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0——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大宝典
10886700000027

第27章 1—2岁婴幼儿智力开发游戏宝典(6)

将一条宽15厘米、长l米、厚3厘米的木板放在平地上,让宝宝练习在木板上行走。两只脚都要踏在木板上面,先练习向前走,到终点后单脚踏稳将身体向后转,再走回来。熟练之后,练习双手拿玩具走,或者头上顶一本书来回走。

穿衣训练

这个游戏可以练习宝宝的自理能力,只要求会穿套头衫和松紧带裤子,不要求会解、系衣扣。

游戏的方法是:

宝宝起床后穿衣服时,尽量让宝宝自己穿,逐渐减少帮助。如穿上衣时先穿一只袖子,妈妈帮助穿另一只袖子。如果衣服宽大,妈妈提着衣领,让宝宝自己试穿第二只袖子。鼓励宝宝自己穿套头衫,先把双手伸进袖子里。手从袖口伸出来后再把领口套到头顶上,一低头再向上抬,头就从领口出来了,再把衣襟拉好。学穿裤子时,先坐好,将一条腿伸入裤腿内,脚从裤脚伸出,再把另一条腿伸入裤腿内,用手帮助把脚伸出裤脚。站起来,先将裤腰提过膝盖,再从膝盖向上提到腰部,把内衣放入松紧带的裤腰内,自己拉平。

如果在某一个环节有困难,可以先练习替布娃娃穿脱衣服,取得经验后再练习自己穿衣服。宝宝学会自己穿套头衫和松紧带裤子就应受到表扬。

追逐空易拉罐

练习动作协调。宝宝会从快走练习小跑甚至快跑。

游戏的方法是:

在户外练习快走或者慢跑,扔两个空易拉罐在前面滚,大人和宝宝在后面追。易拉罐滚到对面墙下。手摸到墙后再往回扔易拉罐。眼看目标,手把易拉罐扔向目标,脚要随易拉罐快走或小跑。如果扔的方向不对就要走弯路。眼不灵看不到易拉罐就要到处找,浪费时间。大人同宝宝一起玩,可以随时帮助宝宝免得摔跤,大人可以走慢一些让宝宝取胜,以鼓励宝宝。

打开铁盖罐头

宝宝通过观察学到经验,有些罐头可以反复打开又再盖上;有些打开之后就盖不上,不能反复使用。学会用硬的工具撬开能反复使用的罐头。一次性打开的罐头要用刀将盖扎破,开个环形的大口才能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扎破的罐头不能再用,要小心扔入垃圾箱内。这些日常生活的经验见得越多.或者干得越多,宝宝越长见识和本领。要让宝宝参与一些小劳动,渐渐积累经验。

游戏的方法是:

奶粉罐头有一个铁盖,如果用手打不开,可以用小刀、剪刀,甚至可以用钥匙撬开,把盖再盖上。让宝宝试试自己撬开罐头盖。让宝宝观察大人怎样用罐头刀开罐头。先将食品罐头顶端擦干净,大人用罐头刀的尖端扎入,用锐利的一端在罐头的铁皮上撬着往前开。也让宝宝模仿大人的动作去开几下,使宝宝学会手的有效动作。打开罐头之后,用勺子将食物盛入盘内,请宝宝将空罐扔到垃圾箱内。

寻找宝藏

通过这个游戏,宝宝可以学会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物体恒存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替宝宝选一样特别的玩具,或是挑几颗糖果,作为要寻找的宝藏。把东西藏在可以看见的地方,但是稍微加以掩饰,让寻找不会太容易也不会太难。把宝宝带进房间里,告诉他你已经藏了一个宝藏,让他开始寻找,并用“越来越近了”或“越来越远了”给他提示。当宝宝找到东西以后,再一次把它藏起来,反复玩这个游戏,直到宝宝玩腻了为止。

注意:游戏中要确定房间很安全,以免宝宝在玩的时候可能会绊倒或弄伤自己。

学烤饼干

厨房能提供各种机会,教导宝宝快速成长,包括语言发展,肌肉运动,认知能力,精细运动技能,数学能力与科学观念等方方面面,帮宝宝烤出属?他的第一块饼干。

游戏的方法是:

在冷冻饼干面团上撒薄薄一层面粉,用擀面棍把面团擀成薄片,可以让宝宝帮你完成这个步骤。给宝宝饼干模,同时示范给他看,要怎样把它们压进薄片里,怎样脱模。把脱模的饼干面团放在烤盘上,把烤盘放进烤箱里烘烤,出炉,晾凉。用一杯牛奶配着饼干吃。

注意:在厨房里要随时注意着宝宝的安全,以免他割伤、刺伤或烫伤自己。

1岁9个月

水冻成了冰

随着成长和发展,宝宝会从许多有创意的方式中享受水的特性。通过这个游戏,宝宝可以训练因果推理能力,探索能力,肌肉的运动和控制力。

游戏的方法是:

把小塑料玩偶放进冰格里,在冰格中加水,放入冰箱中冻成冰块。在浴缸里放温水,把宝宝放进浴缸里,把冰块也放进浴缸。让宝宝在水中探索冰的特性,同时协助他了解,当冰块融化时会发生什么事。注意保持水温,在冰块降低水温时,应该加入更多温水。你要一直留意着浴缸里的宝宝,防止发生意外。也可以使用牛奶盒来做更大的冰块,同时放入更大的玩具,还可以用食用色素来染色以增加趣味。

手指上的小东西

宝宝看到自己的手指上有个小东西,是什么呢?这个小游戏一样会让宝宝玩得很开心!它会训练宝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精细运动技能,社交互动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用白色纸巾或手帕裹住你的食指,用橡皮筋或绳子绑紧。用水彩笔在纸巾或手帕上画上一张小脸,画上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如果你用的是纸巾,小心水彩笔的墨水可能会洇开。把宝宝抱在你的大腿上,伸出你的手指让他熟悉这个手指小鬼。和手指上的东西说话,四处移动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配合动作念儿歌:“一个小白鬼,飞——过去(把手指头抬高,然后在空中移动),一个小白鬼,飞——过去(反复)。它飞得好高好高(把手指抬得更高),又飞回来说:‘拜拜!’(把手指往下移动,接着把它藏起来)。”

注意:千万不要把宝宝手指上的橡皮筋或绳子绑得太紧。

麦条和麦圈

如果你的宝宝很挑食,或是有点挑剔,让他玩玩这个游戏,挑剔也会变得很有趣!它可以训练宝宝的分类能力和精细运动技能,有利于宝宝的感官开发。

游戏的方法是:

在每个碗里分别放入不同的麦条或麦圈,把碗放在桌子上排成一排。把蛋糕模放在碗后面,宝宝容易够到的地方。把每种麦条或麦圈拿一个放到赁糕杯里,每种麦条或麦圈各一格。要求宝宝把碗里的麦条或麦圈和蛋糕模里的样本加以配对,让他把每一个蛋糕杯都填满相同的麦条或麦圈。告诉宝宝,可以边玩边吃一点麦条或麦圈。如果你用的不是麦条或麦圈,而是其他食物,要确定宝宝不会被噎到。为了让游戏更具有挑战性,也可以把每一种麦条或麦圈都倒一些在桌子上,并混合在一起,让宝宝把它们分开,并且放进正确的蛋糕杯里。

哪个轻哪个重

让宝宝区别物品的轻重,估量不同重量的东西掉到地上的后果不同,重物要小心轻放,避免掉下。宝宝有了估计的能力,能从以前发生过的事想到会出现的结果,做好防备。

游戏的方法是:

让宝宝爬上凳子,站在凳子上从柜子上取一个勺子和糖罐。当他下来时大人要扶持,看他是否先把东西放在凳子上,再爬下来把两件东西交给妈妈。如果他用手抱着这两件东西爬下凳子,就可能把勺子或糖罐掉到地上。如果糖罐掉下,会打碎,可能砸到宝宝脚上,宝宝会受伤。从高处掉下的东西,重的摔到地上会发出很大的声音,如果砸到脚上会很痛,易碎的东西会打碎。轻的东西掉下发出的声音不大,砸到脚上也不痛。有了多次经验之后,宝宝在拿东西时更加小心,重的东西先放下,再转移体位,方便时再用双手捧起,不让它掉到地上。

说完整的句子

开口讲话即是学步期的结束,宝宝已经不必在维持行走平衡上花费精力,而将全部精力发展语言。大人要求宝宝自己先讲,讲得不完整再由大人补充,让宝宝逐渐把句子完善起来。两岁之前只学简单句,即名词、动词或加上形容词。

游戏的方法是:

对宝宝的照顾不必过于周到,让他自己提出要求。如果宝宝用手一指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开口了。l岁9个月的孩子大多能将几个字连起来说,如“吃饼干”“上街,车”等。他要玩具时必须说出玩具名称才给他;鼓励他说小朋友的名字,常同孩子们一起玩.语言会更丰富。宝宝开口讲骺会对着娃娃讲话,边搭积木边讲话,突然变得话多起来。

八宝袋变成了认字盒

先让宝宝认识物名,用实物和图片表示。物名熟悉之后换成汉字,初时可以看字指物,会讲话之后可读出汉字,八宝袋变成了认字盒。

游戏的方法是:

用有许多开口的袋子或有许多格子的盒子装上不同品种的东西或图卡,这些东西和图都是宝宝学过的。大人帮助宝宝将同一类东西放在一个口袋内或一个格子里供宝宝复习时用。当宝宝看到口袋越来越鼓、格子越来越满时,就会十分高兴。要求宝宝每个星期都要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从头复习,如果会说物名,就可以将物换成字卡,图也换成字卡,八宝袋就渐渐变成认字盒。

讲解身体的功能

讲解身体某些部位的功能,可以促进宝宝的语言交流,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扩充词汇,练习表达。

游戏的方法是:

大人同宝宝一面说一面指:“我用眼睛看东西,我用耳朵听声音,我用鼻子闻香臭,我的嘴巴会吃饭又会说话,我用手做事,我用脚走路,屁股会尿尿拉屎,有时还会放屁。”宝宝会问:“牙齿会干什么?”“会嚼东西,把米饭和菜、肉都嚼碎才能咽下。”宝宝对身体各部位都感兴趣,会问“肚脐会干什么?”大人可以告诉他,宝宝生出来之前不会吃饭,是用肚脐从妈妈身上吸取养料的。宝宝的话会渐渐多起来,大人要耐心回答,使宝宝增长知识。

是谁在讲话

盲人的听觉就特别好,不但能听出每个人的声音,还能分辨每个人的脚步声,人还未到就区别出来了。一般人由于用眼睛方便快捷,许多分辨能力都由眼睛代替了,使听力不能充分发展。让宝宝经常练练听力,才不至于使听力退化。让宝宝用耳代替眼,就是为了发展宝宝的各种知觉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当家中大人说话时,妈妈带宝宝坐到一边,背对讲话的人。妈妈问宝宝:“谁在讲话?”宝宝熟悉爸爸的声音.也熟悉爷爷和奶奶的声音。宝宝会猜出是谁在讲话。当客人在讲话时,妈妈可以告诉宝宝是哪个叔叔或谁家奶奶在讲话。待大人讲完话时,可以让宝宝去认识客人。由于宝宝已经注意听他们的声音,下次再听到声音时就可以知道这是曾经来过的客人。还可用录有汽车声、冲水声、切菜声、关门声、宝宝哭声、爸爸唱歌声的录音带让宝宝分辨。

摇木马

摇木马可为骑三轮车做准备。练习在摇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

游戏的方法是:

扶宝宝跨上木马,双手扶把,用身体使木马前后摇动。骑木马时身体和四肢协同。能控制木马摇晃的速度和幅度,自己能操纵游戏。因为宝宝控制身体平衡能力不足,到l岁9个月之后才可以练习自己操纵木马。宝宝学会用双手扶把,用身体控制木马摇晃的速度和高度,使自己不会摔下来。

练习走砖排

练习在离地7—8厘米的高度和宽10厘米的砖排上行走,锻炼在离开地面及窄长的砖排上保持身体平衡。走砖排是孩子们常在工地上玩的游戏,为以后走平衡木做准备。

游戏的方法是:

先将普通砌墙用的砖横放成排,让宝宝在上面走。宝宝会觉得很好玩,因为横放的砖几乎同宝宝肩一样宽,可以随便来回走。第二次将砖竖着排成窄条,砖的宽度大约9—10厘米,宝宝走起来要小心些。宝宝练习走过横排放的砖,对砖的高度有点儿习惯,进一步练习走竖排的砖,是要求在狭窄的宽度内走稳。宝宝可以将两手伸开以保持身体平衡。

同大人一起洗漱

通过刷牙、漱口、涂油,自己操作才能学会自我保护,学习自理个人卫生,并养成自觉的清洁习惯。

游戏的方法是:

宝宝出齐20颗乳牙,就可以每天早晚同大人一起洗脸、漱口了。有些宝宝虽然磨牙还未出齐,也应当学习漱口或者用牙刷去刷门牙和犬齿。宝宝最喜欢挤牙膏,让他练习从牙膏最底端轻轻地开始挤,挤一小点儿放到牙刷上就够了,同妈妈一起练习上下里外轻轻刷牙。妈妈拿着宝宝的小手帮助他练习,逐渐放手让他自己去做。自己刷牙漱口,如同做游戏一样能使宝宝感到快乐。宝宝还喜欢学着在脸上涂护肤霜,可以让他对着镜子涂。大人提醒他要把护肤霜涂在前额、下巴和脸上,把剩下的涂在手背上。

抛准套圈

这是练习空间知觉与手眼协调的游戏。两岁以内的宝宝能在50厘米远套中一两个圈就很不错了。宝宝先学会估量距离,再练习手的抛投技巧,使手的用力符合与长颈鹿间的距离和高度。

游戏的方法是:

让宝宝站在离长颈鹿玩具30厘米左右地方,将套圈抛进长颈鹿的长脖子上。有些内装电池的长颈鹿在圈套进时会发出笑声,使宝宝十分高兴。宝宝学会后,可逐渐增加宝宝与长颈鹿之间的距离.使宝宝瞄准的能力逐渐长进,并会数出自己套进去几个圈。

按照常规睡眠

宝宝睡眠不充分,除影响精神和身体的休息之外,还会影响身高。因为生长激素在深睡期分泌,不按时睡眠的孩子身材比同龄儿矮小。两岁之前养成顺利入睡的习惯终生受用。让宝宝按常规程序准备入睡,养成条件反射之后入睡并不困难。如果不按常规步骤,宝宝难以形成条件反射,要等大人熄灯才肯入睡,就会缩短睡眠时间。

游戏的方法是:

睡前必须完成的几件事要形成常规,宝宝按次序做完这几件事时就意识到该睡觉了,就不会在睡前吵闹不肯上床。睡前宝宝要先洗漱、上厕所,然后向大人和布娃娃道“晚安”,拿着睡前要朗读的小书由妈妈陪同进卧室。轻轻播放摇篮曲,妈妈帮助解衣扣,宝宝自己脱去衣裤躺下,妈妈低声朗读故事书,逐渐把灯光调暗。宝宝闭上眼睛时妈妈还要继续小声朗读,直到宝宝呼吸变深、四肢完全不动时才可离去。由于刚入睡时宝宝只进入浅睡期,声音、灯光、振动等都会把宝宝惊醒.进入深睡期就不易吵醒了。所以宝宝刚入睡时要把电视或音响都关掉,灯光也要调暗,否则宝宝不肯入睡。

注意:要等大人休息时才入睡,这样就会缩短宝宝的睡眠时间,影响生长发育。

跟着钟声拍手

拍手和数钟的响声都是数与时间的练习,是在空间之外的第四维的能力练习。除了拍手之外,宝宝也喜欢跺脚来应和大人的节拍。

游戏的方法是:

大人同宝宝一下一下地拍手,宝宝练熟之后,大人连拍两下,看宝宝是否同大人一样连拍2下,可再试连拍3下,看宝宝能否跟得上。也可随时钟整点时响的钟声数数,数几下就是几点钟。宝宝跟着大人拍手,先学会一下一下地慢拍,再学连拍2下和3下。如果学习顺利可学习一快一慢,一轻一重;或一慢二快,一重二轻地拍。按宝宝跟随能力,观察何时能拍4下或5下。可随时记录宝宝取得的进步。

在舞池跳舞

宝宝的节奏感十足,只要音乐响起,他就会翩然起舞。拉着他进入舞池,一起享受跳舞的乐趣,更能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训练听力以及肌肉运动,还能增强宝宝的社交互动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