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10787300000058

第58章 族群理论(24)

3利用规划允许的村中空闲地,设计有特色,集中式的农家旅店、旅游工艺品市场、休闲娱乐中心。让游客游、玩、吃、购、住都有理想去处,可为《印象·刘三姐》带来更旺的人气,人气也给开发的项目带来不可估量财源。两者互为相辅相成。

项目可开发性分析:

1田家河村没有国、省道车辆过往的干扰,晚上十分宁静,待《印象·刘三姐》映完毕后,是游客的理想休息住宿地。

2此处目前没有可供游客自由选择的餐饮业,以及购物、娱乐项目,若将以上项目开发,游客的游、玩、休闲、娱乐、购物、吃、宿就都能就地解决,加上东街将多上一个水上公园,他的效益预计将与西街媲美。

3受益分析:树造一个品牌,留住游客的人,让游客有忘不了的去处,借助游客的消费。一能增加税源,营造旅游动感地带延伸,解决安置就业。二不仅能增加田家河村村民的收入,而且能拉动周边村民经济增长,解决带动本村所有劳力以及周边村民就业。

除此之外,关于“《印象·刘三姐》提高了农民的精神状态”,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据不少媒体报道称,许多参加演出的农民以“我现在是演员”而感到自豪,他们的自信和良好状态不但来自于增加收入,还来自于能参加“这样大规模、高水平的演出并得到这么多中外观众喝彩”《〈印象·刘三姐〉:一个文化品牌激活多重效应》,新华网广西频道:http://www.gx.xinhuanet.com,2006年12月15日。。策划人兼制作人梅帅元在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栏目采访时说,农民演员经过两年多的培训,生活状态和潜在的精神层面得到巨大改变,“……渔民这种生活,他被包装成一种艺术,让全世界的人来欣赏,甚至羡慕,我觉得对渔民生活本身的肯定和他们自身自豪的那种感觉是非常重要的。”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刘三姐走市场》,引自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

(三)生活方式的转型

“有了《印象·刘三姐》,才有现在田家河村的繁荣。”在村民的心目中,《印象·刘三姐》更多意味着收入的增长。农民们从《印象·刘三姐》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商业产业链那里,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还要多的经济收入,从而深刻地影响到个人和家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消费结构、住居方式和闲暇生活的变化速度大大加快,并由此加速了田家河村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整体变化。

1.消费结构的改变

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增多是田家河村消费结构最大的变化。80年代,村民家庭以拥有“老四件”为荣,即所谓的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据1985年县人民政府对农村住户进行定户抽样调查统计,村民平均每百人有自行车11.75辆,缝纫机3.83架,收音机5.46台,手表16.93只,电视机0.27台,电风扇0.82台,大型家具13.66件参见阳朔县志编撰纂委员会编:《阳朔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118页。,可见当时的消费水平并不是很高。90年代以后,“老四件”已基本饱和,逐渐被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和电冰箱“新四件”及其他耐用商品所取代。到了90年代末,特别是《印象·刘三姐》进入田家河后,电话、空调、热水器、电饭煲等大量进入村民家中。现在,80%的家庭购买了电脑,安装了网线,手机也不再是什么稀罕物,几乎人手一部。家里的电器多了,自然电费也跟着涨。从各家各户上缴的电费就可以窥测出家庭的生活水平,全村每户每月的电费少则80元,多则150元,有的甚至高达三四百元。

2.住居方式的嬗变

“住房”对于田家河村民来说,恐怕不再仅仅是人、畜居住的场所,更是财富地位和荣誉(即面子)的象征。只要在村里逛上一逛,便不难发现,这个只有两百多人的小村子里,竟然家家户户都住在一栋栋高大明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里,或3层,或5层,很多漂亮的别墅样式的新楼随处可见,偶尔有几间破旧的砖瓦结构的房屋插花式地点缀其中,与周围的建筑物相比,显得极不协调。据报道人告诉笔者,那几间黑瓦为顶、黄砖为墙的房屋叫“泥砖房”,从7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末,村民们基本上都居住在这样的房屋里。泥砖房主要以两间或三间为主,进门中间的是堂屋,两侧则为卧室,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冬暖夏凉。但是现在大家都搬进楼房里了,泥砖房变成了空屋子,于是有的人家把它拆掉重建新房,有的人家把它用来堆放干柴、稻草等杂物,有的人家把它当厨房用,还有的干脆把它大门一锁了事。90年代后,村里一些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纷纷把赚到的钱拿回来修建了楼房,现在村子里看到的3层楼房,其中很多都是那时候修的。自《印象·刘三姐》进驻田家河以来,村里新建的楼房越来越多,有的家庭甚至同时拥有两三栋房子。村民把通过搞演出做生意挣来的钱,再加上卖田卖地的所得,用来修建起五层的房子,每栋花费30万元至40万元不等。房子多了,自然住不完。有些经济头脑的村民就将多余的房屋出租给《印象·刘三姐》的员工和游客,每个房间每月可收取150~200元不等的租金,还有些家庭则将整栋装修好的楼房出租给外面的老板来开宾馆,一年收取出租费近八万元。

3.闲暇生活的变化

在乡村传统生活中,由于生计条件十分艰苦,长年累月“日出而作落,日落而息”,真正意义上的闲暇时间是很少的,只有等到晚上收工回来到睡觉之前的这一段时间,才能从忙碌中暂时地解脱出来。在《印象·刘三姐》尚未落户田家河之前,看电视是该村夜晚生活的方式,那时村里早已通电,有不少家庭购买了彩电。当每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全家老小聚集在电视机前,收看节目,直到晚上10点左右才回房睡觉。节目虽然不多,但每逢精彩处,观者总会评上一两句,气氛相当热烈。有时,村里有些平日里关系不错的青壮年男子还会三五成群地相邀在一起,喝酒、打牌、聊天。演出后,村民们更加忙碌了,白天做生意打工,晚上当演员,不论白天黑夜各自忙着挣钱去了,一年难得几天闲。超长时间的工作,多亏他们有一副干农活打造的好身体,才能应付得过来。如果实在真要找找他们的空闲时间,恐怕只有在晚上演出的间歇,大家才能凑在一块,聊聊家常、开开玩笑而已。

三、结语

田家河人的文化与生存方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田家河人面临的不再是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而是生存环境的转变所带来的生存策略调整与文化转型的问题。因此,如何适应旅游发展,尤其关注东道主社会——田家河村与农民的社会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

“文化转型”,笼统地说,就是由传统文化转向现代文化,说详细一点,就是从传统的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和现代文化转型的过程。关于文化转型的内涵,学术界观点不一,仁智各见,但基本上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转型指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体变革,狭义的则单指意识形态上的文化传统的转向、价值观念的更新、人格模式的变换以及整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改变。”黄筱娜:《关于文化转型与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的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根据笔者的理解,我们可以把文化转型看做是文化变迁(culturalchange)范畴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一般来说,文化变迁以具体文化特质的变化来表征,变化缓慢且时间跨度较大,而文化转型不仅仅是某些文化特质的增量或减量,而是结构性的整体的质的变化,其变化的速度和剧烈程度均远远超过历史上其他任何时期,换句话说,它具有突然、快速、冲击力大的特点。

《印象·刘三姐》自开演以来,至今不过短短的五年时间,却给田家河村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由得人不感叹旅游开发的“魅力”。由于市场经济的缘故,使得一切个体追求经济利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合理化、合法化,仅凭这一点,就为村民所普遍接受和认可,所以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村民的“主体”动因成为关键。

当然,任何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田家河村里发生的文化转型,即从农耕文化向以商业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化的转型,与整个中国内地社会转型一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渐变过程,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为了适应如火如荼的旅游开发,开发商们在村内修建了很多的配套设施,须知,这些设施是需要侵占到大量土地的,并且,一旦设施修建好后,农民想要复耕就很难了。另外,由于耕地的减少,劳动力的严重过剩,农民们纷纷放弃了他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转身投向旅游业、商业,这等于把他们推到了一个“没有退路”的境地。“唇亡齿寒”,道理很清楚:“人们赖以为生的生产方式是保证族群和共同体内部人们传承的历史性根本依据”参见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而如果在没有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就轻易地将自己长时间形成的生产方式放弃掉,一旦旅游行业出了问题,农民将如何继续生存下去?众所周知,当代旅游业虽然飞速发展,但毕竟还是一个相对脆弱且不稳定的产业,它与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的大环境紧密相连,只要社会上一出现“风吹草动”,如战争、恐怖主义、疾病流行、经济危机等,对旅游业的伤害便首当其冲。像2008年上半年,我国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冰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印象·刘三姐》因此而停演的天数累计达到30天以上,这种情况在以往是很少见的。除此之外,旅游的过分发展致使环境的污染,超负荷地接待游客,给村民带来生活资料的紧张(如水、电、道路等公共设施使用的紧张)等等。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的话,不仅有可能削弱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且还将很有可能导致农民的文化“不适应”。

参考文献

[1]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徐杰舜主编:《人类学教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黄筱娜:《关于文化转型与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的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4]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冼奕,中南民族大学。

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拓展与创新——读徐杰舜的《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刘冰清

费孝通先生1998年在香港发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已20年了。对于多元一体理论学术界给予了高度的认同。但是20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如何完善这个理论,使之能更好地观照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多元一体理论提出的背景是费先生在反思西方理论中对中国实践经验的思考。学人大都有切身体验,那就是在西方的概念语境中观察中国民族问题,有时觉得非常“好用”,有时也会陷入一种“语焉不详”的困境,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近200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的基本观察视野是“西方自身”。这种“西方中心论”在民族问题研究上的表现,就是学术研究的立场出发和基本经验大多取自欧洲和美洲民族和国家的情况,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为基础,然后凭借这样的基础,以某种类似“殖民者看待殖民地”的眼光观察研究非西方社会。这种眼光实际上最初导致了人类学的起源——当西方殖民者面对完全陌生的“野蛮人”,他们需要“科学”的解释以帮助他们理解“野蛮人”的文化逻辑。

显然,当下所谓的“国际学术界”完全是一个西方学术传统的圣地,和民族问题涉及最多的学科——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和法学,其基本的学科框架、经典著作和术语体系都来自于西方,即使是“中国研究”(Chinastudy)也不例外。作为惟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中华文明,在上下五千年里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儒家世界观,其核心是“天下观”,华夏子民看待世界的眼光中,既有“华夷之辩”式的文明中心论,也有“大一统”式的民族共同体认同。但由于近代以来的国势衰败,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上都落后于西方,中国实际上早已“沦落”为西方话语霸权的跟随者和模仿者,而自身丰厚的文明传统不断受到外来文明的侵蚀。无论如何,中国的发展,在思想层面上,也必须包含着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基于本土的实践经验。

20世纪中国的民族问题研究,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一样,受到西方的极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不同的时期,主要的来源却不同。民国时期受英美的影响比较大,特别一批受过英美人类学学术训练的学者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的田野调查,加深了主流社会对边缘文化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年以后,主流民族理论师从苏联,传播“民族自决”理论和以阶级观点看待民族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学术传统的影响显著上升,西人“繁琐哲学”式的学术作风东渐之势甚猛。客观地说,中国学界在民族研究理论上的贡献,真正提出一家创见的,似惟有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费孝通先生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演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成为这个理论的创始人。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贡献在于它揭示了中国文化结构中同时并存的两个特质:“多元”和“一体”。

“多元”的差异性,表现出族群的和文化的多样性;而“一体”是一种国家和文化的整合,也就是说,尽管存在差异,但中华文明核心区及其边缘的族群具有一种共通的价值观和国家认同,这种认同与族群自身认同并不冲突,相反,还高于族群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