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感情压力不当事儿
很多人都认为“情关难过”,其实真正最难过的是面对分离的“舍不得”,那种风云变幻,仿佛失去了生命的全部的痛苦,身历其境的人是宁愿用所有的力量去挽回的!
1.人生的迭起又岂是我们所能料尽
如何处理感情上的压力呢?我们都要学习。当然,必须先了解造成压力的原因,是因为看不开还是舍不得?深切地省思压力的来源,理性地面对它,而不要纵容自己沉溺其间。任何感情挫折的调剂都需要时间,但不是无休止地沉浸在泪水中。其次,要了解感情的多面性,不要钻牛角尖地认为错过了一段感情,人生就一定会变成黑白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的高潮迭起又岂是我们所能料尽的?
2.分享的喜悦是加倍的喜悦,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
曾有癌症患者深以自己的不幸为苦。医师问:“生病对你的影响完全都是负面的吗?”她想了又想以后,忽然领悟到——生病后,丈夫与孩子对她更体贴了;为了养病,全家搬到空气清新的乡间,完成了她长久以来想远离都市过生活的心愿。如此一想,心中对疾病的怨恨就大为减轻,紧锁的眉也得到舒展。
不要存有自己特别倒霉,是惟一受害者的想法,以免负面情绪一直累积。医院的“团体治疗”便是基于经验分享的概念,帮患者走出自怨自艾的象牙塔。“分享的喜悦是加倍的喜悦,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
3.亲人、朋友的支持是关键
家人之间的关心及支持也是帮助患者走出悲伤的关键。由于身处暴风圈中,家人很容易成为压力转移的受害者,例如爸爸因病失业,便天天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就骂孩子,孩子只好摔玩具——这就是压力的传染。应斩断传染关系,不要祸及无辜,以免问题更加复杂。
走出感情受挫的幽谷需要时间。能勇于面对问题,试试上述的方法,相信对压力的缓解会有帮助的。
烦恼向异性倾诉
当人们心中有了烦恼时,常常希望能够倾诉出来,好友的劝告与抚慰,有助于使烦恼烟消云散。此时,倾诉主要是为了满足情感表达的需求,满足心灵慰藉的需求。所以,此时倾诉者往往不是寻求一个好参谋,而是想找一个好听众。
那么,这时同性与异性相比谁是更好的听众呢?当然是异性。
首先,两性性心理有“异性相吸”的作用。由于对方是异性,当事人便比较容易缓解内心因苦恼造成的紧张和焦虑。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异性朋友的功能之一。
第二,两性性格有“互补”作用。心理学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互补性”原则,男女双方的个性存在相反的差异时,往往相互吸引。一般说来,男人的刚毅和女人的温柔正好可以互补,给苦恼中的异性朋友以慰藉。
第三,两性交往有“异类群体”作用。人们常常愿意在自己同类群体之外的交往对象那里打开自己的心扉。比如,人们往往对外单位的人、外地人甚至陌生的人更容易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情感交往的特点所致,异类群体中的人相对来说安全系数比较高一些。两性各自分属不同的性别群体,因而也就比向同性袒露心迹更为安全些。
怀有敌意易患心脏病
研究人员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有敌意的人容易发展成为心脏病。有敌意的心理状态,与新陈代谢的症状有关。与心脏病有关的一组现象有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目前还不清楚敌意转化成生理危险的确切过程,但是研究人员第一次把敌意相关的种钟现象统一起来分析。研究人员分析了1000名40至92岁的男人,发现怀有对人或对事的敌意的人,更有可能发生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而且二者均为促成心脏病因素。研究还发现,受教育少的男人更容易有敌意。因此,在不少情况下,敌意是社会低下层人士对慢性压力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反应。这一有益的发现,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来丰富它。
千万不要忽视情绪污染
情绪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心理体验。无论喜、怒、思、悲、惊,都有其原因和对象。幽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高尚的品德,物质的丰富,文化的繁荣,都能引起人们愉快、轻松的良好情绪,而环境脏乱、虚伪庸俗、文化枯萎等,则可能导致人们厌烦、压抑、忧伤、愤怒的消极情绪。情绪具有两重性:一是两极性,如快乐和悲哀,热爱和憎恨,轻松和紧张,激动和平静等;二是暗示感染性的大小,往往由人们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不同。
现代心理学告诉人们,人的情绪有两个关键时间,一是早晨就餐前,二是晚上就寝前。在这两个关键时间里,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尽量保持良好的心境,稳定自身情绪,尽量不要破坏家庭的祥和气氛,避免引起情绪污染。假如在一天的开始,家庭某一个成员情绪很好,或者情绪很坏,其他成员就会受到感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于是就形成了愉快、轻松或者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
任何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每当这时,一是要有点忍耐和克制精神,二是要学会情绪转移。把不良情绪带回家,将心中怨气发泄在家人身上,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诸如此类,都会影响他人情绪,造成家庭情绪污染。
什么是人格障碍
每个人的人格既然有很大差别,那么怎样才算是人格障碍?还有人说:人格异常与人格障碍不完全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人格障碍一词,是精神病学诊断分类中的名词。它的定义是:“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这种人格特征的偏离使得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且对环境适应不良,甚至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
一般人做人处事都有一定的模式,都要接受社会规范的要求和检验。如果超越了正常的范围便形成了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与正常的社会规范准则难以融恰的一种心理障碍。有人格障碍的人,其行为模式异于常人,比如有人格障碍的患者,常为一点小事动辄怒发冲冠、暴怒不已,对人残酷无情,以他人的痛苦为乐,对人毫无诚意、极不负责,做错事绝无悔恨及羞耻之心,极端自私,感情冷漠,他们对环境适应不良,缺乏朋友。这些也必然地影响着他们的职业功能,常常是“到哪儿哪不要,到哪儿也呆不长”。但他们对此却毫无自知,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绝不检查自己。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人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甚至终生。
在1806年法国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男性成年人,在井台上与一女人为小事吵了几句嘴,这个男人暴怒之下,竟将女人扔到了井里,此事引起哗然。有关人怀疑该男人不正常,要求医生诊断。经详细了解病史,知道该男人的母亲是一个性格软弱的人,对儿子自幼放纵娇惯。有求必应,及至成年变得骄横拔扈,稍不随意就引起强烈的愤怒,曾一脚将狗踢死,听到马叫则用鞭子狠命地抽打,医生经过反复的考虑,认为这是一种疾病。这个案例就是最早报道出来的关于人格障碍的一个病例。
有些人格障碍者,其人格障碍是在患了某些疾病之后发生的,如癫痫病患者,在长期频繁发作之后,人格变得凶狠、残暴、计较细节小事、记仇、能力减低无法胜任工作,难于与别人相处;患精神分裂症之后,表现孤独不爱交往,情感淡漠、缺乏进取心等,这些人格障碍是在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对这些人格改变统称为人格异常,由此看出所谓人格异常,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而人格障碍则专指那些非继发于某些疾病,是自幼年开始逐渐形成的人格偏离正常者。也有人把那些原发性的人格障碍(他们虽然性格怪戾,但尚可坚持工作、学习、生活而不危及他人或自身者)称之为人格偏离。
青春期社交恐怖症及其治疗
社交恐怖症在我国最为常见,由于其回避行为是不与人交往接触,故又称恐人症。其表现繁多,但都与同别人交往有关。例如:在别人面前怕吃喝东西、怕发抖、怕脸红、怕说话、怕面部肌肉抽搐、怕控制不住发笑、怕自己有口臭、怕自己肛门排气有臭味、怕被别人注视、怕与人对视、怕与异性接触等。社交恐怖症患者对被人注视特别敏感,他们一旦发现别人注视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眼睛不敢与人对视,甚至感到无地自容。因而不愿社交,特别害怕到公共场合去,在汽车或火车上不敢面对旅客就坐,也不敢从成排的人面前走过。有些人只有在夜幕中或在天色朦胧不易被人注意时才敢外出。这些回避行为加重了对人恐怖的恶性循环。
常用治疗恐怖症的方法有:森田疗法、暴露疗法、钟氏认知领悟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系统脱敏疗法、集体心理疗法等。不管应用什么方法,都应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做到学会带着恐惧去生活,把恐惧感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应面对恐惧、接受恐惧,体验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恐惧感自会烟消云散。
浅谈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叫病态人格,是指偏离正常的、或不正常的性格。人格障碍有如下特征:
1.往往在幼年有学习成绩不良、逃学、被开除、违纪、在外过夜、说谎、过早的性行为、被拘留、破坏公物等品行障碍的表现。
2.攻击性强、暴躁、缺乏责任感、感情肤浅而冷酷、自我控制不良及与人格格不入等,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对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则易引起应激反应状态。
3.不能吸取经验教训、无羞惭感。
4.行为无计划性,往往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或感情冲动所驱使,情绪波动,缺乏计划性或预谋。
5.社会适应不良,与家庭、朋友、配偶不能保持长久、亲密而忠实的关系,两性关系混乱,对子女不关心。
6.多种形式的挫折和犯罪往往趋向吸毒或酒精乱用等沉沦的表现。这类人群有较高的自杀率。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后多数持续发展,在少年后期至成年前达到高峰,成年后一般逐渐缓和,违纪和破坏行为减少,但发生抑郁的机率增加。
如何才能摆脱神经衰弱带来的烦恼
每当高考前,很多考生都会面临同样的来自自身、家庭、学校乃至社会上的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考生把成败得失看得很重,考前复习又突击做题,因而心理负担过重,情绪高度紧张,一旦超过本人心理生理负荷时,就会出现心理疲劳和脑力下降。这时如能适当休息,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合理分配学习、休息及娱乐的时间,很快就可以恢复。但这些患者由于自身素质及社会家庭的压力,又急于投入到有效的学习中去,即使休息的时候也念念不忘学习,总在批评自己:“总这么休息,能考上大学吗?”于是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睡好觉!”结果越是努力提醒自己,反而越睡不着,休息不好,学习成绩和脑力均在下降,越下降,越着急,越着急越睡不好。如此恶性循环,就形成了神经衰弱。
患了神经衰弱,会给学习、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精神异常痛苦。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掉神经衰弱带来的烦恼呢?应从下面四个环节人手,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1.消除引起神经衰弱的情绪紧张,减轻心理压力。首先应认清,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决不是什么绝症,也不会变成精神病。尽管自觉脑力不济,实际上照样能应付日常生活及一般工作和学习,不会造成精神残疾。应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可能分清。比如,希望自己能总有精力,永无疲劳,能考上名牌大学,但实际上自己的学习已经是超负荷了,这时应该休息了。不要为脑力下降而焦虑,必要时也需降低自己的奋斗目标,要量力而行,要把目标确定在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而又不导致精神崩溃的限度。将目标降低,轻装前进,能收到出人意料的好结果。人世间的事情是受很多因素制约的,其中大部分并非人力所能克服,很多事情并不能心想事成,“人只能做自己想做的,不能要自己想要的。”只要自己尽力去做了,就应感到心安理得。如果能这样想,压力感不就小多了吗?再说目标也不只有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过得充实,生活得有意义,就应感到满足。当然,一个人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是不容易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慢慢体会、领悟。
2.正确认识神经衰弱的本质。已患神经衰弱的人,首先认识到症状是一种信号,它告诉你:“大脑太累了,压力太大了,需要休息调整了。”这时,想一下子消除症状肯定是无济于事的。应该先冷静地分析一下,这种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来自何方。从表面上看,神经衰弱确实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可实质上它及时地停止了你超负荷运转,使你暂时摆脱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获得一个休整、喘息的机会。同时也使你获得了一次直接面对痛苦、甚至设法超越痛苦的机会。有许多人就是从神经症的痛苦和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成了一个全新的、富于创造性的、能够释放全部潜能的人的。
3.打破神经衰弱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形成的关键是患者想用人为的努力直接消除神经衰弱的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恼等。但人为的努力不但无效,反而越发固定了注意力,越想努力消除,症状越重。相信患者对此一定体会很深。要想打破恶性循环,需做到:①不把注意力集中于这些症状;②不去有意识地直接消除症状。实现上述两点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带着症状去做事,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因为神经衰弱不是精神或体力的残疾,所以总有能做的事,如打扫室内卫生、买菜购物、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和书籍、欣赏音乐、给朋友写信等等。如果你下决心找事做,就不愁没事做。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想病、不谈病,带着痛苦找事情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做的事情尽量不要太单一,尽量做一些比较消耗体力的、不太费脑筋的、自己喜欢的、收效很快的事情,逐渐增加做事的种类和加大脑力消耗。长此坚持下去,神经衰弱的苦恼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逝。这样做的道理似乎难以理解,但只要亲自实践,定会有所领悟。如果你真的有决心从神经衰弱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就从现在开始做起吧。
应该指出,带着症状而不顾及症状,全力以赴地做自己应做的事情,这可不是容易做到的,有时也可能有反复,使症状加重,但只要坚持下去,终归会将神经衰弱彻底治愈。