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社会功能试析
从两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直至近现代,人们制作了大量岩画,目的是什么?是德国美学家席勒所说的是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游戏?还是如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所说的是一种魔法行为?岩画所反映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所反映。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无比丰富的,作为反映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岩画,它的功能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概不外如下几项:
一、传授知识
知识的积累、知识的传授、知识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文字发明之前或一直没有文字的游牧民族,传授知识除靠语言口耳相传,就是靠图画,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足见图画曾经起过的巨大作用;图画形象真实具体、通俗易懂,便于沟通感情,也便于传授知识。在岩石上刻、画各种形象,除有敬畏、崇拜、祈求或占有的心理目的以外,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传授知识。或在深山幽谷转折处,或于放牧的必经之地,刻画动物形象以指示方向;或于猛兽经常出没之处,刻上虎狼等形象,以示警戒(或祈求);或在山洪暴发,山崖崩裂给人畜造成重大伤亡之处,刻画山神水怪形象以示敬畏(或祈求保佑);或在两部落经常发生纠纷的地方,刻画各自的图腾标记以示界限;或在本部落取得战争之后,刻画押解俘虏凯旋的场面以示纪念;或在经常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刻画神灵图像以示崇拜;或在急流险滩附近的陡峭崖壁上刻画祭祀舞蹈场面,以示祈求水神保佑。如此等等。
《易·系辞上传》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作标记以为信物。书契物象同样可以作为信物。所谓书就是用笔写,契就是用刀刻。在文字发明之前,书契的只能是图像或符号。《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夏代用铜鼎铸刻上许多物象,作为“使民知神奸”的标记。那么在铜器发明之前,人们只能在石头上刻画物象了。据《三国志·乌桓传》记载,处在原始生活状态下的乌桓,“数千百落为一部,大人有所招呼,刻木为信,邑落传行,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刻木,刻的是什么?既然无文字,当然只能是符号或图像了。由此推想,远古时代一定会有刻木为信的事实,但因木头早已朽烂,今日无从寻找了。不过旧石器时代刻有形象的兽骨流传至今,新石器时代骨雕人头像及石雕人头像也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既然有刻木为信的事实,为什么不会有刻石为信?留存至今的岩画中,有的可能就是刻石为信的产物。
原始记事的形式不外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三种,物件记事在岩画中未见或已见而无法分辨;符号记事偶或有之但极少;大量的是图画记事。图画记事的内容主要有:动物、狩猎、放牧、战争、舞蹈、巫术仪式,等等。
在岩画中有许多单个动物形象,这除去有记事的目的,或许还兼有动物崇拜的意义及对孩子进行直观教育的目的,使他们从小“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增长生存本领。对猎牧人来说,认识不同动物的长相,了解动物的习性,掌握动物的活动规律,学会猎获动物的本领,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在岩石上描绘动物形象,以促使人们不断回忆和联想,激发人们对动物的占有欲望;孩子可以从动物图像中认识动物世界,直接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在我国已发现的岩画中,动物形象占据相当大的比重,阴山岩画中表现动物题材的占全部岩画的90%以上。在甘肃嘉峪关黑山,在青海湖附近的刚察县哈龙沟、舍布齐沟,在新疆天山北部、宁夏贺兰口、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在黑龙江牡丹江右岸,已发现的岩画中也大多是描写动物的。在南方的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的岩画中,虽以人物为主,但动物形象也不少。
狩猎岩画有单人猎、双人猎和集体围猎等几种形式。集体围猎都在三人以上,动物成群,场面宏大,气氛紧张,情节有趣。如内蒙古狼山地区磴口县托林沟东山有一幅围猎图,描绘四个猎手各持弓箭进行围猎的情景,其中三个猎手站在一边,一个猎手站在对面,一群野山羊朝一个方向奔逃,动静结合,疏密有序。岩画中的围猎场面,猎人阵形多呈扇面式,迫使动物朝一个方向奔逃,便于猎获。又可防止困兽犹斗伤害猎手,是最佳的围猎方式。表现作者对狩猎生活是极为熟悉的,说不定本人就是出色的猎手。这类岩画可以起到传授狩猎阵法的作用。双人合猎、单人行猎的图像,在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岩画中都可见到。其中有骑马行猎和徒步行猎两种形式,猎人手执的弓箭有大小长短之别。一般来说,徒步手持大弓行猎者时间要早,因为它表现行猎的手段比较落后。如在内蒙古磴口县托林沟中段西山上,有一幅高25厘米、宽16厘米的双人徒步用弓箭猎取岩羊的场面。猎人用的弓很长,几乎与人等高。二人弓拉满月,一人射中岩羊的后脚,一人射中岩羊的前肢,羊作奔逃状,颇为生动。
放牧,是猎牧人生活富足、畜牧业已经产生的反映。大批牲畜不被宰食,说明人们的食物来源已不是很紧张,而且有了剩余,因而引发了畜牧业。反映放牧生活的岩画其制作时间整个来说要比狩猎岩画晚,因为放牧的出现要在畜牧业发展到相当水平之后才有可能。放牧题材的岩画一般气氛都较平和,人物动作轻松,畜群排列井然有序。如内蒙古狼山地区有一幅放牧图,羊群排列成弧形,畜群上方有一只牧羊犬在看护,狗的右方有一棍形物,或许是代表牧人。
战争,这个人类互相残杀的怪物,从原始部落时期就出现了,其残酷程度大概不亚于动物间的弱肉强食。岩画中的战争图,估计是用来记录战功、炫耀势力的,谁赢得战争,就表明谁有力量。记录战争为的是使本部落的子孙后代不忘祖先的光荣历史,激励他们努力奋斗去争取更大的胜利。云南沧源第二地点画有一幅《村落图》,或许就是描写一个部落取得战争胜利后满载而归的情景。其中有舞蹈、赶牲畜、押解俘虏、杀俘祭天等情景。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是一幅大型记事图画。又如在第六地点画有一幅双方正在激战的场面,有的人已被打翻在地,有的人头已被砍掉,惨不忍睹。
舞蹈岩画在我国各省区的岩画中均可见到。当时人们举行各种巫术活动,大多是以舞蹈形式表现的。《吕氏春秋·古乐》所记“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八阙就是八个方面的内容,足见舞蹈表现内容之宽。关于舞蹈内容岩画,后面还要详谈,此处从略。
各种祭祀活动,在岩画中几乎都有所反映,如拜日月、杀人祭天、祈求丰收等等。祭祀是原始人类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有些则属于生产活动,比如祈求丰收,祈求人畜兴旺。在原始人心目中这些就是他们从事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刻画各种祭祀活动,一是企图给人留下永久性的记忆,二是为后代传授祭祀的知识。在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日月星辰图像,而且规模很大,图像被刻在西南山口的一块穹庐形的巨石上,那里很可能是原始先民举行祭天仪式的场地。在天体图的西边有一组植物身人面形画面,可能是人们祈求丰收祭祀谷物神的形象记录(详后)。类似的岩画,在内蒙古阴山地区,在宁夏贺兰口地区,在台湾万山地区,在内蒙古自岔河地区都有发现。
杀人祭祀,这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的野蛮习俗,曾经在世界许多地区流行过。中国先秦典籍《周易》就明明白白记载着“劓刖??利用祭祀”,即割下人肉去祭祀天帝。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达令沟格赫撤拉崖壁就刻有许多杀人祭祀的画面,其中有一幅将人头和无头尸体置在一旁,戴着头饰、尾饰的巫师围之狂舞,充满着神秘恐怖气氛。
符号记事岩画的出现,表明当时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中国各地原始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多种记事符号,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在青海乐都柳湾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这类记事符号。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族徽之类”。【24】岩画中的记事符号较陶器上的符号时间更早。内蒙古磴口县托林沟岩畔上有一幅图画,左边是一个类人形,往右依次为“”等符号,而且上下排列着;在磴口县额勃斯泰沟有一幅岩画,上面有“”四个符号,而且上下排列着,可能是四个符号联系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25】因此可能具有文字的性质。记事符号出现,预示着文字即将产生,人类前进的步伐已迈到文明社会的大门口了,野蛮、愚昧将成过去。
二、神灵崇拜
原始岩画的形象大多具有宗教含意。原始人囿于自己的世界观,以不同于文明人的思维方式去感知周围的事物,对于动植物的生命现象以及大自然的运行变化,不能作出科学解释,认为皆有神灵指使。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万物有灵观念,便演化出许许多多神灵崇拜的图像来。最初的崇拜对象是天地和动物,当人类还没有真正成为人的时候,是与动物混杂的;待人类脱离了动物界成为人的时候,是在动物包括之中的。人起初并不认识自身,也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对于天地和动物倒是充满了好奇心乃至敬畏。大自然的变化是怎么回事?不清楚。动物具备人所不具备的奇异本领,如鸟在天上飞,鱼在水中游,蛇无足而能迅速爬行,虎豹的凶猛等,为什么?弄不明白。人对于不能作出正确解释的事物,想具有动物的本领而不可得,因而产生迷信、崇拜。迷信源于敬畏和不解。岩画中许多日月星辰图像及单个动物形象,或许就具有神灵崇拜性质。
当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逐渐提高之后,当人的力量逐渐被认识之后,人的价值才慢慢显示出来,于是对人的崇拜出现了。崇拜的对象就是经验丰富的长者、聪明能干的酋长、装神弄鬼的巫师。这些特殊人物在时人心目中本身就是神,因为他们具有超凡的本领。中国自古神人无别,有特殊本领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就被尊为神。上古传说的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等被奉为神,就是因为他们在种植谷物、钻木取火、构筑房屋等方面有重大贡献,故被尊为神或圣人。至于“代表氏族的巫师,在举行繁殖仪式的时候,将自己化装成为图腾动物;这种风俗又帮助证实了一种幻觉,认为他们在一种特殊意义上便是图腾动物,便是氏族的化身。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巫师或术士本身便是最早的神”【26】。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有时身披兽皮、头戴鸟羽,跳起各种模拟舞蹈,沟通着人和神的世界。他们呼风唤雨、装神弄鬼,有时又产生灵验,因此,巫师在氏族部落内部是很容易被当做神的。云南沧源岩画中那些头戴特别高大羽饰的怪人,很可能就是这种巫师。
有了对人的崇拜,才会有以人面为主体的神灵图像出现。这类图像的样式或人面兽身、或人面鸟身、或人面植物身、或人面与兽面合二为一。它们是艺术家(很可能是巫师兼职)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远取诸物是对客观事物的取舍概括,近取诸身是对主体即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与肯定。神灵形象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把生活中曾经见过的事物,抽取其中最灵异的部分,甚至结合梦境,重新组合成某种形象。初看怪异,细看均有生活依据。这种处理虽不免幼稚,但对人类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马克思夸赞这种想象力是个十分强烈地促使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而且给予人类以巨大的影响。【27】
岩画中近似人头形的神灵图,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发现,如美国、加拿大、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我国内蒙古阴山地区、白岔河地区,宁夏贺兰口,江苏连云港将军崖,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台湾省万山孤巴察峨等地发现了大片人面形岩画。这些岩画形象除个别的例外,大都彼此相像,表明他们产生在人类文化水平低下、自我意识朦胧的时期。因为“人类学已经显示给我们看,那些低级民族(不管他属于哪一个种族)的文化造诣,就是在细枝末节上也显示出明显的一致性。而在高级民族间,则没有这种显著的同样程度的雷同”【28】。格罗塞的论述表明,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早期人类,彼此的智育、文化差异是很小的。
岩画中的人面形往往重复出现几种式样,按照大体轮廓至少可分为五个类型:正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心形、上圆下直形。从面部特征看,有骷髅形、人面形、猴面形、鬼面形、面具形等。总的特征是以人面为基础,以人的五官为基本要素。这类图像多刻在深山幽谷环境僻静之处。如内蒙古磴口县默勒赫图沟附近山谷中的神灵图,那里深山峻岭,壁立千仞,平时山间清泉、流水潺潺,十分幽静;到了雨季,山洪咆哮,震天动地,威胁着人畜的生命安全。在这里刻画神灵图像,意在祈求保佑。又如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大坝口东侧山坡上约10米高的紫褐色巨石崖面上,磨刻了许多人头形,线条粗深约3厘米,断面呈U形,形象大小不等,长相各异。有的头顶长有芒状物,有的头四周长有花瓣状物,有的在大圆圈内刻两只圆眼睛和一只月牙形嘴巴,均不见耳朵。大坝口两侧山峰对峙,沟口狭窄,内有清泉流出,外与其他水流汇合。在岩画附近的山脚台地上发现了原始人类的遗迹。表明这一带曾经是原始人类活动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水患时有发生,容易引起人们朦胧神秘的遐想。
在对天神的崇拜中,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特别是对太阳神。因为太阳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太阳给人以温暖,给动植物以生存条件,日出日落,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在原始人看来可能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拜日曾经成为全球各地原始先民共同的宗教仪式,这不是偶然的。在内蒙古狼山地区磴口县格尔敖包沟刻有一幅《拜日图》,一个人双手合并举过头顶,跪下朝着高悬太空的太阳顶礼膜拜。在云南沧源第七地点四区画有太阳和羽人,太阳光芒四射,面对有一巨人手持弓箭,这是云南先民心目中的太阳神。拜日之习在中国相沿很久,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差不多每年都要举行祭日大典。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也很重视拜日仪礼。《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每年五月(阴历)匈奴都要举行全部族性的拜日月的活动。平时“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29】。
风云雷电也被当做一种神秘的力量而受到崇拜。夏天,有时烈日当头,晴空万里,刹那间西北方黑云滚滚而来,天昏地暗,闪电刺眼,雷声震耳欲聋,暴雨倾盆,着实可畏。为什么天有不测风云?百思不得其解,想必是雷神在起作用吧!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大坝口神灵图像中,有一种大圆圈套小圆圈的形象,这或许就是雷神?“雷”字甲骨文作口、先秦大篆作口,写作滚动闪光式样,与岩画形象颇为相近。北方游牧民族畏惧雷电,《魏书·高车传》记载:每逢雷电发作时,他们便“叫呼射天而弃之移去”,以为是老天赶他们走,该地不可留,至来年秋天,牛马肥壮时,再到震所祭雷电,“埋羖羊,燃火、拔刀、女巫祝说,似中国祓除。而群队驰马旋绕,百匝乃止。人持一柳桋,回竖之,以乳酪灌焉。妇女以皮裹羊骸,戴之首上,萦屈发鬓而缀之,有似轩冕”。试加想象,这种祭雷神的场面一定是十分壮观的。
当人类进入农耕阶段以后,开始过定居生活,人们对土地和谷物的依赖日益增强,谷物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人们对谷物的依赖性越大,则对该物的迷信就越深,信仰也就愈虔诚。谷物神因此应运而生。在今江苏省连云港将军崖锦屏山南口,有一弧形巨石,上刻有星相图和植物身人面形。前者与天体崇拜有关,后者则疑为谷物神崇拜的记录。这组植物身人面形共十个形象,阴线磨刻而成,磨痕断面呈U形,深约2厘米,宽度在2~3厘米之间,线条粗深圆滑,全无金属加工痕迹,估计是用石器磨刻而成的。十个人面形大小不等,最大的一面高90厘米、宽110厘米;最小的仅高18厘米、宽16厘米。最大的人面形作老妪模样,双目眯成鱼形,额头刻菱形双圈纹饰带,脸颊口鼻部位刻以交叉网状线条,颇似黥面。余九面双目皆呈圆球状,脸上亦布满网状纹。十个人面形与地上草状物相连,均无耳朵,犹如植物结出来的果实。人面与植物相连,说明与植物崇拜有关,就如同人面兽身与动物崇拜有关一样。人面表示神灵,《黄帝内经·素问》曰:“头者,精明之主也。”植物或动物则是祈求崇拜的主体。人面鱼身形象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彩陶盆上出现,植物纹形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遗址彩陶钵上出现,也在兰州原始遗址彩陶瓶上发现,而且形象与连云港者近似。大概都与原始人祈求谷物丰收有关。
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证明,北方原始先民最早种植的谷物是稷(俗称谷子或小米)。在山东北辛原始文化遗址中,在西安半坡原始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谷粒化石。连云港在古代属少昊氏鸟图腾氏族活动的地方,周代为剡国所辖,汉属东海郡;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海州志》称:“海州土广而瘠薄,田野不辟,米粟不丰。”人民生活十分贫困,更希望谷物神给人以福佑。谷物何以会春青而秋黄?何以会丰歉不均?大概都是稷神在作怪吧!在原始人看来,谷物也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思想、有父母有子女,一代传一代。人面与植物连成一体,脸上又布满植物状纹饰,这分明是把植物人格化了。九面小人头围绕一面大人头,俨然一个大家族的子子孙孙围着一位老祖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谷物不正是这样吗。民以食为天,人首先要吃饭,才能繁衍后代,才能从事其他文化活动。中国以农立国,历代统治者都把解决吃饭问题当做头等大事,农兴则国兴,农败则国亡。所以祭祀稷神的风习一直流传下来。以周朝来说,他们把稷加以神化,尊奉为自己的始祖,每年春秋祭天的时候都要同时举行祭祀稷神的活动。《诗经·鲁颂·口宫》曰:“春秋匪懈,享祭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把祭祀后稷与祭上帝看得同等重要。“稷”先秦大篆写作“口”,骨乃是禾(谷物)、田(土地)、人(人格神)组合而成的,保留了稷神的本来面貌。将军崖的植物身人面形图像,正是禾、田、人三位一体的形象记录,是稷神的形象化。中国岩画描写稷神崇拜的,目前仅见这一幅,所以特别值得珍视。
对于这幅岩画内容的认识,在学术界尚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与原始农业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商代杀人祭天的记录;还有人认为是天体崇拜中太阳神的形象,那些近似植物状的纹饰,只不过是太阳的光芒而已。
三、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风习,它是原始先民追求幸福生活,希望代代相传,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种表示。所谓生殖崇拜,就是对生物(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繁殖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赞美的方式往往是赤裸裸的,最常见的方式是:夸大生殖器、乳房、臀部等与生殖有关的部位。辽宁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遗址中出土的小型孕妇陶塑便具有这个特征。岩画中还有不少是直接描绘男女性交、人畜杂交、牲畜交配的。这类岩画在广西宁明花山、宁夏贺兰口偶或见之,而在内蒙古阴山、新疆呼图壁所见最多。阴山岩画中有一持弓男子,完全裸体,其生殖器挺直,长如小臂,这显然是对男性健美、勇武的一种赞美。阴山岩画中的动物形象,其生殖器大多很长,有的简直与小腿无别。
新疆呼图壁岩刻是目前已发现的岩画中集中表现生殖崇拜的最大的画幅。该处岩画位于呼图壁县西南康家石门子天山的一块平整的崖壁上。画面东西长14米、上下高9米,画面面积达120平方米。这120平方米范围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布满了大小不等、身姿各异的人物形象,总数达二三百之多。最底部的形象距地面2.5米,最上部的形象距地面高达10米。最大的形象高过真人,小者仅一二十厘米。人像有男有女,以男性为主,多数为裸体,少数着衣戴帽,有规律地排列着。不少男像清楚地显示出生殖器,长而勃直指向女性阴部。有的还直接描写了男女性交。形象均小头、宽肩、细腰、长腿,显得个子很高。五官无明确表情。多数形象头顶有倒八字形发饰。站式形象几乎都是双腿并拢微屈,抬右臂屈左臂。制作手法均为头部五官呈浅浮雕凸出画面,身体则减底凹陷磨光。形象雷同。身体四肢概括成几何形体,明显趋于程式化。有学者称此处岩画为“生殖崇拜的生动标本”,属于公元前1000年前半期赛人的遗物。【30】对这类现象,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解释说:
同整个远古时代的原始人一样,今天的原始部落也习惯于到处运用男性生殖器作为某种象征,但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把作为礼仪象征的生殖器与普通的阴茎混为一谈。在他们眼里,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男性生殖器代表着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力量,它不仅能使人类生长繁殖,而且能使人恢复健康。用莱曼的话说:这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31】
“上古之时,人民少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32】人们对大自然的各种变化、灾害,缺乏抵御能力,多生便成为人们传宗接代抵抗外界侵害的重要手段。至今中国南方的苗族有时还跳一种模仿性交的舞蹈:一妇女身背女阴模型走在前面,一男子腰挎男性生殖器模型跟在后面,边舞蹈边使阴阳两模型接触,作出性交的样子。这是远古人类一种生殖崇拜习俗的孑遗。
在岩画中还有一种表达生殖崇拜的方式,这就是画出连成片的兽蹄印迹和人足印迹。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多处提到这种印迹。目前在我国内蒙古狼山地区、宁夏贺兰口、江苏连云港、青海湖附近,都发现不少兽蹄印迹岩画,所谓兽蹄印迹指一些○形的小窪穴,多成片出现。对这些图像的解释目前尚存在分歧,一种意见认为是表示女阴,另一种意见认为是表示祈求牲畜繁殖兴旺的符号。其实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因为至目前为止这两种解释都可以找到现实根据。在北美印第安人中和中国北方草原仍流行着这两种表达生殖崇拜的方式。据前苏联奥德科拉尼科娃著《西伯利亚和北美印第安人岩画》一文中记载,北美印第安人妇女将生孩子的时候,丈夫要到山上去刻环形凹穴,祈求生育顺利。这里的凹穴就代表女阴。盖山林同志在内蒙古达茂联合旗考察岩画时,听召河牧民讲,每当牧民感到牲畜繁衍太慢,或当瘟疫使大批牲畜死亡时,他们便要到附近山上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刻画许多兽蹄印迹,祈求牲畜兴旺和避免灾祸。祈求哪种动物就刻哪种动物的蹄印。
关于人足迹岩画,在内蒙古磴口县阿贵庙沟洪洋洞洞口和乌拉特后旗大坝口西畔,在青海刚察县吉尔盟乡哈龙沟,在宁夏银川贺兰口都有发现。其形象特点是像人足,但掌宽大而厚,脚趾粗大而长,介于现代人足迹与熊掌之间。皆磨刻而成,线条深约1厘米,宽约2~3厘米,磨痕光滑圆润,颜色与石面无别,表明其制作时间久远。这类图像也是生殖崇拜的形象记录。中国古文献对此早有记录,《诗经·大雅·生民》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意思说,姜嫄向上帝祈祷,希望让她有个儿子,后来因为踩了大人(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了周的始祖后稷。闻一多先生解释说:
履攸乃祭祀仪式之一部分,疑即一种象征的舞蹈,所谓“帝”即代表上帝之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随其后,践神尸之迹而舞,其事可乐,故曰“履帝武敏歆”,犹言与尸伴舞而心甚悦喜也。“攸介攸止”,林义先读为揭,息也,至确。盖舞毕相携止息于幽闲之处,因而有孕也。【33】
以舞蹈形式寻求配偶的风习,在远古时代曾经风行过,但时人不解男女交媾而怀孕的科学道理,以为是跳神的结果。在山畔刻画大人足迹,或许是为妇女求生育时践踏摸持之用,或为氏族跳生育舞提供交感对象。
四、娱情舞蹈
原始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岩画作了生动的记录,舞蹈按内容分主要有自娱、娱神两项:属于自娱性的有模拟动物的狩猎舞,为庆祝战争胜利的庆功舞,为表达喜悦心情的集体踏舞及可能与引诱异性有关的性爱舞等。属于娱神和媚神的有祭祀和祈祷性的舞。按舞蹈形式分有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徒手舞、持物舞等。《周礼·乐师》记载:“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唐徐坚解释:
帗,析玉色绘也。羽,析羽也。皇,杂五彩羽如凤皇毛,持以舞也。旄舞者,旄牛之尾也。干舞者,兵舞也。人舞者,(徒)手舞也。社稷以帔,宗庙以羽,四方以皇,辟雍以旄,兵事以干,辰星以人也。【34】
这里讲的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舞蹈,原始舞蹈不会有那么多内容。
但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不同舞蹈形式表达人们不同的追求。如《吕氏春秋·古乐》篇所描写的“葛天氏之乐”,三人手里拿着牛尾巴,脚有规律地踏着节拍,载歌载舞,表演歌颂先民、鸟图腾崇拜,欢庆丰收,敬仰天地,颂扬祖先,模拟各种禽兽动作,这是一种模拟性舞蹈。在云南沧源岩画中那些头插羽饰,上臂和小腿扎着短羽,振臂而舞的形象;广西花山岩画中那些屈蹲双腿、曲举双臂作出蛙形姿势的形象,所表演的就是一种模拟舞蹈。
狩猎舞,是模拟动物或擒获动物的舞蹈。在原始人看来,模拟某种动物则该种动物就会在现实中被占有。内蒙古磴口县托林沟畔有一幅狩猎舞蹈图画,舞者化装成鸟兽,振臂(翅)而舞,表达人们对狩猎生活的赞美,回忆狩猎丰收之后所带来的愉快心情。狩猎舞即是对过去狩猎生活的追忆,同时也是即将开始的新的狩猎生活的预演。
庆功舞即模拟战争的舞蹈,先秦文献称之为武舞,《周礼·乐师》所记“执干戚而舞”者就属于这种舞蹈。云南沧源第一地点2区有一组舞蹈场面,画中形象有的手持盾牌、高举短刀,有的弯弓搭箭作冲杀姿势,有的把人举过头顶,有的徒手而舞。这就是一种庆功舞,表演冲锋、擒敌、祝贺等一场战争的全过程,表达人们取得战争胜利之后的喜悦心情。
踏舞,猎人因狩猎丰收踏地而舞;或劳动归来大家手挽手踏地而舞,通过欢笑和舞蹈,达到休息的目的。《宋书·乐志》云:
民之生莫有知其始也,含灵抱智以生天地之间。夫喜怒哀乐之情,好恶得失之性,不学而能,不知所以然而然者也。恐则争斗,喜则歌咏。夫歌者,固乐之始也,咏歌不足,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则舞又歌之次也,咏歌舞蹈,所以宣其喜心,喜而无节,则流淫莫反,故圣人以五声和其性,以八音节其流,而谓之乐,又能移风易俗,平心正体焉。
说得颇有见地。云南沧源第七地点3区有一幅斗象舞蹈图,右面两只象鼻勾连似在争斗,象身均不见,或已漫漶,或略而不画。左面8人排成横队,高扬左臂踏地而舞,有头戴角状饰物或戴尖顶帽。內蒙古狼山地区类似的岩画也不少,如几海勃思太第四地点有一幅连臂而舞的场面,颇为轻盈舒畅。在宁夏贺兰口有一组6人连臂而舞的画面(从面画残破情况分析应为8人,左2人残毁),左边2人穿紧身衣,似为男性,右4人穿长袍,6人均足蹬长筒靴。这无疑是一幅西北少数民族舞蹈。
性爱舞。性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远古时代,禽兽多而人类少,人为了加强自身的力量,抵御各种侵害,尤其关心自身的生殖繁衍。人的性爱生活,起初是动物性的,完全出于生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性爱才逐渐有了人的特点,以感情交流为媒介,以互相爱慕为条件发生性爱。舞蹈是联络感情的一种好方式,至今在少数民族中广为流行的以对歌对舞寻找配偶的风俗,就是原始性爱舞的一种延续。在内蒙古阴山郭本特盖山崖上有一幅2人对舞的画面,似可看做性爱舞的写真。在磴口县托林沟畔有一组连尾而舞的画面,4个裸体人手拉手,顿足摇尾而舞,大概也是一种性爱舞。前面所举宁夏贺兰山一组6人(实为8人)连臂而舞的画面,是否也有性爱的性质?
娱神、媚神舞。在內蒙古磴口县格和撒拉石壁上有一幅舞蹈图,其中一人站在一旁操兽尾而舞,另3人扮作鸟兽形,双臂模拟鸟翅作振翼欲飞之状,臀下饰尾,双腿叉开,足尖朝外摇摆而舞。更引人注意的是,舞场中有一人被杀,身首异处,显然是杀人祭祀的写照。最典型的恐怕要算广西左江流域宁明花山崖画了。在面向急流的陡峭崖壁上,用土红色画了1000多个蛙式舞蹈人物形象,最大的将近3米,最小的仅60厘米。这些被认为是战国至汉代时骆越人的岩画,形象被分为若干组,每组差不多都以一位酋长式的大人物为中心:大人物多佩环手刀或剑;前面有狗,四周有小于他的舞者围笼;众人中有铜锣、铜鼓、铜钟等乐器;人物形象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均作蛙式舞蹈状。这显然是祭祀水神的乐舞场面。在历史上左江经常泛滥,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无力征服水患,只得祈求水神保佑。当地人认为水神就住在急流险滩的最深处。岩画恰恰画在面向急流的陡峭崖壁上,目的就是要讨好水神、祈求水神保佑。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原始彩陶《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三组(每组五人)身着有尾饰的服装手拉手舞蹈的场面,也是一种娱乐舞形式。
原载《石刻论著汇编》第一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