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回族伦理文化导论
10751000000071

第71章 回族伦理文化的形态(5)

8.白寿彝:《回族人物志》(元代、明代、清代),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1988年、1992年。

9.青海省宗教局:《中国伊斯兰教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赖存理:《回族商业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8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宗教学原理研究室:《宗教·道德·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3.杨怀中:《回族史论稿》,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高占福:《西北穆斯林社会问题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

15.杨永昌:《漫谈清真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伊斯兰教研究室:《伊斯兰教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1991年。

17.冯今源、铁国玺:《伊斯兰教文化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18.林松、和:《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

19.邱树森:《中国回族大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0.萧万源、伍雄武、阿不都秀库尔:《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21.杨惠云:《中国回族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

22.郑勉之:《伊斯兰教简明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23.余振贵、杨怀中:《中国伊斯兰文献著译提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24.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25.张永庆、马平、刘天明:《伊斯兰教与经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

27.杨兆钧:《云南回族史》(修订本),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

28.肖宪:《传统的回归——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9.吴云贵:《穆斯林民族的觉醒——近代伊斯兰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0.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1.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2.孙振玉:《中国伊斯兰传统文化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

33.吴建伟:《中国清真寺综览》,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4.林松:《〈古兰经〉知识宝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35.高惠珠:《阿拉伯的智慧:信仰与务实的交融》,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36.金宜久:《伊斯兰教的苏非神秘主义》(伊斯兰文化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7.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38.邱树森:《中国回族史》(上下),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39.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

40.熊坤新:《民族伦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41.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

42.朱崇礼:《伊斯兰文化论丛》,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

43.佟德富:《中国少数民族哲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44.金宜久:《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

45.金宜久:《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

46.张公瑾:《民族古文献概览》,民族出版社,1997年。

47.李兴华、秦惠彬等:《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8.马启成、丁宏:《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49.西安市伊斯兰文化研究会:《伊斯兰文化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

50.马绍周、隋玉梅:《回族传统道德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

51.邱树森:《回族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2.秦惠彬:《伊斯兰教志》(中华文化通志·宗教与民俗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53.秦惠彬:《中国伊斯兰教基础知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54.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探秘——刘智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

55.甘绍平:《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

56.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57.王俊荣、冯今源:《伊斯兰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

58.孙振玉:《王岱舆及其伊斯兰思想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59.米寿江、尤佳:《中国伊斯兰教简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60.纳文汇、马兴东:《回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

61.尚九玉:《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2.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63.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64.伍贻业:《南京回族伊斯兰教史稿》,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2000年。

65.杨华、杨启辰:《回族文化新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6.杨启辰、杨华:《伊斯兰哲学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7.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8.江淳、郭应德:《中阿关系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69.周燮藩、沙秋真:《伊斯兰教在中国》,华文出版社,2002年。

70.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1.冯今源:《三元集》(上下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72.杨捷生:《伊斯兰伦理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73.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74.吴来苏、安云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评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5.王海明:《伦理学方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

76.丁明仁:《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77.李德洙、叶小文:《当代世界民族宗教》,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78.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79.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80.李春秋、毛蔚兰:《传统伦理审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81.白寿彝:《中国回族史》(上下册),中华书局,2003年。

82.达浦生:《伊斯兰六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8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午。

8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85.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86.吴艳冬:《中国回族思想家评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87.张庆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

88.沙宗平:《中国的天方学——刘智哲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89.梁向明:《刘智及其伊斯兰思想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90.努尔曼·马贤、伊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91.金宜久:《伊斯兰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92.孙振玉:《王岱舆刘智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93.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94.王文东:《宗教伦理学》(上下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5.周明甫、金星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简论》,民族出版社,2006年。

96.马启成:《回族历史与文化暨民族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7.宋希仁:《社会伦理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98.贺金瑞、熊坤新、苏日娜:《民族伦理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99.杨华:《回族伦理及其在当代的变迁》,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

100.王国强:《走进回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1.《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

102.王正伟:《中华回族爱国英才》,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3.张曙光:《民族信念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4.刘献君:《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民族精神的对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5.拜学英:《回族习俗探源》,民族出版社,2009年。

106.梁向明:《明末清初回族三大汉文译著家伦理思想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

107.张志华:《中国伊斯兰文化要略》,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8.赵学义、关凯:《政策视野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出版社,2010年。

三、外文译著类

1.[叙利亚]哈利勒·托太著,马坚译:《回教教育史》,商务印书馆,1941年。

2.[日]桑原骘藏原著,陈裕菁译编:《蒲寿庚考》,中华书局,1954年。

3.[荷]第·博尔著,马坚译:《伊斯兰哲学史》,中华书局,1958年。

4.[法]昂里·马塞著,王怀德、周祯祥译:《伊斯兰教简史》,商务印书馆,1978年。

5.[美]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全二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

6.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7.[埃及]穆斯塔发·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宝文安、买买提·赛来译:《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坎斯坦勒拉尼注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8.[巴基斯坦]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著,吴云贵、金宜久等译:《伊斯兰教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9.[埃及]艾哈迈德·爱敏著,纳忠等译:《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1—6册),商务出版社,1982年、1990年、1991年、1997年、2001年、1999年。

10.[波斯]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1985年。

11.[美]托马斯·李普曼著,陆文岳、英珊译,陈亮校:《伊斯兰教与穆斯林世界》,新华出版社,1985年。

12.[美]菲利普·巴格比著,夏克等译:《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美]F·普洛格、D·G·贝茨著,吴爱民、邓勇译:《文明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李姚军译:《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5.林松译:《古兰经韵译》(全二册),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16.[波斯]阿里·阿克巴尔著,张至善、张铁伟、岳家明译:《中国纪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7.[沙特]萨利哈·福礼尼编著,哈吉·穆萨·金宏伟编译:《适合时代的呼图白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8.[伊朗]志费尼著,何高济汉译:《世界征服者史》(全二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

19.[英]韦尔斯著,郭清香译:《世界简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2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9年。

2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年。

四、论文类

1.白寿彝、马寿千:《几种回回家谱中所反映的历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

2.孙贯文:《重建礼拜寺记碑跋》,《文物》,1961年第8期。

3.白寿彝:《中国穆斯林的历史传统——1962年2月2日在巴基斯坦历史学会第12届年会上宣读的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

4.夏鼎:《西安唐墓出土阿拉伯金币》,《考古》,1965年第8期。

5.白寿彝:《王岱舆传》,《中国穆斯林》,1982年第1期。

6.戴康生、秦惠彬:《试论伊斯兰教在我国回族中传播的特点》,《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1期。

7.冯增烈:《“修建胡太师祖佳城记”碑述》,《中国穆斯林》,1982年第2期。

8.白寿彝:《马注》,《中国穆斯林》,1983年第1期。

9.白寿彝:《刘智》,《中国穆斯林》,1983年第3期。

10.纳忠:《清代云南回族人与伊斯兰文化》,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回族史论集(1949—1979)》,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苏联]马·叶列米耶夫:《伊斯兰教是多结构社会的意识形态》,《世界宗教资料》,1986年第4期。

12.金宜久:《王岱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未刊稿),见《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

13.林松:《剖析航海家郑和的伊斯兰教信仰——兼评郑氏“奉佛”、“崇道”说》,见《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文集》编写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李伟、潘忠宇:《回族伦理思想初探》,见张哲敏主编:《民族伦理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

15.伍贻业:《从王岱舆到刘智的启示和反思》,《中国回族研究》(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杨为仁:《〈经学系传谱〉对江苏省伊斯兰史的重大贡献》,《中国穆斯林》,1991年第4期。

17.孙振玉:《王岱舆的宗教道德思想》,《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8.李兴华:《试论穆斯林商人在回族伊斯兰教发生、发展中的某种关键作用》,《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

19.金宜久:《刘智的〈天方字母解义〉》,《阿拉伯世界》,1996年第4期。

20.隋玉梅:《从王岱舆看回族的人性善恶观》,《回族研究》,1997年第3期。

21.罗万寿:《试论王岱舆的宗教伦理思想》,见国家民委五种丛书编委会编:《回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

22.米寿江:《论“五典”与中国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中国穆斯林》,1999年第1期。

23.马明良:《伊斯兰生态伦理观与回族撒拉族环境保护意识》,《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4.马平:《萨迪的(古洛斯坦)与中国回族穆斯林伦理道德》,《回族研究》,1999年第4期。

25.王勇:《西部生态治理及其本土性制度资源——立足甘青特有民族生态文化的初步探索》,《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26.梁向明:《论刘智的伊斯兰人性论》,《中国穆斯林》,2002年第5期。

27.杨文炯:《关于伊斯兰教入华“标志”问题的人类学解读》,见杨怀中等主编:《首届回族历史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杨大业:《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29.梁向明:《略论马注的伊斯兰伦理道德观》,见马宗保主编:《中国回族研究论集》(第一卷),民族出版社,2005年。

30.王根明:《回族饮食禁忌习俗的渊源与传承》,《回族研究》,2006年第1期。

31.敏文杰:《儒家“五伦”思想与刘智“五典”思想之比较》,《回族研究》,2007年第1期。

32.梁向明:《略论王岱舆的伊斯兰道德修养观》,《中国穆斯林》,2007年第1期。

33.梁向明:《略论回族传统家庭伦理思想》,《回族研究》,2007年第1期。

34.马明良:《回族的爱国理念及其现实意义》,《回族研究》,2008年第1期。

35.马晓琴:《回族文化中的生态价值研究》,《回族研究》,2008年第1期。

36.马平:《历史上回商兴衰的若干因素探析》,《回族研究》,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