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认同(ethnicidentity)成为一种政治现象与民族国家叙事及政治措施有着密切关系。换言之,认同政治是少数族群与国家的国族表述之间的对话与话语权的争夺。在许多国家里,少数族群人士可能会觉得国家政府的国族表述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通过张扬他们的认同来为他们自身在国家的政治场域中争得一席之地。(参见Kymlicka2001:1)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认为,所谓的族群性完全是一种现代现象。(Glazer1975;Brass1992)
然而,在不同的国家,由于政治和历史条件的不同,族群性的表达与内容、目的等等,也有所差异。有意思的是,许多时候,许多族群所持有的认同,原先却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来自其他与他们毗邻的族群对他们的称谓。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现代国家政治给他们的标签。
在美国,认同政治包括了备受争议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action)。这是一项立法行动,希望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证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法案在包括入学、就业、商务签约的许多方面都应当靠考虑少数族群的利益。这项法案得到许多民众的支持,但同时也遭到了许多阻力。最具讽刺意义的是,最大的阻力并非来自主流群体,而是来自少数族群内部。反对实施这一法案的少数族裔人士的游说往往比来自主流社会人士更具说服力。许多大学取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招生指标往往是极力反对这一法案的少数民族精英游说的结果。无论是支持或反对这一法案者,都具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取消方案者认为,社会政策关注的对象应当是独立的个人,而不是整个群体。他们相信,美国的社会制度为每一个独立的个人都提供了机会,每个人只要通过奋斗都有可能取得成功。对少数族群的整体性关心和照顾从长远的角度看对族群和整个社会本身都是不利的,除了会使少数族群的成员产生依赖性之外,还会使不同族裔者过渡关注和强调自己与他人之别,换言之,也就是关注自身族群的“边界”(ethnicboundaries),这样可能会损害国家社会的整体凝聚力。激进的平权法案者倡导者和支持者则认为,美国政府和主流社会必须为几百年的错误和罪过埋单。种族之所以不平等,主要原因是经济不平等,历史上的奴隶买卖和种族隔离政策是经济不平等的根源。但是,无论来自哪一个阵营,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接受教育是消除经济不平等的重要途径,因为美国人的收入大抵上同所受教育程度成正比。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接受教育的机会究竟是靠自己去争取,还是得通过其他立法形式的保证。在反对平权法案者看来,通过立法保证来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少数族裔,无异于是一种“赐予”,少数族裔实际上在自我矮化。
北美认同政治的另一表现是少数族裔对本族群文化价值和个人尊严的强调。少数族裔中的许多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相信,通过对自身族裔文化的肯定,不仅能加强主流社会人士对不同族裔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少数族裔个人的尊严。除了积极推动平权法案的同时,他们在认同政治上的努力还表现在各种比如寻根、“怀旧”的活动里,它们包括各种艺术作品的创作。在这样的氛围里,原先可能并不那么流动于公共话语里的“故土”(homelands),在少数族裔的自我表述和认同建构里成了象征和隐喻。这种把族群认同固着在“故土”上的表述,反映了少数族裔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程度。显然,在不少少数族裔的心目中,他们所成长国家的许多主流民众还没有从心里接受他们。关颖珊为美国拿过奥运会冠军,然而,当她首次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败给另一位选手后,美国的主流媒体《西雅图时报》居然以“美国人击败关颖珊”(AmericandefeatedMichelKuaw)为题,发表了长篇报道。此举虽然立即遭到了包括来自主流社会的不少人士的强烈批评,时报也为此做了道歉,但事情本身毕竟反映了这么一个事实:在一些美国主流社会人士的潜意识里,亚裔始终是外国人。
为了推动不同族裔间的文化理解与相互对话,自上个世纪晚期开始,美国的一些重要的大学都建立了族裔研究系(departmentofethnicstudies)。族裔研究也在北美大地上建成气候,有了常规性的学术会议和相关的学术刊物,在美国的大学里,这些系的教师的族裔构成也呈现了多样性,并且在政治上比较激进,他们积极推动任何旨在提高少数族群社会经济地位的法案和纲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政治卷入倾向,他们并不总是得到学校行政当局的喜欢。他们的存在不仅在政治上为少数族裔的教师和学生追求权益,而且,由于他们经常参与社会上的相关活动,也为美国社会提升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作出了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学术努力还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园地。
在世界范围,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其实只有葡萄牙、冰岛、芬兰、日本、朝鲜、韩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在大部分的社会里,都存在着文化与族群多样性。在全球化和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国家,尤其是原先有着殖民地的国家都出现了多元社会多元文化建设的呼声。而且在文化的层面,我们也看到了多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这点,从美国和西欧社会的流行文化层面尤为明显。美国的流行乐坛上,我们经常看到带有非洲音乐风格的音乐,而劳工阶层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从社会底层到了一个社会公众乐于接受的层面。这并不是说这些社会有了一些本质上的改变,但至少说明了这些社会对他者文化的接受程度。所以我才在一篇文章说,当今的西方社会也在经历着一个我们可能可以称之为“再西方化”的过程。(范可2008)
然而,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全球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问题的‘问题’的全球化”。(费孝通,2004)因此,世界各地所面临的认同政治和族群性问题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与全球化相伴的跨国移民现象近些年来有增无减;相信这一趋势在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以后也很难减缓。跨国移民进入西方国家必然带来自己的文化,这是产生西方社会“再西方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跨国移民带来了劳力资本,也带来了商机,这就是移入国政府往往对他们有种矛盾的心理,所以他们也才采取了一些行动以防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大量涌入。跨国移民的大量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族群之间的紧张关系。最近就有不少关于意大利不断出现对跨国移民进行暴力袭击的报道。由于被袭击者均来自非洲和亚洲国家,因此,这类袭击被认为有着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其次,当今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组织已然跨国。尤为危险的是,这些组织与活动均以文化或者宗教认同来宣称其恐怖主义活动的正当性,把全球化视为某种霸权文化的扩张或者统一过程,因此对一些有信仰的族群而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第三,民族国家的疆界日益失去其壁垒作用,地方主义和族群性的张扬因此并不一定着意于同国家霸权争夺话语权;如果说在民族国家叙事条件下的族群性与地方主义的彰显着意于自身的政治和经济权益,以及来自国家的政治认可,那么,在当下的时境里,这种彰显已不仅仅是局限于国内的地方乃至国家各级的政治和经济资源的争夺,而是要求来自国家领土之外的认可,因此具有其他方面的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并不一定与国家的政治权力相对抗。
鉴于上述特点,我认为,如何理解和容忍文化上的“他者”是我们走向和谐世界建构的重要环节。和谐的前提是承认差异与不同;只有不同与差异同处于一定的物理空间和思想的空间,才谈得上对和谐的追求。和谐要求的不是思想统一,而是要求思想和文化上差异甚至抵牾但还能彼此尊重,相互倾听。一个思想统一的社会必然是产生小人的社会。这对有过在毛泽东时代生活经验的中国人来说,应当神游体会。一个社会的和谐要求对异己的尊重,一个世界要达到和谐那就要求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容忍,进而达到理解。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处理今日世界普遍存在的认同政治与“文明冲突”的钥匙。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1988)年版,第61~99页。
[2]费孝通:《“美美与共”与人类文明》,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5(2004)年版,第529~545页。
[3]范可:《全球化语境里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世界民族》2008第2期,第1~8页。
[4]Bentley,G.Carter,1987“Ethnicityandpractice”inComparativeStudiesinSocietyandHistory,vol.29(1),pp.24-55.
[5]Brass,Paul,1991,EthnicityandNationalism.NewDelhi:SagePublications.
[6]Cohen,Abner,1974,TwoDimensionalMan:AnAssayontheAnthropologyofPowerandSymbolisminComplexSociety.BerkeleyandLondo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7]Cohen,Abner,1969,CustomandPoliticsinUrbanAfrica.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8]Degler,C.,1970,NeitherBlackNorWhite:SlaveryandRaceRelationsinBrazilandtheUnitedStates.NewYork:Macmillan.
[9]Dumount,Louis,1980,HomoHierarachicus:TheCasteSystemandItsImplications.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10]Geertz,Clifford,1963,“Theintegrativerevolution:primordialsentimentandcivilpoliticsinthenewstates”inC.Geertz(ed.),OldSocietiesandNewStates:TheQuestforModernityinAsiaandAfrica.NewYork:FreePress.pp.107-13.
[11]Glazer,Nathan,1975,AffirmativeDiscrimination:EthnicInequalityandPublicPolicy.NewYork:BasicBooks.
[12]Harris,Marvin,1970,“ReferentialambiguityintheCalculusofBrazilianracialidentity,”SouthwesternJournalofAnthropology,Vol.26(1):1-14.
[13]Harris,MarvinandC.P.Kottak,1963,“ThestructuralsignificanceofBrazilianracialcategories”inSociologiaVol.25:203-209.
[14]Huntington,Samuel,2004,WhoAreWe:TheChallengestoAmerica’sNationalIdentity.NewYork:Simon&Schuster.
[15]Keyes,Charles,1981,“Thedialecticsofethnicchange”inCharlesKeyes(ed.),EthnicChange.Seattle: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pp.4-30.
[16]Keyes,Charles,1976,“Towardanewformationoftheconceptofethnicgroup”inEthnicity,no.3,pp.203-213.
[17]Kottak,ConradP.1992,AssaultonParadise:SocialChangeinaBrazilianVillage.NewYork:McGrawHill.
[18]Kottak,GonradP.andKathrynA.Kozaitis1999,OnBeingDifferent:DiversityandMulticulturalismintheNorthAmericaMainstream.NewYork:McGrawHill.
[19]Kuper,Adam,2000,Culture:TheAnthropologists’Account.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Press.
[20]Leach,EdmundR.1954,PoliticalSystemofHighlandBurma.Boston:BeaconPress.
[21]Montagu,Ashely,1969[1950],“Statementonrace”inFourStatementsntheRaceQuestion,Hiernaux,JeanandMichaelBanton(eds.),publishedbytheUNSCOinParis:OberthurRennes,pp.30-36.(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
[作者简介]范可,南京大学。
中国民族主义如何凝聚少数族裔
丁伟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