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10787300000062

第62章 族群实践(3)

在利用历史记忆构建民族认同的巨大而又复杂的文化工程中,涉及政治和国家的情景下,作为具体倡导和承担的人的蒙古族精英,不仅是蒙古民族的代表,往往也是中国国家的代表。所以,民族认同的构建,是在国家的默许、允许,甚至支持下由少数民族精英分子完成的。也可以说,国家和少数民族精英分子共同参与完成的。

参考文献

[1]巴达拉虎、达瓦桑布:《英雄远去情常在》,《阿拉善盟文史》第四缉,阿拉善盟政1988年版。

[2]《把什村史》编纂委员会:《把什村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Bayan1986,“ejeneqosiGunucilUgelegdekUeceemUnekiorolGajarulGayitabuntalaacatobciUgUlekUni”(“从五个方面简述额济纳旗解放以前财政收入和开支”),《ejeneqosiGunusuyulteukeyinmateriyal》,emkedgel2,额济纳旗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4]BarthF.1998[1969],EthnicGroupsandBoundary:theSocialOrganizationofCultureDifference,ProspectHeights:Waveland.

[5]N.BUkehada,TemUr2003,UjUmUcinuGunbicig(《乌珠穆沁家谱》),辽宁民族出版社。

[6]CoGtu1999,aGwangdandaryinsudalGanuUgUlelyintegUbUri,(阿格旺丹达尔研究论文选),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7]Davasangbu1985,“sujianxiaoyinejenedekehubisqaltuajilGanuGud”(“苏剑啸在额济纳旗开展的革命活动”),《ejeneqosiGunusuyulteukeyinmateriyal》,emkedgel1,额济纳旗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8]BorjigidDorgi2002,AlaSaqoSuud(《阿拉善和硕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9]董正钧:《居延海》,收录于《阿拉善盟旗志史料》,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7(1944?)年。

[10]额济纳旗志编撰委员会:《额济纳旗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

[11]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黄学光、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4]Nasunbayar2002,UligerunUliger:MonggoluranjokiyalunkuurnilunjaGburkigedtedegerunsuyulunutGa(《蒙古文学叙事模式及其文化蕴涵》),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15]NidUn,Zandan1985,“nanjingduboloGsanGomindangunqoyarudaGanuqaGurmaGulusaradunyekequralunbaidaluntuqaiergecegUlUnboduGsanni”(“回忆在南京召开的两次伪国民大会的情况”),《ejeneqosiGunusuyulteukeyinmateriyal》,emkedgel1,额济纳旗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6]蒙藏委员会档案974:《关于纠正延用内蒙古名词及解释蒙籍疑义文书》,机关代号:一四一,案卷号:九七四,国民党蒙藏委员会。

[17]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辉煌的内蒙古1947—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18]SergeySokolovskiiandValeryTishkov1996:“Ethnicity”,AlanBarnardandJonathanSpencer(ed.)EncyclopediaofSocialandCulturalAnthropolog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

[19]宋迺工主编:《中国人口》(内蒙古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20]苏日巴达拉哈:《额济纳旗与苏剑啸》,《阿拉善盟文史》第四缉,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8年版。

[21]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2]乌云毕力格、白拉都格其主编:《蒙古史纲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札奇斯钦《我所知道的德王与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24]张宏林:《额济纳旗的和平解放及前后历史概述》,《阿拉善盟文史》第一辑,巴彦浩特: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年版。

[25]赵云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中华书局1989年版。

[作者简介]那顺巴依尔,内蒙古大学民社院。

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唐戈

族群一词英语作“ethnicgroup”。这个词最初由台湾学者翻译成汉语,后被大陆学者广泛使用。

民族一词虽然早在19世纪晚期即已进入汉语,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族识别的进行和各种有关民族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颁行,这个词逐渐成为了官方语言,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其结果是面对中国丰富的基于文化和认同的人类共同体,民族一词越来越显得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而族群一词恰巧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汉语。

目前,族群一词在汉语中作为对民族一词的补充,一般与该词交替使用。面对基于文化和认同的人类共同体,当民族一词无能为力和束手无策时,就使用族群一词。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其一,族群一词用来指称汉族中的特殊民系或支系;其二,族群一词用来指称少数民族中的各个分支或支系;其三,族群一词用来指称某些特殊的基于文化和认同的人类共同体,本文所论述的中俄混血人就属于这一类。

目前有关族群的研究涉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的多个领域,族群认同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族群认同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这与族群认同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是密切相关的。

一、关于中俄混血人

中俄混血人,顾名思义是指中国人与俄罗斯人通婚的后代。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中俄混血人除作为主体的俄罗斯人与汉族通婚的后代外,还包括少数俄罗斯人与满、蒙古、朝鲜和鄂温克等民族通婚的后代。反过来,中俄混血人中的“俄”除俄罗斯人外,也包括部分俄罗斯境内的其他民族。

中俄混血人最早出现在清康熙年间。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爆发了著名的中俄雅克萨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军队陆续俘虏了一些俄罗斯士兵,并将其分三批送往北京。由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因此后来大都娶中国妇女为妻,所生后代即为中俄混血人。张绥:《东正教和东正教在中国》,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第180页。

中俄混血人大规模出现始于19世纪60年代。当时中俄东段边界中国一侧不断有金矿被发现,于是俄罗斯人不断越界进入中国境内非法采金。而与此同时在中国出现了被称作“闯关东”的移民浪潮,数以万计的山东人和河北人为生计所迫进入东北地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一路北上抵达中俄东段边界中国一侧,并被在那里开采金矿的俄罗斯资本家招为雇工。这些人大都是单身男子,其中一部分后来与俄罗斯妇女结为夫妻,所生子女亦为中俄混血人。那些一路北上抵达中俄边界的中国人有一部分索性继续北上越过界河进入俄罗斯境内。这些人大多数也都是单身男子,后来也大都娶俄罗斯女子为妻,所生子女亦为中俄混血人。

1917年俄罗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纷纷移民中国东北地区,这些人有相当一部分在很长时间内找不到生活出路,于是他们中的一部分适龄女子便嫁给中国男子以求生存,所生子女亦为中俄混血人。

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日本在苏联远东边界地区不断制造事端,苏联政府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朝鲜人和中国人采取了不信任的态度。1932年至1938年间,大批生活在苏联远东地区的朝鲜人和华人,包括中俄混血人被迁移到当时的哈萨克加盟共和国和中亚地区各加盟共和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华人和中俄混血人又被遣返回中国新疆。

20世纪50年代,根据中苏两国达成的有关协议,中国政府开始大规模遣返中国境内的俄罗斯侨民(包括苏联侨民和无国籍侨民)。在这次遣返侨民运动中,只有一部分侨民回到了苏联,另一部分则去了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随俄罗斯侨民回(去)苏联和去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也有少数中俄混血人。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恢复了外交关系,于是生活在中国的俄罗斯侨民和中俄混血人又掀起新一轮移民国外的浪潮,回到俄罗斯,但主要还是去了澳大利亚。

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中俄混血人目前有数万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中国,中俄混血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省区以及北京等城市。

内蒙古自治区的中俄混血人主要分布呼伦贝尔市(地级市,原呼伦贝尔盟),特别是额尔古纳市(县级市),该市是中国中俄混血人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中有8个村镇中俄混血人的人口超过和接近半数。

2002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俄罗斯族不包括法定民族成分为其他民族的中俄混血人。在中国,俄罗斯族绝大多数都是中俄混血人,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

黑龙江省的中俄混血人除哈尔滨外,主要分布在作为中俄东段边界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虽然同为中俄两国的界河,生活在黑龙江南岸和乌苏里江左岸的中俄混血人比之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的同一族群的人不但人数少,而且居住也较为分散。

据前苏联官方统计,截至1979年底,生活在俄远东地区的华人(绝大多数都是中俄混血人)只有1742人。张宗海:《远东地区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0年版,第153页。另据统计,目前俄罗斯全国在册的老华人(指中苏关系正常化前即生活在俄罗斯的华人)一共有8000人左右。据2004年4月28日笔者对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一位研究俄罗斯华人历史的学者的访谈记录。

中俄混血人是一个特殊的族群,这种特殊性在于她从一开始就是俄罗斯人与汉族通婚的结果。从体质特征上看,中俄混血人兼具俄罗斯人和汉族两个族群的特点;从文化上看,中俄混血人的文化也兼具俄、汉两种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中俄混血人是一个边缘族群,其文化是一种边缘文化。

二、族群认同的独立性

尽管中俄混血人是一个特殊的族群,但她毕竟是一个独立的族群,其认同具有独立性。

在额尔古纳地区(内蒙古额尔古纳市),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有三个族群:俄罗斯侨民、中俄混血人和汉族。这是三个不同的族群,具有各自不同的认同。

俄罗斯侨民简称“俄侨”,包括苏联侨民(简称“苏侨”)和无国籍侨民,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纯血统的俄罗斯人。额尔古纳地区的汉族称俄罗斯侨民为“纯俄罗斯人”。中俄混血人用汉语称他们为“真正的苏联人”,或简称“苏联人”。他们称俄罗斯护照为“苏联大票”。俄罗斯侨民也用这个称呼称呼自己,如生活在向阳村的俄罗斯侨民伊万就称自己是真正的苏联人或苏联人。

在额尔古纳地区,为了把汉族与中俄混血人区分开来,无论是汉族自身还是中俄混血人,抑或俄罗斯侨民都用“纯汉族人”或“纯汉人”称呼汉族。

中俄混血人有多种称呼,汉族一般称“混血人”。除东北地区外,新疆的汉族也普遍使用这个称呼。由于没有自称,且能接受混血人这个他称,因此中俄混血人在日常的话语交流(使用汉语时)中,当提及本族群时普遍使用这个称呼。

俄语中有两个词与混血人相对应,翻译过来就是混血人的意思。一个词是“米吉斯”,但据说这是一个比较“文”的词。还有一个比较“民间”的词,按性别分,男子称“布洛郭维茨”,女子称“布洛郭罗夫卡”。两个陌生的中俄混血人见面时,想知道对方的身份(族属)——是不是中俄混血人,如果对方是男性,就问:“你是布洛郭维茨吗?”如果对方是女性,就问:“你是布洛郭罗夫卡吗?”

这三个族群具有各自不同的认同的另一个明显的标志是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的村庄。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额尔古纳地区一共有五十多个村庄。其中俄罗斯侨民村庄有四十多个,集中分布在额尔古纳地区的南部,距离中俄边界较远;中俄混血人村庄有十余个,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地区的中部和北部,距离边界较近,其中有的村庄就建在额尔古纳河的岸边;汉族村庄只有三个。

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4—1955年)根据中苏两国政府达成的有关协议,中国政府于1954年开始迁出生活在其境内的俄罗斯侨民,包括苏联侨民和无国籍侨民。在迁走俄罗斯侨民的同时,国家有计划地从山东和内蒙古昭乌达盟等地迁来汉、回移民。额尔古纳右旗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额尔古纳右旗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至此额尔古纳地区族群构成的整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俄罗斯侨民作为主体族群几乎化整为零,汉族从从属族群上升为主体族群。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族群——回族。但各族群仍然各自具有自己的村庄。中俄混血人经过调整后现在主要有8个村庄,仍然分布在额尔古纳地区的中部和北部。新移入的汉族和回族据有了俄罗斯侨民迁走后空出来的村庄,集中分布在额尔古纳地区的南部。

三、族群认同的依附性和边缘性、跨国

居住与族群认同、族群认同的变迁

中俄混血人作为一个边缘族群,除认同本族群外,对她的两个母族群——俄罗斯人和汉族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在族群认同上具有依附性。但在这两个母族群之间,其认同又常常是漂移不定的,从而呈现出边缘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