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10787300000051

第51章 族群理论(17)

巴斯从群体的排他性和归属性来界定族群。他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形成族群最主要的是其“边界”,而非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在生态性的资源竞争中,一个群体通过强调特定的文化特征来限定我群的“边界”以排斥他人。巴斯的看法开启了族群研究的新里程碑。他的观点揭示出客观特征论的不足。客观特征论最多只能表现一个族群的一般性内涵,而无法解释族群边界的问题。而无法探讨族群边界问题,也就无法探讨族群认同变迁的问题。

《哈佛美国族群百科全书》在定义族群时也考虑到边界和内涵的综合:族群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群体,意识到自己或被意识到其与周围不同,“我们不像他们,他们不像我们”,并具有一定的特征以与其他族群相区别。这些特征有共同的地理来源,迁移情况,种族,语言或方言,宗教信仰,超越亲属、邻里和社区界限的联系,共有的传统、价值和象征,文字、民间创作和音乐,饮食习惯,居住和职业模式,对群体内外不同的感觉。

对族群的共识:“族群”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没有“异族意识”就没有“本族意识”,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没有“族群边缘”就没有“族群核心”。族群边界成为分析族群的一把钥匙,须从族群互动中研究族群内涵和族群关系。

笔者主编的《人类学教程》认为:“所谓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指出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某些社会要素的认同;二是要对他“自觉为我”;三是一个社会实体。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二)族群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族群释义一方面继续强调种族、祖先、语言、文化、宗教等基本特征要素,另一方面也纳入了共同迁移、社会互动、职业模式等新要素。到了90年代,族群定义中开始出现社会阶级、社会集团、都市和工业社会种族群体等全新成分。族群概念含义的逐步演变和扩展过程由此可见一斑。

族群释义尽管在不断扩展,其中一些核心要素却始终未变。首先,族群是人群的一种分类,它所表示的群体有一个名称符号。其次,族群的区别性特征在不同时代与场合体现的内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中包括体貌(种族)、民族归属(国家、祖籍地等)、祖先记忆、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历史习俗、共同迁移等因素一直在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更新拓展或侧重不一。第三,族群成员在心理、感情和价值观念上通过感知他者的特征而产生认同。第四,族群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维护群体的边界,同时排斥异己群体。第五,族群通常指在一个较大社会中居于文化非主流地位并且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群体,其中包括移民群体。概而言之,族群是一个极富弹性、可以伸缩的人群分类观念,它表示的人群范围可以依照对象的变换而改变。当我们出于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位置,或同一时期的不同位置,我们面临的族群界标及其观念内涵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谌华玉:《关于族群、民族、国籍等概念的翻译与思考》,《读书》2005年第11期。

(三)族群的结构

笔者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曾提出族群结构问题,认为族群结构是人类在互动活动中沉淀和累积的,具有一定规范性,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模式。具体的族群问题上,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模式就是族群结构。从结构的角度切入,可以对各种共同体举行学术解剖,从而可以分析民族的构成,对名族共同体进行深层次的研究。笔者在《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中正是运用了族群的理论,对汉民族进行了人类学的学术解剖,按不同的类型,将汉民族的族群结构分为三级:

第一级族群结构即汉族的人文地理划分,可将汉民族分为华南汉族、华东汉族、华中汉族、华北汉族、东北汉族、西北汉族、西南汉族。

第二级族群结构在第一级族群结构之下,华南汉族可分为广府人、客家人、闽南福佬人、福州人、平话人、桂柳人等族群;华东汉族可分为上海人、南京人、杭州人、徽州人、苏州人、宁波人、温州人等族群;华中汉族可分为湖北人、湖南人、江西人等族群;华北汉族可分为北京人、河北人、河南人、山东人山西人等族群;东北汉族可分为沈阳人、大连人、哈尔滨人、长春人等族群;西北汉族可分为河湟人、河西人、关中人、西安人、陕北人、秦州天水人等族群;西南汉族可分为四川人、云南人、贵州人等族群。

第三级族群结构主要指“族群岛”,如广西的“高山汉”、伢人、富川本地人,贵州屯堡人,福建的惠安人,以及胥人等族群。汉民族的这三级族群结构构成了汉民族的族群体系。徐杰舜主编:《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2页。

从结构主义来看,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组成它的各元素之间是严密的相互制约的,以至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独自发生变化。族群结构具有的动态变化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族群分解过程,其可表现为一个民族的族群分解出去,形成几个单独的民族,原生的民族不复存在;另一种是族群的结合过程,即由若干单独存在的族群或从其他民族中分化出来了族群相互接触而产生地域和经济联系上的统一性、文化和语言上的同质性的过程。徐杰舜:《族群结构简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四)族群理论

目前,在族群理论的研究方面,对族群性、族群认同、族群冲突、族群边界、族群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得较多,也取得较多的成果。

1族群性

族群性(ethnicity),中文的翻译尚有:“民族性”、“民族关系”、“民族意识”、“族群本质”、“族群属性”等。族群性有多种解释,《麦克米伦人类学辞典》认为:族群概念的关键特征是指对任何群体或类别的人进行区分或标识,且将被识别的群体与其他群体或类别的人之间作明确的或含蓄的对比。在此,ethnicity强调的是族群间的互动中的可识别性,并没描述族群间差别的客观标准。日本学者绫部恒雄对ethnicity作过较多的研究,他认为ethnicity指“国民国家的结构中,在相互间行为联系的状况下,根据出身和文化的共同性所组成的人们的集团及其意识”。这种观点认为ethnicity兼有实体(即族群)及意识(族群意识)的双重含义。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吴燕和先生认为:“ethnicity指的是族群认同或一个族群的特性”。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陈茂泰对ethnicity的解释是:“一套互动中的族群区分彼此的社会文化属性,这些属性为我群与他群各依不同程度所确认”。

总之,对于族群性(ethnicity)的诠解有多种:有的认为是实体,等同于族群(ethnicgroup);有的认为是族群的性质和特点;还有的认为是族群意识;而有的认为兼有族群及其意识。

2族群认同

族群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族群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它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要素表现出来,其中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是族群认同的基础要素,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也是族群认同的要素。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表征族群性的符号。从一个族群语词的语源和演变、造词心理、亲属称谓、姓氏等等,都可以追溯其文化渊源,语言可称作是维系族群认同的明显成分。家庭、亲属、宗族的认同也会影响到族群的认同。从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看,认同也是从自己逐渐向外推。父母、亲戚、本家、本乡人对个人的认同是影响很大的。宗教也是族群认同中作为区分依据的重要因素。尽管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相似的文化特质是族群认同的要素,但在实际中,认同并非完全在这些客观要素上成正比等量地发生。

族群认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需要,任何族群特征都会形成不同的认同形式:情感归属、社会分层、政治组织、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等等。对于家庭、宗族、邻里、社区、族群、国家等的认同,可作多项的选择,其次序并非是固定的,而是依具体场景而定。每一层次上又存有地域、职业、姓氏等不同的认同形式。不同的层次和形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人们族群认同的多重性。

族群认同的理论可以分为两派:一为原生论(根基论)。原生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于天赋或根基性的情感联系,格尔兹指出这种根基性的情感来自亲属传承的既定资赋。根基论者并不强调生物遗传造成族群,也不是以客观文化特征定义族群。相反,他们注重主观的文化因素,认为造成族群的血统传承,只是文化解释的传承;另一为工具论(或情境论)。工具论认为族群认同生成于对于有限资源的竞争中,强调族群认同的多重性,以及随情境(工具利益)变化的特征。

3文化是维持族群边界的基础

原文化的因素对边界维持的符号作用是重要的,符号的维持也导致集体的活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增加。其中包括:(1)符号,对维持族群边界有重要意义,在生活诸方面可以分为局内人和局外人,个人常用来对群体的行动的认同,这种符号是由群体成员共享的,并常常由局外人和局内人所认识。包括语言、表现文化、宗教、民族英雄、服饰、节日、宗族与姓氏等;(2)饮食传统,饮食也可以作为维持族群边界的一种符号。食物禁忌作为饮食模式的一部分,亦有助于维持一个族群。有些族群的食物可以由其他群体所采用,并成为其族群重要的标志。特别饮食模式的部分内容会形成严格的制度,进而成为一群体的界限。(3)边界过程,族群边界保存的问题取决于两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二是群体边界维持的历史和稳固性。周大鸣:《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族群关系的理论

族群关系的理论主要有:同化理论、文化多元理论、生物学的理论、人文生态理论、权力和分层理论等,其中分层理论强调不同社会阶级的非主体族群成员过分表现导致歧视产生的过程,这种理论考虑到权力对控制族群阶级体系的流动性,主要有:(1)种姓理论;(2)殖民主义理论;(3)分离—劳动市场力理论;(4)分离—阶级理论;(5)中间人群体理论;(6)整合的族群关系理论。周大鸣:《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三、社群与族群的关系

(一)区别

1背景的差异

社群是社群主义的重要概念,作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最新成就,社群主义是针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而兴起的政治学的思潮。从价值观看,自由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自由权利,个人的自由选择以及保证这种自由选择在公正的环境中实现是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它认为一旦个人能够充分地实现其个人的价值,那么个人所在的群体的价值和公共的利益也就随之而自动实现。社群主义则强调普遍的善和公共的利益,认为个人的自由选择能力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各种个人权利都离不开个人所在的社群。个人权利既不能离开群体自发地实现,也不会自动导致公共利益的实现。反之,自由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充分的实现,所以,只有公共利益,而不是个人利益,才是人类最高的价值。俞可平著:《社群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3、4页。

族群是族群理论的核心概念,自19世纪30年代族群理论兴起于西方以来,它一直是当代社会科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60年代以后,我国台湾学者开始运用族群理论研究岛内社会和海外华人;80年代以后,随着与港台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族群理论也被引介入大陆学界。陈心林:《族群理论与中国的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郝时远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族群”观的兴起和流行,是在社会发展实践的所谓“后工业化”和思想文化的所谓“后现代化”氛围中出现的。在西方国家,高度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融散和群体的“碎片化”,经济生活的生存方式的趋同及其引起的“社会麦当劳化”,身份缺失导致的“我是谁”之类困惑等现象,使“认同群体”比比皆是,其中包括以“认同”为核心的ethnicgroup现象。郝时远:《中西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2形成基础的区别

族群的形成基础更强调其文化的渊源,因而族群较着重在文化性;社群的形成基础较族群为广泛,血缘、地缘、业缘、情缘、文化关系等一个或几个方面成为社群形成的基础,因此,社群较着重的社会性、政治性。

3内涵上的区别

社群的内涵较为宽泛,族群内涵相对狭小一些。族群可以包含在社群之中,我们可以说所有的族群都是社群,但却不能说所有的社群都是族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族群是社群中的一类。

4认同方面的区别

对于族群,共同的历史记忆和遭遇是族群认同的基础要素,而语言、宗教、地域、习俗等文化特征也是族群认同的要素,这些认同的因素是较长时间的积淀所致,同时又会继续往后传递;对于社群,其认同可以是血缘、地缘的,也可能业缘、情缘、文化关系关系方面的,因此也要宽泛得多,一群人可能会因为共同的话题或相似的(感情)经历而认同形成社群,却很难形成族群。

5类别归属的区别

族群主要属于首属群体,社群主要属于次属群体。从人类学看,群体可以按照结构的水平、亲密程度、等级和人的差异之起源分为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首属群体是被血缘、姻缘等关系本身所决定而结成的社会群体,如家庭、种族等亲属群体。次属群体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功能分化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如职业群体单位等。徐杰舜:《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6稳定性区别

族群一旦形成,通常会保持较长的稳定性;相较族群而言,社群稳定较差,社群的可变性较大,更易分化和瓦解。

7人群分类的区别

社会群体的分类看,社群可以作为社会群体分类的类型,社群角度看人群,可以根据认同基础的不同,划分出血缘的、地缘的、业缘的、情缘的、文化关系的等不同的社会群体;族群可以视为是一种根据世系和文化认同来区分的人群范畴,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因此族群只能用人类群体的分级。

(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