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0——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大宝典
10886700000034

第34章 2—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游戏宝典(4)

大人和孩子光着脚在清洁的水泥地面上玩。先在水中把脚浸湿,在水泥地面上走,两人走出大小不同的一串脚印,宝宝很兴奋。再在水中把手和脚都浸湿,手、脚并用在地面上爬行,可以交替出现手和脚不同的印迹。有时爬行时手脚未完全落地,会出现不完整的手印和脚印。也可以选择宝宝生日的时候,给他做个永久性的手印和脚印纪念。用印章用的红油或用墨汁把手掌脚底涂上一层颜色,将手印和脚印留在纸上,写上日期。以后每年或每5年留一次做纪念。市面售有塑料印模,可以让宝宝直接将手、脚印留在塑料上,以后干结成形就可以作为永久性纪念。

宝宝光着脚在水泥地面上走,看到自己留下的脚印会很兴奋。夏天可以玩走脚印的游戏,比比谁的脚印长,谁的步子大。两岁孩子走路时左右脚印离得较远,约12—15厘米,要到4岁左右脚印离得近些,才可以学走直线。

摇出不同的声音

宝宝的听力变得越来越敏锐,认知技巧也在进步,渐渐可以区分很多种声音。用这个游戏来测试他的敏锐度,可以帮助宝宝进一步区分差异性,增强听力和社交互动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10个相同的有盖小容器,如药罐、小盒子、纸杯等;5种可以放进容器里并能制造声音的东西,如米粒、子、玉米粒、珠子、盐粒、小球、石头等;桌子或地板。把各种东西放进小容器里,同一种准备一对,也就是准备两罐米粒、两罐豆子等。如果容器是透明的,要用纸把它包起来。把容器放在桌子或地板上,跟宝宝一起坐下来。选一个小容器,拿起来摇一摇。让宝宝挑另一个小容器,也拿起来摇一摇,问宝宝声音是不是一样。把每个小容器都拿起来摇一摇,直到宝宝找到一个发出声音跟第一个小容器相同的为止。继续玩,直到所有小容器都配好对,然后让宝宝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也可以在玻璃杯里面装不同高度的水,用汤匙轻轻敲,听听它们发出来的不同声音。小容器的盖子一定要很牢固,不会脱开,直到你给宝宝看内容物为止。

水怎么不流了

培养宝宝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注意水为什么不流了。宝宝可以在塑料的包装小盒或矿泉水瓶下面多扎几个洞,如同喷壶那样让水从许多个小洞一起流出,如果拧紧瓶塞,下面许多洞也不会流水,于是把答案集中到瓶塞上。把手指堵住刚才玩的瓶子上方的洞口,如同拧紧瓶子的瓶塞,水就不流了,宝宝渐渐明白上面要能进空气下面的洞口才能流出水来。

游戏的方法是:

找两个奶瓶或矿泉水瓶,拧紧瓶塞保证水不会漏出。在瓶子上方和瓶底各扎一个小洞。在瓶子里灌满水,水会从两个小洞中慢慢流出。如果用手堵住上面的洞口,下面的小洞就不会出水。大人、孩子每人拿一个瓶子,大人示范,让宝宝找到上面的洞口堵上。如果要下面的洞口出水,就要放开上面洞口的手指。或将瓶子倒置,水从瓶的侧洞流出。如果用手指堵住瓶底的洞,水就不流了。这个自制的玩具会让孩子将瓶子翻过来掉过去地重复尝试,宝宝会探索为什么堵住一个洞口水就不流出来?

注意:大人不必讲道理,让孩子多做几次就行了。

学说礼貌用语

习惯于说话有礼貌,会使宝宝同人交往时给人有礼貌的好印象。培养宝宝习惯使用礼貌语言,先从早晚问安开始,无论谁要求别人帮助都先说“请”,得到帮助后都应说“谢谢”。

游戏的方法是:

大人每次让宝宝干事情时都说:“请你把伞拿来”,“请你把××给我”;收到东西都说“谢谢”。让宝宝听惯礼貌用语,一旦宝宝有需要时也要求他说:“请”和“谢谢”。为了巩固这种习惯,要求家人平时互相之间都用礼貌语言。早上看到任何人都要说“您早”,睡前要道“晚安”。家人中习惯于互相用礼貌语言,可以养成宝宝有礼貌的习惯。

各装多少

让宝宝学会用碗量米,用小刀刮平碗口使每碗米的量大致相等。量过米后,宝宝知道了大碗比中碗大,装得多;中碗比小碗大,比小碗装得多。宝宝还可以用碗量沙土、量水、量黄豆,了解容量的概念。

游戏的方法是:

取大、中、小3个套碗,1把玩具小刀和1个塑料盘子。先用大碗盛1碗大米,倒入放在盘子上最小的套碗内,用小刀把碗口刮平,再将小碗的米倒入中碗内。重复操作,再把一小碗米倒入中碗内。看看中碗能盛下几小碗米。把余下的米倒入盘内,空出大碗。再用中碗盛米,用刀刮平碗口,把米倒入大碗内,看看要倒几中碗米才能把大碗装满。如果怕米洒到外面,可用一张大纸铺在桌面上收集洒出的米。

手掂重量

用手掂量重量是一种常识,人们经常用手去提一下或用手托一下重物来分清哪一个重一些。孩子也要学会这种本领,外观完全相同的东西,看不出大小或长短,只能用手去掂量比较重量。这种本领越练越精确,可以让宝宝多次练习,使分辨能力提高。

游戏的方法是:

找3个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塑料瓶,1个装满沙土、一个装半瓶沙土、1个装少量沙土。将3个瓶子随便混放在桌上,请宝宝用手去掂量。把最重的瓶子放在左边,最轻的放在右边,按重量将3个瓶子排好。如果宝宝排得正确,将沙土倒出重装。1个装四分之三瓶沙土、1个装二分之一瓶、1个装四分之一瓶,让3个瓶子的重量差别缩小,看看宝宝是否能用手掂量出来。

细分植物

利用户外活动的机会,让宝宝细分和认识花、草、叶、茎和根,了解植物每个部位的大致作用和与人的关系。宝宝会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植物的果子自己不吃让人吃掉?”“为什么要开花?”提问题表示宝宝在思考,大人要简短作答。

游戏的方法是:

带宝宝外出散步时,宝宝最先认识花,因为花漂亮.有各种颜色,告诉宝宝不可采摘。路旁有草或者铺有草坪,经过修剪的都不能进入践踏。看到大树或者小灌木,教宝宝分清树干、茎和叶。有些树根露出地面,教宝宝认识树根和草根。树和花草都要靠根从土中吸取营养和水分,通过茎将营养和水分传到叶和花中。太阳晒到叶面上能制造食物.通过茎传到各部位,使植物生长。植物会自己制造食物,不必到处跑去寻找。宝宝会觉得很奇怪,植物不但能自己生长,还能养活人和动物。例如我们吃的米是植物的种子,吃的水果是植物的果实,吃的蔬菜是植物的茎和叶等。

灭害虫

让宝宝认识常侵犯人的害虫,学会怎样把它们消灭。宝宝也可以学着大人的样子去消灭害虫。

游戏的方法是:

早上起床时,宝宝看见大人拿着苍蝇拍在纱窗上打蚊子,因为早上窗边凉快,蚊子喜欢停留能打得着。大人打蚊子时,宝宝会瞪圆眼睛小心地观察被打死的蚊子,有时还看见它肚子里流出血!宝宝被蚊子叮咬后就会恨它,希望大人能将它们打死,宝宝能认识蚊子。

如果家里飞进一只苍蝇,大人就会马上去追捕,将它打死。宝宝在菜市场及西瓜摊上,也看到过苍蝇.知道它会传染疾病,应尽快打死它们。在外面散步时有时会看见蚂蚁,它们排成行走,有时还会进入家中。

蚂蚁是来找东西吃的,要让宝宝小心不把饼干或吃剩的东西扔到地上。看到蚂蚁沿线走动,可在它走的路线上喷上杀虫药,就能消灭蚂蚁。

自己洗脚

让宝宝学习自理。宝宝个子矮,手容易摸到脚,自己洗脚十分容易。有些家庭由老人照料孩子,老人弯腰帮助宝宝洗脚会使老人十分辛苦。要鼓励宝宝自己洗脚,尽早学会自我服务。

游戏的方法是:

睡前让宝宝练习自己洗脚。宝宝将拖鞋、毛巾、肥皂摆好,大人将温水准备好。宝宝自己脱去鞋和袜子,先洗一只脚,用肥皂将趾缝、脚背和脚底洗净,用毛巾擦干,穿上拖鞋;再将另一只脚放进盆中洗净。让宝宝练习分别洗两只脚,是因为一只脚仍踏在地上,便于保持身体平衡。待宝宝熟练后,才可将双脚一起放进盆中。

注意:要避免活动时盆底打滑而摔倒。

听故事画图

宝宝喜欢某本书的故事时,他会希望一遍一遍地重复听!这个游戏能满足他有趣的需求,可以强化他的认知技巧,丰富语言能力和词汇量,增强听力,进一步培养自助技能。

游戏的方法是:

让宝宝坐在你的大腿上,再拿一本绘本。打开录音机,读绘本给宝宝听,录下你的声音。读完后,关掉录音机,把录音带倒带。让宝宝坐在一个舒适的地方,把那本绘本给他。把录音机放在附近,教他把录音机打开,或是你来打开它。让他看绘本,并随着录音机播放故事翻页。也可以由你自己来编故事,然后让宝宝运用他的想象力画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

注意:应该使用电池电源的手提式录音机,以便宝宝可以安全地操作。

用脚尖走路

宝宝学习提起脚跟用脚尖走路,在提起脚跟时,小腿后面的肌肉将脚底和脚后跟提起,可使小腿肌肉和肌腱得到锻炼,为脚弓形成打基础。

游戏的方法是:

中午大人休息时让宝宝轻轻走路,踮起脚尖,不要弄出声音。平时可以做游戏,让娃娃睡觉,大人同宝宝一起用脚尖走路,不要把娃娃吵醒。宝宝学大人的样子用脚尖走一段距离,学习走路轻,不要发出声音。

走平衡木

练习高空平衡,在离地15厘米的窄木上练走,使身体保持平衡,克服害怕,锻炼勇敢的性格。

游戏的方法是:

在宽20—25厘米,垫高15厘米的木板上来回走动。宝宝初次上平衡木可由大人拉着一只手先走几遍,熟悉之后大人可以放手陪着宝宝走,最后让宝宝练习自己走。宝宝如果练过走砖排或者在马路牙上走过就不会害怕,能较顺利地学会走平衡木。熟练之后可以手提东西或头上放一本书在平衡木上走动,这样更能锻炼平衡能力。

理解数字

让宝宝按每个数加l的顺序排数字,这是十分有用的练习。找出任一个数前面的数即该数减1,后面的数即该数加1,也是十分有用的练习。经常反复排数字,有利于宝宝对加1顺序的理解和前后加减l的理解。

游戏的方法是:

将塑料数字或从挂历上剪下来的单个数字散放在桌上或地上,让宝宝按顺序排列。先练习排到1、2、3;再练习排l、2、3、4、5;再加上两个排到7;最后排到10。家长可从中间找一个数,如3,要求宝宝从3排到7,或从4排到8。或者从任一个数,要求宝宝找出这个数前面的和后面的数排起来,这是两岁半前后的好游戏。

猜出味道来

宝宝的食量增加了不少,也开始接触各种新的味道。如果你家有一个挑食宝宝,每次碰到绿色的东西就把脸扭开,可以试试这个味道测验,把吃饭变成游戏,提高宝宝的分类能力和探索能力,增强宝宝的味觉感应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选择口感相近的各种不同食物放在不同的碗里,然后把这些碗在桌子上排成一排。把宝宝带到桌子边,给他一把勺子。让宝宝看清所有食物,然后告诉他你们要玩一个游戏。用眼罩把宝宝的眼睛蒙起来,或是告诉他把眼睛闭上。拿起勺子,在勺子里面放一种食物,让宝宝尝一尝。拿开眼罩,要他猜一猜他吃的是哪一种食物。重复进行,直到他吃过所有食物为止。

注意:要全部用水果、全部用蔬菜,或是全部用其他同一种类的食物来玩这个游戏。千万不要欺骗宝宝,喂他吃他不喜欢的食物,否则他就不会再相信你了。

涂画出作品

让宝宝涂画出自己的作品,可培养宝宝精细动作能力,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并可培养兴趣。

游戏的方法是:

两岁前后的宝宝已认识4—6种颜色,可以让他自己选择蜡笔和彩笔去画。孩子喜欢鲜艳的颜色,常拿着红笔涂一会儿,又去拿黄笔或绿笔。大人可以在一张大纸上画几个大圈,说这些是气球,让宝宝在一个圈内涂红色;另一个圈内涂黄色。或者大人先用不同的彩笔在圈的边缘处画上一圈颜色,再让宝宝试涂。开始练习时宝宝会涂到圈外,或者拿红笔在每个球上乱画。大人可以先涂好一个彩球做样板,让宝宝练习。经过多次练习,孩子渐渐学会不把颜色涂在圈界之外,而且每个圈涂一种颜色。不可能要求孩子涂得很均匀,只要达到上述两点就应当算是可以贴到墙上的作品了。

互动扔球

这是一个活泼又有互动的游戏,它会让宝宝满怀快乐和胜利的满足感,训练手眼协调能力,粗大运动技能,以及社交互动能力。

游戏的方法是:

搜集几颗小球,把它们交给宝宝,找一个容器,大到可以接住球,而且很容易拿。把容器抓在你的手上,开口降低到宝宝的高度。让宝宝试着把球扔进容器里面。移动容器,以便接住球。你们一起努力,让全部的球都进入容器里。当所有的球都进入容器后,把球倒出来还给宝宝,让他再玩一次。也可以让宝宝拿着容器,换成你把球扔进去。

注意:球要轻轻地扔,同时要小心,千万不要把球扔到宝宝脸上!容器一定不能有任何尖锐的边缘。

2岁5个月

“一样多”的意义

让宝宝理解“一样多”的意义。多数两岁的宝宝能在1—3的范围内判别是否“一样多”,个别孩子能拿到4颗。用分食物的方法最方便教宝宝识数。例如要分给每人一份花生、糖果、核桃或果子等,大家都要一样多,让宝宝去分份,使宝宝很快地学会摆出一样多的份来。

游戏的方法是:

盘中放花生、糖果或核桃。大人先放两颗在桌上,让宝宝从盘中取“一样多”的摆在桌上。问:“你拿出几个?”他会回答“2个”。再同他强调一次“咱们放的一样多”。

大人再取1颗,桌上变成3颗,再让宝宝同大人摆“一样多”。宝宝学大人那样再从盘中取1颗,使他的那堆也有3颗;或者将他原先取出的放回去,重新取出3颗,使两边“一样多”。

大人再取1颗,使大人一边有4颗.看看宝宝能否摆够4颗。能取对最好,不能取对也不要勉强。冉把4颗分成两份,问:“这两份是否一样多?”让宝宝也把他的那边分成心份,看看是否一样多。再把其中一份分开,每边1颗,问宝宝是否一样多,使宝宝明白“一样多”的意义。

洗洗刷刷

虽然在《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小汤姆不愿意去刷篱笆,可是大部分幼儿都非常喜爱这个工作,即使假装的也好!给宝宝一把刷子和一桶水,看他怎么清洁他的世界!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的因果推理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粗大运动技能,培养自尊心。这也是一个教导宝宝认识有毒物和危险品的好时机,比如各种清洁液。

游戏的方法是:

准备干净的大刷子;对儿童很安全的清洁用品,像海绵、毛巾、橡胶拖把、喷壶、抹布等;两个小桶;水。将搜集的安全清洁用品,放在一个小桶里,方便宝宝带着到处走。另外一个小桶里装水。把宝宝带到屋子外面,教他怎样用刷子和水“刷”房子。接着,让他试试其他的清洁工具,请他按你示范的方法来做。在他完成清洁屋子的大工程以后,夸奖他一番。

如果你正在做家务,比如扫地,可以让宝宝给你提供小小的帮助,或是给他类似的、他可以自己完成的工作。确定宝宝用的所有清洁用具都是安全的。

里面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