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35

第35章 明代:九边首府(1)

一、朱棡扩城

太原地处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的交接处,一直是中原历代王朝的北部边防重镇。为了防御游牧民族的南侵,明朝在北方设立了九个边防军事重镇,太原就是其中之一。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棡为晋王,就藩太原。朱棡扩建太原城,兴建晋王府。太原成为明代北部边防的重要城市,号称“九边重镇之首”。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一直被元朝残余的蒙古势力所侵扰,为了进行北部防御,明太祖派自己的儿子们镇守边疆。于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仿前朝之制实行分封。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已经立为太子、幼子朱楠夭折外,另外24个儿子全部封为藩王。对于有军事能力的儿子,则被分封到北部边镇,以军事统兵指挥镇边,如燕王、秦王、晋王等。

晋王朱棡是明太祖的嫡三子,生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能文能武,才貌双全,深得太祖器重。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晋王,至洪武十一年(1378年)20岁时,就藩太原。

明朝初年的太原城,还是宋朝留下来的小城。宋建的太原城只是一座土城,分内城和外城,两城四门各不相对。据《永乐大典·太原府》所载,“周十一里二百七十步”,城池不大,城周仅5.28公里。城门四座,北城门是怀德门,在今天的后小河一带,据傅山《九仙桥记》记载,后小河一带是宋朝太原城的北面城壕;南城门是开远门,在西米市与大南门之间;起凤街东段的铁路宿舍是宋朝太原城的东南城角;东城门是朝曦门,就在今天的柳巷一带,桥头街就是宋朝太原城东门外吊桥的位置;西城门是金肃门,位置在新建路以东的水西门街,出金肃门不远的即是汾河。

宋建太原城,虽然规模不大,但城高池深,高大雄伟,敌楼垛口,设施完备,犹如一座攻守严密的坚固堡垒。《阳曲县志》记有:“八门四隅建大楼十二,周垣小楼九十,东面二十三座,南面二十二座,西面二十四座,北面二十一座,按木、火、金、水之生。楼敌台逻室称之,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1]

洪武八年(1375年)时,为晋王落藩,“永平侯谢成,展东南北三面”,奉命扩建太原城、兴建晋王府。

谢成是朱棡的岳父,也是明初将领,朱元璋麾下的大将,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便被封为永平侯。永平侯谢成来到太原后,曾欲在晋阳城旧址上重建一座新的太原城,但畏惧天意而未遂愿。于是,便决定在宋太原城的基础上扩建。

在扩建太原城的时候,由于西城墙紧靠汾河,没有扩展余地,所以只能向其他三个方向扩展。明建太原城,巍峨壮观,城周达12公里,城墙高约12米,外面包砖、里面填土,城壕深10米,角楼4座,小楼92座,敌台32座,成为“坚逾铁瓮”的城堡。城门共八座,每面两门:北面是镇远门(大北门)、拱极门(小北门),东面是宜春门(大东门)、迎辉门(小东门),南面是迎泽门(大南门)、承恩门(首义门),西面是振武门(水西门)、阜成门(旱西门)。这八城门中,只有振武门是原来宋建太原城的西门金肃门。

太原地处盆地,三面环山,东面地势最高、北面其次,西南面最低,而西南又紧靠汾河,汾河一旦泛滥,城中西南就要遭殃,位于西南的振武门,经常被淹在水里,人们就戏称这是“水西门”。久而久之,人们记住了水西门,忘记了振武门,振武门只有在文献中才有记载。而阜成门位置偏北,地势较高,一般不被水淹,对比之下就成了旱西门。当时以城门为界,门外为关、门内为街,所以街道有了水西关街、旱西关街、水西门街和旱西门街。如今的迎泽大街、北大街、建设路、新建路大致就在明建太原城的四面城门的位置。

明建太原城,南面城门取“承迎恩泽”之意,名为承恩门和迎泽门。迎泽大街因迎泽门而得名,“泽”意为“福泽”“恩惠”,迎泽门寓意为开启福泽恩惠的大门。

永平侯谢成在扩建太原城的同时,奉命兴建晋王府。晋王朱棡,生于元末天下大乱之时,长于明初戎马彊场之中。战争的洗礼,练就了晋王多谋善断、威猛善征、狂妄嗜杀、雄心勃勃的性格,因此,朱棡下令修建一座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晋王府。这位三皇子也想在天高皇帝远的太原享受一下当皇帝的感觉,晋王府成为朱棡心目中的皇宫。

晋王府选在明建太原城的东北角,中心就在今天的精营街一带。建成的晋王府,有宫城、外城两座城池,巍峨壮观如晋王所愿,府门四座,按方位分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和北面的后宰门,而今天的东华门街、西华门街和南华门街三条小街,正是当年宫城东华门、西华门、南华门分别通往外城三门的走道。当年晋王府的宫城外围还建有四道城墙,叫萧墙,所在地现在已成为东肖墙、西肖墙、南肖墙、北肖墙和上肖墙等街道。

如今街道中仍留有四株晋王府的古槐,其与周边的几株古槐一起,成为昔日晋王府的唯一见证。

晋王府宫殿台阶之地,后来成为东丹墀、西丹墀两条街巷;府内东、西夹道成为东夹巷、西夹巷两条街巷。王府的西南有天地坛,是晋王祭祀天地的地方;西面有典膳所,是管理王府膳食的地方;晋府店是供应王府生活用品的机构。晋王府内还有钟楼、鼓楼、庙宇等建筑,相应地都形成了街道,街名就袭用了晋王府原建筑的名称。东南面是王府花园,广植杏树,由于地形有坡度,开始叫杏花坡,后来改名为杏花岭。清朝末年,民宅聚集形成街道后,就成了“杏花岭街”。晋王府前还有四座红色牌楼,形成街道后,人们习惯称“红市(四)街”。

明时的皇庙,实际上就是祖庙,建在王府的东南,是晋王奉祀皇帝和皇后神位的地方,通往皇庙的街巷有三条,正街叫皇庙巷,另有皇庙西巷和皇庙东巷。明代每逢祭祀,只有朱家诸王和晋省高官,才能从皇庙巷直入庙宇进行祭祀。而其他的地方官吏、文臣武将,只能走现在的五一路拐到上马街,在皇庙西巷的北口下马、下轿,穿过皇庙西巷进庙,祭祀完后,从皇庙东巷走出,到皇庙东巷的北口上马、上轿离去。所以,人们便把下马下轿的地方,即皇庙西巷北口往西叫下马街;将上马的地方,即皇庙东巷北口往东,叫上马街。清代时,皇庙改称万寿宫,皇庙巷随之改成了万寿宫街,祭祀的人们全都走万寿宫街进庙祭祀,这才将下马街与上马街合并形成了今天的上马街。

一代晋王朱棡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病死,年仅40岁,谥号晋恭王。朱棡死后第二年,被葬在城东南10公里的黑驼山上,也就是现在的小店区黄陵乡老坟村。朱棡死后由他的儿子朱济熺继承晋王王位,称晋定王。

晋王是世袭为王,明朝一共世袭了10个晋王,他们的子孙封王列爵的有24位,晋王子弟们在自己的领地内大兴土木,修建王府。虽然王府今已不存,但从流传下来的称“府”街名,可以看出曾有宁化府、临泉府、方山府、二府巷、大濮府、小濮府,平阳府、广昌府、宁河府、河东府、靖安府、荣泽府等王府,可见当时的晋王有多大的王家气派。

清顺治三年(1646年)的春天,晋王府突然失火,一个多月的大火把晋王府烧成灰烬。晋王府的痕迹只有从街巷的名称上去追寻。如朱棡的第七个儿子是广昌王,按排行他的王府叫“七府营”。相传,有一次七府子弟要去拜谒晋王,走到七府营东口的时候,突然窜出一只斑斓猛虎,挡住了去路,大队人马顿时人惊马跑,好多人躲在“多马巷”内。晋王听到消息后,赶忙派兵将虎射杀,缉虎于七府营前,于是“七府营”便更名为“缉虎营”。后来以解放路为界,东边称东缉虎营,西边称西缉虎营。

直到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又在晋王府的废墟上重新建起4000多间营房,驻扎清军绿营兵精骑营,人们就把这个驻兵的地方简称为“精营”。兵营撤走以后,城中百姓逐渐迁住在精营一带,逐渐形成居民密集的住宅区,有了精营中横街、南横街,精营东边街、西边街。精营东二道街、西二道街。教场巷是精骑营将士演军习武的地方,后来也成为街道名称。

解放太原时,因解放军由拱极门入城,拱极门被保存下来。1950年,太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明代城墙几乎全被拆毁,仅剩下位于拱极门附近的一段城墙,虽然仅长278米,但也成为明代太原城的重要见证。1999年,太原市政府重修了明代的“小北门”——拱极门,重修后的“小北门”,高6.6米,深27米,宽7.7米。城门楼高约70米,为三层四重檐,面阔32米,进深15米,其规模比山海关的两层两檐、西安的两层三檐城楼都大。仰望重修后的“小北门”,可以想象明代太原城的宏大规制,真不愧为“九边重镇”之首。

二、衙署街巷

明代的山西巡抚衙门,设在现太原市府东街西口的山西省政府院内。这里在宋代之前曾是晋文公重耳庙,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改为帅府衙门,元代为行中书省衙署,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置山西巡抚衙门,直至清代,民国期间成为阎锡山办公的山西督军府。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

自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作为宋将潘美的帅府衙门肇始,千余年来这里始终是山西的最高军政机关所在地,其所特有的悠远历史和文化底蕴从未湮没,这是国内省级官衙府署遗存仅见的一处,无与伦比。

走进厚重的清式督军府门,府内建筑多为民国期间改建而成,坐北朝南,威严古朴,厅堂楼阁,错落有致,三进院落,堂厢分隔。现存建筑中西结合,由门楼、前院、渊谊堂、会议厅及梅山等组成。山西督军府东侧,原为巡抚衙门的内花园,后为阎锡山的私人花园,即东花园。随后都督府东的街道并入龙王庙街,称为“都督府东街”;都督府西的街道称为“都督府西街”。因巡抚别称“抚院”,巡抚署亦称“院署”,府东街位于院署之西,遂更名“院西街”,俗称“院门口”。

1955年,以解放路为起点,府东街与都督府东西两街合并,合称“府东街”。1960年,府东街横穿天地坛诸街,打通取直,直达五一路。

1980年又拆除民房,并合小巷,将府东街延伸至建设北路,大东门街随之消失,成为府东街的一部分。府东街遂由原先的一条长不及百米、宽仅十余米的小巷,演变为今日的通行大道,成为太原市区东西走向的主要交通干道。时下的府东街,仿佛一条飘逸的彩带,镶嵌在太原城的腹地。它连通了南北走向的城区大动脉解放路、五一路、建设北路,成为汾河东畔太原城区的棋盘形街网格局中的枢纽之一。

明代初年,山西行中书省的最高地方管理机构,按行政、司法、军事三个系统来区别,分别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2],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军事。这些行政司署互相牵制、各尽其责,方可保一方平安。因此,太原奠定了保留至今的政治地位,并作为山西省的省会被确定下来,而各个行政部门附近的街道也有了鲜明的职责特征。

山西行中书省的承宣布政使司署,位于现在的鼓楼街和府东街之间,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清代曾修。建筑群坐北朝南,以大堂、二堂、三堂为主体建筑,依稀可见昔日布政衙门的规模。署前的街道称“司门口”,此小街正处山西按察使司署的北面,因此小街就称为“北司街”。

明清时期,地处山西按察使司衙署前的街道,称为“按司街”,在今天的钟楼街与西羊市之间;衙署后的街道,就称为“察院后”,在今天大水巷和大剪子巷之间,明代时这条街上建有佛院,所以还曾用过“太子巷”一名。所谓太子,是指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前曾是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而言。

明朝时,在水西门和羊市街一带,驻有统御山西地方军事的指挥机关——山西都指挥使司署,司署前的街道就称为“都司街”。据道光本的《阳曲县志·卷三·建置》载:“都司街,居民半业屠宰,内有罗锅巷。”由此可见,都指挥使司衙门随着明王朝的覆灭而不复存在,而街名却留传了下来。

清朝时期,冀宁道设在省城太原,道署位于上肖墙到府东街之间,道员的衙门署前的街巷,名为“道门前”“道公街”,民国时称为“道门前街”,新中国成立以后,开辟了一条从冀宁道府向东、向南到临泉府的新道,随即改称“新道街”,并将新道街折向北的小路称为“新道街北巷”。

金天会年间,阳曲县移进太原城。直到明朝初年,县衙前的街道称为“县衙街”,府衙门前的街道称为“府门口”。据《永乐大典·太原府·官署》中记载:“太原府署,在旧新寺街。”另据《阳曲县志》载,洪武年间太原知府胡维建府署建于此,即位于山西督军府旧址的府西街与解放路西北角。随着太原府衙署建成,“新寺街”改称“府东街”。这一府城政治中心,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虽经清代扩建,并改为府学,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建筑凡尽被毁,现仅存一座清式静涵楼。

战争年代,太原的重镇地位尤其重要,各个朝代均有军队在此驻防、建营扎寨。现在的老军营小区,在宋、金和明初,曾修建军营防地,称为“老军营堡”,直到现在,一直习称为“老军营”,周围的街道就以“老军营”而冠名,如老军营中巷、老军营东巷和西巷。

明朝时期曾设有太原前卫、太原左卫和太原右卫来守卫太原城。其前卫指挥所设在现在的云路街与棉花巷之间,习称“前所街”;左卫和右卫指挥所设在“左所街”和“右所街”,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前所街沿用至今。

清朝初期在城坊街到平民路这一带修建了大批的驻军营房,驻扎守护城池的军队,由于位置处在城北,所以称为“北营坊”。在营房前面的街巷称为“北营坊后街”,民国时建了“后营坊街”,并将“北营坊后街”按照位置改名为“前营坊街”,形成了相对的前营坊街和后营坊街两条主街道。纵横的小街道分别以条和巷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