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040

第40章

引导和动员科技特派员立足创新,突出创业,抓住资源整合、实行“三线”推进这个关键,以建立利益共同体为切入点,积极参加科技创业行动,形成了法人型、中介服务型、独资型、技术资金入股型等创业模式,创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机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2年以来,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367名。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创业项目近150个,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150多项、新品种200多个,直接服务农户达1.5万户,建立利益共同体72个,创办服务实体34个,创业项目受益农民年户均增收2000余元。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在科技与金融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科技特派员贷款金、银、铜卡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一大批农业科技人员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成为农村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的主力军。

在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有成效的同时,必须正视石嘴山市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科技投入不足,高新技术企业少、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偏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专有技术的产品较少,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大中型企业没有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制约了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对中小型科技企业服务能力不足,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科技中介机构数量太少,尤其是缺少为政府决策服务的专门开展软科学研究的科技咨询机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影响着石嘴山市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急需采取措施,积极认真地加以解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未来5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这一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实现这些目标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未来5年更是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石嘴山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新型城市,提前5年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能否实现这一时期的各项重大任务,对全市人民的胆识和智慧提出了重大考验。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是促进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核心在于加速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重点任务是全面提升经济主体与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全市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增长型转变,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科技进步的原则

跨越式发展原则

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超常规发展的思想,选择若干具有自身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重要技术领域,赶超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地推进科技产业化。

突出特色原则

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在加快推进石嘴山市科技进步进程中,要坚持立足石嘴山市的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形成若干新兴支柱产业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具有石嘴山市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企业群,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集成创新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放眼全球,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要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集成,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前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联动,形成推进技术创新的合力。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

增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把引进和利用国外省外技术、资本、人才作为加速石嘴山市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产品。

——加快科技发展的主要思路

在发展路径上,充分体现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在创新方式上,以培育新兴产业为目标,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加强集成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突破;在创新体制上,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在发展部署上,突出以人为本,从培养、稳定、激励、引进、使用五个环节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并重,发挥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开发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有效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综合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区达到先进水平,在西部城市达到中上水平,自主创新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科技投入不断增长;工业重点行业研发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工业重点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优势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综合科技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明显增强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支柱产业,突出显现科技对经济的核心作用。

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科技应用转化率达到95%以上。

大力推进工业技术进步

围绕石嘴山市工业产业优势,加快稀有金属材料、镁及镁合金轻金属材料、碳基材料、制造业信息化、节能环保等领域重大项目的关键技术及重点产品的科技攻关,努力推进工业技术进步。

鼓励发展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十一五”末全市科技型企业发展到100家,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加快“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国际合作试点市”项目及“国家钽铌铍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推进新材料产业向更宽的领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例每年上升2.5个百分点。

有效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围绕实施产业对接工程,以加快肉羊、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为重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提升龙头企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和自治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建设脱水蔬菜、肉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尽快争取石嘴山市牛羊肉、脱水蔬菜产业列入全区产业化基地。

不断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

到“十一五”末,全社会科技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市县(区)财政科技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2%和1%。引导企业足额提取技术开发费用,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分别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2%、3%、5%,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到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70%以上。

提高社会发展领域的综合科技水平

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的发展。到2010年,科技在交通、通讯、广播电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应用将取得重大进展。

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快形成自主创新的切入点

要尽快突破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创新推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效率提高的新道路。“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要比“十五”末下降15%,2006年万元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4%。

——科技进步的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

突出抓好六大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一是新材料产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钽铌铍稀有金属材料、镁铝及合金材料、碳基材料等方面,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得到显著提高,大幅度提高电石及其产业链的生产技术水平,双氰胺、石灰氮生产方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努力攻克耗能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废渣尾气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三是掌握一批机械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使制造业信息化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四是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在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五是优势特色农业技术加快发展,在清真牛羊肉、脱水蔬菜、特色水产养殖、“无公害”枸杞、地膜马铃薯、优质稻麦、节水农业等方面的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上取得突破。六是人口与健康工作,重点开展人口控制和生殖健康技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明显提高,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疾病的控制和防治水平取得突破。在上述六大领域逐步培养一批创新团队,在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领域取得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