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0——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大宝典
10886700000032

第32章 2—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游戏宝典(2)

找两个鞋盒和一些大小玩具,大的可在鞋盒中放3—4件,小的可放8—10件。大人和孩子各用一个鞋盒,把大小玩具装进鞋盒看谁装得多。装好之后将盒内玩具取出排成一行,大人的和孩子的玩具作1对1摆好。宝宝虽然数不过来,但会看到多的一行比少的一行长出来。让宝宝逐个去数,也可以专门数多出来的部分。反复几次再摆再数,宝宝可获得直觉的印象,即玩具多的能摆得长些,玩具越大装得越少。再玩时宝宝会专门挑小玩具放入鞋盒,使自己的盒子里装得多些。以后再玩可以准备些大小差别不大的玩具,让宝宝重新作出判断,用什么办法才能在盒子里放得多。

小丑有个大嘴巴

宝宝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判断空间关系的能力也改善了,所以可以带他玩这个游戏。此外,他也会喜欢击中目标的感觉。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精细运动技能和粗大运动技能,帮助宝宝认识空间关系。

游戏的方法是:

用水彩笔在大纸箱上画一个小丑的脸,做两只圆圆的眼睛,面积比一个沙包大一些,再画上一个大大的嘴巴(比眼睛更大)。用剪刀或美工刀剪下眼睛和嘴巴,再为小丑上色,然后加上一些细节,如睫毛、头发、鼻子等。把小丑的脸靠在一面墙上,把沙包、海绵或袜子球放在1米以外的地方,让宝宝站在沙包等旁边,试着把它们抛进小丑的嘴巴里。当他熟练之后,再试试把沙包等抛进眼睛里面。也可做5个不同大小的洞,宝宝可根据投入洞不同而得到不同的分。

注意:抛掷用的物品要柔软,以免万一宝宝没扔准而打破东西。

物品的用途

宝宝通过观察知道日常用品的用途,谁要用什么,东西放在哪儿。有了这些本领就能给大人当好小助手了。

游戏的方法是:

桌上放上杯子、碗、钥匙、刀、蜡笔、指甲刀、糨糊等物。让宝宝猜一猜:“用什么盛饭?用什么喝水?用什么削苹果?用什么开门?用什么画画?用什么贴邮票寄信?用什么剪指甲?”如果宝宝回答得很顺利,可以让宝宝自己去找东西来解决问题。如外面下雨,上街要用什么?看看宝宝是否会将伞和雨鞋拿来。又如妈妈要上街买东西,宝宝会替妈妈拿来皮包和外套。爸爸要上班了,宝宝给爸爸拿来提包和帽子。渐渐宝宝会对“用什么”比较熟悉了。

等待的意义

婴儿时期,宝宝饿了急于吃奶,就应该稍等一会儿,让妈妈准备好喂奶,或者等配方奶配好。多数婴儿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安静地等待,停止啼哭。只有个别婴儿表现不耐烦,直到奶喂到嘴里才停止啼哭。而两岁孩子要学会等待,等待需要有耐心,能耐下心来、心平气和才能解决问题。父母要尽量缩短让孩子等待的时间,不让他烦恼。等待要有合理的限度使孩子感到可以接受而不至于过度疲劳。如果不得已需较长时间等待。则应安排一些快乐的游戏以分散等待时的注意力。对于不可避免的失望可用幽默的态度泰然处之,使孩子学会承受一定的挫折,使他性格上逐渐成熟。

通过下面的游戏,让孩子练习等待,学习坚持,理解这是父母在培养自己。孩子学会了等待就能容忍,而不是发脾气或者与人争斗。不过两岁孩子的等待时间有一定的限度,要安排更有吸引力的事来缓解情绪,以便孩子能坚持下去。

游戏的方法是:

带宝宝到公园,去儿童游乐区玩要先排队买票,等上一批孩子玩完之后下一批孩子才能进入。玩滑梯时,在滑梯顶上也要等待前面的孩子滑下去离开滑梯才可开始下滑,否则就会发生碰撞而伤人。

边唱歌边表演

爱唱爱跳是孩子的天性,应当敢于表达。鼓励孩子在家表演唱歌,由头唱到尾,尽量能做到吐字清楚和音准、节拍准。鼓励孩子面带表情,最好加上动作以增加表演的兴趣。家长也要表演做示范,使家庭气氛活跃和快乐。这个游戏的功能就是培养孩子开朗大方的性格。

游戏的方法是:

宝宝学唱一首新歌,把歌词和旋律节拍都安排好时,可在茶余饭后请宝宝表演。爸爸妈妈可以用乐器或者用打击节拍的东西轻轻伴奏。如果宝宝能顺利地唱头几句就要表扬,能把整首歌唱完当然更好。有时唱了几句下面就接不上了,大人可以帮着把歌唱完;有时大人可以示范一次如何表演,让宝宝模仿。千万不要提“害羞”二字,两岁孩子本来就不懂唱歌为什么要害羞。他们大声唱几句会感到很痛快,要鼓励孩子大声唱歌。在家时能理直气壮地唱,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可以这样唱。许多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不敢讲话,明明会答的问题也不敢开口,更不敢唱歌。这是因为大人过早原谅孩子“害羞”,以为这是优点,其实是一种误导。应当鼓励孩子敢于说话、敢于唱歌、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开心地跳舞

大多数幼儿都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情绪,表现自己。给宝宝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发挥创意做肢体表达,好好扭一扭。它能进一步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与节奏感,强化身体意识,培养创造力。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各种音乐,如伦巴、华尔兹、波尔卡、摇滚乐、爵士乐、民族音乐,等等;录音机;开阔的空间。用录音机录下各种类型的音乐,每种几分钟,但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曲调,以便编出相应的舞步。一首曲子后面紧接著录另一首曲子,好让音乐可以持续不断地播放。大人站在房间的中央,播放第一首曲子开始时,随着音乐起舞,同时鼓励宝宝跟你一起跳舞。音乐变换的时候,也要配合音乐改变你的舞蹈,同时鼓励宝宝和你一起变换舞步,跳到尽兴为止。游戏中要确定房间清理干净,跳舞的时候不会踩到任何东西。如果累了,就休息一下。

学习洗脸技巧

宝宝应从小学习自理,养成爱干净的习惯。孩子的皮肤柔嫩,在冬季易于皲裂,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洗脸,以免皮肤受伤。用洗面奶揉搓脸部和揉搓双手可以减少皲裂和手上的倒刺。大人示范,让宝宝在洗脸的过程中学会保护皮肤,注意清洁。

游戏的方法是:

宝宝最喜欢用洗面奶洗脸。先让宝宝洗净双手,趁手上有水时挤出一点洗面奶让宝宝用双手在脸上揉搓.然后双手再互相揉搓,再在脸上揉一会儿。待脸上略干时用流水冲净双手,手上蘸水揉按脸部,用水多次清洗,将脸上、手上的污垢冲干净.再用干毛巾将手和脸上的水分吸干,也要将眼角、耳朵背面、颈部的水分擦干。

注意:洗脸用浴液或儿童肥皂都可以,重要的是在洗脸之前先把手洗净,免得把手上的脏东西抹到脸上。

鼓励宝宝说出来

鼓励宝宝说话,用善于理解的心态去听,帮助宝宝把想说的词讲出来。对宝宝的语言能力不必与其他同龄孩子比较,但要每个月同他自己比。记录下来他会讲或者讲得好的一两句话,这样会看到宝宝每天都有进步。

游戏的方法是:

两岁后的宝宝常常讲一些他自己还不懂的词,来表达他不知道应当怎样讲的意思,使人十分费解。母亲有时会批评:“谁知你在说什么,尽说些没人懂的话。”使宝宝不敢再说什么,心中想表达的意思无法讲出来。如果大人态度改变一下,对他讲出的词加一点解释。或者再应和一下“呀,真是……”等他继续讲下去,用“唔”“好的”或用表情去鼓励他,使他感到大人在听他讲话,于是他会努力讲得清楚一些,最终你能猜出到底他想说些什么,帮助他把句子说完整。

因为宝宝讲不清楚,听的人要更加仔细听,要连同宝宝的表情和动作一起猜。有些宝宝在两岁时能讲3—5个字的简单句,会背一首儿歌;而有一些宝宝还停留在单词句上。能表达的意思有限。越是不会说,就越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鼓励,如果因为宝宝说不明白而不愿意去听,孩子的语言发育就会受到限制。

家庭化装游行

你的小宝贝似乎等不及长大,变成爸爸妈妈的模样。让宝宝有机会扮演大,或至少打扮得像个大人,然后举办一场化装游行。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自助技能和排序能力,进一步认识性别差异,强化自我意识。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各式各样打扮用的衣物,如帽子、外套、手套、假发、鞋子、裤子、上衣、连衣裙、丝巾、首饰等,以及大镜子。把衣物放在箱子里,然后把箱子放在房间中央,和宝宝一起去研究这箱衣物。试穿其中一些衣物,接着照照镜子,看看你们的新模样。等你们全都打扮好以后,举办一场化装游行,穿着你们的新衣服在附近或家里走一走。衍生游戏:每件衣服都可以有不同的搭配,例如各式各样的帽子、鞋子、丝巾、假发等。

注意:小心不要让宝宝被衣服缠住。

用毛巾滚球

让宝宝多在户外活动,玩球是户外活动最有趣的游戏之一。游戏从静到动,渐渐让宝宝捡球学跑;也要学会预测球的方向,提高接球技巧而减少跑动的辛劳。

游戏的方法是:

找一条长方形的毛巾,大人和宝宝用双手分别握着毛巾的一角。把球放在毛巾中央。两人一起将毛巾抖一下使球跳起来再接住,或者将毛巾向一个方向倾斜使球滚到最低点再把球救起。两人合作使球在毛巾中到处滚动或蹦跳,但不掉到地上。玩得熟练之后可让宝宝去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同宝宝来回滚球,要求宝宝把球接住而避免让球滚远了再跑去捡回来。宝宝学会很快接到滚球后,再教宝宝接住扔到地上反跳起来的球。从地上反跳起来的球比直接抛来的球速度缓和,容易接住。

领动物回家

这个游戏是让宝宝练习将图形与动物联系,以帮助记忆,学会找关系的联想方法。

游戏的方法是:

用纸剪4个图形,圆、方、三角和长方形做动物的“家”。找4种动物玩具或用硬纸剪出动物的外形轮廓,每个动物放在一个当做“家”的形状片上,帮助宝宝记住它们的家。如把鸡放在圆片上,让它在这个家下蛋;鸭放在方片上,鸭的脚掌是方形的;羊放在三角形家上,羊的胡子似三角形;牛放在长方形的家上(要把长方形横放),似牛的身体。将动物特征与图形结合讲一遍后,把4种动物拿开,让它们出来散步晒太阳,然后再把4个“家”重新排放。动物该回家了,但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请宝宝领它们回家,看宝宝能放对几个。如果宝宝记不清可以先用3个动物配3个图形,记住了再增加1个。大人如果不帮助宝宝,宝宝就不可能记清动物的家。先用两三个练习,记住后再多认一两个。这种玩法会给宝宝一个提示,要记住某几件事,先要找对关系才容易记住。

应该怎么办

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出主意。如果家长插手,去同邻居家长谈,当然能把玩具借来让孩子玩,但是以后孩子遇到问题就会来找大人解决,自己不去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并不是鼓励用野蛮的抢夺或打架的办法,要用文明有礼貌的办法,使宝宝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游戏的方法是:

同宝宝商量遇到一些情况该怎么办,先从容易的开始。例如,“饿了怎么办?”宝宝会说:“吃饭。”“家里还未做饭怎么办?”“上街吃麦当劳。”“天黑了,麦当劳关门了怎么办?”“吃方便面。”宝宝会想出办法来,宝宝对自己出的主意不会太挑剔,平时不太爱吃的食物这时也能接受了。宝宝十分想要邻居小朋友的新玩具,但是附近商店里没有,可以同宝宝商量该怎么办。宝宝或者用自己的玩具同小朋友换着玩一会儿:或者站在旁边看小朋友玩。有的孩子会自己出主意,孩子们会出主意的本领是练出来的。有过一次经验,下次就会更快想出办法来。

体验情绪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宝宝就开始体验各种情绪了,他也懂得痛苦、惊喜,甚至愤怒。通过体验情绪,可以训练宝宝的认识能力,有利于情绪表达,培养语言能力和增加词汇量。

游戏的方法是:

在纸板上画下各种不同的脸,每张脸都表达一种不同的情绪,如高兴、悲伤、生气、快乐、恐惧,等等,在每一张纸板的底部贴上一根压舌板当把手。把宝宝抱到你的大腿上,挑一本关于情绪表达的绘本读给他听。书中提到一种情绪时,拿出正确的纸板,把它举到你的脸旁边,告诉宝宝哪个词可以表达这种情绪,然后让他做出相似的表情。继续读故事,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依次举起那些纸板。在举起这些纸板的时候,用你的脸去模仿那种情绪,并用语言介绍这种情绪,例如举起一张生气的脸,说“我生气了”。

注意:用压舌板时要小心,避免戳到宝宝。也可以不用压舌板,只要抓住纸板边缘就可以了。

拿取最大的数

宝宝能拿取的最大数目是宝宝能理解的数目,在此范围内的加减宝宝能马上答出来。

游戏的方法是:

在一堆积木或珠子当中让宝宝拿取2个、3个、4个,看宝宝最多能拿取几个。如果宝宝拿了3个,大人从中拿掉1个,问:“现在还有几个?”再拿掉1个再问.看宝宝能否答对。然后再放回去1个,问:“现在是几个?”再放回1个,再问,看宝宝是否答对。多数丽岁孩子会拿3个,两岁过3个月左右能拿4个。看宝宝能拿3个还是4个。在此数内去掉1个、2个后,再放回1个、2个,看宝宝是否能答对。

2岁3个月

给物品配对

这个配对游戏适合这个阶段的宝宝,属?升级版,因为宝宝的思考能力已经大大进步。准备更多可以配对的有趣东西,让这个游戏更好玩。它能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运动技能。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可配成对的物品,如锁和钥匙、纸和笔、香皂和毛巾、果酱和面包、袜子和鞋子、螺帽和螺栓、桌子。把所有物品都放在桌子上,但不要把成对的物品放在一起。把宝宝带到桌边,让他看看这些物品。拿出一样物品,要他从其余物品里面找出一样可以配对的。如果需要的话,给他一点提示。当他找到配成一对的物品时,表扬他,然后把这一组放到一旁,再选另一样物品。继续玩,直到所有的物品都配成对为止。宝宝熟悉了实物配对以后,下次游戏时可以改用图片。图片不仅会让游戏更富有挑战性,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注意:给宝宝玩的所有东西都要确保安全。

多变的气候

这个游戏的功能是让宝宝了解天气变化,听懂天气预报,学习用符号做简单记录。

游戏的方法是:

宝宝在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中已听惯了晴、阴、雨、刮风、下雪等词。可以每天再验证一下宝宝记的是否正确。如早上看到出太阳知道是晴天:如果是阴天要观察是否下雨,有没有刮风、打雷和闪电:冬天看看是否下雪。孩子很喜欢天气变化,如下雨外出要带雨伞;冬天天冷要穿上棉衣或大衣。可以用图片来记录天气变化,用画图的办法记录天气。如晴天在日历上画太阳,下雨画上小点,画云彩代表阴天,斜线代表闪电,片片代表雪花。大人先做示范,让宝宝学着画这些易懂的符号。

分清左和右

让宝宝练习分辨左右。国外的孩子要到5岁才能分清左右。我国的孩子最早的在两岁两个月分清左右,即在会用筷子或用勺子吃饭以后。如果个别孩子是左撇子,大人很早就会发现,让孩子自己也知道用左手拿勺子或拿筷子是左撇子。游戏常常可促进孩子分清左右,而穿鞋等也能帮助认清左右。

游戏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