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七月七
10992200000037

第37章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1962年的冬天。

自从娘和后爹他们回红崖村,巧巧被迫又中断一个礼拜的学习后,她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校生活。她除了做好团支书、民兵连指导员、少先队大队长等等一系列职务工作外,基本上把分分秒秒都用在学习上了,尽量地少回家,因为离家远,要走一个多小时,太耽误时间。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表现得更好,方方面面都要优秀。可是,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犯了一次难以原谅的错误。

那是一天早晨,打过起床铃后好半天,宿舍执勤的周老师也没看见60(一)班女生的人影,这可是反常现象。60(一)班女生是最爱学习的,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今天怎么啦?一个人都看不见?周老师担心出什么事,就赶紧到宿舍看个究竟。

周老师来到60(一)班女生宿舍一看怔住了:贾巧英起床后刚把门拉开个缝就晕倒在地上,其他人也不同程度地感到头昏、头疼、恶心。巧巧睡觉离煤火最近,头昏得根本站不起来。

“怎么啦?”周老师一看情况不对,急忙问。

“我恶心”一个女生说。

“我头晕。”另一个女生说。

“不好!恐怕是中煤气了!”周老师凭着她多年的经验猜测说。她迅速把门窗都打开,然后大声叫人来救援。

“我们中煤气了吗?”李如芬问。

“不知道。”

同学们竟然没反应过来中煤气了,还以为自己身体出问题呢。

“幸好周老师发现得及时,学生们中毒还不深,否则时间长了后果就严重了。”被叫来的校医生万幸地说。

在校医生的紧急施救下,贾巧英苏醒了过来,别的同学症状也缓解了。总算没有出人命大事,纷纷赶来的老师同学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中煤气可是事关人命的安全事故哪!这件事立刻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指示说一定要查清问题出在哪里,必须引以为戒,绝不能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追查煤气事件的原因落在了60(一)班班主任张老师和宿舍执勤的周老师头上。

“最近每晚都是管生活的李老师给煤火炉填煤,一直没出过问题,不知道昨晚为什么泄露煤气了。”贾巧英向周老师反映情况。她是生活委员,出了事故她觉得自己有责任。

因为学生们大都十四五岁,不太会侍弄煤火,学校领导担心煤火封不好泄露煤气,所以每年冬天,会派专门的生活老师为每个宿舍的炉火填煤封火,保证学生安全。这个月轮班的生活老师是李老师。李老师今年四十多了,生活经验丰富,做生活老师也几年了,一直没有出过问题,她也不明白为什么60(一)班女生宿舍昨晚就出事了。

“我也很纳闷,明明我给煤火填好煤,看没什么问题了,才离开的。”李老师想不起来问题出在哪里,一脸纳闷地说。

“是不是烟囱漏气了?没有注意到?”周老师问。

“我看过了,出事后我还特意看了看,烟囱没问题。”李老师说。

“那是把火堵死了?”张老师问。

“没有。火要堵死了,煤火就灭了,更不会有煤气了。”李老师说。

在场的几个老师都找不出原因来。一般刚生煤火炉子的时候,可能因为炉灶潮湿,容易中煤气,现在已经生煤火好多天了,不应该啊!

“别费事找原因了,可能都怪我。”巧巧的脸涨得红红的,几分自责地说。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巧巧脸上,疑惑地看着她。

“你说说吧,怎么是你的原因?”张老师问。

“我动了动煤火。”巧巧后悔地说。

“我填好煤火,看你们都睡觉了,熄了灯,才离开的。怎么会呢?”李老师不解地问巧巧。

“我违反了纪律,在您走后,又点着蜡看了一会儿书。”巧巧知道自己违反纪律了,不好意思地说。

屋里没有人插话,都等着巧巧说下去。

“我看书时间长了,觉得屋里很冷,以为煤火灭了,就把烟囱拿开看了看煤火。”巧巧解释说。

“怪不得呢。”李老师恍然大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你看了煤火后,没有盖好吗?”张老师着急地问。

“我觉得盖好了。可能是我大意了,没有盖严实。”巧巧自责地说。

“怪不得我们不知道呢,巧巧动煤火的时候我们都睡着了呀。”贾巧英和李如芬异口同声地说。

“原来这样呀!”周老师恍然大悟。“以前我就警告过你们,学校规定熄灯时间以后不准再点蜡烛看书,你是团支书,还带头违反纪律。这下可好,差点儿出了大事,你自己说该怎么处理吧?”周老师严厉地批评巧巧。

“是呀,你看多危险呀,如果中煤气厉害了,还会要了人命呢。幸好这次大家都平安脱险了,要不,谁都担不起责任。”张老师也破天荒严厉地批评巧巧。

巧巧后悔不迭,没想到自己险些酿成大错。她一声不吭,老老实实接受老师们的批评,暗暗嘱咐自己,今后一定吸取教训,不能再出差错。

第二天,学校海报栏里详细通报了60(一)班女生宿舍煤气中毒事件,对巧巧进行了全校通报批评。

巧巧生平第一次挨批评居然就上了学校榜,并且要求她写出深刻检查交给学校领导。说实话,一向好面子的巧巧脸上很有些挂不住。她觉得这件事学校处理得太重了。她是好心办了坏事,她的出发点是好的——担心煤火灭了,全宿舍的人挨冻。怎么学校不念她的好心从轻处理呢,还全校通报?

“全校老师都知道你一直是优秀班干部,也体谅你的动机是好的,给了你很大情面,只通报批评没给你记成大过就不错了!这换了别的同学,没准儿还会把家长叫来呢。”张老师说。

巧巧伸了伸舌头,她这才知道领导多照顾自己。

“你被通报觉得丢人了,你不想想,如果中煤气死了人,那可不是你我能担当起的,校长也会受到牵连的。”张老师越想越后怕。

巧巧吓得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今后不允许违反纪律,不允许熄灯后再私自点蜡,更不允许私自动煤火。谁都一样,必须吸取教训,绝对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张老师非常严厉地说。

巧巧哪敢不听,乖乖地答应今后一定吸取教训。

煤气中毒事件让巧巧懂得了很多:知识不只是在书本上,更多的在生活中。人可敬可佩的也不单是有文化,还有知错就改的品格。表扬是进步的催化剂,批评更是前进的加速器。通过煤气中毒事件,巧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此以后,她学得更虚心、更理智、更有责任感,更考虑事情周到。她在一天天向着成熟迈进。

日历不知不觉翻到了1963年六月初。

“巧巧,快要考学了,你打算考哪里呀?”同学们都相互打听着志愿。这一天,李建晨问巧巧。

“不知道。”巧巧回答。

实际上巧巧心里渴望考高中,然后再考大学。因为班主任张老师的话对她很有鼓动性。张老师开班会时说过:

“我主张家里有条件的同学报考高中,凭着咱们60(一)班扎实的学习,你们考大学都有希望。尤其是成绩在前面的同学,如果一直这样认真学习下去,考个好大学保准没问题!”

“大学,那是什么?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聚集的地方!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如果能从我们班走出几个大学生,那么我也可以骄傲了。”张老师自己师范毕业,是中专生。没有上过大学,是他一辈子的遗憾,如今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学生们身上了。

巧巧的心蠢蠢欲动,她多么想走进老师说的“象牙塔”,但是,自己……想想自己家里的条件,巧巧黯然了。

又过了两天,眼看要报志愿了,趁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巧巧去县教育局找德正舅舅(德正舅舅几年前已经从学校调到县教育局工作,教育局离卧牛县中学很近),想让他帮忙出个主意。巧巧一直认为,德正舅舅看问题最准。因为他在教育行业上工作了几十年,了解考学的情况,也知道她家的底细,所以,他的话巧巧最信服。

“巧巧呀,我建议你还是考师范吧。师范学校,国家发补贴,自己不用交学费,你还有希望上学。要上高中,恐怕是行不通——家里估计不会让你上的。”德正舅舅早就为巧巧打算好了,只是还没机会说给她。今天她找了来,便开门见山地说。

“老师说我的成绩不错,好好学,以后能考个好大学!”巧巧很不甘心地说。

“巧巧,你长大了,要学会现实。你有条件上高中么?你上学到现在,家里打过多少次架?哪次不是很多人给你求情才又重新念书的?”

巧巧想起她的上学经历来,默不作声了。

德正舅舅停了几秒钟又接着说:“以前你小,大家伙儿帮着说好话总算让你念了初中。现在你大了,你以为家里会让你上高中吗?”

巧巧脑海里掠过娘和后爹打架的情景。为了她上学,娘没少挨后爹的打。

“你可别犯傻,什么时候都犟。上高中念大学是好,但你没有条件呀。”德正舅舅很严肃,他当然知道巧巧学习成绩好,不考大学挺遗憾,但是不能不顾及家里条件呀。

“你还是考师范早点出来工作吧。”德正舅舅劝巧巧要切合实际。

“考上师范,恐怕你家里……”德正舅舅没说完,就换了话说:“如果你考上师范这样不交钱的学校,家里能让你去上就不错了。哎,我担心你考上师范也念不成。”德正舅舅说出了他的担心。

德正舅舅一直帮着巧巧。他经常给巧巧纸呀、笔呀的。学校里也知道巧巧家庭特殊、生活困难,照顾巧巧,巧巧才算走到今天。如果巧巧接着上学,恐怕阻力会特别大,即便是不交学费的学校也难说。因为以前毕竟巧巧还小,现在长大了,要做个主要劳力了。

德正舅舅的一席话,给巧巧浇了一大瓢凉水一样,让她的情绪一下子低落到极点。

“你就考师范吧,成绩下来了再说。”德正见说得巧巧很悲观,又开始安慰巧巧。

巧巧从德正舅舅那里回来,情绪一直很低沉。

反反复复又考虑了一天,巧巧最终接受了德正舅舅的建议——报考了定关师范学校。

别了,我的大学梦。巧巧心里默默地说。

中考成绩公布出来了!60(一)班的升学率为90%!升学率为历史最高,考上学的人数比其他班都多。这可是大新闻,也是卧牛县中今年最大的喜讯。

米巧巧、李如芬、张世荣、葛庆印考上了师范学校,郭大力考上了体校,刘青梅、赵晓胖考上了艺校,张世杰考上技工学校、贾巧英、赵灵霄考上铁路职中……考取外地学校的有15人,剩下李建晨、王二群、谷月茹、姚苗苗、李丽莎等一大批人都考上卧牛县中学的高中……张老师在同学们的成绩榜前一遍一遍念叨着,高兴得合不拢嘴。从教这么多年,这是他带出的最优秀的一届学生。他为这些学生骄傲。

“我带这个班的学生们太好了!三年来的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并且保持到最后升学,确实非常难得。要说经验,有一点就是班风太重要了。”张老师在和其他年级老师交流体会时说。“同学们都是比着学习,看谁爱学习。老师用不着督促他们学习,相反,还经常检查他们,不让他们熬夜学习。”张老师非常欣慰地说。

“你们班的学生怎么那么爱学呢?”一年级的一个老师问。

“刚说了,班风好,班干部带头好。”张老师说。

“说到底,如果没有米巧巧、李建晨等优秀的班干部做榜样,没有全体同学的努力学习,是不可能有这样特别出色成绩的。”张老师对60(一)班的班干部有一个很高的评价。

“尤其是米巧巧同学,她那种刻苦的精神、顽强的毅力、干练的作风、领导的能力都让人竖大拇指。如果条件允许,一定会成为一个超凡的人才。只可惜她家庭条件所限,不能考大学。”张老师有些遗憾地说。

“卧牛县中还有谁考上了定关师范?”要到外地上学,除了本班的李如芬、张世荣、葛庆印外,巧巧关心还有没有熟人,她问张老师。

“卧牛县中考上的一共有7个,其中有你熟悉的袁荣芬。”张老师说。

从初一入学开始,60(三)班的袁荣芬就是巧巧的竞争对手,没想到她也考了定关师范。看来,她们两个竞争对手以后还要竞争下去了。

1963年6月30日,这是一个让巧巧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她三年的初中生活要结束了,参加完毕业典礼大家就各奔东西了。

六三届学生的毕业典礼在卧牛县中礼堂隆重召开。

首先主持人讲话,其次老师和学生代表发言,然后是校长讲话。校长通报了升学的成绩,祝贺六三届学生圆满毕业,最后给毕业生一个一个颁发毕业证。

起初还兴高采烈的同学们,随着毕业典礼接近尾声,一个个都难过起来。因为他们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太难舍难分了!典礼一结束,许多女生抱头大哭起来,男同学大都掩饰着情绪不让自己哭出来,但是看得出很激动。三年呀,三年同窗结下的友谊实在太深厚了。哪个敢说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没有感情呢?

巧巧最后一次履行她班干部的职责:帮着老师检查好教室、宿舍,帮着同学们提行李——她要把服务做到最后。

巧巧送走了班里的所有同学,她也该离开了。看看熟悉的学校,她真依依不舍。这里留下了她最快乐的时光,留下了她最光荣的历史,留下了她最深刻的记忆。

太快了,巧巧觉得三年的时间就像一眨眼似的。入学那天的场景,选任年级少先队大队长的场景,加入中国共青团宣誓的场景,劳动周大家一起劳动的场景,考试、运动会、文艺表演……等等各种场景,都像是昨天刚发生的一样那么印象深刻。她忘不了起早贪黑读书的快乐,忘不了被领导、老师、同学们认可的幸福,忘不了做了错事被批评的痛苦,忘不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同学的帮助,忘不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忘不了宿舍里每一位舍友……

巧巧提着她薄薄的铺盖卷,一步一回头地向学校大门外走去。她站在学校大门口伫立了一会儿,突然想哭,像当年娘在法院那样嚎啕大哭。因为她这一走,意味着一种失去——中学美好生活的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