乙,所以人们也会以前者替代后者。

考虑“最佳购买时机”

购买消费品,还要掌握时机。如果买得过早,以后这个物品降价了,质量又提高了,就使早先的购买者产生懊恼之感;如果买晚了,有些价廉物美的东西就会失之交臂,而且会影响使用。这里就有怎样掌握“最佳购买时机”的问题。一般说来,工业新产品不必买得太早,因为在最初阶段生产成本高、质量也不稳定;到已经有了同类产品和它竞争,迫使它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时,购买最为适宜。至于一些农副产品,刚上市时很贵,过几天大批上市时就便宜了,所以如无特殊需要,也不必买得太急,但是如果等到要过时令再买,可能质量不好,价格也贵了,那也是不合适的。

花钱花在刀刃上

下决心要购买某一种消费品时,商品的规格、性能、价格各不相同,怎样才能买到比较合算的呢?这就是消费技巧问题了。这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弄清价廉和物美的关系

人们买东西,总希望价廉物美。其实,价廉和物美总是相互矛盾的:物美的东西往往是原料好,加工细,所以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例如,——般说来,牛皮皮鞋总比猪皮皮鞋贵,羊毛衫总比腈纶衫贵。所以,要求价廉物美,先要把“物美”的标准定下来,要求物美到什么程度,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再寻求相对便宜些的商品。

注意广告提供的信息

虽然有的广告言过其实,甚至还有骗人的,但是绝大多数广告还是正确地为人们传递了商品信息,我们应当善于从中捕捉、分析、利用这些信息。一是应该注意商品展销会的广告,因为在展销会上商品花色新颖、品种齐全,而且由于减免了一部分利润税收,所以价格也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便宜些;二是要注意查找分类广告,因为它内容比较集中,查找起来比较方便,而且还有个比较;三是要注意报纸上“社会服务”、“市场短波”这一类的栏目,其中也有许多商品信息;四是还要注意广告的某些关键性细节,如产品的规格、性能、使用条件、与老产品或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特点、是否便于维修等等。

了解商品质量和价格的关系

有人买东西总以为“一分钱一分货”,价高自然质好。其实不一定。一般产品的质量好,往往是因为材料精良,做工考究,使生产成本增加,价格自然贵,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分钱一分货”是对的。但影响生产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生产批量的大小、管理水平的高低、技术素质的强弱等对商品成本都会有很大影响;此外,商品价格还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由此可见,价格只能作为购物时的一种参考,商品质量究竟如何,和价格相比究竟合算不合算,还要根据各有关因素作具体分析。

买“便宜货”要慎重

人们总是喜欢买便宜货的,但有时买了便宜货后会感到吃亏上当了,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只看到商品表面漂亮,款式新颖,而忽视了它的内在质量;二是只贪图它便宜,而忽略了其使用价值;自己本来并不太需要,买回家后没用,这笔钱似乎是白扔了;三是贪便宜,一下子买多了,形成积压,例如水果,买多了一时吃不了,就会腐烂,造成浪费;四是买旧货,买了已接近其寿命的“临界点”的东西,实际上是买了别人扔掉的“包袱”,反而添了麻烦。以上情况都是要注意避免的。

不要出现“过剩功能”

所谓“过剩功能”就是没有充分发挥某一物品的作用,那么虽然买这一物品稍微便宜了一些,那也会造成浪费。如给小孩买衣服,买得很合身,但没有考虑到孩子长得很快,很新的衣服穿了一年就嫌小了,这样就出现了“过剩功能”。

保持家庭的文化气氛

家庭环境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部分。有形的环境如居室设计、布置等家庭空间环境,这往往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无形的环境往往体现为家庭的文化气氛,这往往是以精神状态存在的。这种气氛对家庭的和睦、愉快、发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甚大。

家庭的文化气氛不是抽象的,而是很具体的,它大致表现在外形气氛和内在气氛两个方面。

家庭的陈设形成了家庭的外形气氛,也可以称为直观气氛

这似乎是属于家庭的空间环境,其实不然,其中充满了许多思想、文化方面的东西。例如两个家庭,房子结构差不多,家具也差不多,但是进去一看,就感到文化气氛不同:一家墙上挂满了大美人年历和乱七八糟的照片;而另一家只是简单地挂了一幅字画,却显得那样清雅脱俗。在有些家庭里,一切高档消费品应有尽有,但是,最新式的欧洲组合式酒柜上却放了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室内找不到一张写字台,也难得看到一本书。这说明了这个家庭有的是钱,但缺少的是文化。

因此,在家庭的陈设上要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四壁要有一些有文化教育意义和欣赏价值的书画,要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以及有利于开发智力的玩具。应该使这些东西和一家人的生活分不开,使一家人生活在文化的海洋里。

在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谈吐上,也要有文化气氛

夫妻之间日常的闲谈,不是谈些庸俗无聊的事,而是经常谈论国际和国内的大事,谈论一些文学艺术上的问题,并且经常有些哲理性的语言和聪明睿智的见解。即使是看电视,也不是单纯地消遣,看完了事,而是能加以分析、评论,互相启发,同时,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经常做一些智力游戏,如猜谜语、互相考问有关文化知识方面的一些问题等。例如,宋朝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饭后常以互相考问哪一句古诗出自何书何卷何页,输者罚饮茶一盅。他们还经常赋诗填词,一唱一和。这充分体现了学者家庭的文化气氛。马克思和燕妮十分关心美国的内战,经常谈论这件事,孩子们也耳濡目染,对这件事十分关心。他们的小女儿爱琳娜还以她个人的名义写了一封信给美国总统林肯,劝告他对奴隶主采取军事行动。由此可见家庭的文化气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之大。

在家庭成员的对外交往上,也要有文化气氛

来往的亲友谈吐都是有知识、有教养的,而不是言不及义。就像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所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家庭的文化气氛。

那么,应该怎样形成家庭的文化气氛呢?对此,装是装不出的,主要决定于家庭中夫妻双方的文化素养,包括思想修养、知识水平、情趣爱好等等。我们常常讲家庭和睦,和睦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和睦:一种是夫妻之间精神生活比较低下的和睦,他们生活的目的是单纯地为了享受,干活是单纯地为了拿钱;男的醉心于喝酒、打牌,女的一味地讲究吃、穿;平时谈论的都是低级庸俗、甚至是猥亵下流的事情,大人谈,孩子听,在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烙印。他们也许并不吵架,但是这种蒙上了庸俗的尘埃的家庭是不能发展、进步的。小孩长大后,很少有出息。另一种是夫妻之间精神生活比较高尚的和睦。他们重视知识,重视学习,重视进步;他们重视提高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更重视提高家庭的精神生活水平。学习、进步像一条强有力的纽带把一家人牢牢地联结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和睦和幸福。

一家人也要立点规矩

一户人家除了家约以外,还有个家规问题。家规和家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家庭成员所必须履行的守则。不同之处在于家规更严肃,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往往是长辈订立出来要求小辈遵守的。当然,要求小辈遵守,长辈也要带头执行。

有的同志会想,一家人如果感情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还要什么家规?是的,家庭成员之间是以感情为纽带的,但是无论什么事情,光凭感情不行,因为感情这个东西是会起变化,甚至是不可捉摸的。今天下决心这样做,过了一阵子可能决心动摇了,淡忘了。特别是在家庭成员众多、家庭职能复杂的情况下,如果光凭感情来处理问题,厚此薄彼,一会这样,一会那样,那么这个家庭就肯定维持不下去,最后只有散伙了事。

家规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关系方面

如不隐瞒,不说谎,不吵架,对长辈不还嘴等等。

经济开支方面

如有计划地用钱,计划以外的开支必须经过大家商量:用钱必记账,同时实行“大集体,小自由”等。

思想修养方面

如夫妻决不当着孩子的面顶嘴;对长辈要有礼貌,有好东西先给长辈吃等。

生活习惯方面

如不吸烟或少吸烟,桌上东西不乱放,不睡懒觉,今日事今日毕,等等。

家务劳动分工方面

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对做得好的表扬,对做得差的批评。

教育孩子方面

如孩子顽皮,决不打骂,要坚持说理;夫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口径要一致,等等。

订立家规,和制定家庭经济开支计划一样,首先要全家人充分协商,使大家都认为这么做很有必要;其次要坚决贯彻,当家人要带头,要有检查,有小结。这样做,对家庭管理大有好处。

树立一个好家风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中占统治地位的习惯行为。家风的“风”,就是指风气、作风的意思。作风,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集中反映;家风,也是一个家庭中成员的思想、行为的集中表现。家风和家约、家规不同,家约、家规是明确地规定出几条,大家一定要这样做;家风不是那么明确地教人这样那样,而是自然而然地使一家人的思想、行动趋于一致。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家风。在古典小说里,经常有“败坏了我家门风”一类的话,“门风”就是家风的意思。古人重视家风,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但也有不少封建的糟粕。我们现在应该提倡无产阶级的家风,革命的家风,这是社会主义家庭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家庭管理、家庭教育的凝练与升华。在这方面,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朱德同志生前曾语重心长地对子女说:“我是无产阶级。我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缴,只有我读过的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你们可以拿去学习。我只有两万元存款,我死后,把它交给组织,做我的党费。”三年困难时期,刘少奇同志要孩子在学校吃饭。当时,孩子们要回家吃饭是完全有条件的,但是刘少奇同志说:“人民吃不饱,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尝尝吃不饱的滋味,等将来他们为人民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再不要让人民吃不饱了。”

革命的家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忠诚、正直,不说谎,不做违心的事;

不自私自利,不患得患失,爱祖国,爱人民:

好学上进,有广泛的兴趣,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关心同志,乐于助人;

艰苦朴素,在轻济开支上计划性强;

热爱劳动,不懒惰;

平等待人,尊老爱幼,有礼貌;

提倡独立思考,不盲从;

坚决勇敢,不谄不贪;

讲究卫生,重视锻炼身体。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树立革命的家风呢?

首先,取决于在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人的思想

觉悟和文化素养他要按照什么样的理想模式来要求家庭,他对家庭的满意度是什么,他的身体力行对全家人特别是子女造成什么影响。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