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世纪石嘴山
10727000000057

第57章

噪声污染必须从治理入手,不断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大武口建成区25平方公里区域内90%以上的固定噪声源的边界噪声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主要工作如下。

自1999年5月起,在3个市辖区设置了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查处小型工业企业、餐饮娱乐服务业、建筑施工工地等产生的各类环境污染纠纷和环境违法行为。采取日常巡查与集中重点检查相结合,环保部门执法与各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区域内噪声扰民问题的查处力度。在中考、高考期间,对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场所、建筑工地等发布公告予以警示,并派执法人员进行巡视。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建立了完善的信访投诉制度,实行节假日专人值班,随时受理查处市民反映的各类污染问题,接受社会监督。将城市噪声污染管理工作层层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当中,制定具体的整治措施,认真组织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对噪声污染管理的宣传。做好群众的噪声投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市环保局接到的有关噪声污染的投诉占各类投诉的60%左右。

2004年5月19日,市环保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管理的公告》,并通过石嘴山电视台和石嘴山日报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每年在学生中、高考期间,实施全天候“禁噪”措施,上午8时至下午6时,考场周围500米范围内,禁止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各种施工作业及娱乐经营活动;晚22时至次日晨6时,禁止市区固定噪声源产生污染。到2005年年底,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2分贝(A),属较高水平。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等级达到好。

企业环保治理

——水污染治理

2000年12月,市环保局和石嘴山市公安局联合下发《关于没收销毁土炼油生产设施的通知》。土法炼油是《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予以取缔的十五类小企业之一。鉴于本市的土炼油屡禁不止,决定对全市境内的所有土炼油设施予以没收和销毁,杜绝土法炼油的继续存在。

2002年群众来信反映,宁夏日盛实业公司污水排放量增大,对环境造成污染。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将该企业列为本年度限期治理项目,明确要求该公司深化废水治理实现达标排放。5月上旬,日盛实业公司负责人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赴江苏镇江考察同类企业拟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并制订了详细的治理方案。2003年8月宁夏日盛实业公司因技术原因,逾期未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限期治理任务,被市环保局罚款5万元,并继续被市人民政府列入2003年度限期治理项目。2003年8月15日宁夏日报公布“宁夏十大环境违法案件”,宁夏日盛实业公司名列首位,引起市委和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责令日盛实业公司立即停产治理。2003年10月初,日盛实业公司的废水处理工程破土动工,工程总资金400多万元,于11月中旬完工,并于12月初进行了调试。

2004年6月中旬,市环保局对本市的企业排污情况进行了检查,其中重点监测的化工企业宁夏日盛实业公司、大荣化工集团等废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无严重污染发生。

2005年4月21日~25日,对宁夏龙泽化工公司、宁夏通福焦化公司分别下发《改正环境违法行为的通知》。这两家公司环境行为违法的主要原因是建设项目已投产,但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过验收。通福焦化公司的焦炉剩余氨水没有实现全闭路循环且有跑冒滴漏现象。同年6月13日,下发《关于开展焦化企业污染治理的通知》。《通知》要求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晋陕蒙宁有关地区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行业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焦化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经过治理熄焦水实现闭路循环使用酚氰废水处理后厂内回用。11月5日,本市在石嘴山市金地焦化有限公司召开了“石嘴山市焦化企业污染治理现场会”。

2004年,宁夏沙湖纸业有限公司和宁夏伊斯兰地质造纸厂两家造纸企业已全部安装废水在线自动监测装置,从根本上解决了造纸企业对废水的暗排、偷排现象。

2005年1月至5月伊斯兰地质造纸厂停产进行检修和技术改造。6月1日该厂恢复生产后,COD在线监测仪出现异常,经了解,属设备原因导致在线监测仪瘫痪,虽经厂方积极联系维修,直到10月21日才恢复正常。石嘴山市环保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责令该厂恢复废水在线监测仪器的正常使用,处罚款5万元,并计核征收该厂排污费29万元。到同年12月该厂已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增加了在线监测仪器维护人员,进行了人员培训,完善了管理制度,保证了COD在线监测仪的稳定正常运行。

市环保局加大了对污水排放的监控力度,对重点污水排放企业进行定期监测,绘制了全市污水排放企业防控电子图,建立了详细的全市重点污水排放企业管理档案,要求企业对污水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收到了很好的监控和治理效果。

—大气污染治理

石嘴山市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件工作。一是搞好大气污染调查工作,为治理打好基础;二是抓好限期治理工作,重点是对锅炉的改造,尤其是采取联片供暖和热电供暖的方式后,减少了大气污染排放;三是禁烧秸秆及树叶,减少大气污染;四是将大气污染治理纳入全市的“蓝天碧水”工程之中,加大资金投入和治理力度。

烟尘治理

2000年10月8日,市环保局转发了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监督检查,对违法焚烧秸秆的行为坚决查处,并将《秸秆禁烧工作的总结》于10月31日上报。同时下发《关于禁止在市区焚烧秸秆树叶垃圾的通知》。

2001年11月1日,市环保局和石嘴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关于限期拆除大武口市区集中供热管网内燃煤采暖锅炉的通知》,拆除的限期为11月25日前,逾期没有拆除的,将责成联合执法队帮助其拆除,费用由被拆除单位承担。12月12日,对大武口区集中供热管网内燃煤采暖锅炉的拆除工作进行了总结。

基本情况是:(1)大武口市区并网内采暖锅炉共计49家92台89个烟囱,10月底前已有15家单位自行拆除锅炉和烟囱19台(个)。(2)11月1日~11日,在加强宣传和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进行了突击拆除,除医院等特殊行业保留3台锅炉外,其余的采暖锅炉和烟囱全部拆除。

2002年2月27日,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授权,下达了《2002年大气污染限期治理任务的通知》。限期治理任务涉及西夏啤酒三厂等21个单位,要求实现锅炉烟尘、二氧化硫达标排放。限期治理的时间为9月30日前。同时,对西夏啤酒三厂等21个单位下达“大气污染限期治理任务”,要求实现生产锅炉烟尘达标排放。同年10月17日,下发《关于加强锅炉茶浴炉运行管理的通知》,要求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

2003年1月8日,对大气污染限期治理的完成情况进行了公示。已完成治理任务的有西夏啤酒三厂、大武口供热站等19家单位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有石嘴山民族瓷业有限公司、市三汇公司2家单位。2003年以后,在主要市区推行热电采暖,并结合“蓝天碧水”工程,大规模减少取暖锅炉,取得了大气污染治理的可喜成果。

2004年,石嘴山市把大气污染治理,纳入全市的“蓝天碧水”工程之中,共下达包括大气污染治理在内的限期治理任务达162家共318个项目,共投入治理资金3.6亿元。2005年1月~11月,石嘴山市主要城区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2.9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1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78.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2天,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粉尘污染治理

石嘴山市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除了烟尘的治理以外,对大气中的粉尘和其他废气的治理也是重要的治理内容。对大气中的粉尘治理,主要是针对大气中的悬浮微粒,包括大气中除气体之外所包含在大气中的物质,有固体的灰尘、烟尘、烟雾以及液体的云雾和雾滴。其主要污染点源来自工业窑炉的粉尘,其他废气的污染则主要来自化工及高耗能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2002年,石嘴山市人民政府下达了对89家小型污染企业92个项目的限期治理任务。10月23日,市环保局对限期治理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第一次公示,又于11月28日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到年底,已有50家小型污染企业停产或者搬迁,已完成治理任务的有27家,其他的12家正在继续治理。2003年5月14日,根据市人民政府的授权,下达了《2003年小型企业污染限期治理任务的通知》,其中涉及18家企业的粉尘污染治理。2004年3月29日,下达限期治理的通知。限期治理的单位和项目有:宁夏大荣化工冶金有限公司电石矿热炉的烟气治理,宁夏惠冶镁业有限公司铁合金矿热炉的烟气治理,宁夏石嘴山民族化工集团电石炉的烟气治理,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电石炉的烟气治理。限期治理的时间为当年9月30日前。2005年9月1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石、铁合金、焦炭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转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强有关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保证安全运转。

——重点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

2001年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22家、25个治理项目:

宁夏东方钽业公司,工业废水深化处理;西夏啤酒三分厂,工业废水治理;石嘴山矿务局造纸公司,造纸废水治理;宁夏日盛实业有限公司,工业废水全面治理;石嘴山市平惠乐食品公司屠宰废水治理;宁夏金昱元氯碱公司石嘴山氯碱厂,工业锅炉、固碱窑炉烟气治理;大武口发电厂,4号炉改造;石嘴山矿务局发电厂,1台锅炉烟气治理;石嘴山矿务局新华电石厂,治理1台电石炉;石嘴山市金石建材公司,二分厂熟料磨粉尘治理;宁夏大荣化工冶金公司2万千伏安矿热炉粉尘治理;宁夏大荣化工冶金公司,工业锅炉烟气治理;宁夏民族化工集团公司,治理1台电石矿热炉粉尘;宁夏民族化工集团公司,工业锅炉烟气治理;宁夏恒力钢铁集团公司,1台煤粉炉烟气治理;石嘴山发电厂,1台50万千瓦电站锅炉烟气治理改造;石嘴山发电厂河滨铁合金有限公司,治理一台矿热炉粉尘;石嘴山供电局鑫兴铁合金,治理1台矿热炉粉尘;石嘴山市铁合金厂,金属镁回转窑烟气治理;石嘴山市铁合金厂,工业锅炉烟气治理;石嘴山矿务局二矿,治理2台锅炉;石嘴山市力源煤化公司,焦化废水治理;太西集团农林处,锅炉烟气治理;西北煤机二厂,厂部锅炉烟气治理;石嘴山市润丰化工公司,废水治理。

2002年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21家、27个治理项目

宁夏金昱元氯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石嘴山氯碱厂,工业废水治理;石嘴山发电厂,8号、10号炉除尘器维护检修;大武口发电厂,3号炉烟气治理;宁夏石嘴山金力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二分厂中空窑烟气治理;宁夏日盛实业有限公司,工业废水深化治理;宁夏西域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治理;宁夏恒力钢铁集团公司,2号、3号煤粉炉烟气治理,综合治理;石嘴山市力源煤化公司,洗煤废水治理,综合治理;宁夏华辉活性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5台工业锅炉烟气治理;宁夏博宇焦铁集团公司,水泥分厂熟料磨粉尘治理;宁夏亘元集团公司一矿,烟气脱硫改造、家属区采暖锅炉烟气治理;宁夏亘元集团公司二矿,工业锅炉更新改造;宁夏太西集团矸石电厂,粉煤灰治理;宁夏太西集团矿山机械厂,10吨锅炉烟气治理;石嘴山市民族瓷业有限责任公司,烟气治理;宁夏宁河民族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治理、矿热炉烟气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大荣冶金化工集团公司,2万千伏安矿热炉烟气治理;宁夏河滨明珠电铁集团铁合金厂,6300千伏安矿热炉烟气治理;石嘴山石鑫集团金属镁分厂,回转窑烟气治理;石嘴山市鑫兴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3×6300千伏安矿热炉烟气治理;石嘴山市众力达电力有限公司,4号炉烟气治理、灰场二次污染治理。

2003年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12家、13个治理项目

大武口发电厂1号炉改造;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废水深化处理;大荣冶金化工集团公司,水泥窑改造、工业废水全闭路循环;宁夏煤业集团太西一矿矸石发电厂,1台炉脱硫除尘改造;石嘴山发电厂,1台炉除尘改造;宁夏英力特河滨冶金公司,1台1.25万千伏安矿热炉烟气治理;宁夏博宇焦铁集团公司烧结炉粉尘治理;石嘴山润丰化工公司,废水治理;宁夏日盛实业公司,工业废水深化治理;石嘴山市金力建材公司,综合利用电站二期治理;石嘴山众力达电力公司,1台炉脱硫除尘改造;宁夏煤业集团亘元矿区一矿,掘进矸石填充塌陷区。

2004年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16家、22个治理项目

大武口发电厂,1号、2号炉维修改造;宁夏大荣化工冶金有限公司,1台2万千伏安、2台5000千伏安电石炉烟气治理;宁夏煤业集团公司太西矸石发电厂,工业废水闭路循环;宁宇达铁合金有限公司,1台铁合金炉烟气治理;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台1万千伏安电石炉烟气治理;宁夏石嘴山民族化工集团公司,1台5000千伏安电石炉烟气治理改造;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石嘴山一矿,工业锅炉脱硫除尘治理改造;宁夏煤业集团公司石嘴山二矿,煤矸石综合治理;石嘴山众力达电力有限公司,4号、5号炉脱硫除尘治理改造;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公司,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宁夏西域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台1万千伏安电石炉烟气治理;宁夏朋特化工有限公司,1台1万千伏安电石炉烟气治理;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废水深化处理;宁夏金旌冶金矿业有限公司,完善2台1.5万千伏安铁合金矿热炉烟气治理;宁夏惠冶镁业有限公司,完成2台6300千伏安铁合金矿热炉烟气治理;惠农县鑫磊建材公司,完善立窑烟气治理。

2005年第一批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务10家、18个治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